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科教學的工作總結范文(精選3篇)
小學數學科教學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1
今天我們共同探討了關于第三單元的教材,并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分析教材的難點,把握教材的具體處理。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統計與概率”內容標準中規定“在本學段中,學生將對數據統計過程有所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而要使學生形成統計觀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讓他們真正投入到統計的全過程。
因此,我們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結合本冊教材,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安排了統計的教學內容。首先我們考慮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例子,讓學生在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加深對有關概念、以及統計的意義和作用的理解,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在本單元的的“統計”教學中,我們安排的“簡單的數據分析”這一小節,除了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斷!稊祵W課程標準》強調統計過程性目標的達成及對統計表特征和統計量實際意義的理解。
本單元主要是通過這樣一個素材作載體,把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再一次經歷統計的全過程,更好的理解統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但是比較難于處理的是諸如“根據統計圖你想到了什么?”這樣類似的問題,畢竟這樣的問題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相結合,有些問題確實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距離相當的遠。我們在處理時只有對問題的背景做一些簡單的介紹,并就問題的意圖將答案告知學生。
小學數學科教學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2
在這學期里,數學組全體老師團結協作,奮力拼搏,在教育教學和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數學科教學工作總結。
一、加強政治學習,提高思想認識
在這個學期中,我們圍繞學校工作的總體目標,按照教導處的具體布置和要求,以高度責任感,強烈的緊迫感,看到我們在教學、教研方面的不足,居安思危,繼續努力,積極開展各項工作。我們堅持抓學習,加強科組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了全體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我們數學組通過多種方式組織學習了有關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文章,提高了全體老師的思想素質,老師團結協作,安心教學。
二、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1、為健全科組業務學習制度,我們組定期(每周一次)組織教師開展業務學習,認真學習有關教育改革和發展,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包括教材、教法、課本體系、考試內容、形式等)的一系列文件、文章等,認清形勢,轉變觀念,自覺投身于教學改革之中。
2、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工作總結《數學科教學工作總結》。在當前形勢下,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提高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意識和能力。努力學習和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形成了學習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熱潮,個別的老師還用Powerpoint制作簡單課件,例如:曾慧華老師在講授“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就是她自己利用Powerpoint制作完成的。并且各老師也努力學習掌握電腦技術,用電腦打印大量的資料,學科的補充練習、試卷全部用電腦打印,并整理存入電腦,逐步形成了科組的資料庫。
3、加強教學研究。本學年度我們認真實施研究方案,開展多種形式的科研活動,力爭出成果。與此同時,我們還在課堂教學改革,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究等方面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形成比較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提高了我們的教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4、積極開展以“互相聽課”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把“如何上好一節課”的活動引向深入。各年級積極開展集體備課,積極開展互相聽課活動,我們組要求全體老師在每學期上一節科組內的公共課。曾慧華老師還分別承擔了一節鎮的公開課,一節縣比賽的數學課,深受聽課老師的好評。
三、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落實教學常規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我們認真貫徹執行我校教學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做好備、教、改、導、考、析等各個環節的工作。
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做到統一教學內容、進度、練習、考核。
2、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在教學中,我們根據學生實際,準確地確定教學的目標,適度地提高了教學起點和難度。要堅持貫徹嘗試探究教學的原則,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訓練為主線,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落實聽課制度。按學校規定,每學期每位教師聽課12節。我組老師全部都能按照學校的要求,完成12節的聽課任務。
4、認真抓好常規工作檢查,每四周檢查一次教師的備課情況和作業批改情況,從檢查看,沒有發現缺備和無備現象,從教案里既體現抓雙基教學,又能體現培養學生的思維,批改作業認真,份量適中。
四、今年是我組豐收的季節
本科組有五位教師,五位教師都被評為學校的先進教師;曾慧華、周偉明、陳美煥被評為鎮先進教師;曾慧華老師鎮比賽獲一等獎,縣比賽獲一等獎。
編輯
小學數學科教學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3
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課堂教學方面。
1、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和合作意識。
在教學中,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自己進行出題,讓其他學生來回答。在的重難點突破中,用“誰理解了它的意思”、“誰聽明白了這位同學的話”等啟發性的語言,培養學生認真傾聽老師的意識并且利用課堂教學這個平臺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培養。在口算課中,讓學生之間互相批改練習題,互相出題培養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的合作意識。
2、讓生活更親近數學。
一年級的數學教材賦予太多的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如在“多一些,少一些”時,我通過讓學生數出男女生人數和教師人數,通過比較,使學生自主生理解了是“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少”的含義。即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又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理解數學知識。在《找規律》中,引導學生說出生活中的規律現象,即揭示了規律的意義,又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3、數學知識和數學實踐相結合。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直觀形象思維占主導優勢,而思維又伴隨著這動作,在動作中思維。根據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結合本學期的教學內容,以學具為教學載體,讓數學知識和學生動手實踐相結合。
4、追求學生全面發展。
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在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發展和培養。
二、培優扶差方面。
培優扶差是教學工作的重點之一。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對后進生的輔導的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不限于學生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的輔導。首先解決學困生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其次,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第三、在課堂上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后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幫他們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家校配合方面。
主動與家長通過電話、愛貝通等的方式進行密切聯系,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與生活情況,也向家長匯報其子女在校的情況,爭取與家長的教育思想達成一致。當家長對我的工作提出意見的時候我非常樂意接受,并且調換角色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讓家長成為自己教學的“助手”。
珍惜今天,期待明天,將踏踏實實工作,把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