書法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范文(精選3篇)
書法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范文 篇1
俗話說,“教導工作像個筐,什么東西往里裝”。的確,教導處的工作任務很多,事情瑣碎繁雜,但我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恪盡職守,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現就一學年來履行崗位職責情況匯報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有愛崗敬業的思想,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教師的行為規范。平時能關心時政,積極參與“教育實踐”系列活動,認真撰寫學習心得。能牢固樹立為學生服務、為教師服務、為學校服務的思想。真誠、熱情、公正的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做事堅持原則。
二、教學管理工作。
作為學校的一名中層干部,能做到和班子成員相互團結、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對于其他部門的工作不分分內分外,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工作認真負責,辦事公平公正,敢于承擔責任,不計報酬,不計名利。
1、營造校園文化,創造文明班級。
學校需要文化品牌,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重要骨骼,班級的'文化建設則是流動的血液,學校文化的形成使學校存在著一種“文化場”,這種“文化場”是學校的一種氣勢,是一種相對穩定的校園心理現象,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
“學校文化場”對存在于“場”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施加一定的影響力和制約力,在校園環境中,“會說話”的草地、樹木、墻壁則可以使生活學習在其中的師生時時耳濡、處處目染,達到內化的目的。為此,我校組織全校師把規則意識的內容編成兒歌、童謠、等形式貼于走廊墻壁,把學校的辦學理念、校訓和學校倡導的“忠、孝、仁、義、禮、智、信”的內容噴繪在學校圍墻上,使學校真正形成“文化場”。為切實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進一步規范學生日常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開展文明班級評選活動,同時將其納入每學期班主任考核指標,作為優秀等第的重要依據。
組織開展文明班級評選活動,在學生中樹立了典型,使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促進了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形成了“人人爭優秀,班班創文明”的德育氛圍,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立足于平時的養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這話道出了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對他們的思想和學習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甚至會影響他們一生的發展。“細微之處”可能只是一舉手、一投足,盡管只是一點一滴、微不足道,但從一言一行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品行素質。“細微之處”雖然微小而細致,但在人的`一生中卻至關重要。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養成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著眼細節,從學生點滴的養成教育抓起。為此,我校通過組織“紅領巾在行動”、“爭做四好少年”等系列活動,把“遵守規則,上下樓梯靠右行”、“課前準備在到位”等踐行規則意識的主題活動滲透到各班的班隊活動,并讓各班把平時對學生的教育和規則意識培養的內容打印成冊,形成各班及學校的校本教材,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3、家庭社會齊動員,多管齊下,形成合力。
學校與社會建立廣泛的良好的關系,對學校發展大有益處。因此在進行學校文化建設時,千萬不能忽視校際關系文化的建設。學校的校際關系文化包括學校的社會影響、學校與社區及相關單位部門的互動效果。
要使家長認可學校,就要讓家長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體現;要讓家長充分了解學校的工作;要讓家長盡可能多地參與學校的相關工作,增加家長發言的實踐基礎,進而增強家長評價的影響力。例如,我校讓家長代表、社區體表參與學校教風、行風的測評;參與學校主題教育活動;以校長信箱等方式實現學校與家長的有效溝通。
書法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范文 篇2
書法是我國眾多藝術門類中的一塊瑰寶,它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通過學習書法,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審美情趣,從而促進孩子養成細致、專注、沉著的學習品質。
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在書法學習中感到快樂,他就能夠樂意參與這一活動,因此必須培養孩子學習書法的興趣。如: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讓他參觀名人書法作品展,聽書法家談作品、講人生,調動其學習書法的積極性、主動性;還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書法學習環境,讓孩子多欣賞一些書法作品,多看一些電視中的少兒、成人書法節目等等,培養孩子的書法興趣,從而產生審美享受,能帶來喜悅和快樂。
其次,要注意學習書法的方法,提高練書法的效率。孩子學習書法的可塑性很強,這是他的優越的一面;但孩子往往會缺乏自覺性,不僅需要訓練孩子的毅力,而且要求他在有效的時間內提高練書法的效率。練的遍數多了,不一定就能學好書法,如果長時間練書法,也易使孩子的思想開小差,把練字變為一種重復的機械運動;以上情況非但無益,反而有害,它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孩子練書法應注意質量而不是時間和遍數的多少。
三是培養孩子認真讀帖、臨帖的習慣。也就是說,不管寫什么字體,都要多看帖,把每一個筆畫、寫法都要記準,掌握字型結構和粗細變化,在理解的基礎上寫出好的字來。通過臨摹,在大腦中積累了大量的、豐富的材料,為以后的創作做量的鋪墊,從臨摹到創作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從模仿走向了創新。
四是多給孩子提供展示學習水平的舞臺。多讓孩子參加比賽和交流活動,每次比賽獲獎都是對孩子學習書法興趣的一次提高,可以把比較成功的作品裝裱后掛在家中,或將好的作品作為贈給親友的禮物,以此推動孩子的積極性,保持和提高學習書法的興趣。
五是在練字時應以欣賞鼓勵為主,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書法的進步是漸變式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再回頭看,就能看到變化。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進步,只要孩子有進步,應及時表揚和鼓勵,這樣孩子就能保持學習興趣,哪怕是微小的一點進步,也要給予表揚和肯定,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榮譽感。
也許在很多人的眼里漢字只是一種負載信息的書面符號,其實,漢字也是一種文化,因為每一個漢字都積淀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睿智與精髓。
因此,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文字更是一種凝聚力。教孩子寫漢字就是讓他們去了解、體驗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和民族的情感,更要了解、體驗一種民族精神。
總之,書法能釋古通今,陶冶情操,好似知識大都市中的一派田園風光,自然、質樸、寧靜,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書法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范文 篇3
今年6月底,我有幸參加了全省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書法骨干教師培訓班,來自全省各縣區的書法骨干教師相聚在學習班上,通過認真的學習,相互的交流,收獲滿滿的度過了一周愉快的學習時段,讓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在此淺談此次學習心得。
一、組織周密,培訓嚴謹。
省上分管領導高度重視,召開了培訓班開學典禮,培訓班由西安蓮湖區少年宮承辦,承辦單位領導親力親為,全程參與到培訓中,整個培訓安排時間緊湊,內容豐富。書法班主任由蓮湖區少年宮專職書法教師李磊擔任,同時還邀請了著名書法家原省教育廳副廳長屈應超、西京學院教授杜戰峰、中書協青年書法家韓春濤等名家做講座,并給與現場指導。
二、形式創新,針對性強。
培訓班上的專家講座內容十分豐富,從書法史到書體流變,再從如何臨摹到怎樣創作,并針對性的從各位骨干教師如何對青少年進行書法培訓的角度出發,細致的對書法教學技巧等方面進行了講解。除了聆聽講座,還帶領學員外出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不但讓學員增長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更有感觀上的收獲,對于我這類剛入門的學員來說真是大開眼界。
三、討論交流,增進友誼。
培訓班中的大部分學員不但是當地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優秀書法教師,更有甚者已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書法家,與他們的接觸會讓你更加熱愛書法這門藝術,更感動于他們的勤奮和執著的精神。培訓尾聲李磊老師為大家提供了一次互相交流,互相展示的機會,大家暢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介紹自己的美麗家鄉,增進了友誼,營造了熱烈的氛圍。
培訓時間總是過得非常快,培訓之后也總讓人依依不舍。返回到工作崗位上,我在思索,怎樣更好的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對青少年的培養中,讓孩子們獲得更多,同時我也要更加努力的為青少年校外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