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老師個人工作總結(通用3篇)
七年級生物老師個人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為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本人通過各方法了解到新課改教材的重點難點,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同學的實際狀況,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工作有,有組織,有步驟地嚴格要求自己,主動向有閱歷的老師請教開展。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希望能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總結閱歷教訓,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現(xiàn)工作總結如下:
一、師德方面:加強修養(yǎng),塑造“師德”。
我始終認為作為一名老師應把“師德”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上,由于這是老師的立身之本。“學高為師,身正為模,這個道理古今皆然。從踏上講臺的第一天,我就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力爭做一個有崇高師德的人。我始終堅持給同學一個好的師范,希望從我教的都是合格的同學,都是一個個大寫的“人”。為了給自己的同學一個好的表率,同時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強修養(yǎng),課余時間我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不斷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將連續(xù)加強師德方面的修養(yǎng),力爭在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認真?zhèn)湔n
不但備教材備教法,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及同學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接受應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準時間支配都作了詳細的支配,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備,并制作各種有利于吸引同學留意力的好玩教具,課后準時對該課作總結,并認真搜集每課書的學問要點,歸納總結。
三、增加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精確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言簡意賅,深入到到淺出。
在課堂上特別留意調(diào)動同學的主動性,讓同學多動手,從而加深理解把握學問。加強師生相互溝通,充分體現(xiàn)同學的主動作用,讓同學學得簡潔,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留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同學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同學學習需求和學習力氣,讓各個層次的同學都得到提高。
四、狠抓學風。
同學寵愛上我的課,對該科也比較有興趣。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同學都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但有少數(shù)幾個同學,由于怕老師責備,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沒有問老師,作業(yè)也由于怕分數(shù)低而找別人的來抄,這樣就嚴峻影響了成果的提高。對此,我狠抓學風,在班級里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峻批判抄襲作業(yè)的行為。與此同時,對不感到饒有興趣的,我就跟他們講我們生活和數(shù)學有密不行分的重要性,跟他們講一些有關生活中有關生物學趣事,并用所學的學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等提高他們的興趣;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我提出批判以后再加以鼓舞,并為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關懷他們;一些同學基礎太差,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tài)度,或過分自卑,考試怯場等,我就關懷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緣由,鼓舞他們不要可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念,并且要在平常多動腦思索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同時,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準時地表揚他們。
另外,對不同班級的管理要應使用不同的`方法,特別是對比較聽話自覺的同學的班級不應過于嚴峻,要哄著他們,在考差的時候不宜過重懲處,而是跟他們分析考差的緣由,讓他們保持自信,并融入他們的集體和他們一起學習,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果凹凸,都體現(xiàn)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同學的生物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連續(xù)努力,多問,多想,多向有閱歷的老師學習,爭取更上一層樓。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于閱歷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對此必需要自我反思,探尋不足的緣由和解決的方法,希望在將來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果。
七年級生物老師個人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我擔當七年級生物教學工作。由于是新課標教學,無論是教學內(nèi)容還是教學觀念方法方式方面都有新的挑戰(zhàn),教學起來感到不適應、很吃力。我不敢放松自己,每天都花三個小時以上時間去備課,鉆研新課標,以盡快適應新形勢的生物教學。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取得不少閱歷,同時也得到不少教訓,獲得失敗的傷痛,有時屢試屢敗。總之,磕磕絆絆、摸著石頭過河、邊學邊教、邊做邊適應地走進新課標。現(xiàn)將一學期來的成與敗總結如下,以備今后繼承發(fā)揚和摒棄吸取教訓。
一、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績:
1、做好課前預備和課后反思工作
面對新的學生新的教材新的教學要求,激起我的挑戰(zhàn)欲望,決心立志要在新的教師角色中爭取教學教研方面有所成就。于是我每天花3小時以上時間仔細閱讀、挖掘、活用教材,討論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研讀新課標,明白這節(jié)課的新要求,思索如何將新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仔細書寫教案,利用網(wǎng)絡資源,參考別人的教學教法教學設計,依據(jù)七年級同學的詳細狀況制定課時規(guī)劃。每一課都做好充分的預備。為了使學生易懂易把握,我還依據(jù)教材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留意力的好玩教具,制作課件。課后準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進展階段總結,即期中、期末一總結,學完代數(shù)、幾何、統(tǒng)計學問又一總結。
2、把好上課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質(zhì)量。
新課標的生物課通常采納“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綻開,全部新學問的學習都以相關問題情境的討論作為開頭,它們使學生了解與學習這些學問的有效切入點。所以在課堂上我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能吸引學生留意的情境。在這一學期,我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一上課就感興趣,每節(jié)課都有新奇感。
一位教師說過“新課標教師輕松多了”。我原來不同意他的看法,后來我最終明白了,課外要花多些時間精力,而課堂上教師肯定要“輕松”,不能太忙。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在課堂上常為學生供應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溝通的時機,讓他們爭論、思索、表達。由于學生樂學,興致昂揚,通常學生獲得的學問都超過教材和我備課的范圍。
3、虛心請教同組教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由于沒有新課標教學閱歷,所以我的教學進度總是落在其他教師之后。我虛心向他們請教每節(jié)課的好做法和需要留意什么問題,結合他們的意見和自己的思索結果,總結出每課教學的閱歷和奇妙的方法。
4、做好“培優(yōu)、輔中、穩(wěn)差”工作。依據(jù)七(2)班學生學習生物的根底和潛力,我把他們分成三類:優(yōu)生5-10人,中層生共10-20人,待進生10人。利用每天下午放學后的半個小時的時間分別輔導他們,星期一輔導優(yōu)生,星期二輔導中層生,星期三輔導待進生,星期四、五機動,有問題要問的學生自由來辦公室問,或讓作業(yè)不過關的'同學有教師教導。除了教師輔導外,我還要求學生成立“生物學習互助小組”,即一名優(yōu)生負責一至兩名中層生和一名待進生,優(yōu)生常常爭論學習問題,弄懂弄透了才去輔導其他同學。
5、制定生物課堂常規(guī),促成良好學風。我所教的兩個班,原來上課的時候不夠仔細,常有睡覺、開小差、講粗言爛語的現(xiàn)象,課后作業(yè)完成狀況也糟糕,甚至有放棄學習生物的學生。對此,我提議制定生物課堂常規(guī),按常規(guī)進展獎罰。由于此常規(guī)是師生一起爭論得來的,所以它得到全體同學的認可。在生物課堂里快速形成一種仔細、求實的學風,消失了“四少”:抄襲作業(yè)的行為少了,講粗言爛語的少了,上生物課開小差的少了,不學習生物的少了。消失了“三多”:喜愛學習生物的多了,好問者多了,文明禮貌的行為多起來了。
二、存在問題和今后努力方向:
1、新課標學習與鉆研還要加強;
2、課堂教學設計、討論、效果方面還要考慮;
3、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還有待提高;
4、“培優(yōu)、輔中、穩(wěn)差”的方法方式還有待完善
5、仔細批改作業(yè),布置作業(yè)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為了做到這點,我經(jīng)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幫助資料進展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準時、仔細,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狀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消失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展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狀況準時改良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做好課后輔導工作,留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展相應的輔導,以滿意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開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學問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
七年級生物老師個人工作總結 篇3
探索生命
1.顯微鏡:
⑴反光鏡:反射光線,光線強時用平面鏡,光線弱時用凹面鏡。
⑵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光線弱時用大光圈。
⑶目鏡:放大倍數(shù)越大,鏡筒越短;
⑷物鏡:放大倍數(shù)越大,鏡筒越長(因此從低倍鏡換成高倍鏡后,視野變暗);
⑸粗準焦螺旋:粗略調(diào)節(jié),找到物象;
⑹細準焦螺旋:精細調(diào)節(jié),物象更清晰。
2.臨時玻片的制作過程:擦玻片→中滴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為動物細胞滴0.9﹪的生理鹽水)→取材料→放水中,且展平→蓋蓋玻片→染色、吸水(染色用稀碘液)。
3.實際放大倍數(shù)=物鏡倍數(shù)×目鏡倍數(shù),放大倍數(shù)越高看到的細胞越大細胞數(shù)目越少,視野越暗。
4.顯微鏡成像的規(guī)律:上下顛倒,左右相反(字母“p”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應是“d”。
5.怎樣將物像移到視野的中央:像偏什么方位,就把玻片向什么方位移(如從顯微鏡中看到物像在左上方,應將玻片向左上方移動)。
6.顯微鏡中污點的找尋(轉動目鏡,污點動,在目鏡上;或者移動標本,污點動,在玻片上;或者轉動目鏡、移動標本,污點都不動,則在物鏡上)。
7.低倍鏡換用高倍鏡時視野會變暗,應換大光圈、凹面鏡。
8.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讓光線能透過。
9.科學探究常需要進行對照實驗,對照實驗中除了實驗變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即實驗變量是的)。探究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細胞壁:(保護細胞內(nèi)部結構、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是全透性的。
2)細胞膜:(控制物質(zhì)的進出,保持內(nèi)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圍墻和門衛(wèi)”。)3)細胞質(zhì):(液態(tài)的,可以流動的,是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
4)細胞核:(貯存并傳遞遺傳信息。——“管理和調(diào)控部門”)。
5)葉綠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貯存在有機物中即光合作用的場所——“生產(chǎn)車間”,是能量轉換器)。
6)線粒體:(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把有機物的化學能釋放出來,是能量轉換器)。
7)液泡:(內(nèi)有細胞液,與細胞的吸水與失水有關,只有成熟的植物細胞有中央大液泡。)
2.動物細胞的結構:1)細胞膜;2)細胞質(zhì);3)細胞核;4)線粒體。
3.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zhì)、細胞核、線粒體。
不同點:動物細胞無細胞壁、葉綠體和大液泡。
4、細胞核:遺傳物質(zhì)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內(nèi)含有染色體,染色體中含有遺傳物質(zhì),它能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