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支教活動個人總結
第十三天:感恩視頻,結業典禮
這一天不用上課,早上各班各自安排了有關于感恩的視頻并讓學生在教室中觀看。差不多到十點左右就放學了。下午兩點半左右則進行啟銘支教隊暑期“三下鄉”支教活動的結業典禮,活動持續了將近兩個鐘頭,差不多到四點半結束活動。我很榮幸擔任了這次結業典禮的主持人,活動期間我激情澎湃,聲傳四海。雖是首次擔任主持人,但我因有多次上臺比賽的經歷,所以并無絲毫怯場的表現,因此這次的結業典禮進展的很順利。
第四十天:依依惜別,告別
這天早上我們剩下的人都打算乘坐十點左右的客車離開。在早上還沒離開xx學校之前,許多的學生前來送別,有的學生甚至一大早就來到了學校門口等待我來開門(我是負責每天早上開校門的)。看到此種場景的我眼淚都快奪眶而出了。
我們在發放了慰問金和一些物資之后,便準備離開這個擁有半個月教學情結的xx學校。揮手告別學生的那一剎那,我知道這可能是一次真正的告別!
回顧了這十四天的支教之旅之后,我更是感觸多多。
首先我知道了團隊的重要性以及一個優秀的團隊能夠發揮出什么樣的威力,團隊的力量是個人遠遠難以代替的。團隊里面講究的是分工合作、分工明確、細化任務、責任到人,只有這樣的一個團隊才能發揮一個團隊真正的威力!
其次我解了作為班主任的辛苦操勞,作為啟銘一班班主任的我,深刻的認識到了要管理好一個班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剛開始需要很快地記住班上所有學生的名字,這更加是一個考人腦力的事情。而后面在解決班級上一些糾紛的問題上更是考驗你情商的時候,每一個像你傾述的對象好像都是有理有據的,但作為班主任的你就要明辨是非,做出正確的決斷,盡量想辦法平息他們的糾紛。
然后在教學方面似乎也遇到了教學的瓶頸,我教的兩個班之中,我居然會對其中一個班產生教無可教的想法。可能是我的準備不夠充分,也可能是他們的接受能力太差,令我的教學內容無法正常實施。但是俗話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所以我應該自我檢討而不是歸咎于學生。第一,我沒有事先分析所教的兩個班的差異;第二,我準備的教學材料不夠充分;第三,自己的耐心不夠。
最后是在與當地人民的交流之中我能明顯的感受到潮汕方言及鄉音帶來的交流障礙。針對這個問題,我必須解決已下主要問題:1、在家鄉話的基礎上根據當地的話進行相應的調整;2、多與當地的人進行潮汕話的交流,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學會兩者之間存在的不同點并加以調整;3、在與當地人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學著模仿當地人的話進行交談。這樣一來,我就能潛移默化的學會當地的語言了。
支教讓我變得更加的堅強了、更加能夠吃苦耐勞了、更加成熟了。當了十多天的老師,我煥然之間明白了教學的真諦——傳道授業、無怨無悔。因此我也更加堅定了當一名人民教師的理想。在后面的日子里我會努力鍛煉自己,讓自己離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