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備課組工作總結(精選3篇)
八年級歷史備課組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在學校領導下,尤其是學校政史教研組直接關懷下,本備課組比較圓滿的完成了學校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本學期即將結束的時候,按照學校的工作部署特做本學期歷史備課組工作總結如下。
一、本學期所作的主要工作
1,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積極組織同組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或突破難點或選擇教法和學法或設計作業或營造情景。
2,迅速轉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中考背景下的歷史教學活動,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建立了初步有效的模式,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3,組織好了組內老師的開課和評課活動。
4,通過組內集體備課,開課,評課活動,積累了一定的教科研理論和方法,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5,積極轉變以往與學生缺乏溝通了解的狀況,深入學生實際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及學習方法等。
6,及時了解每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精心設計單元,期中,期末練習題。針對學生還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會診,查漏補缺。
7,精心設計了初二期中試卷,并認真做好閱卷和成績分析工作。
8,通過多樣化方法和現代化手段,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二、存在的不足
1,集體備課有時針對性不強,特別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是備好的課不得不進行必要調整。
2,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得不夠到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成分還比較多。
3,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態度還不夠端正,學習習慣尚不夠良好,需要進一步強化指導。
4,在試卷命題方面,還缺乏全面的把握,難易度、區分度方面做得還不好。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強集體備課的針對性,努力服務于課堂教學和學生。
2,有意識地強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
3,關注中考,建立更加有效的歷史教學模式。
4,進一步端正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八年級歷史備課組工作總結 篇2
我作為一名高一歷史新老師,自從20xx年9月進入淮濱二高工作以來,在學校領導和班級組的大力關懷下,在歷史教研組閱歷豐富的老老師的指導關懷下,我的教學工作力氣得到提高,專業得到成長。堅持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關懷集體,團結同志,關懷疼惜同學。
這學期(文理分科后)我擔當高一3個文科班的歷史教學工作。由于教學閱歷尚淺,我始終堅持認真學習訓練理論,不斷深入到到爭論教材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成果,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索和感受,現將本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狀況: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行分割的,有教者就必定有學者。同學是學習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同學狀況,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同學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爭論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同學不易接受。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慢慢熟識到:
一方面,同學學校不重視歷史學習,而且考試是開卷考試,同學的歷史基礎相對較弱,到了高中同學還有些不適應,學校的觀念加上高中課程很多以及重理輕文觀念的影響,想同學投入學歷史的'確有些難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主動,但中等生、差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講得太深,較多同學接受不了,所以說沒有照看到整體。
我備課時也較少留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有時不太理想。從今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同學實際狀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訓練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同學”。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行少,特別重要的環節,備教材,備同學,又要備教法。本學期以來,我的大部分時間是花在教學方面。特別是鉆研業務和備課占了大部分的時間!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課,沒有備好課是不行的。備課時我能夠認真鉆研教材、老師用書、課程標準,虛心向同教研組的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
為了上好一節課,我時常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反復觀看教學錄像,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時常和同組有閱歷的老老師爭論教學環節。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我特別留意教書與育人相結合。在業余時間,看一些有關師德方面的書,拓寬自己的業余學問。
在教學中,我不僅要教同學會學,還要教同學學會做人。先成才,后成人。給同學愛和鼓舞,讓同學在愛的沐浴下健康、歡快的成長,步步提高。
二、教研狀況:
本人主動參預學校各項教研活動,在本學期主動和前輩學習,各盡所能,共同探討新教材。本人堅持聽課并做好記錄,寫好教案。主動參預學校為新老師組織的培訓活動,并且主動參預名師公開課的學習,收獲不少。在向本學科及其它學科和班主任的請教中鉆研教學方法,同學學法,教學管理,教學組織等等,這些都對于教學工作有很大的關懷。同時平常還留意在網上搜尋與教學相關的資料課件,聽網絡課程,努力充實課堂。在給同學講解練習之前先就自己不是很明白的問題向組內老師請教或上網查資料解決,就學問,方法,技巧,思維等給同學予以指導。
最終,本學期還有一項的挑戰——期末考試。為此,本人和全體同學進行了共同努力,加強復習引考工作,并有針對性進行個別輔導,指導同學在最終階段的全力沖刺,希望能取得好成果。
學海無涯,學無止境。特別是作為一名新進老師,更應當努力學習,努力提高自身訓練教學素養和教學水平。由于只有這樣,才能以身作則,樹立榜樣。這是我近一學期來的感受。
八年級歷史備課組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在教務處、教科室及劉衛平教研組長的直接領導下,
全組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比較好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現小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實施新課程
本學期是我區實施新課程標準以來,實行統一檢測、統一閱卷的增量分析年。根據學校安排,每周組織全組老師對新課程標準、課改理論進行學習,使全組老師初步把握新課程的基礎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內涵,并充分利用每月的備課活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研討、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組內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教案。同時,逐步形成了互相觀摩、積極研討的好氛圍,使教師更加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認識到更要細心專心全心去做好學好新課程改革。
(二)加強教學教研工作
1、備課方面:全組教師都能在深入地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基礎上,認真寫好規范、詳細的教案,也有教師使用電子備課。在教學中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課前積極組織同科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共同探討和交流,加強集體備課的力度以實現備課效益的最大化。
2、聽課方面:本組老師都能按規定完成聽課任務,參與大組的教研活動,經;ハ嗦犝n,互相探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并進行有目的地評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3、積極參與“新課標”的教學實踐,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主動地參加其他教研組和學校組織開展的公開課、匯報課、校優質課評比活動。
4、努力突出歷史教學的過程和方法,拓展歷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充分發揮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和育人功能。
5、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教學業務水平。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師從“學科教師”轉化為“文化教師”,在“距離中尋求接近”,在實現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發展。
(三)認真組織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在國慶前夕組織開展了“愛我中華,繪制中國地圖”的比賽,如舒巧巧、趙凱越等同學的作品繪制的相當不錯,并在大廳進行展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在社會大組的統一安排下,利用假期對九年級學生進行“家庭收支情況”的社會調查活動。社會生活情況的調查,培養了學生興趣,拓展了其視野。
(四)加強課堂教學的多樣化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需要,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學生可以形象、直觀地獲得一些信息,從而能較快感知認識地理地名、建立地理空間;也可通過創設教學情景,設計程序式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逐步進行探究發現,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一些新問題,向學生介紹問題的條件,指導學生觀察、分析,而不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讓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得出結論,教師及時點評小結,指出最佳途徑,揭示正確的規律和一般方法。通過多樣化方法和現代化手段,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傊诠ぷ髦腥〉昧艘欢ǖ某煽儯e累了一定的教科研理論和方法,為初三的教育教學奠定了更好的基礎。課外活動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做人,掌握了知識,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信息素養和科學精神。此外,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取得一些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集體備課有時針對性不強,特別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是備好的課不得不進行必要調整。課外活動的開展因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總體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處。我們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起主體作用,而教師只在課堂上重視引導點撥?如何加強學科之間的滲透?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歷史,在歷史學習中又能感覺到無限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