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勞動保障所個人工作總結(通用6篇)
2024年勞動保障所個人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是九間樓鄉經濟發展的關鍵之年,加大力度做好農村勞動力培訓及轉移工作是促進經濟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一年來,我所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業務指導和關心支持下,在有關部門的通力合作下,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就業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有關決定,切實加快勞動力資源開發步伐,做大做強勞動力資源開發這一目標和任務,堅持把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實現農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出發點,把擴大就業和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進一步擴大了勞動力轉移規模。各項工作均有序進行,具體如下:
一、基本情況
九間樓鄉地處烏蘇市北23公里,東與奎屯市奎屯河隔河相望,西臨皇宮鎮,南毗夾河子,北臨130團。共有自然村14個。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800畝,農業總人口6895人,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人口4347人。有400余人要培訓轉移就業。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努力擴大就業、培訓和勞動力轉移,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加強勞動保障機構建設
鄉黨委、政府充分認識到,做好勞動保障工作,促進就業和勞動力轉移,是解決“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根據上級部署,我鄉選配增加了綜合素質和敬業精神較強的一名同志從事勞動保障工作,并積極組織工作人員參加上級舉辦的業務培訓,使工作人員能夠盡快熟悉業務、開展工作。同時,擴建裝修了辦公場所,并配置了相關辦公設備,硬件設備得到有力加強,為我鄉勞動保障事務工作正常開展提供了良好的辦工環境。
三、建立健全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臺賬
20xx年我站認真開展了全鄉勞動力情況調查摸底工作。建立了我鄉一戶一技工臺賬、農村勞動力資源庫、富余勞動力基本情況臺帳,基本掌握了全鄉勞動力年齡結構、行業結構、轉移就業人數、現有技能、所從事的產業、年度創收等情況,以便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就業培訓、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做好勞動力培訓和就業服務工作提供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為進一步規范檔案管理工作還認真建立了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城鎮、外省、本地)就業臺賬、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臺賬,臺賬齊全、清晰明了,以備查閱。
四、切實做好就業和勞動力轉移工作
(一)、是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培訓。到目前為止,全鄉共舉辦技能培訓班1期,人員60人;完成任務的22%。通過培訓,使農村勞動力增強了技能,提高了轉移就業的能力,為勞動力轉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截止目前已轉移富余勞動力315人,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564人,合計874人,實現勞務創收317萬元。
(二)、是增強二三產業就業能力。把發展農村二三產業作為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突破口,通過優化經營環境、加強各項服務,促進二三產業快速發展,增強現有二三產業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能力。
(三)、是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就業。通過宣傳動員、提供信息、中介等服務,鼓勵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就業。
以上是我所20xx年全年勞動保障工作基本情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堅持就業為民生之本這個理念,以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實現農民增收為出發點,進一步做好就業培訓、職業指導、崗位開發和中介服務等各項工作,與時俱進,扎實工作,努力開創我鄉勞動事務工作新局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我鄉的經濟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2024年勞動保障所個人工作總結 篇2
一、大力促進就業再就業
幫助困難群體就業、實現充分就業為目標,進一步落實新一輪積極就業政策;認真開展“再就業援助月活動”、“春風行動”、“推薦高校畢業生就業活動”等專項工作;認真落實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以創業帶動就業”精神,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援助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愿望的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業務素質;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及時更新信息。加大對全區勞動力資源和用工企業的錄入工作,力爭做到勞動力資源和企業用工需求“兩頭清”。
二、更好完善離退休人員信息,做好數據庫臺賬
為離退休老人進行指紋驗證、指紋采集和生存驗證,繼續做好上門驗證服務工作,提升服務水平,確保每個老人能夠每月按時領到退休金,并做好社保政策咨詢工作。建立完善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為主線,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三、依法促進勞動關系更加和諧穩定
(一)加強對珠寶加工、建筑工地等勞動密集、流動性大的企業的巡查力度,盡早發現問題,提前介入,將糾紛扼殺在萌芽狀態;
(二)加大勞動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制作相關宣傳資料,在工業園區、建筑工地等人員密集地區粘貼;開展戶外宣傳活動,使勞動者、用人單位知法,懂法、守法,構建和諧穩定商業園區。
1、理順機制、內部挖潛,在全隊上下實行網格化執法管理。按照管理區域和機構設置現狀建立多級監管網格,分層對網格監管負責,層層落實責任,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效能。
2、進一步提升市容環境,繼續整治城市“七亂”現象,加強市容環境與愛國衛生的巡查和監管力度,有效推進街道在市市容環境考核中的排名。
3、進一步推進城中村(社區)環境綜合整治,根據市、區及街道“迅雷行動”、“治疤行動”方案各項工作要求,持續開展城中村臟、亂、差整治,參照區城管局制定整治提升標準,全面提升城中村整體衛生環境。
4、按照“垃圾不落地”實施方案工作要求,強化宣傳工作,以管理為基礎、以執法為保障,持續深入開展“垃圾不落地、羅湖更美麗”工作,打造“最美麗城區”。
5、繼續深入推進轄區戶外廣告招牌整治工作,消除戶外廣告招牌安全隱患。
6、持續開展掃黃打非工作,凈化轄區文化市場。
7、提升案件辦理質量,著重改進案件數量及質量不足方面、
8、加強對社會力量輔助城市管理服務公司的管理和規范。
20xx年,街道行政服務大廳將繼續落實區委區政府的要求,以“幸福”、“質量”、“蝶變”、“美麗”、“便捷”和“法治”建設為抓手,鞏固提升行政服務的品質成效,加強服務理念在踐行中的可操作性,通過細化工作標準,探索集約窗口職責改革,提高一體化行政服務程度。
1、探索“一門一窗式行政服務”改革工作,推進窗口服務權責一體化。
“一門”就是多門向一門集中,把目前多個辦事大廳逐步往行政服務大廳這一個大廳集中;“一窗”,就是多窗向一窗集中,把目前需要在多個窗口才能辦成一件事的情況變成在一個窗口辦理,窗口不再分部門、事項,實現一個窗口就可以辦理任何行政服務事項。“一門一窗式行政服務”改革以群眾需求和便利為原點進行設計,總體目標是解決群眾在辦理行政服務事項的時候可以少跑一趟路,少跨一個門檻,少走一道程序。切實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創新舉措,
2、完善行政服務業務統計分析工作。
業務量的統計分析是做好大廳知識儲備、數據挖掘的基礎,大廳將按季度統計大廳業務受理量,匯總進駐科室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業務數據變動情況進行跟蹤、研究和反饋,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實現業務辦理的科學化和動態化管理。
3、加強監督管理,提高服務品質。繼續加大制度建設和規范化建設力度,認真總結工作經驗,不斷完善監督體系,加強自我監督和社會監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健全窗口建設民主評價制度,豐富民主參與管理的渠道和手段。加強窗口日常監督管理。通過電話抽查、社會監督員座談會等多種形式,拓展監督方式,改進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
4、積極開展人文關懷,努力營造文化氛圍。制定《街道行政服務大廳窗口工作人員慰問工作方案》,積極開展人文關懷活動,對生日、結婚、生育、生病住院的在崗窗口工作人員進行慰問,堅持把硬性制度和柔性關懷相結合,增強隊伍歸屬感,打造團隊凝聚力,營造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努力建設人文大廳。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提升窗口工作人員精神面貌,激發窗口工作人員工作熱情,努力創造新型公共行政文化。
2024年勞動保障所個人工作總結 篇3
一、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一)就業創業工作
新增就業人數259人,新增創業人數77人,下崗失業再就業__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32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9人。
(二)勞動用工監察工作
根據區人社局安排,在轄區內開展了最低工資標準和參加社會保險情況專項執法檢查,共檢查用工單位106家,涉及勞動者621人。
(三)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
我辦事處為轄區參保人員開據了年度養老保險收據,并開展了16—59周歲人員的續保和新參保工作。截止目前,新增參保人數73人,此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四)城區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
按照區人社局要求,我辦事處積極開展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西南關、邱村為轄區內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7人辦理了認證,紫坊、附城為轄區內企業退休人員3人辦理了認證。
(五)開展了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
能過發放宣傳單,張帖通知等方式大力進行宣傳,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有12人參加了電腦、廚師等技能培訓,有2人參加了創業培訓。
二、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繼續加大宣傳,引導村民積極參加技能培訓,和用人單位積極聯系,幫助其就業和鼓勵創業。
(二)繼續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積極為有就業意向的失地農民進行就業指導和培訓,不斷創造就業崗位,爭取完成區人社局下達的目標任務。
(三)加大勞動用工監察力度。根據區人社局安排,進行勞動用工專項監察百日行動,切實維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利益。
2024年勞動保障所個人工作總結 篇4
回顧20xx年,雙峰鄉勞動保障工作在縣人事局、鄉黨委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通過全鄉勞動保障協管員的共同努力,較好的完成了局里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全鄉上下勞動保障工作有序開展。現將20xx年我鄉勞動保障工作總結如下:
一、一年來工作總結
1.勞動保障工作隊伍建設
經過一年多來的勞動保障工作實踐,勞動保障工作確實需要工作細致、責任心強、責任感高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員擔任。結合實際,根據全鄉勞動保障協管員隊伍存在的問題,今年年初,對各村的勞動保障協管員進行了培訓并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同時簽訂了勞動保障工作責任書,落實了工作責任。同時堅決執行勞動保障工作例會制度,使得全鄉整支勞動保障協管員隊伍在素質上、業務操作上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為全鄉勞動保障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城鄉居保工作
城鄉居保工作涉及內容多,面廣。今年下來我鄉自我加壓,在做好居保繳費、待遇審批、農保折算等基礎工作上,還要求各村協管員針對剛滿45周歲年月應保盡保。截至目前,我鄉共參保人數1368人,完成收繳率達98.25%。
3.勞動就業工作
按照縣里統一部署,開展了全鄉剩余勞動力工作調查,同時結合大走訪活動,到企業開展用工需求調查,并通過月度勞動保障工作例會予以傳達落實。目前全鄉勞動力人數在3000人左右,完成勞動就業、失業調查錄入工作。積極配合就業處開展好雙峰鄉用工招聘會,較好的完成了用工招聘活動。同時結合勞動就業有關政策,極大的鼓舞了鄉勞動協管員鼓勵剩余勞動力就業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較好的完成了企業勞動監察工作,全年共發生勞資糾紛一起,并于當天予以解決,全鄉上下勞動就業基本穩定。三是勞動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各項標準均按考核要求充實完善。四是完成勞動力資源調查錄入工作。
4.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
我鄉退休人員逐年增加,隊伍逐步龐大,積極開展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針對我鄉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小組組長負責,完善了日常管理工作。同時開展了全鄉退休人員"茶話會"活動,詳細了解退休人員的基本情況,為今后我鄉社會化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5.其他工作
按要求開展醫保宣傳及收繳工作。
1.召開全鄉勞動保障協管員年終會議,總結回顧全鄉勞動保障工作,收集意見及建議;
2.部署20xx年有關城鄉居保工作;
3.按時完成城鄉醫保收繳及錄入工作;
4.迎接縣人事局勞動保障工作考核;
5.走訪有關家庭困難、重病的退休人員。
2024年勞動保障所個人工作總結 篇5
按照區委、區政府“建設‘三最’龍泉”的總體要求,圍繞黨工委、辦事處“改善民生”的工作主線,深入實施城鄉居民充分就業創業、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工程,勞保所以切實促進居民收入倍增、提高社會保障能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工作重心,扎實推進城鄉就業更加充分、全民社保更加有力、勞動關系更加和諧的目標。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實現領導和責任到位
街辦采取主要領導抓全面、分管領導負總責、責任科室負專責、專職人員具體實施的四層領導責任制;確定了年度完成目標任務,并分解到各村、社區,納入目標考核,形成了兩級目標責任制和目標考核制,確保組織領導和工作的落實;各社區、農集區采取分組、分樓棟定責落實。
(二)廣開就業渠道,落實扶持政策,實現崗位與政策到位
一是走訪轄區內企業,宣傳用工優惠政策,幫助企業組織用工,為企業辦理用工崗位補貼及社保補貼等上門服務,收集到300多個崗位;
二是建立企業信息群,結合市、區就業網絡平臺,擴大崗位收集渠道,通過就業群發布到各村、社區(農集區)服務站,共30多期、3000多個崗位信息。
三是組織召開農集區現場招聘會,組織轄區內和經開區企業30家分別在龍華二期、楠博園、白鶴小區等召開現場招聘會4場。
截至11月12日,全街道新增城鎮就業735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24人,“4050”等困難群體就業46人,農村富余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822人,組織3期41名城鄉勞動力開展SYB創業培訓,扶持創業280人;失業人員小額擔保達200余萬元,超額完成目標;組織110名城鄉勞動力開辦了插花、汽車產業中級技能培訓;“一號工程”招募工作,已向成都富士康輸送入職員工102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2%。
(三)強化動態管理,形成就業援助的長效機制
充分利用街道內1個一級網格和7個二級網格管理系統平臺,加強就業實名制動態管理,各農集區每月動態更新就業信息,掌握就業狀況,開展就業援助;各村、社區、農集區對登記失業勞動力進行每月就業跟蹤及推薦工作服務,今年已經通過推薦就業、辦理靈活就業社保補貼、貼息小額貸款等援助形式,幫助224名失業等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加強網格監察力度,為全街道78家規模用工企業進行了年檢,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處理各類勞動糾紛50余起,涉及金額300多萬元。
(四)強化政策落實,建立就業與社保的聯動機制
1、征地轉非參保及“兩費”工作。20xx年1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期間的159個征地項目轉非參保工作已全面完成,“兩費”分配共涉及142個生產組,20xx年已兌付17個生產組,20xx年完成123個生產組的兌付工作,還有2個生產組的分配存在爭議未達成一致,暫未兌付。xx年新增征地轉非項目23個,已完成6個項目230人的征地轉非參保工作;剩余17個項目正在村組落實。完成20xx年4月11日后征地項目參保前死亡人員相關待遇補發的清理審核工作,涉及95人,目前正在村組公示。
2、社會保障工作。20xx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近尾聲,已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3、退休人員資格審查工作。我轄區涉及1.5萬余人的退休人員年審工作于3月正式開始,目前各村(社區)正穩定有序開展。
4、城鎮職工個體社保代扣代繳工作。我轄區內城鎮職工個體參保、續保、停保,社保卡加磁、修改密碼、清單打印及代辦代扣協議簽訂等業務工作,在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社保窗口順利有序辦理。
5、城鎮職工失業保險工作。我轄區內單位城鎮職工失業人員及按31號文件執行的征地轉非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的審核、申報、發放工作已達3000人。
二、存在的問題
(一)就業需求與用工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招工和就業矛盾突出,仍然存在招工難和就業難。如何化解這之間的矛盾,搭建好企業與求職勞動力之間的橋梁,更充分的發揮政府的紐帶作用等問題,是目前政府解決就業工作的難題,也是當前就業工作的重心。
(二)六個300戶以上農集區居住15307人,勞動力達9470人,已就業8984人,仍有近500名勞動力未就業。農集區勞動力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普遍無技能特長,因大多崗位對文化、技能、年齡等的限制,適合的崗位較少,就業形勢艱難。
(三)政府組織開展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的工作,因專業設置、培訓時間及形式等因素的制約,導致培訓質量難以保證,難以達到用工企業的要求,參訓勞動力雖手持多個技能證書,卻不能因此而就業或提升就業的質量,因而對這種短期的初淺培訓失去信任,加之賦閑在家符合參訓的人員較少等原因,一些村、社區為鼓勵村民參訓,以每天10元至3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也仍難組織到人員開班,此項工作極難推進
2024年勞動保障所個人工作總結 篇6
三水鎮勞動保障所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中央、省、市有關勞動保障文件精神,半年來,三水勞動保障所以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為工作重點,不斷加強政策引導,積極宣傳,推進各項勞動保障事業協調發展,為我鎮改革、發展、穩定服好務。現將半年來所做工作總結
一、再就業工作
1、逐步完善就業、再就業臺帳,并實行計算機微機化管理。
摸清全鎮外出農民工、返鄉農民工人數;對全鎮農村勞動力、個體工商戶、各大中小型企業、事業就業、失業人員每月進行摸底登記,登記各類就業失業人員1571人。按崗位數量、人員困難程度和就業愿望,分別進行了填表造冊、審核、匯總,分門別類建立基礎臺帳,完善了工作平臺,為提高辦事效率打下基礎。建立了返鄉農民工、失地農民、高校畢業生、低收入家庭臺帳,下崗失業人員花名冊;返鄉農民工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就業花名冊;“4050”人員就業花名冊;“4050”人員失業花名冊;求職人員臺帳等。
2、努力為下崗失業人員及農村剩余勞動力開發就業崗位。
定期張貼招聘信息,組織有就愿望的各類人員參加廣漢市各類大型現場招聘會。引導性組織培訓農村農民工615人,勞動技能培訓35人,創業培訓12人,農村勞務輸出1716人,其中省外1453人,城鎮新增就業13人。
3、認真做好農村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失地農民《就業失業登記證》的'發放和管理工作,截止到6月底,辦理不同證卡674本。
4、在全鎮范圍內進行了整治非法用工打擊違法犯罪專項活動摸底調查,全鎮無非法用工現象發生。
5、接受群眾政策咨詢450余人次,接受并處理勞動維權32人次,辦理申報小額貸款1人次。
6、按照市勞動局的要求,每月準確及時上報所有的統計報表和資料,上報社保信息5條,并做到工作有記錄。
二、社保工作。
1、認真做好光明村、石觀村、高店村、寶蓮村、高店二居委征地農轉非人員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辦理征地農專非人員就業困難對象認證786人。
2、準確及時掌握退休人員的基本情況,建立了全鎮退休人員“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臺帳”,及時向市社保局反饋本轄區退休人員的增減情況;認真做好退休人員養老金領取資格確認工作,做好生存狀況調查,并記錄在冊,20xx年6月底全鎮共辦理各類退體人員資格認證1345人。
3、做好征地農轉非人員參保征收、核算工作,各類臺帳的登記記錄,對相關資料進行歸檔。
4、為了豐富退休人員的文化生活,依托鎮老年協會積極組織廣大退休人員進行健康有益的活動,建立離退體人員健康檔案,組織離退體人員外出參見學習,讓廣大退休老人真正體會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依。
三、醫保工作。
1、認真做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登記摸底。
2、辦理征地農轉非人員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清理登記。
3、代辦優撫對象居民醫療保險退款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