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業局森保工作總結(通用3篇)
市林業局森保工作總結 篇1
過去的一年,在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及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林木病蟲害防治“四率”指標,認真貫徹執行《森林法》、《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等一系列林業法律法規,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市森林病蟲害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全市X年林木病蟲害發生面積為萬畝,有效防治面積萬畝,防治率達到,整體防治能力顯著提高,主要森林病蟲害處于穩中有降的趨勢。
一、X年,我市被省林業局列入楊樹病蟲害治理示范工程區,自示范工程啟動以來,通過采取生物、仿生制劑、人工物理等防治措施,強化監測手段,把好苗木檢疫關,楊樹病蟲害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有效的控制了楊樹病蟲害的發生、蔓延。兩年來,全市楊樹木材生長量凈增萬立方米,挽回直接經濟損失X萬元。
二、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圓滿結束
根據省、X市林業局的安排,今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普查過程中,成立了普查領導小組和專家技術小組,下發了《關于開展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認真制定了《壽光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實施方案》,舉辦了由各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的林業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培查培訓班。這次普查,在全市各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的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和各級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圓滿成功,全市共完成踏查線路X條,設置標準地塊,采集制作標本X余號,昆蟲生活史標本種,其中對本土造成危害的害蟲種,外來入侵的害蟲種;病害標本種;調查到林業有害植物種,拍攝林木病蟲生態數碼照片張,刻錄光盤張。調查范圍涉及全市內所有的片林、路林、灌木林、經濟林、公園、苗圃、村鎮、機關辦公場所、木材加工廠、木材銷售市場等,調查樹種涵蓋了楊樹、刺槐、泡桐、法桐、毛白蠟、國槐、合歡、各種針葉樹種等防護林和用材樹種,以及蘋果、梨、桃、杏、葡萄、棗、柿子等經濟林樹種。
通過普查,進一步摸清了我市林業外來有害生物及本土林木病蟲害的種類、分布及危害情況,建立和完善了林業有害生物數據庫,并詳細掌握了已傳入我市的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及本土危害嚴重的林木病蟲害對我市林業資源、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失,為今后加強區域間聯防聯治、制定預警方案、確定和實施工程治理項目提供科學依據。
三、圍繞“四率”指標,積極開展林木病蟲害監測、防治工作
按照X市林業局年初下達“四率”指標,我們將指標分解到各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并進行不定期的檢查、督促,年終對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的“四率”指標達標情況進行了全面驗收、考核,各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都能夠按照“四率“指標對林木病蟲害進行監測、防治,使全市林木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成績突出,效果明顯,做到了有的放矢,能夠及時掌握林木病蟲害的發生、危害情況,適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基本控制了林木病蟲害的發生、蔓延。
四、加強森保站建設
依據國家、省建設標準站的要求,我市對森保站加快了硬件和軟件建設。在上級業務部門和林業局的關心支持下,已配備部分儀器設備,指派專人參加了省森防站舉辦的培訓班,從人員配備到工作要求都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同時各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還指定專人負責病蟲害防治、測報工作,加強基礎設施和工作設備的完善配套工作,保證森保人員基本的工作條件。
五、林木病蟲害網絡測報體系基本形成
至今,我市已建成森林病蟲害測報站(點)X個,其中:國家級中心測報點X個、鄉級測報點X個,主要從事楊樹、國槐、毛白蠟、刺槐、泡桐、法桐、棗、蘋果等林木病蟲害的測報工作。全市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網絡體系基本形成。為加強和規范測報工作,我市頒布了楊樹等主要病蟲害預測預報辦法,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了森林病蟲害聯系報告制度,每年定期發布《全市主要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趨勢預報》。加大災害預警工作力度,為領導決策和指定年度防治對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六、強化檢疫和檢疫證簽發工作
今年我市開展了以產地檢疫和復檢為主的檢疫工作,產地檢疫主要針對當地產木材、苗木;復檢主要是針對調入我市的外省木材,防止疫木擴散蔓延。共簽發檢疫證份,對簽發的檢疫證隨時開證,隨時上報管理中心。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繼續抓好楊樹病蟲害治理示范工程工作,并按省站要求搞好病蟲害防治的.監測、預報工作。進一步完善林木病蟲害網絡測報體系,按要求定期發布測報信息。落實檢疫證簽發責任制,加大檢疫執法力度,將產地檢疫、復檢和疫木管理放在工作的重點來抓,防止危險性病蟲害在我市的傳播。
市林業局森保工作總結 篇2
全市xx年林木病蟲害發生面積為萬畝,有效防治面積萬畝,防治率達到%,整體防治能力顯著提高,主要森林病蟲害處于穩中有降的趨勢。
一、楊樹病蟲害治理示范工程初見成效
xx年,我市被省林業局列入楊樹病蟲害治理示范工程區,自示范工程啟動以來,通過采取生物、仿生制劑、人工物理等防治措施,強化監測手段,把好苗木檢疫關,楊樹病蟲害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有效的控制了楊樹病蟲害的發生、蔓延。
兩年來,全市楊樹木材生長量凈增萬立方米,挽回直接經濟損失xx萬元。
二、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圓滿結束
根據省、xx市林業局的安排,今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在普查過程中,成立了普查領導小組和專家技術小組,下發了《關于開展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認真制定了《壽光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實施方案》,舉辦了由各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的林業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培查培訓班。
這次普查,在全市各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的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和各級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圓滿成功,全市共完成踏查線路xx條,設置標準地塊,采集制作標本xx余號,昆蟲生活史標本種,其中對本土造成危害的害蟲種,外來入侵的害蟲種;病害標本種;調查到林業有害植物種,拍攝林木病蟲生態數碼照片張,刻錄光盤張。
調查范圍涉及全市內所有的片林、路林、灌木林、經濟林、公園、苗圃、村鎮、機關辦公場所、木材加工廠、木材銷售市場等,調查樹種涵蓋了楊樹、刺槐、泡桐、法桐、毛白蠟、國槐、合歡、各種針葉樹種等防護林和用材樹種,以及蘋果、梨、桃、杏、葡萄、棗、柿子等經濟林樹種。
通過普查,進一步摸清了我市林業外來有害生物及本土林木病蟲害的種類、分布及危害情況,建立和完善了林業有害生物數據庫,并詳細掌握了已傳入我市的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及本土危害嚴重的林木病蟲害對我市林業資源、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失,為今后加強區域間聯防聯治、制定預警方案、確定和實施工程治理項目提供科學依據。
三、圍繞“四率”指標,積極開展林木病蟲害監測、防治工作
按照xx市林業局年初下達“四率”指標,我們將指標分解到各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并進行不定期的檢查、督促,年終對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的“四率”指標達標情況進行了全面驗收、考核,各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都能夠按照“四率“指標對林木病蟲害進行監測、防治,使全市林木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成績突出,效果明顯,做到了有的放矢,能夠及時掌握林木病蟲害的發生、危害情況,適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基本控制了林木病蟲害的發生、蔓延。
四、加強森保站建設
依據國家、省建設標準站的要求,我市對森保站加快了硬件和軟件建設。
在上級業務部門和林業局的關心支持下,已配備部分儀器設備,指派專人參加了省森防站舉辦的培訓班,從人員配備到工作要求都進行了明確的分工。
同時各鄉鎮(街辦)和市直有關單位還指定專人負責病蟲害防治、測報工作,加強基礎設施和工作設備的完善配套工作,保證森保人員基本的工作條件。
五、林木病蟲害網絡測報體系基本形成
至今,我市已建成森林病蟲害測報站(點)xx個,其中:國家級中心測報點xx個、鄉級測報點xx個,主要從事楊樹、國槐、毛白蠟、刺槐、泡桐、法桐、棗、蘋果等林木病蟲害的測報工作。
全市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網絡體系基本形成。
為加強和規范測報工作,我市頒布了楊樹等主要病蟲害預測預報辦法,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了森林病蟲害聯系報告制度,每年定期發布《全市主要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趨勢預報》。
加大災害預警工作力度,為領導決策和指定年度防治對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六、強化檢疫和檢疫證簽發工作
今年我市開展了以產地檢疫和復檢為主的檢疫工作,產地檢疫主要針對當地產木材、苗木;復檢主要是針對調入我市的外省木材,防止疫木擴散蔓延。
共簽發檢疫證份,對簽發的檢疫證隨時開證,隨時上報管理中心。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繼續抓好楊樹病蟲害治理示范工程工作,并按省站要求搞好病蟲害防治的監測、預報工作。
2、進一步完善林木病蟲害網絡測報體系,按要求定期發布測報信息。
3、落實檢疫證簽發責任制,加大檢疫執法力度,將產地檢疫、復檢和疫木管理放在工作的重點來抓,防止危險性病蟲害在我市的傳播。
市林業局森保工作總結 篇3
我局應急管理工作在縣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應急辦的指導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緊緊圍繞林業發展的大局,認真貫徹國家、省、市、縣應急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強組織協調,精心組織實施,各項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工作情況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對應急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通過深入推進應急管理工作,切實增強廣大職工的公共安全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基層單位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各類生命財產安全,對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提高危機管理和抗風險能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切實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我局切實把應急管理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重要位置,為加強領導,本著“立足現實、充實加強、細化職責、重在建設”的方針,成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相關股站和國有林場負責人為成員,并確定專兼職人員從事應急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了24小時值班制度,落實了1名應急管理信息員,負責收集突發公共事件的有關信息并及時上報。
三、不斷完善應急管理預案體系建設
我局結合林業工作的實際情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為及時有效處置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及群體性事件,達到有序地實施救援,盡快控制事態發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目的,以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XX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XX省森林防火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XX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大規模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規定,結合林業生產實際,修訂完善了“定遠縣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制定了“縣林業局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縣林業局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預防和減少大規模群體性事件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最大程度降低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切實維護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林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四、深入開展應急管理宣傳教育
切實加強對突發事件應對法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將《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學習納入“七五”普法的重要內容,認真組織干部職工學習《突發事件應對法》。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知識,安全生產知識宣傳力度,結合“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欄、宣傳單等各種形式,深入宣傳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和政策措施,加強應急管理常識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切實提高廣大職工的自我防護能力。
利用廣播、標語、標牌、會議、課堂、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加強對防火法律法規、科普知識、防火典型的宣傳教育,讓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工作進村、進戶、進學校,努力把森林防火的防范意識融入到每個人的生產、生活中去。共印發防火通告、“一封信”、宣傳冊等25000多份,印制了森林防火宣傳紙杯20xx0個,宣傳撲克3000付,發放林業法律法規宣傳單5000多份。
五、扎實開展應急管理隊伍建設
按照專業救援和職工參與相結合、險時救援和平時防范想結合的原則,建立專業應急管理隊伍,進一步抓好應急隊伍的訓練和管理,加強對職工應急知識、技能的培訓,特別是安全生產關鍵責任崗位的職工,在他們熟練掌握生產操作技術的同時,掌握好安全操作規范和安全生產事件的處置方法,不斷增強自救互救和第一時間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在各國有林區分別組建了10-20人的撲火隊伍,每支隊伍配備4-8臺風力滅火機,林業系統森林防水應急隊伍達100人。
既能保證本林區的撲火需要,又可以在友鄰鄉鎮出現火情時及時進行支援。在國有林場組織開展森林撲火工作的實戰演練,針對模擬出現火情,森林撲火專業隊迅速集合,攜帶撲火機具,快速撲滅了大火,進一步提高了森林撲火專業隊伍的防火技能。今年以來,我縣用于森林防火宣傳、購置滅火機具、車輛、修路、打燒防火道等共投入20多萬元,做到人員到位、物資充沛、設施其全,從而確保了全縣森林防火撲火工作的需要。
六、進一步加大隱患排查監管力度
認真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活動,深入各林場檢查應急管理責任制落實情況,檢查安全隱患、不穩定因素、矛盾糾紛排查情況,檢查隱患排查治理檔案管理情況,檢查隱患的治理、整改情況,檢查隱患排查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掌握各單位生產經營與存在的事故隱患狀況,對發現的隱患及時治理,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切實把安全生產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確保林業系統安全生產無事故。
七、逐步建立應急管理的長效機制
通過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演練,不斷提高廣大職工應急救援能力。同時,針對演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修訂預案。制定應急管理獎懲制度,對在處置突發性事件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遲報、謊報、漏報和隱瞞不報突發性事故情況或者應急處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給予相關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進一步健全和落實應急管理工作的各項制度和措施,推進應急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