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預防手足口病工作總結參考(精選5篇)
小學預防手足口病工作總結參考 篇1
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及各類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根據當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切實抓好病情監控和防治工作,召開了“傳染病防控專題研討會”、制訂了“手足口傳染病預防方案”、舉辦《手足口病防治知識要點問答》專欄,使教師、學生、家長明確此種疾病的病理、發病時的癥狀及預防措施等,做到群防群控,保護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一、明確防控責任,落實防控措施。
明確校長為學校傳染病防控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為班級傳染病防控第一責任人,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學校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做好應急處理工作。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做好學生的常規免疫、強化免疫和補種的宣傳工作,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
二、強化健康教育活動,普及防控知識。
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宣傳手足口病、麻疹等春季傳染病的防控知識。
1、開展“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多通風、曬衣被”宣傳活動,教育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同時通過班會、健康教育課、家長會、板報、隊會等方式,向學生家長宣傳傳染病防控知識。
2、少先隊發動春季愛國衛生活動,主題:“動員師生,清潔家園,減少疾病,促進健康”。各中隊要根據活動的要求,研究制定本中隊的具體實施方案和防控傳染病措施,明確重點,落實責任,并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任務,使之人人知曉,營造出良好的愛國衛生運動防控傳染病活動氛圍。
3、活動內容。
①全面清理環境。各班級要立即開展衛生大掃除,組織廣大師生開展室內外衛生整治活動,對衛生死角進行全面清理,生活垃圾實行定點存放、統一收集,搞好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各班級每周至少要進行一次徹底的衛生清掃,少先隊大隊部進行衛生檢查和評比活動,使內外環境整潔有序,無衛生死角。
②清除污水。對部分生活污水要定點集中排放;對低洼處污水坑立即進行填埋。
③開展滅蠅、滅蚊和定期消毒殺菌活動。
④搞好個人衛生、家庭衛生和班級衛生。大力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向全體師生倡導良好的衛生習慣,“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不隨地吐痰、不亂扔亂倒生活垃圾,保持戶廁清潔,防治病從口入。學校教室、桌椅要定期清掃擦拭和消毒。
⑤加大飲食、飲水衛生監管力度。
⑥各班級廣泛利用各種宣傳陣地進行預防傳染病宣傳,有針對性地宣傳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防治措施,做好手足口病等春季傳染病疫情監測預警工作,提高救治防控應急處理能力,做好晨檢工作,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完善防控救治應急預案。
⑦示范引路,樹立一批愛國衛生的典型,進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樹立環境綜合治理好、輻射效應強、管理規范的典型班級。
三、嚴格晨檢制度,及時報告疫情。
要求各班進一步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加強對本校師生的疫情監測。落實晨檢制度,填寫晨檢日志,記錄學生缺課情況和原因。一旦發現傳染病或疑似病例及時做好隔離和上報工作,切實做到早隔離、早治療、早處理。
四、加強環境整治,提高防控能力。
學校經常性地對教學生活環境和基礎衛生設施進行自查。動員師生集中整治環境衛生,徹底清除衛生死角,保持教室、圖書室、專用教室等室內場所經常通風換氣。組織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戶外活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五、保障措施
1、切實加強領導,進一步強化責任。
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師生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預防為主,著力抓好健康教育、環境衛生整治和疾病防控工作。
2、廣泛宣傳,全面發動,群防群控。
廣泛宣傳預防疾病的衛生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廣大師生正確認識疾病,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做到群防群控。充分利用校園宣傳欄等宣傳媒體,有針對性地向廣大師生和家長宣傳春季傳染性疾病特別是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識,教育家長糾正兒童不良衛生習慣,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要將“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宣傳到每一個師生和家長,使廣大師生和家長了解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引發原因、傳染途徑、預防方法和治療措施。
3、明確任務,強化責任意識。
預防和減少傳染病的發生,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和諧,是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學校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班主任、年級組長為具體責任人,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建立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4、加強督導檢查,確保取得實效。
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開展自評活動,并加強信息的送報工作,確保春季傳染性疾病防控目標全面實現。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及各類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根據當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學校切實抓好病情監控和防治工作,召開了“傳染病防控專題研討會”、制訂了“手足口傳染病預防方案”、舉辦《手足口病防治知識要點問答》專欄,使教師、學生、家長明確此種疾病的病理、發病時的癥狀及預防措施等,做到群防群控,保護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小學預防手足口病工作總結參考 篇2
針對我國手足口病傳染疫情,我校倆個月來共發生手足口病5例,其中4例已經痊愈復課,根據我校發生病例,領導高度重視,積極開展全體教職員工會議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積極落實對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對照中小學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督查表認真開展自查工作。
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精心組織,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手足口病在我校的傳染爆發流行,有力地保證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現將我校開展的預防控制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制度健全,認真落實責任。
我校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其他領導班子和班主任為成員的衛生領導小組,認真貫徹上級的文件精神,真抓實干,開展學校的傳染病防治活動。
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治措施和應急預案,召開專題會議,安排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有專人負責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有疫情報告員,明確其職責。
二、宣傳廣泛,認識明確,營造了良好防控氛圍。
結合我校實際,學校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在全校進行了廣泛宣傳和動員,以 全員參與 為主,利用校園廣播站、黑板報和發家長校訊通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使學生和家長了解到手足口病的危害,增強防范意識,積極預防和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發病和傳染。通過開家長會加強家校聯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確保我校師生身體健康。
重點對全校師生進行了全面多次動員,使廣大教職工掌握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識和消毒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號召全體師生員工參與治理環境,重點清理校園死角、周邊地區的衛生,并對全體師生進行了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營造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校園的宣傳。
三、認真做好預防手足口病的落實工作。
針對手足口病的發病特點,各班班主任負責傳染病疫情監測與報告,實行晨、午檢制度、疫情零報告制度、病因追蹤記錄制度、要求病愈學生入學出具醫院的痊愈診斷證明,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四、不足之處。
1、教師傳染病工作有待提高。
2、對有些學生的觀察和教育不到位。
3、消毒不夠徹底。
五、改正措施。
1、加大對教師傳染病知識的培訓,提高防范意識和傳染病帶來的后果和并發癥。
2、做到認真仔細的觀察每一個學生絕不放過蛛絲馬跡,避免傳染病在我校蔓延。
3、堅持每天用84消毒液進行課桌和樓道的消毒。
小學預防手足口病工作總結參考 篇3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確保我校小學生身心健康,我校精心部署,科學安排,采取嚴密的措施,著重提高防控手足口病的能力和水平,全力營造健康、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
一、明確職責,分工到位。
成立由校長為組長的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人擔負具體職責。
二、廣造輿論,宣傳到位。
我校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櫥窗、板報、健康教育課和班會等途徑,大力宣傳手足口病的特點、傳播途徑、臨床表現和預防措施等,向學生及家長發放預防手足口病的一封信,讓家長同時了解一定的防病知識。同時,學校倡導學生勤洗手、勤洗澡、喝開水、吃熟食、‘飽睡眠’、勤通風、曬衣被,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
三、整治環境,力度到位。
(1)每天各班組織學生認真清掃教室、宿舍、環境衛生,保持衛生清潔。
(2)每周開展一次全面、徹底的校園衛生大掃除,清除衛生死角。
(3)每天由專人負責,重點加強對各功能室、廁所等公共場所的清掃。
(4)保持教室整潔并及時通風換氣,給學生創造一個舒適、溫馨、安全的學習環境。
四、落實措施,防范到位。
(1)加強日常預防監測,建立晨、午檢制度,每天兩次測量體溫,重點檢查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征的手足口病臨床表現。檢查時耐心細致,做到一看、二問、三測、四訪、五記。
(2)對缺課學生,仔細問明原因后及時填好缺勤病因追蹤統計表。
(3)堅持天天消毒,組織專人每天下午放學后對教室、活動室、宿舍、廁所用消毒粉進行噴霧消毒,每天早晨用84消毒液對門把手、玩具等進行擦拭消毒,每天午飯后用蒸車對學生餐具水杯消毒。
(4)堅持天天通風,冬天每天通風不少于四次,現在保持全天通風病及時做好通風記錄。
(5)落實零報告制度,若發現可疑病例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上報,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五、加強督查,責任追究到位。
在班級自查的同時,學校不定期組織人員對學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進行督查,對思想松懈、措施不力者,將予以通報批評;對出現病例未及時上報和未采取果斷措施而造成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其責任。
目前,我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防控措施全面落實到位,未發現手足口病等病的疑似病歷,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小學預防手足口病工作總結參考 篇4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我校精心部署,科學安排,采取嚴密的措施,著重提高防控手足口病的能力和水平,全力營造健康、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
一、明確職責,分工到位。
成立由校長為組長的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人擔負具體職責。
二、廣造輿論,宣傳到位。
我校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櫥窗、板報、健康教育課和班會等途徑,大力宣傳手足口病的特點、傳播途徑、臨床表現和預防措施等,向學生及家長發放預防手足口病的一封信,讓家長同時了解一定的防病知識。同時,學校倡導學生勤洗手、勤洗澡、喝開水、吃熟食、‘飽睡眠’、勤通風、曬衣被,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
三、整治環境,力度到位。
(1)每天各班組織學生認真清掃教室、宿舍、環境衛生,保持衛生清潔。
(2)每周開展一次全面、徹底的校園衛生大掃除,清除衛生死角。
(3)每天由專人負責,重點加強對各功能室、廁所等公共場所的清掃。
(4)保持教室整潔并及時通風換氣,給學生創造一個舒適、溫馨、安全的學習環境。
四、落實措施,防范到位。
(1)加強日常預防監測,建立晨、午檢制度,每天兩次測量體溫,重點檢查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征的手足口病臨床表現。檢查時耐心細致,做到一看、二問、三測、四訪、五記。
(2)對缺課學生,仔細問明原因后及時填好缺勤病因追蹤統計表。
(3)堅持天天消毒,組織專人每天下午放學后對教室、活動室、宿舍、廁所用消毒粉進行噴霧消毒,每天早晨用84消毒液對門把手、玩具等進行擦拭消毒,每天午飯后用蒸車對學生餐具水杯消毒。
(4)堅持天天通風,冬天每天通風不少于四次,現在保持全天通風病及時做好通風記錄。
(5)落實零報告制度,若發現可疑病例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上報,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五、加強督查,責任追究到位。
在班級自查的同時,學校不定期組織人員對學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進行督查,對思想松懈、措施不力者,將予以通報批評;對出現病例未及時上報和未采取果斷措施而造成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其責任。
目前,我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防控措施全面落實到位,未發現手足口病等病的疑似病歷,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小學預防手足口病工作總結參考 篇5
為了有效開展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確保各項手足口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明確各醫療機構、托幼機構的工作職責,有效遏制疫情發展態勢,嚴防疫情大規模暴發,減少重癥患兒發病率和病死率,縣衛生局、縣教體局于xx月14至xx月19日,先后對縣直醫療單位、各中心、鎮衛生院、托幼機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進行了督導檢查。現就手足口病防治督導工作小結如下:
一、督導檢查:
各中心小學(九年制學校)、幼兒園積極行動,成立防控組織,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對保育員、幼兒教師、食堂工作人員開展全員培訓。指定疫情報告人,實行疫情零報告,嚴格落實晨檢午檢制度,發現可疑患兒即采取送醫、隔離及居家隔離治療等相應防控措施,確保不發生疫情的擴散和蔓延。縣疾控中心印發宣傳材料15000份發放到每所幼兒園、小學,學校通過家長接送孩子之機發到每個兒童家長手中,普及手足口防病知識,倡導家長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實現家園共防。
各小學加強食品衛生、飲水衛生,嚴格進行餐具、茶具、玩具等消毒,切斷傳播途徑;建立因病缺勤登記和跟蹤記錄,從源頭上加強防控。
雖然各小學、托幼機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安排早,采取措施比較到位,目前幼兒園手足口病疫情主要發生在城區,沒有發生廣泛擴散和流行,但仍不斷有散發病例發生。部分幼兒園在晨檢方面存在過程不細致、記錄不完整、個別兒童帶病入園、消毒液配制操作不熟練等細節性問題,仍需進一步加強和糾正,非常時期非常措施,杜絕兒童帶病入園,嚴格控制傳染源,強化通風和消毒工作,切斷傳播途徑,避免手足口病在幼兒園發生廣泛傳播和流行。
對醫院的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進行了督導檢查。檢查中發現縣醫院有關人員均參加了醫院組織的手足口病防治培訓,發現病人能及時上報或轉診。設立有宣傳版面,設立有單獨發熱門診,存在門診消毒設施不配套、制度不完善,不能按照三專四嚴要求開展工作,存在交叉感染風險。醫院領導均表示將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要求積極整改。
二、存在主要問題與建議
1、進一步提高認識。各醫療衛生單位要進一步提高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認識,明確“四早一不”基本目標,即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控制,盡可能減少或不發生死亡病例。
2、加大疫情監測力度。各醫療衛生單位堅持疫情每日報告制度;衛生院要加大對轄區內手足口病病人所在居住地周圍人群以及托幼機構、小學的疫情搜索力度,發現手足口病疑似病例要詳細登記并及時轉診和報告,及時掌握病人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