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園工作總結(精選4篇)
生態園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8月以來,上海浦南花木場生態林養護社在區農委及區林業站的關心支持下,緊緊圍繞生態林科學管養為中心,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促進生態林持續健康發展,現將生態林前階段工作總結如下:
一、組建隊伍,建章立制
上海浦南花木場生態林養護社從正式接管原晨興林業(涵養林)以來,及時組建以陳金龍為負責人的領導班子,指派專人負責的工作班子,通過鎮社保中心招聘成立了專業管養隊伍,并從管養隊伍中挑選具有責任性強,工作上有進取心的人員組建了林內防火,防盜,防澇巡查隊伍來進行日常的生態林管養工作,并及時制定一條列的規章制度,如:生態林防火,防盜制度,巡邏制度,管養人員崗位責任等,從而以建立嚴格制度來規范了生態林管養工作,為開展生態林各項工作尊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科學管護,促進生態林持續發展
自接管以來,我們緊緊圍繞生態林科學管養為中心,由于晨興公司后期對生態林的放松管理,造成大量的荒廢現象,這給我們的管養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厲雷風行開展工作,首先從外圍入手,及時組織人員對生態林沿路沿線的環境、雜草及枯枝枯葉進行整治,運用人力、機械相結合的辦法,整整用了五十天的時間基本擦洗了一遍門面。接下來就是在十月初,大量組織另時工打了一場關于"清理一枝黃花"的殲滅戰,共組織150多人,歷時20天,花費5萬元左右的經費,漂亮的完成了"一枝黃花"殲滅戰。這給予我們明年的工作開了一個好頭。前階段,我們還集中整治了沿線環境,由于滬杭專用客線正在緊張的施工中,這給我們生態林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大量的重型車在破壞生態林的基礎設施,沿路沿線的樹木在嗆水泥灰,針對上述特殊情況,我們一方面通過泖港鎮人民政府和高鐵指揮部溝通,一方面組織人員對道路進行清掃,對沿路沿線的樹木進行洗澡,集中整治沿線環境,保證了在高鐵施工期間整體環境不受大影響。我們還對主干道樹木進行整枝,更換殘樹,死樹,林內溝系進行了清理,組織另時工(因另時工生產成本低)全面整治,該加深的加深,該加寬的加寬,該除草的除草。另外,對于林中田埂中的小溝系,也清理加深,把挖出來的泥土覆蓋在樹葉、枯枝上,一舉兩得,既清理了溝系,又清理了枯葉,根治防火的安全隱患。現階段著手開始進行清理排水主渠道工作,這項工作面廣量大,還需我們化大力氣完成,為科學管護,促進生態林持續發展埋下伏筆。
三、加強宣傳,保障生態林資源安全
前階段,我們還對村民進行了大量的宣傳,發放了20__多份的告知書,由村委會配合每家每戶對村民進行防火安全教育,林中插種農作物進行告知,杜絕農戶插種農作物,杜絕焚燒農作物秸桿,對村民宅前宅后,堆放在外的易燃物進行安全指導,防范火源隱患,防止火災發生。我們還對生態林16個區的顯眼地方設立防火警示,河道邊設立防嬉水警示,一則要求防火告示,二則起到防水提示。尤其對小木屋等重點場所及地方進行24小時巡查值班,派專人負責。
到目前為止,8000余畝生態林在上海浦南花木場生態林養護社的科學管護下,無一例因火災造成毀林現象,無一例偷盜現象發生,無一例旱澇造成毀林問題,無嚴重病蟲害蔓延;生態林質量得到了提高,生態林資源安全得到了保障,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居和諧的生態環境正在建成。
總之,我們將克服種種困難,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來改變以往的不足,繼續提高生態林質量,保障生態林資源安全,為建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居和諧的生態環境而努力奮斗,相信我們在區農委,區林業站領導的指導下、大力支持下,我們的工作一定能夠做的更加完美。
生態園工作總結 篇2
一、xx鎮概括
xx鎮地處縣城東南位于60公里處,東臨xx鄉,南xx鎮,西接xx鎮,北瀕港與隔海相望,下轄29個行政村,全鎮面積xx平方公里,總人口30495人,其中農業人口2.98萬人,是典型的農業大鎮。20__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75億元,財政總收入280.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00元,已基本形成水產養殖、特色蔬菜、優質稻米、長毛免養殖四大支住產業。新形勢下,鎮黨委、政府適時提出打造“生態、潛力、和諧”的戰略構想。積極啟動“鞋業回歸”工程,發展個私經濟;以新農村建設和生態鎮建設為重點,努力建設港南最適宜人居的生態型城鎮。
二、主要創建工作
近年來,xx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生態、潛力、和諧”的宏偉目標,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加大力度,注重生態資源保護和合理有序開發,既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又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一)加強組織建設,推進經濟發展
一個強有力的工作組織是生態建設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生態建設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建立了以政府負責人為組長、分管領
導為副組長、各職能辦公室主任為成員的鎮生態建設領導小組,并建立以分管領導為主任的工作機構。為確保工作任務落實明確規定各行政村必須成立以村主要負責人牽頭的領導小組,配合鎮政府開展所屬行政村生態建設工作,為確保生態建設各項目標的全面實現。二是精心編制了xx縣生態鎮建設工作規劃,
全面量化生態工作目標,增強了生態建設工作的可操作性。三是建章立制,拒污防污,從防污上著手,對現有為數不多的企業進行生態建設教育,傳達縣、鎮生態建設工作精神,使企業明確生態建設工作的目的意義,提高企業意識,自覺遵守生態工作規章。四是開展生態工作宣傳,使全鎮干部都十分清楚生態建設對社會經濟建設的重要性,從日常生活到農藥使用等生活生產細節上堵塞生態建設漏洞。
(二)建設生態經濟,提高產品市場競爭能力
讓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讓產品帶著更多的綠色,附上更多的效益,帶來更多的利潤是我們建設生態的基本出發點,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要求出發,圍繞生態經濟建設目標,近年來生態經濟建設政府幾大手筆是:
1、針對遠離城區污染,遠離企業污染的良好生態條件,積極開展市級農業綠色認證,在市縣有關專家精心指導,通過全鎮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綠色農業已通過省級認證,農產品有了綠色護身符。
2、從宏觀上為農村清潔能源的利用創造條件,積極鼓勵群眾投入開發清潔能源利用,目前清潔能源利用率已達到60%。
3、農民的近期收入仍然在農業,借綠色認證的東風建無公害農業基地,是生態建設的一大特色,截止20__年,全鎮共建有海水養殖基地8000畝,淺海灘涂養殖基地12000畝,西蘭花基地20__畝,高產水稻基地1000畝,4500畝柑桔基地,為農民增收辟出了一片新天地。同時,對8000畝海水養殖基地和12000畝淺海灘涂養殖基地,通過了省級無公害養殖認證,增強了無公害綠色產品的知名度,打響了海產品特色品牌。
(三)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是在實踐中貫徹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由于我鎮沒有可能形成危害的企業污染,也沒有上規模的畜禽養殖,生態環境建設的精力主要轉移到了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相關的環境建設上。
一是注重水功能區環境保護,加強石門水庫上游水源的整治,完成2個養殖場的搬遷及水庫上游廟峙村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努力提高飲用水的質量保證,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二是全力以赴推進生態項目建設,做好集鎮污水處理專項規劃,完成建成區污水處理站和部分管網建設。加強溪流整治,改善水土環境,完善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規模較大村和污水產生量大村的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
三是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步伐,為山青水綠提供更堅實的基礎。我鎮現有省級生態公益林5.9萬畝,國家級生態公益林9767畝,并已全部按要求建成。
四是認真實施縣政府提出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制定了xx鎮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實施方案,到目前我鎮已完成等15個行政村的村莊整治。
五是深入開展雙整治活動,努力改善群眾居住環境,通過治理,青山白化現象得到了明顯遏制,治理率近70%,生態墓區建制村總覆蓋率98%。隨著殯葬改革的不斷深入,生態公墓的不斷推廣,青山白化將逐漸成為歷史。
六是加強醫療廢棄物處置管理,督促醫療廢物回收,處置率達100%。
七是加強垃圾堆埋場建設,除庫區外全鎮已完成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率90%并落實了專職保潔員12名。
(四)推進生態建設,促進社會進步
生態建設為我鎮的經濟建設,尤其是農業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綠色成為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一個新名詞,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一種潛在動力。同樣,生態建設在推動經濟建設的同時,對社會進步也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一是計劃生育法得到了全面實施,計劃生育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計劃生育率達91.18%。二是安定團結政治局面進一步形成,安居樂業成為時尚。三是生態環境已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全年沒有重大破壞生態事件和環境污染事故。四是議案提案處理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視,處理率達100%,做到了事事有回復,件件有著落。
三、主要建設成效
1、生態鎮各項指標達到要求
通過生態鎮、村的創建,推進了全鎮生態環保工作的有效開展,全鎮社會經濟、環境得到明顯的改變,鎮轄區生態環境等
13個建設指標和5項基本條件均已達到省級考核指標的考核要求,使全鎮整體生態環境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2、城鄉環境質量得到善改
針對省級生態鎮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力度,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城鄉大氣環境質量進一步得到改善。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3、環保投入機制初步形成
在環境保護基礎建設方面,以創建省級生態鎮為契機,同時采取多元化投資渠道市場化運作,實施溪道整治、道路建設、生態示范農業基地建設,生活垃圾污水處理工程等一大批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增強環境污染防治能力。
4、污染防治能力得到加強
近年來,xx鎮把創建省級生態鎮作為奮斗目標,堅持不懈地加大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鎮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大部分村的道路硬化率達到100%,生活垃圾統一收集,集中處置,農村原來臟、亂、差的狀況得到改善,村容、村貌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村的環境建設向規劃化、制度化邁進。
5、群眾生態環境意識增強
在創建生態鎮村過程中,著力解決環保熱點難點問題,以生
生態園工作總結 篇3
20xx年生態園的工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加快城市化建設步伐的號召和實現"縣城的綠色屏障,縣城對外開放的窗口和人們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的目標,根據總體規劃設計,加快建設速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提高全園職工在旅游業中的服務意識,使園內建設和管理日趨完善,基本實現了"三年見成效"的目的,并依據今年簽定的各項目標則任書.今年我園主要開展完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速度,搞好全園建設
生態園經過快三年的建設現已初具規模,今年根據縣委縣政府,城建部門和林業局的規劃設計方案,投資250多萬元。進行了造林,綠化,文史館修建,艾黎廣場修建,垂釣池修建等多項基礎設施建設。具體建設情況如下:
⒈造林綠化,全園栽植各類樹木多棵,其中高檔綠化苗木株、灌木花卉株,其它樹木多株。種植草坪。萬平方米,基本達到全園綠化的目的。
⒉文史館《碑林》建設,該建設占地面積平方米,建筑面積平方米,今年完成主體建設。
⒊艾黎廣場建設,廣場占地面積為平方米,其中水面占地平方米,設計有雕塑,水池,噴泉,水帶,彩磚鋪面等。
⒋釣魚池建設,采取塑膜防滲處理,干砌石襯砌池邊,柵欄隔離保護,形成夏為魚池冬為冰場的雙重用途水池。
仿古四合院建設,在園內東南角規劃設計磚混四合院一座,共建高標準房屋間,建筑面積為平方米,配套附屬設施建筑面積為平方米,是融林業系統科技成果展示,林業職工培訓,接待,休閑娛樂,餐飲等的綜合性服務設施。
⒍道路硬化,硬化主前道路條,長度米,面積平方米。建設了新穎別致,具有現代化特色的全自動東大門。
⒎游園小徑鋪筑,鋪筑游園小徑條,長度米,面積為平方米,穿插于各林陰之中。
⒏燈光地埋線鋪設,鋪設燈光地埋線米,預制燈座個,配置電箱座。
⒐招商引資建景點處:
碰碰車景點建設,建設面積平方米,投放碰碰車輛。
仙堤樓休閑園建設,利用原有的仙堤樓和新建的仿古建筑,進行了裝飾裝璜,開發了仙堤樓休閑園。
小木屋建造,利用公園建設清理的枯樹木建造小木屋座,面積平方米。
⒑增添新的服務設施:
添置新的休閑椅套座。
增設垃圾桶個。
招商引進各種營業攤點家,帶動了餐飲娛樂,幼教等服務行業的發展。
⒈完成各次接待服務工作。由于基礎設施和環境的逐年完善,游人逐年增加,今年接待考察團、參觀團、旅游團團次,接待游客萬人次,每天到園內晨煉的人達到多人次,成為名屬其實的對外開放窗口和群眾休閑娛樂的場所,月份配合縣上和林業局成功舉辦了“迎十一、慶豐收”游園活動和第四屆“興林杯”職工運動會,示范園也被評為全市“十大文明旅游單位”。
總的來說今年我園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增加和改善了基礎設施和服務項目,提高了服務質量,綠化、美化園區,基本消滅了園內空地,實現了園內草青,樹綠、花香、水碧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并且使消失已久的多種鳥類又回到了公園。
二、加強管理、強化服務
旅游業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逐步形成的新型產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而且人們對旅游服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根據以上情況我們加強園區管理,強化各項服務,在建設的同時努力創造優美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使游客稱興而來,滿意而歸,今年具體開展完成以下工作。
⒈強化對園職工的管理和培訓,今年開春公園在準備向游人開放時,所有職工都來,接受開園前集中培訓,更進一步了解公園的經營目標計劃,每位職工所擔負的責任,他們應有的行為表現以及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通過培訓,要求職工不斷的改變觀念,更新知識,提高認識,進入角色,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生態園工作總結 篇4
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鎮以“保護青山綠水、構建生態”統攬工作全局,按照“面向城市、經營農村、服務市民、富裕農民”的工作思路。以生態文明的理念指導全鎮的各項工作,以建設生態文明村鎮為目標,扎實推進生態環境、生態經濟和生態文化建設,為構建和諧紅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將我鎮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鎮位于××市西南面,距××市中心23公里。全鎮總面積16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597畝。轄22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54265人,其中農業人口32845人,占全鎮總人口數的61%。鎮境內有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貴黃公路、清·鎮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屬城郊型生態經濟重鎮。20__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9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699萬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508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新增774元。
二、目標執行情況
(一)生態環境建設情況
近年來,我鎮堅持以規劃為龍頭,以保護水體為前提,以水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管理、節約為核心,抓好水源環境的保護。通過實施“一基四化”的建設,努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農村生產生活面貌有了大的改觀,為水環境的保護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我鎮落實生態環境建設項目有:道路“村村通”工程,全鎮22個村均硬化道路連接公路干道,完成串戶路104個村民組,硬化率達85%;生態能源建設工程,大力實施“四改一氣”,清潔能源占能源使用戶的45%;居有所安工程,農戶居住危房改造率達92%;村莊綠化美化工程,我鎮加強濫砍濫伐和預防森林火災的監管力度,認真實施退耕還林工程,通過努力,我鎮村鎮宜林荒山綠化率達94%以上。另外,對農村建房進行合理規劃,加強管理,引導農戶抓好房前屋后的綠化美化工作;整臟治亂改差工程,我鎮作為城市精細化管理向鄉鎮延伸的試點單位,認真抓好方案制作,落實好“精細化管理人本化服務”理念。主要以“整臟治亂改差”為突破口,以“三清八治三創建”為載體,著力抓好鎮村兩級的環境衛生建設,制定保潔制度,落實清潔隊伍,每季度開展一次衛生檢查評比活動,確保無“五亂”(無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房屋亂建)現象發生,分別在、等村修建垃圾池,在實施“四改一汽”的農戶修建衛生廁所;人畜飲水工程,嚴格《農村實施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準則》,加強水源管理,實施定期消毒處理,確保飲用水安全,修建污水簡易無害化處理池,杜絕污水溢流。
(二)生態經濟建設情況
我鎮處于、城市經濟輻射中心,鎮黨委、鎮政府以“保湖富民”為己任,強力推進“農業富鎮”戰略,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及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主抓農村特色經濟發展模式和農民增收支柱產業,農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
首先,我們狠抓基地建設,立足“兩湖”保護,在環湖村建設蔬菜、葡萄、牧草、茶葉和苗木“五個萬畝”生態產業基地,推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進程。蔬菜產業方面,主要以、×
×為中心種植有機葉菜;以為中心種植大蔥;以為中心種植晚番茄;以為中心種植野山椒。今年來,發展蔬菜種植7500畝,其中,辣椒3100畝,西紅柿2200畝,葉菜類1000畝,春豌豆500畝,蘿卜400畝,大蔥300畝,逐步形成了萬畝綠色生態蔬菜種植示范帶。葡萄產業方面,主要以××村、××村為核心示范區,種植優質葡萄1萬畝,形成萬畝環湖葡萄園,其中今年投入資金80萬元,扶持農戶種植葡萄2500畝,投入資金10萬元幫助20__年葡萄種植戶預制水泥樁1萬余根。種草養畜方面,主要以、為中心,輪作種植牧草1萬畝,鞏固和發展奶牛、肉牛養殖,使×鎮成為市民重要的奶源基地。目前,全鎮已建成標準化奶牛養殖示范場1個,建設養殖小區12個,其中,奶牛養殖小區1個,輻射帶動養殖戶176戶,奶牛存欄976頭,日產鮮奶8噸;肉雞養殖小區10個,養殖戶235戶,存欄80萬羽,年出欄180余萬羽;蛋雞養殖小區1個,養殖戶10戶,日產鮮蛋6萬只。生態茶葉產業方面,主要在現有優質綠茶基地的基礎上,引進龍頭企業,采取“公司+種植大戶+基地+農戶”的模式,爭取上級資金15萬元在××村新增種植生態茶葉1000畝,成為生態茶葉示范區。苗圃產業方面,主要引進苗木企業落戶我鎮建設苗圃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浙江苗圃、赤天化生態園為核心的香樟、櫻花、桂花等苗木示范基地近萬畝。
其次,以龍頭企業帶動,培育農民增收支柱產業,走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目前已引進裕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一代食品廠、青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蔬菜種植,打造蔬菜加工品牌,引進的廣東溫氏、正大集團、廣西大發帶動發展畜牧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
并積極探索“公司帶動大戶、大戶帶動農戶”的發展新模式,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鼓勵農村能人在產業發展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通過主抓生態特色產業,逐步實現經濟強鎮,20__年農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32元,其中大沖生態示范村人均純收入達4571元。
(三)生態文化建設情況
生態文化建設是生態文明鎮建的精髓。我鎮在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經濟建設的同時,著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生態文明鎮的健康有序開展。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不斷完善村自工作,提高村民自治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按照《憲法》和《村民委會員組織法》的程序要求,各村分別制定符合村情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將公民基本道德、計劃生育、林木管護、禁毒工作等納入村自管理,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四自”管理目標。目前,全鎮無亂砍濫伐林木、亂挖采沙石、捕食國家野生保護動物的行為,認真做好古樹名木、古建筑、民族文化等人文景觀保護。二是配齊配全文化設施。全鎮22個村建農村綜合樓13棟,制度村民組計生宣傳欄122塊,村宣傳欄22塊,建籃球運動場8個。為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抓好春節及“四月八”等傳統民族節日活動,在民聯等村組織農民籃球賽。全面實施村通廣播電視設備安裝工程,完成轄區內自然村通電視,電視網絡覆蓋率達95%,電視機入戶率達94%,實現全鎮村鎮通電話。三是普及科技文化知識。全鎮建圖書室23個,各圖書室存儲圖書達五十冊以上,實行戶借閱登記管理制度;加強綠色證書和職業技術培訓力度,今年分別組織培訓3次,綠色證書50人,職業技術證書254人,確保每戶農戶至少有一人掌握1-2門農業實用技術;加大婚育新風進萬家宣傳力度,破除封建迷信,杜絕包辦婚姻和政策生育等現象發生;認真落實“兩免一補”和“控輟保學”工作,實現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達99%、95%以上,輟學率分別控制在2%、3%以內;認真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成立了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站所為成員的青少年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個學期分別開展民主法制教育、健康教育和科普教育等;嚴打“兩搶一盜”,抓好禁毒工作,杜絕刑事案件發生。
三、主要做法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健康有序進行。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和共處共融。為了讓生態文明成為全鎮的共識,讓全鎮廣大干部職工和群眾都樹立“切實保護好森林、保護生物多樣性,善待自然生態、珍惜自然資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發展觀念,我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專門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黨委副書記、鎮長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和站辦所負責人為成員的建設生態文明城鎮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協調、指導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工作,確保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健康有序進行。
(二)組織健全,規范管理,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生態文明鎮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 “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我鎮黨委認真組織學習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相關文件精神,確定了爭創黨建工作模范鎮的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