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長的黨性分析材料
二是自我要求有所放松。由于自己在工作中,忙于事務性工作、忙于應酬,因而學習不夠深入細致,缺少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特別是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不夠深入,不系統,沒有準確掌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和精髓。同時放松了學習,只是在工作中用到時,才有重點的看一看,平時雖然自學了,但只是走形式,應付記筆記。忽視了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提高。農業業務知識學習不多,總認為自己抓全面、抓重點,業務工作有分管局長具體抓,懂不懂農業業務知識無大礙。工作有時憑經驗,按部就班,忽視了自我的進一步完善和提高,不能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降低了自我要求,用一般的工作紀律、工作要求代替了黨的先進性要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效率和創新。
三是思想松懈、工作標準有所降低。認為自己年齡已40多歲了,已船到碼頭、車到站,沒必要跟人家“爭風吃醋”了,更沒必要爭先鋒讓
“槍打出頭鳥”了。對待工作缺少開拓創新的勇氣,只求竭盡全力完成縣委縣政府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交給的各項任務,沒有創造性、開拓地開展工作。由于思想進取意識淡化,工作標準也隨之降低,不是高標準嚴要求,而是處理問題時瞻前顧后、患得患失,得過且過,怕得罪人,不愿碰硬,因而影響工作質量。
三.整改措施
針對上述四方面的主要不足和思想根源,本人計劃從以下幾方面予以整改:
1.進一步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浪潮席卷而來。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正處于轉型時期,農業結構調整從數量型、扁平型走向素質型、立體型,對農業部門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理論和業務水平,顯得尤為重要,更為迫切。因而要帶頭學習貫徹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及胡錦濤同志在參加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浙江代表團討論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在農業局進一步掀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深入開展“推進強農富民工程、優化服務爭當先鋒”、“推進環境建設、爭當三個示范”大討論,強化理論武裝,著力改造主觀世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政績觀和科學的發展觀,激發機關工作的熱情和干勁。強化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向書本學習、向他人學習、向實踐學習,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做到學知統一,知行統一,學以致用,努力爭當一名稱職的、內行的農業局長。
2.進一步做好調研,及時掌握農業動態。調查研究是我們的成事之基、謀事之道,是了解情況進行決策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針對我縣農業和農村發展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帶頭下鄉入戶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了解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傾聽農民群眾的呼聲,及時反饋農情民意,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減少一般工作應酬,加強與干部職工的談心談話,鼓勵廣大干部職工獻計獻策,鼓勵干部職工深入一線主動為民服務,為農業工作盡心盡力盡職。
3.進一步轉變作風,增強為農服務意識。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帶頭做到心為“三農”系,利為“三農”謀,權為“三農”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作風,深入實踐,深入基層,密切聯系農民群眾,增進與農民群眾的感情,踏踏實實為農業發展做實事、為農民群眾做好事。帶頭樹立“姓農、知農、愛農、為農、富農、護農”的思想,舉實措、做實事、務實效,帶頭不做空事、不說假話、不聽假話,不給說假話者留下空間。
4.進一步強化管理,形成良好工作機制。帶頭做到“六個堅持”,嚴格執行“五條禁令”,努力克服布置多、檢查少,一般號召多,具體指導少的現象。針對本局的實際,進一步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服務承諾制、案件限時辦結制、首問責任制、AB崗工作制和政務公開等制度,并加強監督檢查。對縣委提出的農業“突出農民轉移、力促農民增收”工程和本局XX年的“一拓兩提五加大”農業工作重點,進一步強化督促檢查和總結分析,確保事事都能有序開展。對重大事項和關鍵環節,做到親自抓,進一步明確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良好的工作機制。
5.進一步開拓創新,爭創一流工作業績。牢固樹立“既要吃苦在前,更要創新在前”、“只有勇于開拓,勇于創新才能成為先進”的思想觀念,自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立足崗位,積極實踐,潛心鉆研,多為領導出謀劃策,多為下屬事業站和農民群眾排憂解難。克服自滿思想,不滿足于現狀,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堅持運用好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刻觀察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趨勢,深刻認識農業面臨的新形勢以及發展的新趨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以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精神,創新的思路開展工作,以切切實實的行動打造淳安和諧農業、品牌農業、平安農業,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帶動全局廣大干部職工做好各項工作,爭創一流工作業績,努力打造農業局和諧機關、服務機關、務實機關、先進機關,以優異的工作成效贏得領導和人民群眾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