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個人教研活動總結(精選3篇)
數學個人教研活動總結 篇1
又一學期,在大家的忙碌中匆匆度過,回首本學期的工作,有讓人會心微笑的成績,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揚長避短,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本組基本情況
本教研小組由3名老師組成,這是一個團結奮進的數學教研小組。在這樣一個人文環境為本組順利完成本學期教學教研工作任務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前提條件。
二、本學期開展的主要工作
本學期初,我們教研組在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一些理論的基礎上,組織了3位教師圍繞學習內容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在教學中,教師都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鉆研教材,駕馭教材,在領會編者意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老師們也都能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中領會知識、感悟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是素質。
在教學方面。“坐住板凳,狠抓備課,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好每一本作業,保證數學知識的關聯性”,是我組在數學教學上的`共識。本學期我們教研組開展了兩次集體備課,兩次業務學習,并由徐開老師代表六年級數學組參加年級研究課大講賽,執教內容是《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獲得了第三名。
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教師們也不會停止對自己的提高學習,每周一下午,三名教師堅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并力求把學到的知識用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之中。除了組內組織學習之外,還積極參與到其它組際去學習。本學期我們與一年級數學教研組進行了交流與學習。
在做好本職工作之外,本組教師還積極配合班主任對班集進行恰當的,科學的管理,硬是做到不讓學生出現安全事故,順利的、完整的送走每一個學生,讓家長放心,學校放心,老師們更是不辭辛苦,盡心盡力的做好屬于自己的每一件事情。順利的送走了又一批畢業生,安全工作做得好。
三、存在的問題
1、對聽評課的基本功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雖然學了不少理論知識,但是如何把這些理論知識科學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課堂上,也有待于大家繼續研究。
3、有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如何把這些理念貫穿與自己的教學之中?其實大叫素質教育的同時,我們卻還在不停的進行著應試教育的傳統教育方式。
4、學生成績好象是不錯,但是老師用的時間卻不少,如何提高教學效率,這也是實際存在的問題。
四、反思
1、我們教師們的聽課及評課的基本功仍有待于提高,對于聽課的方向、聽課前準備以及聽課時所要觀察的要領(即:聽什么?看什么?想什么?)這三個問題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們評課仍較停留在點上,未能從全面的進行綜合分析評課。我們認為應該多觀看教學課堂錄像,再讓老師們對所觀看的錄像做出綜合的評析及談談自己的若干建議。從而提高教師聽評課的能力。
。2)、我們的理論水平仍存在著欠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將更一步多多地閱讀教育刊物,多寫寫教學反思以進一步提高理論的素質,以理論來指導、武裝我們的實踐。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短短的12個字充分概括了我們教學教研的方向與精髓,唯有我們在這浩瀚的教海中乘風破浪、勇于開拓,才能在課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麗的浪花!
數學個人教研活動總結 篇2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業務水平,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鼓勵教師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我校于20xx年3月1日至3月31日在各個教研組內開展了“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按照學校相關要求,全部教師參與,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同講一個課題,大家思想上和行動上都高度重視,深鉆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同一節課的教學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畫面。下面就我們數學組舉行的“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做以下幾個方面的總結:
一、各個教師的課堂各顯風采,各具特色。
這次活動分低、中、高段進行的,備課組長和教研組長各負責兩個年級的課,帶領同年級老師聽課、評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年級的付瑩老師準備充分,兒童語言生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學生配合很好,但存在一點不足就是,生生合作體現不明顯,重點不是很突出。岳云老師的課,導入很新穎,師生互動很好,小組之間的合作也做的很好。潭興翠老師的課堂情景引入很好,知識點的講解落實很到位。二年級老師的課相對與一年級來說,有一定的創新,知識點的落實很到位,注重生的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找答案。三年級李宗麗老師的課準備充分,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都做的較好,有一定的學生操作活動,通過動手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陳燕老師的課相對與李老師的課稍微次些,準備不是那么充分,學生的動手這塊基本沒有展現出來,教學目標沒有很好的達成。張燕老師的課,師引導到位,學生動手的地方很多,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理解了二分之一的意義,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的,但是合作和競爭體現不充分。四年級胡婉容老師的課,師準備充分,準備了很多游戲,但是由于生較多的原因,在操作中,師對生的控制不是很到位,重點知識不夠突出。朱曉華老師的課生動有趣,設計了很多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很活躍。五年級廖順榮老師講的是《容積和體積》,老師準備充分,教學環節設計合理,重難點突出,課堂上不斷地給學生創設問題,讓生在問題中思考,帶著問題實驗,整個課堂很流暢,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較高,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是一堂較好的課。羅濤老師的課,導入很到位,即有對以前知識的復習,又給新知識做了鋪墊,讓生一聽就明白今天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在課堂中,老師準備了有趣的操作實驗,在學生的配合下,完成了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同時,在教學中不斷拓展生活中的知識,加強與數學的聯系,提高了生的學習興趣。六年級楊尚春老師的課堂,很有條理性,復習正反比例,把零散的知識點,有機的組合在一起,通過生生合作,歸納知識點,這種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比老師單純的講給生,效果要好得多。覃瑤老師的課堂是以問題式的方式進行,在老師的問題引導下,學生不斷地思考,不斷的總結,尋找答案,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在復習中,老師講解了學生平時錯誤率比較高的題型,這樣即達到了復習的目的,又達到了提升的目的。
二、回顧這次活動過程,我們組進行了以下三個方面總結:
1、“同課異構”教研活動,鍛煉了教師隊伍,給每個教師一個互相學習的好機會。
本次活動對所有教師是一次考驗,更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同年級的老師相互聽課,取長補短,聽別人的課,思考別人的設計方式、設計意圖,看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是否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等,促使自己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斷地優化自己的教學。
2、“同課異構”教研活動,促進科研工作的開展。
這次活動,緊緊圍繞我校的科研課題,以建立學習型合作競爭小組為目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來設計教學的,教師帶著問題備課,帶著問題上課,帶著問題反思,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打開了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強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題地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3、“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推動了校本教研工作。
在這次活動中,老師們主動聽取其他年級其他學科老師的課,不斷汲取教學經驗,學習到很多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對新課標的認識越來越多,并大膽嘗試新的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在本組教研時,把自己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供大家探討研究,解決了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很多困惑。
三、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和產生的困惑:
當然,有收獲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在這次活動中,也有一些方面值得我們反思,例如:
1、學習型小組的教學方式,是否適用于低段的教學,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學生。
2、習題的`設計上,怎樣設計更能體現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3、數學教學語言如何鍛煉得更準確精煉,更生動,生更易聽懂。
4、如何鼓勵學生發現更有意義的問題,提出更有意義的問題。
5、師應該提什么樣的問題,才會讓生通過合作、探討獲得知識,以達到教學目標,突破難點知識。
四、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我們學到的(我們的進步):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教研組進行了認真的研討和分析,對今后的教學工作達成了如下的共識。
教學是以生為主體,生要“會疑”,學生不僅要會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因為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在這種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知識得到了掌握,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體驗。還要“會說”,在課堂中,不僅要生說解題思路,說方法,還要說體驗和感悟,培養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更要“會議”,要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與同學合作、探究、實驗,用集體的智慧,協同解決問題,在互動中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今后,我們的課堂教學設計應更加關注學生的參與、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課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教學研究路遠遠沒有走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鼓勵教師多互相聽課,互相探究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
數學個人教研活動總結 篇3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師教學水平,結合學;顒影才,在本學期的第三周、第四周我們二年級數學組開展了“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老師們思想上高度重視,深鉆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同一節課的教學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畫面。
活動亮點:
一、授課教師導課形式多樣,顯現教師各異風采。
“同課異構”活動的本身屬性決定了授課教師風采形式的多樣化。對教材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設計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在鑒賞中尋找差異,在比較中學習特性。我們組因為情況比較特殊,七個班五位教師,所以我和魏金蕊老師一組,講的是《整百整千數加減法》,魏老師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引導學生探究計算方法,我用的是情境導入的方法;第二組的趙鳳雪老師、李艷艷老師和張汝華老師同授《毫米、分米的認識》,在導課上風格各異,各具特色。在學習過程中均通過比一比、量一量讓學生在經歷、體驗中感悟,掌握有關毫米、分米的知識,尤其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從生活中尋找“1毫米”這一環節中,更是幫助學生實現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二、練習題的設計具有全面性、層次性,注重學生個體差異。
魏老師這堂課運用“智慧闖關”的練習方式,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不僅掌握了課堂中的新知識,還對知識進行了有效的拓展。而且這種闖關形式激起了學生學習興趣,易于課堂的生成效果。趙老師、李老師、張老師的練習設計不但引導學生有序的鞏固所學知識,而且引導學生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又一次的進行梳理,學生能用手勢描述、在腦海中想像等方式來表達物體的長度,深刻地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但我們也都知道,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次同課異構活動中,也有不少方面值得我們反思,
例如:時間的分配上,如何更科學,更合理?(把五到位都高效地完成)
教學語言如何鍛煉得更精練,更生動?
如何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
如何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例如:趙老師的一句:有兩個很自信的孩子舉手啦!)
當然,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也進行了認真研討與總結,對今后的教學工作達成了如下共識:
基礎訓練到位一定要有;
教師引導到位強調備課的重要性;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會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會提出問題,因為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在這種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知識得到了掌握,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體驗;尤其是引導著孩子們說思路,說方法,說體驗和感悟,能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邏輯分析能力。
自主練習到位考察孩子們的知識掌握情況;
合作訓練到位體現的是一種態度、一種能力、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強調孩子們要有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合作、探究精神,集中集體智慧,協同解決問題,在互動中學習,在互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新。
拓展延伸到位是一種激勵、一種拔高、一種提升。
總之,“同課異構”活動,為我們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在活動中,無論是對于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臺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聽課者,不但能從幾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