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為主當堂達標個人工作總結(通用3篇)
以學為主當堂達標個人工作總結 篇1
按照五環節“以學為主,當堂達標”教學,注重新理念的滲透,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這一特點,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語文是讀出來的這一特點,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的語言訓練,有效開發課程資源,體現出用教材教的新課程理念。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根據老師的指導,能夠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形成了個性化的思考與文本的有效結合。
1、學習目標制定(不是教學目標)。
2、小組學習匯報注重實效,避免重復內容多次匯報。比如:兵教兵。
3、語文課,既要按著新模式的大框走,也考慮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缺一不可。該泛讀的要泛讀定調。識字教學加強,如:象形字、指示字、會意字等多種方法。
4、部分語文課,做到了不僅要深挖教材,不要只教教材。
5、多媒體使用,做到一定要多審查勘誤,沒有出現錯誤。
以學為主當堂達標個人工作總結 篇2
根據xx縣教育局及白旄鎮教委《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評級活動實施方案》的有關精神要求,結合我校小學教師課堂教學實際狀況,于x年9月11日—21日開展了課堂教學評級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 成立領導小組
為了保證活動的順利實施,我校成立了以校長、副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以教導主任、教研組長為組員,四名免評人員為評級成員,確保達標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學習《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9月11日,組織教師學習了《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在明確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用以按照評價標準進行課堂教學準備。
三、課堂教學評價活動
9月14日—21日,分兩組進行了課堂教學評價活動,每組評委2人,同時其他同年級或同年級段的教師隨堂聽課,間接性參與督導評價。
本次活動共有42人參加,其中4人為評委,其他均為參評者。通過一周的評價活動,38名參評者中獲得優秀的有9人,其中語文3人,數學3人,英語1人,體育1人,音樂1人;獲得良好的共有18人,獲得合格的共有6人,沒有出現不合格者。
四、出現的亮點與問題
在此次活動中,大多數教師都能夠認真準備,按照《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進行教學設計,并出現了很多亮點。
1、大多數教師都能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讓教學更加有效。
2、大多數教師都能夠正確地運用教學策略,使教學流程更加符合學生心理認知規律及學科特點。
3、一些老老師雖然教學手段不是很先進,但是準備得卻非常認真,如于文龍老師教學提綱設計得非常細致,并在課堂上聲情并茂地大聲朗讀課文,令人肅然起敬。
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1、個別教師準備不認真,教學流程松散。
2、個別教師教具準備不充分,教學效果差。如低年級拼音教學僅使用隨手畫的四線格。
3、近兩年畢業的新青年教師在教學理念的把握、教材的解讀、教學方法的使用上還不夠深入、靈活,需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學習。
以學為主當堂達標個人工作總結 篇3
本期我校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為核心,以人為本,以教師的發展為立足點,以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形勢的需要,進一步落實課程改革目標。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師業務學習計劃。一個學期來,在學校的重視下,在教導處的組織下,扎實抓好教師業務學習。教師們本著提高自己,與時俱進的精神,利用點滴時間,立足崗位,認真學習,努力使自己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一、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
期初組織教師觀看了“基礎教育課改”的錄像。組織教師收看專家講座,分組展開討論,明確教育新思想及改革新理念;組織學習課程標準,分學科、分年段進行討論,認真領悟課標的精神;組織觀看課堂教學錄像,探索新課程的教學及在舊教材中滲透新課標的精神;組織教師學習《福建教育》、《素質教育博覽》、《閩北教育研究》、《福建教學研究》等教育理論、信息。教師們積極參加學習,認真作好記錄。本期無一人無故缺席。通過學習,教師們拓展了視野,領會了課程改革的精神。新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師生觀形成了。“以人為本”的觀念也成為教師教育教學的宗旨。
二、加強集體備課,探討教材的處理。
健全學科教研組,建立校長、主任負責制。本期確定了語文組負責人:王雙忠李鳳蓮王玉平
數學組負責人:王雙忠李光玲。完善學科集體備課制度。集體備課由各組長負責,做到定人、定時(語文組每周四,數學組每周三),定內容進行集體備課。期初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鉆研教材,明確各學科、各階段的發展要求及本冊教材教育教學任務。經常開展教學反思,著重研究單元教學三維目標的確定、教材的重點、難點及前后知識的聯系,教學內容的拓展與創新、教學活動的設計及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集體備課,極大地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老教師在集體備課中由于對教材的熟悉,在處理教材的.重難點時,把握得準到位,為青年教師處理教材發揮示范作用;而青年教師對新事物領會快,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觀念、方法新,通過交流,也使老教師們受益。這樣教師資源得充分利用,有利于教師在崗上盡早成才。
三、立足本位,不斷提高。
農村教育受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教師培訓上,存在許多困難,充分利用本校資源,最大化地發揮本校教師、教育資源,使教師業務水平得以提高,為教師成長開辟一條捷徑。為此,我校利用每周星期一晚上時間,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教學、教改經驗、信息。教師認識教改新動態,拓展知識面。對全體教師進行多媒體使用的培訓。在全員培訓,分組練習,人人過關,人人亮相。既要求全體教師在多媒體教室開一節公開課。通過給擔子,使教師們積極參加到多媒體的使用的學習中來。多媒體的使用使我校的教育資源達到共享,也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目前,我校全體教師都掌握了多媒體的使用。繼續開展三個一活動(即每位教師開一節高質量的公開課,撰寫一篇優質論文、一篇優質教案)。開展聽課、評課活動。開展教學反思活動。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對青年教師通過關出去,給壓力,崗位成才的辦法,讓青年教師立足崗位,努力提高。一個學期來,我校教師快速成長。業務學習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