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年終工作總結報告(精選3篇)
科室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篇1
201__年在領導下在全科醫生的辛勤工作下,我科工作全面健康、協調快速發展的重要一年,這一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年的業務總收入、入院人數、出院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五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增長。
一、加大科室管理力度,創新優質服務新模式
1.首先我們認真組織科室醫師,反復學習了醫院的各種文件及規章制度。2樹立優質服務理念,提出科室服務理念,樹立起各具特色的服務理念和行為規范。落實醫療服務規范,落實醫生查房制度.一年來,科室住院部醫生在堅持對病人實施個性化醫療、人性化服務,吸引了大量病患者的就醫就診,住院病人數明顯增長,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3.____年度科室一方面加大對醫生的管理和培訓。4,積極調整醫療結構,采取有效措施,想方設法降低醫療費用,取得顯著效果。一是抓合理用藥。二是抓單病種費用。三是抓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四是加快病床周轉。通過采取一系列強有力措施,保證了科室今年圓滿完成醫院下達的各項費用指標,在科室業務增長速度較快的情況下,使各項費用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切實減輕群眾的負擔。又提高了醫院科室的效率.
二.規范醫療質量管理,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1.注重人才隊伍建設
a,我科人員利用專家做診時間,衛生局講課時間,桂林業務培訓時間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利用病歷討論,主任查房積累臨床經驗,業務水平不斷提高,人才隊伍不斷加強。
b,我科在院長的領導和安排下,我院大力對醫療業務骨干進行培養.____年度培養了骨科外科婦產科科業務骨干,為我們以后醫院的分科壯大儲備了干部人才.
2.強化規章制度的落實
科內定期召開會議,每周一次,強調安全,質量,醫生,護士職責執行情況;每月兩次安全,質量檢查,對不合格表現給以兩徹底: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做到制度化、經常化。定期對病歷進行檢查和評估。定期對安全隱患進行檢查和評估:
三.不足之處
廉潔行醫、誠信服務、“精心服務、愛心關懷”還沒有成為每一位員工都認同的價值觀,但科室的行政管理、經營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診治療疾病的能力已經每位醫生的特長已經專科影響力也有待提高,醫院醫療技術形象仍然未被廣泛認同等等。
總之,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成績是主流,我們會繼續發揚好的做法,學習不足之處,我們有信心我們做的會更好。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科室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篇2
一年來,在院班子和主管院長領導下,在醫院各科室的支持幫助下,我科同志協調一致,在工作上積極主動,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結合本科室工作性質,圍繞醫院中心工作,求真務實,踏實苦干,較好地完成了本科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在政治方面
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牢固樹立“一切為病員服務”的理念,加強醫患溝通,用“八榮八恥”的標準規范自己的言行,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認真。開展自我批評,堅決抵制藥品購銷中的不正之風,將反商業賄 賂提高到政治思想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科室內無醫藥回扣現象發生。
二、自覺遵守院內各項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做到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從不鬧無原則糾紛,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科工作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團結務實,克服人手少、任務重、人員結構不合理的狀況,保證正常醫療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按照“三級甲等”中醫院的要求完成各項臨床工作,并高質量完成各種軟件、臺帳的整理工作,認真學習崗位職責、核心制度,并嚴格按照職責、制度的要求工作,認真學習“三基”并開展崗位練兵,做到嚴格要求、嚴謹作風、嚴密組織。嚴格執行“三合理”規范,做到合理用藥、合理收費、服務到人,科室獎金發放不與經濟掛鉤,較好地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總量控制、結構調整”
科室內部積極調整醫療結構,采取有效措施,想方設法降低醫療費用,取得顯著效果。一是抓合理用藥。二是抓單病種費用。三是抓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四是加快病床周轉。通過采取一系列強有力措施,保證了科室今年圓滿完成醫院下達的各項費用指標,在科室業務增長速度較快的情況下,使各項費用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切實減輕群眾的負擔。
四、積極引進和運用新技術
今年加大了對PPH手術的推廣和運用,引進了微波治療儀,在保證療效的基礎上積極尋求新的手術方法,總結臨床經驗,切實讓病人花最少的錢得到的效果。
五、在宣傳工作上
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結合我院實際,深入廣泛宣傳我院整體功能、醫療范圍、專科專病、名醫、名藥、大型醫療設備以及開展的新項目、新業務等,增強了醫院整體知名度和部分專家名醫以及專科專病知名度,為醫院業務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一年來,通過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科室各項工作任務,但工作標準和工作質量與領導的要求還有差距,思路還需要更加寬闊。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大政治學習力度,提高工作質量,團結一致,扎實工作,高標準完成本科的工作任務和領導交辦的各項臨時指令性工作任務。
科室年終總結通用版6
新春將至,繁忙而緊張的20__年工作也即將結束。作為醫院的一個年輕科室,這一年來我科室依照全院總體工作部署,在院領導及科主任帶領下,在全體科員的共同努力下,緊扣工作思路,結合工作實際,取得了令人欣慰而自豪的工作成績,得到廣大患者的好評與認可。現對本年度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如下:
一、端正思想,牢固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奠定年度工作開展的良好基礎。
二、規范醫療質量管理,注意醫療安全,注重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1、科內定期召開會議,每周一次,強調安全,質量,醫生,護士職責執行情況;每月兩次安全,質量檢查,對不合格表現給以兩徹底:
(1)徹底整改。
(2)徹底查辦。
2、醫護工作嚴格執行治療規范,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全年無醫療差錯事故及醫療糾紛的發生,無院內感染病例,無患者投訴。
3、科室人員按時參加院內各種業務學習;6人次參加院外學術會議及短期業務學習,引進新技術4項;選派4人赴省外進修學習。科室學習氛圍濃厚,大家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努力提高理論知識和業務工作水平,今年我科有兩位同志取得了康復治療師資格證,一位取得康復主治醫師資格證。短期內使我們這個年輕科室的工作步入正軌,業務水平穩步提高。
三、穩中求進,積極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填補我院醫療空白,更多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1、現有開展的成熟醫療項目做到精益求精。小針刀等診療項目的治療范圍不斷科學合理的擴展。
2、購進中藥熏蒸床、電動頸腰椎牽引床、電腦中頻電療儀,拓展了治療項目,填補我院的醫療空白,為頸腰椎病的治療提供了又一經濟有效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療效。
四、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受到廣大患者好評,超額完成醫院下達的經濟目標。
1、專業的醫療技術,個性化醫療、人性化服務,受到廣大患者好評,收到患者錦旗3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2、每月按時超額完成經濟任務,全年超額完成醫院下達的年度經濟目標,20__年全年我科經濟收入共元
3、科室爭先進,科員爭優創先,我科在醫院組織的“醫療醫技三基”考核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888及888在山西針刀醫學會獲得了“三晉神刀杯金獎”。888在護理操作考試中取得了單項第一。
五、不足之處
廉潔行醫、誠信服務、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還沒有成為每一位員工都認同的價值觀。科室的行政管理、醫療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康復工作沒有實質性的開展,專科影響力也有待提高,醫療技術形象仍然未被廣泛認同,專業技術水平仍有待提高等。
總之,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成績是主流,我們要繼續發揚好的做法,改正不足之處。20__年的工作將更加繁重而又艱巨,我們有信心做的更好,把科室打造成患者溫馨的健康之家。
科室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篇3
ICU內配備有帶中央顯示器的多參數監護儀(包括血氧、心電、無創血壓、有創血壓、中心靜脈壓、呼吸、體溫)、高檔呼吸機、亞低溫治療儀、除顫儀、心電圖機、微量注射泵、輸液泵、營養輸注泵、床邊血糖儀、纖維支氣管鏡、血氣分析儀、震動排痰儀、連續性血液凈化儀等先進的一批醫療設備。還可行床邊X光攝片、B超等檢查。還配有:設備吊塔、消毒系統、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不間斷供電系統等先進設施,保證設備不間斷正常運行。能常規進行T、P、R、BP、SPO2等多生理參數的無創監測,有創動脈血壓監測,中心靜脈壓監測等。
我院ICU完成的功能
(1)嚴重心、肺和腎功能衰竭、創傷和其他各種嚴重有生命威脅的患者均集中于ICU,給予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和監護。
(2)應用先進的醫學診斷技術和生命支持療法,例如:復蘇除顫、體內心臟起搏、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心導管、血液濾過透析等。
(3)ICU的醫師和護士均受過特殊的訓練,對嚴重疾病的緊急處理有特定的技術。
(4)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環境,包括床旁監護、生命支持設備和機械通氣機等,組成了一個特異的生理功能單元。
ICU病室已經收治及搶救成功的病種有:
(1)各種復雜大型手術后的危重病人(尤其是術前有合并癥如冠心病、呼吸功能不全、電解質紊亂,或術中經過不平穩、出血量大、有一過性缺血缺氧性損害或生理擾亂大者);
(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等需行呼吸管理和(或)呼吸支持者;
(3)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MODS)病人
(4)心肺腦復蘇(CPCR)后的病人;
(5)心功能不全,或有嚴重心律紊亂者;
(6)急性心肌梗塞;
(7)各種嚴重休克;
(8)嚴重復合傷、多發傷;
(9)急性藥物、毒物中毒,蟲蛇咬傷者;
(10)淹溺、中暑、電擊傷者病人等。
ICU醫師可以完成的基本技術主要有:心肺腦復蘇的能力;呼吸支持的能力(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等);單獨完成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能持續地心電監測;有識別處理心率失常及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的能力;作緊急心臟電除顫及臨時起搏的能力;對各種化驗結果作出快速反應并立即給予反饋的能力;多個贓器功能支持的能力;進行全腸道外營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