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個人總結集合(精選3篇)
高中個人總結集合 篇1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對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了設計、研究和探索,將吸收的新課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動,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實施。在半年的教學工作中,我積累了一些經驗,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以下是我的教學工作總結,以便在未來取得更大的進步
本學期,我在高一(3)、(5)、(10)、(12)、(14)、(17)和(18)六個班進行生物教學;其中,高一(3)和(5)為二級,其他為三級
1、教育理念:
在過去的一學期里,我始終熱愛人民教育,認真貫徹學校教育方針政策,樹立素質教育理念,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刻苦學習,事業心和責任心強;嚴格要求自己,寬容他人。端正教育思想,關愛全體學生;服從組織安排,認真落實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積極做好本職工作,以校為家,以人為本
2、教學工作
中學生物教學大綱明確要求:開始關注學生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標準,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關注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它開始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注重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在教學中,筆者認為生物教學必須加強直觀教學。首先,學生經驗較少,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概念的形成需要直觀的圖像來幫助感知和理解;第二,高一生物課程的教學內容是細胞。從進入細胞開始,細胞成分,細胞結構,細胞物質交換,細胞能量供應與利用,細胞生命歷程等,就相當于了解細胞的出生,年齡,死亡和各個階段的特征。細胞是我們用肉眼看不到的東西,這更難理解,例如,細胞器、細胞膜、細胞壁、細胞核和細胞分裂都是非常抽象的。如果能在抽象的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模型,將會更加簡單直觀,比如nucleus模型。努力使學生從“接受”向“發現”轉變,從單一機械的被動“聽”向主動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轉變。從而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說這是比較成功的。它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如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問題與反思
認真做好教學反思工作,每節課或每章課后進行教學反思,并寫下在教學中處理知識點的優缺點。這些缺陷可以在下一節課中糾正和補充
1.提高對生物學重要性的認識和興趣: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增強他們的基本素質,提高他們的語言魅力,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增強他們感染課堂的能力。教學生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2.提高生物學成績的方法:
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將知識與興趣、寓教于樂、寓教于樂有機結合,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知識的消化吸收
3.實驗教學
4.在教學工作中,針對一班尖子生少,班級如一池溫水的現狀,探索了“低起點、快節奏、高密度、強閱讀、培優濟貧、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同時,我及時批改學生作業,對學生作業進行分析和記錄,對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點評透徹,針對性強,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由于種種原因,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還存在以下問題:
1、我們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做得不夠。客觀原因是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主觀原因是我們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沒有擠出時間來完成這項有意義的工作
2、對學生課后作業的檢查不夠,一些學生沒有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這一點從考試中可以看出
3、他們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育要求之間仍然存在差距。今后,我們不僅要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還要提高他們實施教育教學的能力
未來,我將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工作,用真誠的心培養學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用豐富的知識引導學生,用寬廣的胸懷愛護學生,把我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我相信今天的蓓蕾明天會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高中個人總結集合 篇2
記得剛升入高中的時候,感覺很陌生。而且同學之間互相也不說話。有時,與其他人目光相對,卻說不出一個字,使我感覺很尷尬。我當時還以為以后的高中生活也就是這樣了:沒有交流的單調經歷。
這樣的生活不會是任何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果然,沒過多久,大家就“回歸樸實的本性”了。最初的沉默,只因為互相不熟悉。而沉默后爆發,則是積累新友情之起點。最具活力的高中,確實給以我們真摯感情。
高一我過得很充實。除了學習,軍訓、運動會、模型制作、藝術節、科技節、春游(校園里的,和班里的),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比賽和活動,使我的'生活變得緊張了。比起初中的時候,更累,卻又更有樂趣。
這一年,我也學到了很多:
一、努力工作的毅力。
過去做事遇到難題,總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的我,學會了堅持。經歷一年高中的我,不會再輕言放棄。
二、寬以待人,嚴于責己的胸懷。
即使沒有完全做到寵辱不驚,我也努力使自己盡可能向他人帶給方便,盡量給予他人幫忙。
三、與人合作的明智。
人之長處能夠補充他人短處,人之短處能夠被他人長處所補充。
與他人合理地合作,不正能夠揚長避短嗎?說到學習,則能夠與同學互相教授心得,指點迷津。
四、思考問題的方法。
高中學習與初中截然不同。關鍵在一個方法上。得到適應未來學習的方法,十分重要。
五、生活的好處。
以前我曾懷疑過生活的好處,此刻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生活目標,它需要你自己去尋找。
高中個人總結集合 篇3
一、對試卷的分析
本次考試題目的難度比例大概為難題:中等題:容易題=2:4:4,大部分都是中等偏容易的題目。同時這些題目非常注重基礎,考查的都是教材中的重點、主干知識,能為今后學生的學習起方向性的指導作用。各章之間的分值分配也很恰當,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的分值搭配也非常好。另外,這次考試的題目既考慮到市直屬幾所大校的學生的情況,又兼顧到生源排列在后面的學校的學生情況,非常適合學生發揮考試狀態。本次考試的題目還能緊扣考綱,難度和區分度都與高二的學業水平接近。綜上所述,本次考試試題質量較高,是相當成功的一份能考出學生真正水平的好試卷。
二、學生考試出現的問題
在評卷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學生兩極分化嚴重。特別對于學習的后進生,得分比較低,普遍在70分之間,而基礎好的學生能考到100分,兩極分化嚴重。而造成這種嚴重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平時學習的態度、行為存在巨大的差別。
2.學生的雙基比較差。第一反映出來的是學生對于課本中的基礎知識沒有牢固的掌握。例如學生對課本中的重點、主干知識“細胞的結構、細胞的新陳代謝、細胞的生命歷程”等沒有真正掌握,導致學生在考試中失分。同時,學生對課本的名詞術語掌握比較差,例如考試中有關“光合作用、細胞呼吸”的名詞術語掌握不了,把“有氧呼吸”寫成“細胞呼吸”,把光合作用寫成“光反應、暗反應”,把“化能合成”寫成“合成作用”、“耗能合成”等。另外一種技能,就是實驗技能,由于本學期課時緊,所有實驗都沒做,導致學生的實驗技能非常差,很多同學在實驗題上嚴重失分。
3.應試技能比較差。最明顯的錯誤就是學生出現空白卷的情況,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的二卷是空白的,這個除了基礎差不會做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這些學生根本沒有“盡量把不會答的題目想方設法答好,把題目空格答滿”這種意識,因為,二卷中有選擇填空,同學們就讓它空白。而一卷中有些同學也沒有把選擇題答滿,這就更明顯的反映出學生的應試技能差,學習態度不端正。
4.學生對學習生物這門科目的思想不夠重視。很多同學還是延續了初中的學習思維,覺得生物科不重要,可有可無,上課就不專心,課后沒復習,沒做題,而課本的遲來(我校學期初沒訂生物課本)導致學生更輕視生物,這是本次考試我校成績差的主因。
5.學生對學習生物的具體方法還沒掌握,沒入門。從一個學期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映出很多同學對生物的學習方法根本沒掌握,還是門外漢。例如對生物的知識,那些是要記憶,那些是要理解,題目應該怎樣做,怎樣復習,所學知識掌握沒有,會不會在學習中提出問題,學生統統都沒去考慮,講白一點,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為零。
三、本次考試成績差原因分析
這次考試我校之所以考得那么差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學期初沒訂教材,導致開學一個多月時間內都沒教材上課,起步慢了,同時對學生思想上造成了影響,覺得生物還是像初中一樣可有可無,有書也可以上,沒書也可以上,而且一個多月沒書上課打擊學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積極性。很多同學反映,前面一個月都不知學到什么,開了個壞頭,從而產生畏難心理而厭學。由于前面一個月課上得很少,導致后面的課時非常緊,考試前一天我們才把必修一最后一章內容“劃”完。一些班級生物課放在第八節上,而這學期的活動又特別多,并且活動時間都是在第八節,導致這些班級的課時更緊。縱觀整個學期我們沒有時間復習,沒有時間講習題,沒有時間測驗,沒有時間做實驗,沒有時間對學生進行學法輔導處于真正的“五無”狀態。同時作為老師也有考慮不周詳的問題,沒有重視沒教材上課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沒有非常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最后造成考試的全面“滑鐵盧”。
四、今后教學設想、策略1.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
1.在新的學期中要繼續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教育學生不要輕視生物學科的學習,我們不希望學生像花學語、數、英那樣多的時間來學習生物,但最起碼要求學生要做到上課要聽,課后要復習,要做練習。
2.加強學法指導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除了教授課本的知識外,更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物,引領他們入門,指導他們上路。這是轉變后進生的良好途徑。
3.加強雙基教學
對于成績層次相對低的學生,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就是再重復一百遍,練習一百遍都不嫌多。在新學期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要重點抓。對重點、主干知識要重點把握,力求“堂堂清,月月清”不留知識的盲點,死角。
4.精講精練
對新學的知識必須要有適當的練習量來鞏固,在新學期我們除了要求學生要完成課后的習題外,還打算適當增加練習量,重點對象就是要完成《學習與評價》中相應的練習。爭取做到每課一練,每章一測,做好學生的課后反饋與知識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