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實習工作總結(精選3篇)
環境實習工作總結 篇1
為期兩周的畢業實習,讓我深刻意識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院老師精心為我們組織了講座和兩個水廠的現場參觀,本次畢業實習的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受益匪淺,增長了的見識,打開了視野,從實習中明白了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同時也為即將步入社會工作的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觀新開河水廠
新開河水廠采用的是傳統工藝:取水泵站→混凝平流沉淀池→普通快濾池→清水庫→吸水井→送水泵站。排水排泥池→污泥均衡池→污泥濃縮室→泥餅外運。平流沉淀池沉淀效果好,使用廣泛,但占地面積大,主要用于混凝、沉淀。
在平流沉淀池進水口設置多處加藥點,投加混凝劑,使原水與混凝劑混合,經過反應形成絮凝體,然后進入沉淀池,由于斷面突然擴大,流速驟降,絮凝體積自重而不斷沉降。投加的混凝劑比較常規,分別為三氧化鐵和聚合氯化鋁,通過比例投加混凝劑,通過水里攪拌和機械攪拌兩種攪拌方式進行反應。
攪拌后的水流入反應區,反應池類似于隔板反應池,內部有廊道,分為上下層,底層為往復式廊道,類似于曝氣池廊道;上層為螺旋式廊道,廊道設計越來越寬,流速越來越慢,保證水流穩定,水由內向外流,主要目的增加水停留時間,使原水與混凝劑更加充分地反應。
每個平流沉淀池上設有排泥車,定期進行排泥,保證沉淀池內水體、水質的正常運行。平流沉淀池設在室外,因為氣候問題,冬季會導致池內水面結冰,導致沉淀池無法運行,所以,該廠在沉淀池內設置了溶冰管,保證生產的正常運行。
該廠濾站采用雙閥濾池,濾池組數24組,單池面積84米2,過濾總面積20xx米2,設計水量為55萬米3/日,該濾池為雙層濾料,上層為無煙煤,下層為英砂石。設計濾速10m/h,工作周期12—24小時,沖洗強度13一l5L/(ms)。濾站中部底層為水泵間,其中反沖洗水泵三臺,真空泵四臺,排水泵兩臺。
水經過濾后,水中懸浮物等雜質進一步去除,基本達到飲用水標準。消毒采用次氯酸鈉消毒,液體投加,這種投加方式較為安全。
參觀津濱水廠
津濱水廠采用的是現代工藝,該廠工藝為:預臭氧→高密度沉淀池→氣水反沖洗砂濾池→臭氧接觸池→生物活性炭濾池→清水池→送水泵房。全廠采用無人現場管理,全自動化管理,大大減少了人力,其設計采用開放的集散型控制系統,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安裝維護簡單。
調節池一方面可以進行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降低原水濁度,另一方面在水質惡化時,可采取緊急措施,排泥采用絞吸式挖泥船,挖出的污泥通過排泥管進入污泥調節池。前臭氧接觸池分上、下兩層,內設圓形接觸池用于臭氧與水接觸反應。
高密度沉淀池分為三個部分:反應池、預沉池濃縮池和斜板分隔池,其特點是在反應池內能形成較大塊、密實、均勻的絮凝體,并以較快速度進入預沉區域當進入較大面積的預沉區,絮凝物流入速度變慢,以免造成絮凝物的破裂和渦流的形成,使大部分懸浮固體在該區域沉淀。
錐筒形狀與持續刮泥相結合,提高了沉淀絮凝物濃度。水廠共設置兩處加氯點,第一處設在高密度沉淀池后絮凝池中,根據原水氨氮濃度,按最大流量工況和最小流量工況設計投氯量;第二處加氯點設在清水池進水口,共兩點,在最大和最小流量工況設計加氯量分別為1.6mg/L和2.5mg/L,控制出廠水總氯在1.2—1.6mg/L內。濾后加氯采用復合環控制方式。
混凝劑采用三氯化鐵混合液或三氯化鐵原液,助凝劑采用PAM,在夏季高藻期投加高錳酸鉀作為預氧化劑,考慮出廠水的化學穩定性,水廠投加固體氫氧化鈣作為調值劑。該水廠在強化常規處理的基礎上,設置預處理設施,增加深度處理,對濾池反沖洗水進行回收,回收水池及反應沉淀池排泥均排至污泥調節池,再經濃縮池濃縮后送至離心脫水機脫水,脫水泥餅外運填埋。
室內給水工程講座
設計院設計人員給我們講解了關于室外給水工程的工程規模及工程內容,并且以生活中的案例來給我講解所有有關的設計問題和解決方案。短暫的兩周實習,讓我有很多收獲,每一點知識和經驗都是在生活工作中慢慢地積累,我們現在在課堂上的學習的東西都是理論性的,對于我們沒有經過實踐的來說,只是抽象的知識,不容易理解把握。
我們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學會主動求知,探索鉆研,不斷創新,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敢于去磨練自己,挑戰自己,造就自己!
環境實習工作總結 篇2
短短一年的實習生活就要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雖然說不上激情澎湃,但是畢竟我們為此付出了諸多的心血,心里難免有著激動。現在要離開帶領我們踏入醫生行列的老師們,心中的確有萬分的不舍,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此次的分別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第一次作為醫生的經歷會讓我們銘記一生。在此,我就我們小組的六位組員對這一年來的工作和學習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希望從中發現一些優點和缺點,為我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增加經驗。
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臨床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同時也是我們就業崗前的最佳訓練。盡管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倍償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于臨床的工作處于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于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慶幸的是,我們有老師為我們介紹各科室的情況,介紹一些規章制度、各級醫師的職責等,帶教老師們的豐富經驗,讓我們可以較快地適應醫院各科臨床工作。能夠盡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為在醫院實習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應該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一個收獲: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到病房實習,接觸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種疾病,掌握透徹的是各項基礎技能操作。實習的最大及最終目的是培養良好的各項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種診療技能。所以在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帶教原則下,我們積極努力的爭取每一次的鍛煉機會,同時還不斷豐富臨床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地思考各類問題,對于不懂的問題虛心的向帶教老師或其它老師請教,做好知識筆記。遇到老師沒空解答時,我們會在工作之余查找書籍,或向老師及更多的人請教,以更好的加強理論知識與臨床的結合。按照學校和醫院的要求我們積極主動地完成了病歷的書寫,教學查房,病例討論,這些培養了我們書寫、組織、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醫院實習期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以病人的身體健康,疾病轉歸為目的,我們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所有操作都嚴格遵循無菌原則。我們在內、外、婦、兒各個科室里,都是認真細心的做好各項工作,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對各種常見病,多發病能較正確地進行預防、診斷和處理。比較熟練的掌握了臨床常用診療技能。本著三基、三嚴的精神,培養和提高了我們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在這段短暫的實習時間里,我們的收獲很多很多,如果用簡單的詞匯來概括就顯得言語的蒼白無力,至少不能很準確和清晰的表達我們受益匪淺。實習期間的收獲將為我們今后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環境實習工作總結 篇3
我叫小麗,是數與信息科學學院x班的,在實習期間我認真負責,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方面和道德方面都力求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虛心向他人請教,多方面完善自己。
一、實習學校
宣威市田壩完小
二、教學工作方面
1、聽課
為了在實習期間上好一節課,剛開始的一個禮拜是聽課和自己進行試講工作,在此期間我找尋資料認真做好聽課和試講工作,聽課時我認真做筆記,聽課后我找到學校優秀老師積極和他們探討,找尋教好孩子的方法,試講完我認真聽取學校老師給的意見和建議,積極改進,努力完善自己。課余我也和同學討論了解他們接受知識的進度和他們喜歡的方法。
2、備課與上課
一周的時間很快過去,學校安排我上學前班的拼音和語言,當我看到課本整頁的圖畫和“寥寥無幾”的字我當時就蒙了,要怎樣來上好課呢?備課成了我最大的困難,學前班孩子的知識基本屬于空白,這就必須用很通俗的語言來表達,并且我是一名很長時間沒有接觸過拼音的新教師,上課的頭天晚上我查了很多資料,又找了許多優秀視頻來看,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教案寫好,第二天就開始上課,盡管準備了那么多第一節課還是沒有上好。后來我找到其他老師跟他們探討,慢改進我的教學方法,課程逐步上好了,問題又來了在背誦單韻母和聲母的時候因為孩子太小注意力不集中老是記不住,我積極找尋方法,我發現孩子喜歡唱歌,對于歌詞的記憶很快,于是我用“兩只老虎”的伴奏來合聲母,沒想到效果很好,孩子很快記住了。盡管我沒有教數學,平時我也經常和孩子們探討學習數學的方法,了解目前小學生的“手指速算”、“心算”,讓我受益良多。
三、班主任工作方面
盡管我沒有當班主任,但是我積極分擔班主任的工作,課間,我認真注意每一位同學的言行舉止,課余時間我大多數是在教室,經常和本班同學溝通,了解學生的習慣,課后我也經常和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課余我帶領全班同學打掃教室衛生和清潔區衛生,讓每一名同學都感受到勞動到來的收獲,教會孩子勞動的光榮。我也經常在課前幾分鐘給孩子講生活中注意的事項,和做人的基本道德。
四、收獲及努力的方向
經過我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在期中考試中我班獲得五個班中第一名的好成績;實習期間我和另一名同學積極完成學校交給的額外任務,在一次宣傳欄剪紙設計中得到領導及很多老師的好評;生活上我們是自己做飯,鍛煉了我的獨立性;這次實習我重新認識了教師這個職業,也讓我明白怎樣做好一名教師,他不僅僅是教書,更是育人,教師需要極大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和學生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在實習期間也讓我懂得了很多。
三個月的實習轉眼結束,這次經歷讓我變得更加成熟,也讓我對即將畢業的中工作做了幾份信心,對教師這個行業有了重新的認識,更加期許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這會是我人生中一次難忘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