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學期工作總結(通用3篇)
幼教學期工作總結 篇1
經過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我們班的孩子現已圓滿地完成了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即將升入小學。望著漸漸成長的孩子們,我們感受到了一種自豪感,近一年的大班生活,使孩子們學會了許多,各方面進步都很大,總結過去了的工作經驗,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項工作水平。
一、對幼兒教師的理解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只是把孩子看好、把知識傳授給孩子就可以了,而應該時刻想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擔負的責任是多么重大。我們所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可愛、天真爛漫的孩子們,老師的言談舉止,他們觀察最細,感受最深,并時時在模仿著,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們直觀的、活生生的學習榜樣。所以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加強業務學習,不斷創新,才能贏得孩子的喜愛,家長的贊許和信任。因此,作為老師的我比任何職業的人更要嚴格要求自己。除此之外,我感覺還有一點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可缺少的精神,那就是“奉獻精神”。一個好的幼兒教師固然會對幼兒的未來的一生產生影響,但幼兒在體、智、德、美、方面獲得成長發展絕不是一個老師單獨可以完成的,需要三位老師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二、家長工作做到了哪些
本學期,在家長工作方面作為主班教師,我做到了,注重溝通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當問題出現,第一時間與家長聯絡很重要。讓家長知道老師對問題很重視,對幼兒發展很在意。平時工作中,我們熱情對待每一位家長,利用家訪、電訪、面訪和家園共育的方式注意和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與學習,或接送孩子時和家長聊上幾句,了解一下幼兒在家的表現或關心一下幼兒的身體情況,家長都感覺非常溫暖。另外,我們還認真辦好每一期家長聯系冊。為彼此更容易交流,更好地關心孩子的成長。班級中有什么需要家長幫忙的地方,家長們總是竭盡所能的給予幫助,給我們的教學活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三、對崗位職責的認識
在四年多的工作中,我任教過托、小、中、大班的幼兒,在崗位職責上,身為一班之主,我知道自己起著榜樣的作用。在崗位工作中,我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也與兩位老師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帶好班級的每一個小朋友。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中,我做好班務會議記錄表并填寫消毒記錄表。教學過程中,做好一學期的教學安排,根據大綱在園領導的指導下做好一學期的課程安排制定計劃,嚴格要求自己備好課做好教具,讓孩子從中學到知識,在各方面得到發展。一日常規工作中,我們三位老師相互配合,在早間活動工程中,教師有組織的帶幼兒活動或游戲。午睡時,我們培養幼兒安靜入睡,教師做到時時刻刻午巡為幼兒蓋好被子以免幼兒著涼。而且我在工作中不斷地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使自己在幼兒教師這個崗位工作上得到更好的發展。認認真真做好崗位職責,只有在幼兒教師這個崗位上清楚自己的職責才能有更大的提高。
幼教學期工作總結 篇2
我總是覺得描寫得越美的文章有時越不容易教。所以在教學西湖時,我就覺得難度有些大,不僅是因為文中有很多難寫難讀的生字詞而且課文用非同尋常的語言文字描寫了西湖的美。第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具體描繪了西湖的主要景點。而課文對孤山、白堤、蘇堤、湖心的三個小島的文字描寫卻不多,但融進了柔柔的江南之美,對這樣的美可以利用文和圖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因為學生總體說來還是缺少感性認識,讓他們選擇一個景點進行想象性描述,是很不容易的,更別說做導游式的介紹了,那肯定是難上加難。在第一課時,我也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資料,使學生能全面直觀地了解西湖的美。可是盡管我精心設計了,學生在課堂中卻仍然表現平平,少有深層次的體驗。反思課堂教學,我想到,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西湖還是個比較陌生的地方,從課堂的表現來看,很多學生是一無所知,所以在面對課堂如此精彩的描寫顯得是無動于衷。這就是學生在課堂上無法與教師、文本產生共鳴的原因。如果對學生的原有認知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那就可以從學生的知識基礎出發來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如在教學前先播放有關西湖的圖片。所以,在教學第二課時的時候,我準備了不少西湖美景圖,讓學生能沉浸其中,再來體會文章中語言文字的靈動描寫。這些圖片也許與課文內容有出入,但通過一系列的圖片,可以讓學生對西湖有個初步認識,蘇堤春曉、平湖秋月、花港觀魚、斷橋殘雪、三潭印月,一張張圖片足以讓學生嘆為觀止。就在學生驚嘆不已時,讓學生帶著這些初步印象去讀文,讓語言文字與圖片形成對應,從而構畫出西湖的輪廓。此時,教師就不必多說,讓學生帶著這種喜悅之情讀文,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環節也可以很順利地開展,接著再分別給予相應的圖片,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練習說話,再給予較多的練習、準備的時間,效果可能會好些。
其次,反思整堂課我還發現,由于自己過分注重了對課文的朗讀,因此不少環節都沒能很好地完成,比如讓學生思考:“如果你來到西湖邊最想干什么?”那也許學生的回答會絢麗繽紛,表現出無限的欣喜和激動。如果我設計一個說話練習:“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如果你想畫畫,那么在你的畫中會有什么?如果你想作首小詩,那么在你的詩中會有什么?如果你想當小導游,那么你會介紹西湖的什么?”也許用了這樣一個結果,能夠更好地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能引導學生作廣角度探索,多方位思考。看來這些遺憾,我得再用上一節課進行訓練了。以后的課文教學也要多吸取這一課的教訓,千萬不能錯失對學生的說話訓練。
總之,通過教學《西湖》這一課,讓我感受頗多,也讓我深刻體會到,我們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只有觸動了學生的心弦,他們才會有智慧的火花迸發,才會有真摯的感情流露。
幼教學期工作總結 篇3
20xx—20xx學年度教學工作總結 揚中市八橋中學 孫紀春 本學期我擔任初三(3)、(4)、(5)班的物理教學工作,一學期很快過去,總體看,我認真落實教學工作計劃,狠抓教學質量,認真完成各項材料和各項任務,同時積極探索,改變教學方法,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教育教學方面
首先,認真備課,認真鉆研教材,哪些地方要詳講,哪些地方可少講,都要認真思考。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扎扎實實抓好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注意講清物理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根據需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物理要領的理解。對物理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歸納等思維活動,在課堂講授中,盡量列舉大量的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向學生介紹現代科技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學生對物理概念的記憶,每講完一章都要求學生分小組進行過關。在習題講析中,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啟發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挖掘隱含條件等,做到解題過程步驟完整,推理嚴密。此外,在習題的講析中,選例除了要注重習題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習題的實用性,要結合知識考點進行練習。同時要求學生多看書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講完一章后都要對該章知識進行知識檢測。
二、在引導學生方面
因材施教 從整體上看,學生學習習慣太差,都存在懶的特點,懶得動筆,懶得動腦,懶得總結,針對這種情況,盡量做了以下幾點:
1、不一味指責學生,而是不斷鼓勵,在教學時,多提些問題,讓學生回答,給學生足夠的信心和鼓勵,并適當地講一些對學生學習有幫助的技巧與方法;
2、講課時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映,一旦發現學生有聽不懂的,及時給予講解;而且還要求學生只要有不理解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我給學生講了一遍沒聽懂,還可以再講第二遍,甚至三遍。
3、上課時要求學生多做筆記,把歸納的知識作好記錄,復習時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在自身素質方面:
認真落實學校的要求,做到一學期聽課至少20節,通過聽課可以學習他人的教學經驗,補充自己的不足,利用課余時間學習理論知識。
本學期物理教學,雖積極認真落實學校教學常規,努力完成教學工作任務,使得教學成績有了長進,但有很多不足和困惑:如何減小兩極分化;怎樣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都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