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動教學工作總結(通用3篇)
科技活動教學工作總結 篇1
一、指導思想
科技活動的總目標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一代新人。
二、學生情況分析
作為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講,本冊課本是科技活動課的第二冊,學科認識尚沒有成熟,難談科技活動興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方法,故此對學生的知識教育應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科技活動興趣的培養和簡單實用的科學思維方式的灌輸。繼上期要進一步培養學生課堂上的科學的思考習慣,逐步養成預見、測量、分析、探究、記錄數據等一系列的科學習慣,以及小組探究的活動方式。
三、教材分析
本冊科技活動教材包含了實驗探索、科技制作、科技應用、專題研究和創新發明等方面的內容。由此希望能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初步學會科學研究、科技發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和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了解我國歷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現在科學技術發展狀況。每方面的內容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分別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選擇。教材在活動內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突出科學性、創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一些反應現代科技成果和與人們生活、生產緊密聯系,操作性強的內容,讓學生親自參與社會調查、開展科學研究、進行科學探索和制作,從而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四、教學目標
1、知識層面:通過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2、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于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地球、關心生態環境的道德堡壘。
五、教學措施
1、把科技活動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技活動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技活動學習。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
六、課程安排
科技活動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一年一度的科技月活動即將結束,回顧這一階段的工作,認真總結,以便今后更好的提高工作效果。
本學年我校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堅持校內外教育相結合,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堅持科技活動與藝術活動、體育活動相結合,與學科融合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實踐,增強了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使科技活動有效開展。
一、加強管理,抓好領導隊伍建設
1、為了搞好學校的科技教育組織開展好科技活動,學校成立了科技活動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同時,學校在經費上給科技組開展各項活動予以優先的保障。
2、學校克服困難,抽出老師參加科技輔導員的培訓,為科技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擴大科技輔導員隊伍,把一位勞技教師和一位自然教師吸收到科技輔導員隊伍中來,充實了科技活動的力量,為科技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3、在計劃管理上,學校有明確的工作指導思想和總體規劃,并把科技工作列入學校的整體工作,并由此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校科技教育計劃。
二、完善機制,在實踐中不斷充實。
1、多年來,學校形成了一系列的獎勵機制,并且還在不斷完善和健全,使學校的科技教師受到很好的激勵,大家鼓足干勁,團結一致,把學校的科技工作搞得有聲有色。
2、學校領導的重視,使科技經費專項專用,保證了各項科技活動、科技競賽的正常舉行。科技教師的隊伍也在不斷的壯大。
三、重視常規,落實科普教育工作。
1、學校經常利用校班黑板報、宣傳欄、校廣播站等多種形式對全校師生進行科技教育,從而使科技意識深入人心,為學校科技教育的普及打下堅實的輿論基礎。
2、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組織師生去科技館參觀,組織科技綜合實踐活動,通過活動大家不僅增長了見識,而且也在活動中提高了科普環保意識。
四、因地制宜,抓好品牌項目建設。
1、在科普活動方面,每年都要舉辦學校科技周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特色,學生喜歡,真正做到了人人參與。今年,學校組織了模型比賽、計算機多媒體制作比賽、科幻畫比賽、金鵬論壇、自然科學知識比賽等項目,激發了學生的環保意識科學創新意識。
2、學校舉行的'各類科技比賽中,我們始終做到有布置、有發動、有評比、有表彰,從而使每次活動開展得富有成效,并力爭年年有進步,年年有提高。而且科技組各位教師每人都有各自的特色項目,負責美術教育的韓麗曼和劉增老師每次指導的科幻畫都能以較高的水平參加比賽,并獲得較好成績。
多年來,我校在科技教育上一直緊緊圍繞“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依托課堂,把科技教育融入課堂,廣泛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打造科技項目品牌創設了科技教育的良好環境。我們相信,有上級領導的關心,有學校領導全力的支持,有一支樂于奉獻的科技輔導員的努力拼搏,我們的學校的科技工作會不斷進步。
科技活動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六年級科技活動的教學,現將一學期的工作作如下總結:
本學期的科技教學主要分為科學實驗、科技制作、科技前沿、創新技法4個大的方面,其中,有“水面的秘密”、會燃燒的方糖”、誰的手最干凈”、制作益智玩具”、自制電鈴”、自制泡沫滅火器”等6個學實驗,學生們通過觀察、動手制作,加深對科學原理的理解;“吸水與防水”、新型芽菜生產技術”、用苔蘚監測大氣污染”、常見的建筑材料”;“身邊的垃圾””、希望點列舉法”;等6項活動煉了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介紹了科技前沿,,讓學生對科技產生無限興趣和遐想;了解了“變一變”、“合理組合”兩類創新技法。每一課都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引導學生探索科學道理。
第二,應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制作,提高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通過分析與討論,提高創造能力與精益求精的品質習慣。雖然科技活動目的、內容非常明確,但如何來上好科技活動課呢?現根據我平時的教學實踐將科技活動教學歸納為五個環節。
一、實驗演示,激發興趣。
在科技活動課中,實驗、操作、演示、制作,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實驗演示形象、生動、直觀,只要學生憑著自己的一雙眼睛,就能發現有關理論和現象,不需要教師去做任何解釋,它比任何解釋的說服力都強。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心中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一種想動手操作的欲望,都躍躍欲試,從而激起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濃厚興趣。
二、分析實驗,得出結論。
在實驗演示的基礎上,學生的興趣正濃,腦中正不斷地呈現著剛才實驗演示的整個過程,對于實驗中所產生的種種疑問,他們都會去竭力地尋找著問題的答案,此時,學生的思維是最活躍的。趁這個熱度,教師馬上引導學生對剛才的實驗進行分析討論,分析現象所產生的原因,討論操作過程中的要點,甚至是制作上的原理。憑著教師正確地引導和學生自己想象和探索的結果,然后由學生自己來歸納總結,說出其中的奧秘。這些往往就是本課知識的重點所在。這時,這些知識就在分析討論中悄悄地進入了學生記憶的深處,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在愉快的教學中學到了知識。
三、小組合作,鞏固提高。
小組合作,鞏固提高,這是小學科技活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實踐性是科技教學的一大特點,實踐常常在科技教學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科技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現場制作和實驗,這往往是學生在課中夢寐以求的,學生對此更感興趣。他們不光想親手實踐一下,而且都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得出和老師一樣的結果,充分地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悅。這樣,既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培養,又使學生在本課中所學的知識在愉快的實踐中得以加深和鞏固。
四、運用知識,嘗試創造。
學習知識并不是僅僅為了博學,更重要的是去運用知識,而且要創造性地運用。因此,在科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作為教師,應做好正確的引導和啟發,鼓勵學生去運用自己所學到理論知識,展開思維進行創造發明。
五、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普及活動,結合科技創新大賽廣泛開展活動,開展以科技為主題的班隊活動、科普知識搶答、鼓勵學生參加模型運動會等,讓科普走進孩子們的生活。
在潛能生轉化方面,我將關注那些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動手能力差的孩子,除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外,更加著重指導他們的動腦、動手操作能力。
總之,學生的科技教育工作意義深遠,我熱愛這項工作,并將繼續探索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