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幼兒剛入園安全感工作總結范文(精選3篇)
培養幼兒剛入園安全感工作總結范文 篇1
九月小二班這個大集體,迎來了30個活潑可愛的寶寶們。在剛入園時每日班中都伴隨著寶寶們的此起彼伏哭鬧聲,這是孩子們分離離焦慮的一種情緒表現。從家庭到幼兒園,是幼兒走向社會的、進入新生活的一個轉折點。面對陌生的環境,寶寶們能否盡快適應將直接影響其社會劃化的進程和性格的發展。如何更好的幫助家長與寶寶度過分離焦慮的過渡期是班中的一項重點工作。以下是對本班九,十兩個月工作的總結。
1、做好新生入園前的家長溝通工作
在新生入園前,教師盡可能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每個幼兒。在召開班級家長會前,班中三位老師達成共識分工明確,讓家長感到我們做事規范、從容、心中有數,給家長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教師親切的自我介紹,叫幼兒的小名、牽牽幼兒的小手,通過身體的接觸使幼兒對班中的教師產生好感;通過交談,了解幼兒喜歡吃什么、玩什么、有什么特殊的習慣,記錄下來,以便在幼兒園做好幼兒的護理工作;同時回收《幼兒入園前情況調查表》,通過閱讀家長的填寫好的內容,在開學后的工作中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
2、開學前為幼兒創設布置溫馨、舒適的環境
在幼兒來到新集體生活之前,我們精心的布置了教室,為孩子們創設了溫馨、親切而富有美感的班級環境,如把孩子的照片和玩具布置在活動區里,當孩子來到班中時看到自己熟悉的玩具和照片是產生了安全感和親切感;我們還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教室科學的劃分為若干回個小區域,如:娃娃家、涂鴉區、積木區、益智區、圖書區等。伴隨著歡樂的音樂聲,在充滿溫情的親自游戲中,幼兒忘卻了陌生環境帶來的不安,孩子們在自然,寬松的氣氛中感到輕松快樂,從而使幼兒開始喜歡上幼兒園的生活
3、工作中關注幼兒個體教育,尊重幼兒的生活習慣
開學后的第一個月是孩子的入園的關鍵期,教師不僅要考慮到”如何讓幼兒盡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而且也要適應幼兒的問題。教師要接納每個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允許孩子存在個體差異,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孩子從家庭到幼兒園的。一個顯著不同就是行為規則方面發生了變化,從隨意性生活到有規律生活,對于平日較少受到約束的孩子來說必然會有些不適應。為了使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入園初期,我們允許幼兒暫時保留一些原有的生活習慣,如:有的孩子要抓住家里帶來的被子的一角才能入睡,有的孩子一吃蔬菜就會哭鬧嘔吐,有的孩子一上廁所就哭鬧著讓老師抱著大便等,在工作中我們都適當的給予照顧,并在孩子情緒平穩后,幫助孩子逐步確立行為的規則。
4、以游戲貫穿幼兒的一日生活
從幼兒來園的第一天起,教師就有計劃有目的給幼兒滲透各種常規,以游戲的形式、兒童化的語言使幼兒易于接受。如,《小豬上幼兒園》的故事里,自然地向孩子滲透了“老師早”、“小朋友好”、“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教師每天為幼兒安排充分的戶外的活動時間,在這個時間里孩子們可以自己選擇自己愛玩的大型玩具,還在們平時玩著自行車,搖馬、小滑梯可高興了,教師也盡量滿足幼兒的合理要求(孩子喜歡什么游戲,喜歡和誰一起玩,)在活動中盡量給予鼓勵和表揚。
5、家園配合,共同教育幼兒
在班級工作中,三位老師與家長達成共識,教師利用早來園,晚離園時間向家長反饋,使家長及時了解到幼兒在原的情況,班中老師對于孩子的特殊情況如生病,出游等,適時的與家長進行電話聯系,交流幼兒在園的情況,引導家長正確的配合幼兒園來教育幼兒。
在緊張又忙碌的兩個月的工作中,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家長們的肯定,孩子們也在老師與家長的共同教育下有了一定的進步,班中老師用耐心與愛心為幼兒能夠快樂個性的成長付出著。今后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我們還會繼續努力!
培養幼兒剛入園安全感工作總結范文 篇2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緊張而繁忙的第一學期就這樣在暴雪飄飛中結束了。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苦也有甜,有得也有失,有汗水也有收獲。現將本學期幼兒園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師隊伍建設
由于幼兒園專職在編教師隊伍的缺失,不得不從社會上招聘幼兒教師。本學期由于招聘教師不斷變化,導致9月下旬教師隊伍的`不斷流失,一時間幼兒園日常教育工作面臨種種考驗,加之家長們的不理解,讓我們的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一方面我要安排好各科老師的搭配。另一方面,又要想方設法與家長溝通,向他們解釋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我們會盡力盡快解決目前的困境。期間學校領導也積極想辦法,通過種種渠道吸收專業幼師,但均未如愿。后期經過我們所有在園教師的努力,通過每周一次的例會學習,總結反思教育教學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規范了教育教學中行為,強化了《指南》精神,提高了教師的師德修養和人文素養,幫助他們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做到敬職愛崗,精業創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所有老師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以至在學期中期我們要換教師時家長們反而舍不得了,對我們的老教師很是認可。這是加強了教師隊伍建設的結果。
二、教研工作
我們每單周一次教學研討交流。討論教學心得,交流教學成果。還開展了同課異構活動。在公開課中,讓我們的年輕教師更加成熟老練,年齡較大的教師在教研中變得年輕,充滿了活力。另外,我們還結合了我園的特點,開設了本園特色的活動課程,生態種植園系列教育。讓幼兒了解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植物生長狀況,并將這一活動貫穿到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勞動教育,使其從小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培養幼兒剛入園安全感工作總結范文 篇3
幼兒舞蹈是兒童舞蹈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創作主體是成人,而接受主體卻是幼兒。有句話說得好:“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世界。”這個世界絕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在我認為,我們在創編幼兒舞蹈時,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貼近幼兒生活,舞蹈的藝術手段的綜合運用要體現幼兒的心理需求。我認為應按照以下幾點來創編幼兒舞蹈:
一、在幼兒的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
創編幼兒舞蹈,必須立足“幼兒世界”,從孩子們的現實生活中挖掘出具有典型意義、故事性強、富有兒童趣味、孩子們感興趣、易于接受的內容題材,進行舞蹈藝術加工。
創編兒童舞蹈,一定要設身處地站在兒童的立場上,選擇最能夠表現幼兒現實生活的題材,盡可能縮短舞蹈內容與他們生活的距離,使小觀眾們感到舞蹈中發生的故事就在他們中間,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這樣的舞蹈才能被孩子們接受,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二、設計的動作要“兒童化”
基于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幼兒舞蹈的動作應具有很強的直觀形象性、模仿性、跳躍性。具體地講,就是要使每一個動作力避抽象,盡量表達出一定的含義,使幼兒一跳就會,一看就懂。要充分利用幼兒模仿力強的特點,大量設計模仿動作,如人物、動物的動作、神態等等。另外,還要使整套動作體現出孩子愛動、愛跳的天性,這就要求在舞蹈語匯的使用上盡可能多地幼兒舞蹈步法。
三、藝術表現手段要“綜合化”
幼兒舞蹈雖然來源于孩子們的生活,但是它又有其舞蹈表演的特點,所以它需要藝術綜合性的手段來配合表現出作品的內涵,表達出幼兒稚真活潑的精神面貌。因此,我們在創編幼兒舞蹈時,不僅需要好的內容、形式、動作,更需要燈光、道具、音樂等藝術手段的綜合化運用的配合。
幼兒舞蹈是幼兒游戲的一種高級形式,“游樂性”應當是幼兒舞蹈的一個主要的藝術特點。應當選擇小孩們所熟悉的、喜愛的、又有一定積極意義的,能夠用舞蹈蹈來表現的故事、游戲、生活等內容。
而且我認為教師在編排小年齡幼兒舞蹈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有太多的隊形變化。
(2)小年齡幼兒沒有空間概念,在練習時教師要定臺。
(3)動作不要復雜,簡單、自然為宜。
(4)服裝要簡潔,不要用累贅的東西進行鑲嵌。
(5)選擇音樂的時候,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最好是有歌詞,這樣能夠借助歌詞指導幼兒動作,幼兒邊唱邊表演著抽象的動作,很適合小年齡小孩天真稚氣的特點。
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幼兒的情感、思想也是紛繁多樣的,不同的年齡段的兒童,有不同的生活內容,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不同的喜愛和所關心的事物,因而舞蹈創編的題材更應該是豐富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