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榮八恥心得體會四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脫離了這個精神支柱,我們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就不可能實現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偉大目標。
作為外交官,我訪問過許多國家,看到每個國家的人民都熱愛自己的祖國。“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這不僅符合中國的實際,而且也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
愛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愛國必須懂得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根本利益是什么?是否可用4個字來概括:“繁榮”和“統一”。“繁榮”,就是要在本世紀中葉趕上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讓全體中國人過上好日子。中國要實現繁榮,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黨的領導和改革開放的政策。如果有些人的行動損害了黨的領導,損害了改革開放的政策,那就不是愛國而是誤國。
中國人應該給世界一種什么樣的形象呢?我以為,要給世界一種平等、文明、包容、共贏的形象。
所謂平等,就是對大國小國一視同仁,平等待人。我們平等待人,也希望對方平等待我。
所謂文明,就是要尊重和發揚中華文明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要有法制觀念。
包容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突出特點,中華民族有廣闊的胸懷。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延綿幾千年不中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在今天的世界上,中國人的這種包容性就顯得更為重要。
共贏,這是中國快速發展中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中國的經濟在快速發展,同時中國人努力盡到自己的國際義務,與世界分享發展的成果。
中國正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前進,然而,世界上還有許多偏見和誤解,“中國威脅論”還有一定的市場。化解“中國威脅論”,這不僅需要領導人向世界做工作,而且還需要廣大公民積極參與。
再過兩年多,就要在北京舉辦奧運會;再過四年多,就要在上海舉辦世博會。我認為,要辦好這兩大活動,我們必須懂得奧運會的精神和世博會的精神。奧運會的精神實質是和平、友好、進步;世博會的精神實質是教育、交流、團結、合作、創新。這兩大活動都是要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發展合作、實現共贏。我們按奧運會、世博會的精神去做,充分尊重來自世界各國的客人,善待他們,而不是厚此薄彼,這將體現出21世紀的中國人的風貌,中國人是尊重奧運會和世博會的精神的,中國人是按照國際規則行事的。這樣做才是真正的愛國行動。反之,不按奧運會、世博會的精神去做,就是損害祖國的利益。
榮辱親歷
收藏自己第一份完稅證明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總會計師 陳關中
今年3月13日,我收到了生平第一張由稅務部門出具的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上面詳細注明了填發日期、納稅人姓名、納稅項目、實繳稅款、稅款合計等信息。在證明的底部,有一句北京市地稅局局長簽名的話:“感謝您為祖國繁榮昌盛做出的貢獻!”
依法納稅,是公民對祖國母親應盡的義務。想到在國家的財政收入中,有自己一份微薄的貢獻,心里不禁有點兒驕傲。
這張完稅證明是公司的財務人員去北京市地方稅務局統一領取后分發給我們的。它是我依法納稅的一個證明,是國家稅務部門關注納稅人的需求、為老百姓著想的具體表現,很有紀念意義,我準備認真收藏起來。
熱愛祖國不是一句虛話,有很多具體的表現形式。如何把熱愛祖國的內涵體現出來?我相信,在每個人的心中,是都有自己的定義的。
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努力工作是熱愛祖國的一種表現;依法交納個人所得稅,更是熱愛祖國的一種直接表現,是公民對國家財政收入實實在在的貢獻。
我是2005年經過公開招聘從湖北一家地級市來到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的。我想,這張完稅證明,也是從另一個側面對我多年來工作的評價。今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地工作,納更多的稅,為祖國做更大的貢獻。
我打算以后把每一年的完稅證明都保存下來,等到我退休時,一張一張地翻過。我想,從中可以看出我幾十年來的人生軌跡,以及為國家所做的力所能及的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