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春季教導處教學個人工作總結(精選3篇)
小學春季教導處教學個人工作總結 篇1
一、加強教師的專業學習,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1、繼續開展教師讀書工程活動。
本學期,學校為促進“讀好書,寫好字”活動的開展,促進教師讀書工程的開展,在xx區教科室推薦的書目中為每一位老師購買了一本書籍。老師們在讀書活動中認真做讀書筆記,撰寫讀書反思。學校舉辦了教師讀書論壇活動,促進教師讀書的交流,提高教師讀書工程的實效性開展。
2、加強教科研學習,開展學科微課題研究。
將教研和科研相結合,以教研組為主陣地,開展教師理論學習和教科研學習。在此基礎上,各教研組的教師們將理論學習和實際教學工作相結合,積極反思,開展微課題研究。本學期,學校語文教研組開展了《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寫字教學實效性》,數學組開展了《學生課堂習慣研究》,英語組開展了《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品生社組開展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科學組開展了《科學課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綜合實踐教研組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二、加強教學工作的常規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認真落實《xx區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價方案(試行)》,完善學校課程方案,落實課程管理,加強各級課程的過程化管理,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在此基礎上,將學校校本特色課程與國家課程的綜合實踐、美術、體育、地方課程等課程相結合,積極開展了國家課程的校本化研究。本學期,各班級開發了《剪貼畫》、《瓶蓋藝術》、《盤中畫》、《陶笛》、《葫蘆絲》、《花樣跳繩》等特色校本課程。
2、各教研組認真學習區教研室下發的各科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評價方案。通過學習加強對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教學輔導、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教學常規的落實。教導處加強常規教學工作的檢查,每次檢查有記錄,并且每次檢查后及時反饋。
3、借鑒市區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各學科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基本規范,開展高效課堂研究。本學期的學校“教科研活動月”課堂教學研究中,張xx老師、曹xx老師、趙xx老師、薛登燕老師、張喃喃老師、李輝老師、曹xx老師、丁xx老師和趙老師執教了“一師一優課”的評優課例;趙老師、丁xx老師和張艷春老師執教了教辦的展示課;趙訓鵬老師、張冬梅老師、張秀美老師、劉磊老師、胡世紅老師、王蕾老師、馬萬華老師、馬春美老師、李瑩瑩老師、劉媛媛老師、馬貴美老師和曹洪美老師執教了校級展示課。
4、教研組每學期初制定教研計劃,每月有教研總結。每次教研活動在嘗試“確定主題——制定目標——設計方案——實施研究——總結提升”的基本途徑和方法下,將教研活動落到實處,開展教研活動的課程化研究。本學期,科學教研組成功舉辦了港溝教育辦科學大教研活動。
5、完善學生評價方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尊重個體差異,關注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開展無分數評價。在本學期在各項評選中,學生們獲得了很多獎勵。其中,五年級一班的付培蕾和六年級二班的劉穎獲得“xx市優秀學生干部”。在20xx年xx區小學語文素質大賽“書法比賽”中,范亞寧、張景瑞、任梓萌等九位同學獲得一等獎,崔凱欣等九位同學獲得二等獎;在20xx年xx區小學語文素質大賽“寫作比賽”中,孫熠、劉鑫洋等五位同學獲得一等獎,王星潔等三位同學獲得二等獎。
三、加強教師專業化成長研究,促進教師成長。
在教師的課題研究、青年教師培養等工作中,教師們也獲得了很大的收獲。曹xx老師在《山東教育》20xx年第4期上發表文章《走過母校》;曹xx老師在20xx年xx區小學語文素質大賽“寫作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劉xx老師、黃xx老師、劉xx老師、張xx老師、曹xx老師、李xx老師、韓xx老師、王獲得20xx年xx區小學語文素質大賽“書法,寫作比賽”指導教師。
小學春季教導處教學個人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小學部教導處在校長室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課程標準,積極實踐課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提高師資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深入教學一線,為教師、學生服務,以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加強教學研究,不斷解決教學中的新問題,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一學期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現就以下幾方面加以總結。
一、培訓學習求實效。
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每一位教師都會感受到一種壓力和挑戰,為此我們必須構建知識結構。構成這個結構的主體是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和人類文化視野這三個板塊。而知識結構的建構依賴于不斷地學習、汲取。因此,我們一如繼往抓好校本培訓。培訓的主要形成有集體學習、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教學觀摩等。
集體學習是校本培訓的重要組織形式。我們根據期初計劃切實抓好知識培訓、學科培訓、業務培訓,以提高教師領悟新課標以及駕馭教材的能力。加大走出去、請進來的力度。圍繞“新理念,新標準,新行為”這一研究專題,邀請市教研室的專家領導來校講座,面對面進行指導;安排骨干教師到外市聽課,學習他們先進的教學經驗;并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市級新課程培訓和各種教學觀摩、學習、參觀活動。
自主學習是校本培訓的重要方式。全體教師面對學習內容的無限、學習時間的有限,都把學習視為職業生活的迫切需求,在辛勤耕耘的同時,不忘給自己“充電”:讀讀專著,翻翻教學雜志,做做讀書筆記,瀏覽教學網頁,從而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
教學觀摩是校本培訓的實踐環節。我們繼續開展校級青年教師研討課活動,組織了青年教師研討課活動,本學期有40位青年教師上課,全體教師互相切蹉技藝,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全校教師周周有課聽,并做到課課有反思、評議、總結。使說課、上課、評課成為貫穿整個學期的教研活動。通過崗位練兵,一批骨干教師已經迅速成長起來。
二、教學管理求規范。
教學常規是教師開展日常教學工作的準則,良好的管理體制是我們順利實施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們始終抓實抓好。重點做好了如下工作:
1、落實各項制度。嚴格按調整的《新課程設置建議方案》開齊、上足,教好每一門課程,不隨意增減。繼續做好學籍管理工作,各班做好學生名冊的登記和上報工作。在教師中重申備課要求,課堂教學常規、批改作業常規、教師六認真要求等制度和要求,不斷增強了教師的規范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
2、進一步規范和強化教學“六認真”工作。繼續以備課、作業為抓手,完善課前準備、課中教學、作業與輔導三環節的實施與管理。課前教學設計抓好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整合優化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方案三點。在本學期中,學校分管校長、教導、教研組長對全體教師的備課、作業多次進行檢查,并及時反饋,面對面提出整改意見,不斷提高“六認真”工作的質量。
3、著力抓好學生的“規范”教育。從學生的基礎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訓練抓起,抓紀律,抓常規,抓行為。全體教師都能以新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指針,加強常規管理和常規教育,通過精細化管理,從文明禮儀、課堂紀律、學習習慣、用餐習慣入手進行養成教育,并以思品課、夕會課、班隊課及綜合實踐課為主渠道,實現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
4、加強教研組建設,是提高教學管理效率的一項有效措施。使教研組成為學科課題實施、教學研究的基本單元。各教研組能堅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大家實實在在地研究課堂教學微觀領域經常面臨的問題,發表見解,交流困惑。分管校長、教導、教研組長帶頭參與評課,引領大家深層次地解讀新課程標準。同時組織大家閱讀一定數量的教學理論刊物,各組教師能認真做好學習筆記,以摘抄、隨筆、反思等多種形式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
三、教學質量求提高。
1、課堂教學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全體教師能立足課堂,深入研究,主動構建具有自我特色的個性化教學模式,在課堂這一舞臺上展示自己的風采,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首先重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三維兼顧;其次講究效率意識,創新意識,求真務實。此外,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現“基礎化”、“綜合化”、“生活化”、“時代化”。要求平時在工作中多摸索,在實踐中多反思。
2、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特別是注重學生預習、復習、閱讀、寫字、搜集處理信息等習慣、能力的養成教育。
3、堅持學科教學質量的調研測試。教導處在第12周,各年級語文、數學、英語進行了質量調研。并組織任課教師進行認真的閱卷分析。教導處人員分別針對各科的調研結果,分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的意見,切實采取提優扶差措施,促使教學水平共同提高。
四、隊伍建設求成效。
師資隊伍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關系到學校能否持續發展的大事。因此,構建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1、加強師德建設。嚴格執行教師政治學習制度,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上來,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首的觀念,堅持開展以“教育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生、樂于奉獻”為核心的師德教育。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全體教師的整體素質。一學期中,無教師違法違紀及體罰、變相體罰現象。
2、加強骨干隊伍建設。我們一方面引導教師不斷總結自身的工作經驗,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以便找到進取的最佳切入點,盡快提高自己的素養。另一方面大力幫助教學上有特色的教師,創造條件向上推薦參加各類教學業務競技,積極搭建舞臺,促其盡快成長。在各級各類賽課比賽中,1人次獲省級賽課一等獎,1人次獲省級賽課二等獎,1人次獲大市級一等獎,3人次獲市級一等獎。有2人次參加全國賽課活動,1人次參加省級優課評比活動。在各級各類評比活動中,共有109位教師獲獎,撰寫的論文有33篇發表。
3、堅持以活動促發展。本學期小學部有計劃地舉行各學科公開教學活動:對全市開放活動、青年教師研討課活動、對阜寧支教學校公開教學活動、送教下鄉活動等,所有活動的每堂課都能圍繞“備課、上課、說課、評課”的模式進行。使得所有教師都能在活動中得到磨練,得到發展,有所收獲,從而提高了教師基本素質和教學技能,促進教師的的迅速成長,樹立了一批教學骨干。
五、各項活動求豐富。
教育以人為本。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在努力抓好學生文化學習的同時,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舉辦了20__年體育節、第三屆趣味數學周、書香校園讀書月活動、語言文字規范化活動、學生數學小論文評比活動。“文明伴我行”活動月里,各項活動富有教育意義,使學生的文明水平進一步提高;第二屆英語節中,學生們展示了自己的英語天賦,充分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快樂,蓄積起英語學習的信心和力量。
六、比賽活動結碩果
在市課本劇大賽中,由我校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音樂童話劇《大海笑了》獲得小學組最佳演出獎;在靖江市“蘇州樂園杯”少兒卡拉OK大賽上,我校四(12)班的周舟同學獲得了第一名,輔導老師瞿蓉、孫練獲得了優秀指導獎。在江蘇省少兒美術書法作品大賽中,我校小學部共有16位學生參賽,全部獲獎,其中王琦同學的繪畫作品《竹宴》榮獲金獎,孫惟同學的。工藝美術作品《哪吒鬧海》獲銀獎;在第七屆“星星河”全國少兒美術書法攝影大賽中,我校榮獲“集體優秀”獎,潘宣丞、侯千禧、張詩鈺三位同學的作品榮獲一等;在市文藝節上,我校架子鼓演奏榮獲最佳演出獎;學校獲得“泰州市藝術特色學校”榮譽稱號,被表彰為“靖江市‘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課題研究先進集體”。我校少兒棋院代表隊參加泰州市中小學生象棋大賽創下佳績,二年級學生唐茵獲女子幼兒組冠軍,五年級王玨獲女子兒童甲組冠軍。在省“金鑰匙”科技競賽中,有七名學生獲獎,學校被評為“金鑰匙”科技競賽先進學校,我校被泰州市教育局、科協聯合命名為“泰州市首批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在第十一屆“雨花獎”作文比賽中,我校劉曉藝、朱煜陽、張宜淳三位同學獲獎;在靖江市第三屆“新華杯”中小學生《閱讀年選》讀書征文比賽中,我校成績優秀,獲獎人數最多;在省“紅領巾讀書征文比賽”中,蟬聯泰州市第一名,并有9位同學獲省級大獎;在市“中小學規范字書寫比賽”中,我校13名同學獲獎,學校被評為“優秀組織獎”。
成績的取得令人鼓舞,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在新的學期中,我們將繼續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進一步樹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點,勤奮工作,講究實效,再創外國語教育教學新局面!
小學春季教導處教學個人工作總結 篇3
在繁忙的迎檢中、在充實的常規檢查與督促中,即將結束20____年下學期工作。本學期教導處面對任務重、要求高、壓力大的困難,堅持以轉變觀念、注重實效為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一中心開展教學教研活動,在規范中求發展。現將一期來工作總結如下:
一、狠抓常規管理,提高教學效率。
1、加強常規檢查的力度,搞好教學常規反饋工作。本學期教導處堅持“備課、批改、聽課、反思、筆記”月檢查制度和教學常規反饋制度。工作三年以下教師的教案必須有80%的教學后記,其他情況要有30%的教學后記,所有教師超前一周備課,都要積極參加各類課堂教學和說課比賽,骨干教師要發揮帶頭作用。
2、加強巡課。值周行政、教導處每天都有專人負責巡課檢查,加大對課堂教學的監控力度,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設常規檢查記錄,嚴肅查處誤課、不備課上課、上課遲到、隨意離開課堂、提前下課、體罰學生等教學事故。
3、加強聽課管理。教導處加強隨堂聽課的力度,每位行政和教研組長每周至少聽一趟隨堂課,并及時與教師交換意見,并檢查備課情況和教學反思的撰寫情況。這樣,有利于加強教師對教材的鉆研,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課后積極認真進行教學反思。本學期要求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聽課30節以上;教師聽課不少于20節,聽課都要有評課,聽課后要及時與授課老師交換意見或提出建議,以便改進教學方法,取長補短。教導處每月檢查聽課記錄本,公布檢查結果。
4、實行分層管理。一是教導處和教研組兩個層次對教學工作實行有序管理。教導處負責全校總的教學活動的監控調度,主要抓下屬的教研組,各教研組長負責日常管理,落實具體的教學目標及各項任務的完成。這樣的“分層管理”做到了條塊結合,職責明確。既讓教導處集中精力抓教學,又使教師兢兢業業搞教學。有效地穩定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二是對教師隊伍以50歲為界限,進行分層管理,重點放在50歲以下教師身上。
二、深化教研教改,推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1、制度保證。本學期我們將教研工作抓實抓細,努力使教研工作輻射到每個年級,每個學科,滲透到每一位教師及教學的基本環節。為此,教導處加強教研制度的建設,重點健全教研組教研體系。教研組、備課組都要制訂好計劃,做好妥善安排,全體教師每月參加教研組活動一次。活動形式是:教研組長組織材料帶領教師學習視頻,進行說課或公開的評課活動,交流外出學習心德等。
2、做好“青藍工程”。我們重視優秀教師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發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進一步培養年輕教師,促進教師整體的發展,通過師徒結對結成幫教關系,在師徒互動中,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
3、以教研帶動課改,以教研提升課改。我們以各教研組為課改實驗單元進行教學研究,注重過程的同時更要注重實驗結果,堅持以教研帶動課改,以教研提升教學,使課改和教學工作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的道路。活動過程要具體體現全過程,有重點,有專題,有資料記載。本期3-6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全部納入課改實驗。“小組互助,分步反饋”課改實驗,受到區教科室好評。
4、做好教研教改的總結與匯報工作。
教導處指導、督促各教研組長積極整理,及時上交教研資料,便于教導處總結匯報。
三、進一步完善和規范學籍管理規范,做好“控流保學”。
1、高度重視學籍管理工作。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國民教育,加強義務教育學籍管理是每一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必須做好的一項常規工作,是基礎教育基本現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2、嚴格規范異動學生的學籍管理。
我校能嚴格按照教育局的要求,依法把好轉出轉入關,一切按學籍管理的制度辦事,做到手續齊全,程序規范,盡力減少學生家長的麻煩。
3、加強各種表冊學籍檔案的管理。
根據有關學籍檔案的條款建立完整規范的各種表冊,每年按規定的時間將所有的學生學籍整理入檔。
四、加強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1、廣泛開展讀書活動。
教導處要求所有教師加強自身業務學習,每學期讀幾本好書,至少寫幾篇學習體會,每年有幾篇論文發表或獲獎。
2、個人教研培訓。
學校把校本培訓工作歸入到重要工作日程來抓。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校本培訓計劃。本著務本求實的原則,自修--反思--實踐--研究的培訓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探索和實踐,突出了根據需求自我進修,在實踐中探索創新,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自己的創造性學習方式。
3、校內外觀摩學習。
積極派遣教師外出學習。今年下期派遣趙毅、楊利、沈靜、楊美華、周海燕、戴英、等老師出校學習或參加遠程研修。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區教育局、片區、學校組織的各組示范課教學活動,聽課加強了教師間的相互交流,更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使教師受益匪淺。
4、課題研究。學校積極參加區教育局的綜合實踐課題研究,活動扎實開展,資料整理及時、完整,效果顯著。
五、重視體育衛生工作,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認真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繼續抓好“兩操”和大課間活動,認真實施陽光體育,確保學生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一方面通過校內秋季運動會、專題講座、黑板報、櫥窗等活動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切實加強學生健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區級學生比賽的契機,對我校學生進行競技精神的熏陶和體能的訓練。
六、工作中問題的反思。
1、教師教育教學觀念仍需要進一步轉變
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仍然需要一個過程,要付出更多的的努力,特別是新課改理念實施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由于在實踐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往往產生了一些急躁或急功近利的情緒,造成一些波折,針對新課改理念實施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而心生情緒。
2、加強教學常規檢查結果的評價
在本學期的教學檢查中仍然發現個別老師為完成任務而補教案、抄聽課記錄的現象,不及時上交資料,造成了消極的影響,對檢查結果在一定范圍內予以公布,也扣發相應的費用,但仍然不能杜絕此現象,對其原因應進行專門的研討與分析。
3、完善教研組的監管與監督
本學期的教研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還遠遠不完善。如教研組開展中的評價問題,教研組工作開展不均衡問題,教研組長工作開展中的積極性與責任心問題,需要討論與開展的工作還有很多。怎樣才能讓教研組長真正感到有職有權有責任,積極主動地去開展工作,怎樣解決教研組長所遇到的組內存在的現實困難,提供更好的服務也是教導處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重點。
教導處工作人員歇盡全力,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取得了一點成績,但還遠遠不夠。
總之,在過去一學期,學校教導處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學校已步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但我們還應看清自身的不足,我們要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深入學習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與全體教師一道,同心同德、盡心盡力、兢兢業業干好工作,努力使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