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藥學室的個人總結范文(精選7篇)
臨床藥學室的個人總結范文 篇1
根據衛醫政發〔20xx〕111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促進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保證患者用藥安全。于20xx年x月對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情況進行了抽查,現將抽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使用情況總結:
1、各科室對我院的抗菌藥物的各項組織管理制度、實施方案組織學習力度不夠,抗菌藥物使用的各項指標沒有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2、我院個別醫生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內容含糊不清,沒有嚴格按照《指導原則》使用抗菌藥物。
3、對超常使用抗菌藥物的,及時給予停止使用。
4、在本次的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檢查中,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為超過了60%,應及時控制。
5、抗菌藥物使用基本合理,個別存在半衰期較短的抗菌藥物藥物用法用量不規范。
二、整改措施:
1、切實發揮我院藥事管理委員會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督導小組的作用;明確院長為全院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臨床科主任為科室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進一步完善抗菌藥物管理制度,對抗菌素使用情況進行分析、討論,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
2、加強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全員培訓;
3、嚴格落實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醫師經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培訓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應級別的抗菌藥物處方權,要求科室加強組織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學習,達到人人知曉。
4、嚴格控制抗菌藥物使用率和使用強度,保證在最短時間內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的各項指標在規定范圍內。
臨床藥學室的個人總結范文 篇2
一、實施臨床路徑總結如下:
。1)收集中風病臨床路徑病例9個;項痹病臨床路徑病例6例;腰痛病臨床路徑病例15例。
。2)針對臨床納入的病人,我們嚴格按照臨床路徑要求進行驗證,取得了較滿意效果。
。3)實行臨床路徑進行驗證與原治療方案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比對:項痹病平均住院天數臨床路徑17天原治療方案26天療效(治愈好轉率%)89.2%79.5%平均住院費用4500元(醫院三甲后)5200元(醫院三甲前)中風病平均住院天數臨床路徑30天原治療方案49天療效(治愈好轉率%)60.2%53.6%平均住院費用8000元(醫院三甲后)11000元(醫院三甲前)腰痛病平均住院天數平均住院費用臨床路徑24天原治療方案32天78.25%療效(治愈好轉率%)84.36%6200元(醫院三甲后)6500元(醫院三甲前)實施臨床路徑進行驗證可縮短平均住院天數、降低平均住院費、節約醫療成本、提高臨床療效,獲得患者的較高評價。
。4)嚴抓醫療質量,認真執行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嚴防醫療事故發生,未出現任何醫療事故及差錯。
二、臨床路徑實施中存在不足:
(1)住院期間要求患者避免長時間低頭伏案、彎腰負重,但個別患者看報紙、電視時間過長,久坐久立,腰背肌功能鍛煉未堅持進行,致病情反復。
(2)手法治療缺乏針對性、量化和精細化。
三、針對存在的不足,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改進措施:
。1)對患者應加強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在手法上應制定量化指標,利于指導臨床醫師的手法操作。
臨床藥學室的個人總結范文 篇3
為了進一步規范臨床診療流程,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為人民群眾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心病科開展了臨床路徑工作,通過心悸的臨床路徑進行了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總結匯報如下:
一、 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1、病人住院時間縮短,住院費用降低。20__年我們共有120例進入路徑,有30例因變異退出本路徑,通過心悸的臨床路徑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心悸的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住院費平均2500元/人,比20__年減少500元/人;平均住院天數,16天/次,比20__年減少2天。
2、提高了醫護工作效率。通過心悸的臨床路徑實施,縮短了醫護的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病床的周轉。
二、在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1、本科室醫護人員對心悸的臨床路徑工作的認識水平參差不齊,實施的質量好壞不一,須進一步加強思想動員和培訓工作。
2、“一頭熱”現象。醫院領導層、醫務科、質控科、護理部十分重視臨床路徑管理工作,職能管理部門每月抽出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對所有實施路徑管理的病歷進行質控、分析、總結、獎罰?赡苁强浦魅螛I務工作太忙,或者是思想上不夠重視,科室路徑實施工作中的入徑管理、質量控制、分析總結等工作差強人意,沒有在環節和終末質量控制中把好關,影響了整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質量。今后科主任要較強對臨床路徑實施的重視,管理,實施。
臨床藥學室的個人總結范文 篇4
一、20xx年主要工作及取得成果
我作為一名黨員,積極要求進步,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政策,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參加醫院的各項政治活動和業務學習。堅持政治理論學習與業務學習相結合,提高自身思想認識和服務技能,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勇于實踐,敢于創新。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圍繞我院改革發展大局,認真完成醫院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為人作風正派,不對人說三道四,不打小報告,不對上級決策妄加評論。顧全大局,和同事能和睦相處,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能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二、存在問題
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待每一個前來檢查的病人,都能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對病人提出要求解釋化驗結果的問題,都能積極配合臨床。嚴格組織紀律觀念,做到早上班,遲下班,不遲到、不早退、不串崗。無接受病人吃請和收受紅包、禮品、回扣的現象,無醫療事故。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工作和學習中積極參加國家、省及醫院和科室組織的各項業務學習,通過學習與回顧,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嚴格按照科室sop文件進行操作,從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個方面認真檢測和審核每一張檢驗報告單,以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一致。始終保持學習定力,堅持訂刊自學,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和相關學術講座、研討會,開闊視野,更新檢驗專業理論知識,了解檢驗學術動態,關注臨床檢驗發展趨勢,努力掌握臨床檢驗新增項目的一些操作技能。
臨床藥學室的個人總結范文 篇5
一、制定了工作制度及年度工作目標年初制定了**市中心人民醫院臨床藥學室20xx年度工作計劃、工作目標,實行月工作小結,使之做到工作制度化、運行程序化、職責明確化。
二、堅持下臨床科室制度化堅持下臨床科室服務制度化,為醫生、護士及患者提供用藥咨詢。實行每日臨床科室查房制,每周院內科室大查房,每月處方點評用藥分析,每季臨床藥訊編輯出版,做到各項工作形成程序化、條理化、制度化。
三、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初調整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領導小組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制定了20xx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目標管理細則。每季度以藥訊形式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中心藥品不良反應信息予以及時通報。全年臨床藥學室上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中心藥品不良反應200多例,其中嚴重不良反應30余例,新的不良反應5例。使我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不僅在數量上比往年大幅提高,而且在上報質量上有所提升,獲省市藥監局領導好評。同時制定了醫院嚴重藥品不良反應應急處理預案,對發生于我院的嚴重不良反應及時提出警戒,做出分析。提醒廣大醫務人員嚴格掌握適應證,并通告各臨床科室,藥品使用時加強監護,防止嚴重不良反應的再次發生。
四、做好院內大查房記錄20xx年通過下臨床科室,對重點科室、危重、疑難病人不合理用藥在院內進行點評,分析指出用藥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個別爭議問題單獨與科主任、臨床醫師私下交流、溝通,達到大家意見統一,求得相互理解,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全年來共書寫了呼吸內一科、呼吸內二科、心內科、普外一科、普外二科、普外三科、兒一科、兒二科、兒三科、兒外科、ICU、感染科、泌尿外科、燒傷整形科、手足外科、耳鼻喉科、眼科等科室查房記錄及藥歷,并對存在問題以藥訊形式公告至全院。
五、加強處方點評及不合理用藥處罰力度臨床藥學室每月抽查住院病歷100份及門診處方300張,對我院醫囑、處方進行處方點評與不合理用藥分析,每月點評一次,均以幻燈形式與醫務科、感染辦及有關臨床科室專家共同點評。同時制定了《**市中心人民醫院處方點評制度》、《**市中心人民醫院關于臨床合理用藥管理規定》,對處方書寫不規范、配伍禁忌用藥、超劑量用藥、無適應證用藥及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現象在院周會上予以通報。其旨在確保醫療質量安全,提高臨床療效,促進藥物的合理規范使用。
六、開展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工作根據衛生部的部署和要求,我們開展了抗菌藥物的專項整治的工作,首先我們編輯了《抗菌藥物管理文件匯編》、《抗菌藥物和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使用指導原則》、《**市中心人民醫院基本用藥目錄》,制定了抗菌藥物整治相關文件,對全院護士、臨床醫師及藥師進行了3次培訓,并進行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培訓考試,并對抗菌藥物進行了專項點評,對不合理處方進行公示。在微機中心的協助下每月對全院用量前十名的抗菌藥物及非抗菌藥物注射劑及口服劑分別按數量和金額排名,每月對抗生素使用率、使用強度、藥占比、基本藥物使用金額比例、抗菌藥物占藥費比例在院周會公示。
七、上報數據方面定期、按時向山東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上報我院調查及統計數據。年終上報醫院年度藥品消耗情況調查表,每季度上報手術、非手術病人、甲狀腺手術、乳腺手術、腹外疝手術及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表。
八、努力打造和營造學術氛圍臨床藥學室一直注重加強業務素質的培訓和提高,虛心向老專家老教授學習,刻苦鉆研業務,努力打造和營造學術氛圍,創建學習型科室。本年度共發表論文2篇,編寫醫院處方集及藥品目錄,每季度定期出版**市中心人民醫院藥訊。
九、存在問題與新一年的計劃盡管臨床藥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與進步,但仍處于初級階段,許多項目未能開展運行起來,與全省、全國先進水平比較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1)臨床藥學工作模式仍處于探索、摸索階段,各項工作有待進一步規范化、具體化,臨床藥師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2)臨床藥師知識水平有限,缺乏臨床實踐工作經驗和能力,對臨床合理用藥參與程度和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3)臨床藥學人才奇缺,醫院要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引進和加大對在職臨床藥學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4)希望領導能盡快考慮建立臨床藥學資料室及臨床藥學實驗室,以便開展血藥濃度和尿藥濃度監測,為臨床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使臨床治療更準確及時,減少藥物資源浪費,減輕病人負擔,提高治療效果。
臨床藥學室的個人總結范文 篇6
在科主任帶領下,臨床藥學室全體人員共同努力,積極開展各項工作,本年度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內容,總結如下:
1、完成本院《處方集》II(中成藥及制劑部分)的編輯出版工作。定時保質出版院內專業刊物《藥學通訊》,進行合理用藥宣傳,每季度1期,全年共完成4期。
2、開展對病房在用藥品的質量檢查工作。定期到病房對臨床小藥柜和搶救車的藥品進行檢查,逐一登記各種藥品的質量檢查情況,并及時與護士長及治療護士進行溝通,協助護士做好藥品的清領儲存工作,確保安全、有效、質量可靠的藥品用于臨床。到11月x日共139次深入病房,共抽查17個病房10274批次藥品。
3、堅持深入臨床一線開展藥學服務,參與臨床查房,了解用藥動態,分析用藥得失,及時溝通藥品信息,并提出給藥建議。
4、對圍手術期抗生素的使用情況進行監測:配合醫院質量管理工作,每月隨機抽查手術科室住院患兒I類手術現崗病例60例,到11月共抽查660例,對圍手術期用藥情況進行跟蹤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與科室主任聯系,月底進行統計分析并寫出書面報告,上交藥劑科和醫務科。
5、門診處方分析工作:分為抗菌藥物處方專項點評及普通處方分析兩部分,每月由醫務科隨機提供醫師名單,抽取一定數量的處方,按照衛生部統一的分析表格,針對指征明確、選藥恰當、聯合用藥合理、符合使用權限等四方面進行評價,共抽查17884張。
另外還協助醫務科對臨床現崗病例及出院病例醫囑抗菌藥物的使用實施專項點評等工作,為我院做好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提供專業支持。
6、用藥咨詢:積極開展用藥咨詢工作,為臨床及門診患者提供準確、快捷的藥學服務,全年提供各種藥學咨詢服務共463人次。
7、共完成綜述4篇,在國內專業期刊發表論文4篇。培養帶教本科生做畢業課題1名。完成省市級繼教項目的講課任務。
8、其它:開展主動式藥學服務,如開展深入臨床科室征求其對藥學服務的意見,開展門診服務滿意度問卷調查及藥房藥品效期抽查等工作。另外協助臨床規范抗菌藥物的皮試液配制,增加對門診藥房藥品效期的定期抽查等。
9、編制印制宣傳彩頁進行科普宣傳工作,為患兒提供便捷的藥學服務。
10、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及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網工作。
臨床藥學室的個人總結范文 篇7
20xx年上半年,在藥劑科領導下,在兄弟科室的配合、支持下,臨床藥學工作得到了逐漸開展,對于促進我院臨床合理用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配合質控科、醫務部參與制訂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方案,以加強抗菌藥物的應用管理,F將上半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1. 制定了臨床藥學每月工作計劃及工作流程,組織了5次專項培訓,完善、規范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等環節。
2. 加強了臨床用藥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饋及上報工作,上半年共編輯《藥與臨床》二期,發放200余份,從藥訊快遞、藥與臨床、合理用藥、不良反應、藥物警戒、用藥監測、處方點評等方面為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提供了信息支持。
3. 繼續加強處方點評工作,上半年共點評處方(包括門診、急診處方,基本藥物處方,門診、急診抗菌藥物處方,血液制品病歷,激素類藥品病歷以及抗菌藥物圍手術期預防應用醫囑點評)1648張,所有點評信息均通過內網或《藥與臨床》等方式向臨床進行反饋,督促臨床自查整改,通過開展處方病歷點評工作,不斷提升了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水平,門診處方合理率從60%左右提升到80%左右。
4. 配合醫務部、感染辦、質控科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管。配合質控科、醫務部參與制訂了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方案,從4月份開始對住院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抽查點評,每周五將抗菌藥物病歷抽查情況報送至質控科。每月對住院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率、使用強度、Ⅰ類手術切口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及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等統計數據進行整理并及時上報質控科。依照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方案的要求,通過配合醫務部、質控科進行協同監管,使我院臨床抗菌藥物使用率、使用強度等指標均有明顯的改善,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70%左右降到55%左右,使用強度也
從73DDDs左右降至55DDDs左右。
5. 加強藥品不良反應信息上報工作,通過邀請藥監局專家來我院指導、培訓以及藥劑科內部組織的培訓,實現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由數量向質量轉變,上半年共上報藥品不良反應101例,上報質量明顯提高。
20xx年上半年臨床藥學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存在諸多不足:
1. 由于人員的限制,處方點評工作不夠深入、不夠普遍,缺乏針對性和知識性,特別是抗菌藥物醫囑點評缺乏專業知識支撐,其它各類專項處方點評也存在技術、知識貧乏等難題。
2. 對臨床科室藥品使用情況管理、督導不夠細致,對不合格處方不能及時進行有效干預。
3. 臨床藥學其它一些工作開展不到位、不規范,缺乏科學性、系統性。
20xx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1. 依照臨床藥學每月工作計劃及工作流程,繼續完善、做好日常工作。
2. 腳踏實地,開始為迎接三級醫院評審工作做準備,結合二甲復審存在的問題,認真整改,從制度制定、執行、檢查、督導、改進等環節進行全面梳理,為三級醫院評審做好基礎性工作。
3. 加強《藥與臨床》的編輯工作,做到更及時、更規范、更貼合實際、更有指導意義、更有針對性。
4. 強化處方點評,擴大處方點評的數量和范圍,尤其是加強抗菌藥物、血液制品、激素類藥物和住院患者醫囑點評,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提高處方合理率。
5. 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的上報工作,提高不良反應上報的數量和質量。
6. 制定初步計劃,開展抗菌藥物網絡上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