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領導干部XX年個人工作總結
11、加大對印刷復制業、文化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根據新出聯[]159號關于轉發《關于印發印刷復制業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今年我局多次與文化、公安、宣傳等部門密切配合,先后組織開展了對娛樂服務、電子游戲、印刷復制業、音像制品、網吧等經營場所的清理整頓。在此專項檢查中,共出動執法車輛30輛次,執法人員110人次,檢查音像制品、書刊出租經營戶185戶,檢查各類從事印刷復制業經營主體86家(其中:印刷廠12家、打字復印店65家、電腦刻繪4家),網絡工作室12家,集貿市場2家。查處無照經營音像制品戶1戶,案值3000元,罰沒款257元。超范圍從事影碟經營戶1戶,依法查扣盜版光碟4840盤,淫穢光碟782張,罰沒款821.60元。阿拉山口工商分局吊銷3戶個體戶容留介紹婦女賣淫的工商營業執照,立案查處2起無照經營酒吧案,案值12萬元,罰款2500元,查處2起“黑網吧”,沒收電腦5臺、罰款5920元。查扣盜版圖書5本(由文化部門處理),責令改正2戶。
12、開展二手車交易市場和汽車摩托車配件市場專項整治。根據自治區工商局轉發國家工商總局公平交易局《關于開展二手車交易市場和汽車摩托車配件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新工商〔〕58號)精神,結合我州實際,積極行動,認真部署,全面開展工作,此次專項整治工作,共出動檢查人員83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4輛次,檢查二手車交易市場2家,舊機動車鑒定評估中介機構3家;汽車(摩托車)零配件經營戶94戶。對5戶超范圍(無照)從事汽車(摩托車)零配件經營戶發放了《預警警示通知書》。博州工商局經檢大隊根據線索,在博樂市健康路北二區查處一銷售假冒摩托車經窩點。暫扣其庫房內放置的大量散裝摩托車整車零部件(發動機、后壓包、鋼圈等零部件)248件,“雙慶”摩托車合格證18份,空白摩托車合格證6份,價值5萬余元。沒收假冒 “雙慶” 摩托車 6輛,罰沒款15350元。XX年7月26日,溫泉縣工商局查處一起超范圍經營摩托車案件,案值22650元,罰沒款6084.6元。
13、認真做好液化氣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為強化我州液化氣市場監督管理,根據州政府的統一安排和《自治州液化氣市場管理協調領導小組會議紀要》精神,制定下發了博州工商[]125號《關于加強對液化氣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在全州范圍開展了加強對液化氣市場監管工作專項整治工作。一是檢查液化氣經營企業證照是否齊全,是否有效,是否有超范圍經營的行為;二是各基層所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每月不少于4次。每周派專人到燃氣儲備、經營企業蹲點值班,會同質量技術監督局對企
業液化氣瓶充裝環節的倒殘、檢量和運出嚴格把關,并建立詳細的液化氣進出場登記臺帳和庫存臺帳,杜絕缺斤少兩的液化氣氣瓶流入市場。三是杜絕流通領域液化氣的缺斤少兩問題。各縣市局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液化氣的缺斤少兩和防盜瓶塞使用問題的管理。博樂市工商局要求液化氣經營企業與送氣車輛簽訂責任書。精河縣工商局專門設計制作了100份《精河縣工商局液化氣質量監測表》,對瓶裝液化氣從來源到保管、銷售、服務、用戶情況及空瓶的回收等各環節都作了詳細記錄,保證監測的順利實施。五是對液化氣經營單位的送氣車輛和送貨人員進行備案.目前我州共有送氣車輛51輛,其中博樂市31輛、精河12輛、溫泉8輛。六是認真做好對流通領域液化氣質量的抽檢工作,并通過媒體將抽檢結果進行公示。七是積極受理群眾舉報和投訴,對流通領域液化氣缺斤少兩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投訴,做到有訴必接、接訴必查。
14、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清除文化垃圾,凈化文化市場專項整治。共查處無照經營2件,罰款1190元;會同文化部門收繳各類非法圖書、雜志213本,淫穢、盜版光碟175張。
15、嚴查各類不正當行為,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加大《反不正當競爭法》執法力度,嚴厲查處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等不正當行為。共查辦仿冒案件6件,查處非法拼裝摩托車,假冒商標、假冒他人廠名廠址摩托車案1起,沒收假冒摩托車6輛,罰款1.53萬元,案值5.49萬元。
(二)分片包干,精準定位,建立監管責任機制。在系統全面推行分片包干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了四級責任體系,在基層普遍實行目標管理崗位責任制,把工作任務定位到崗,落實到人。一是做到分片包干、定崗定責,明確任務、明確監管對象和范圍。二是細化標準,明確工作目標,把各項監管指標細化分解,使片區員做到熟悉崗位職責,熟悉具體情況,隨時掌握監管對象動態。三是實行量化考核,獎懲掛鉤、獎罰分明,做到每月一評,每季一考,以工作業績評先定優,增強了考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干部工作責任心。博樂市工商局對基層工商所干部實行了百分制量化考核,加大分片包干目標管理任務完成情況在考核中的分值,拉大了獎金差距,季度最高獎與最低獎相差750元,充分調動了干部積極性。
(三)繼續推行“市場預警制”、“先行賠償制”。不斷深化市場巡查制,完善市場預警制,全面推進市場開辦單位先行賠償制。博州工商系統在全州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商場)開展了“兩查三建四規范”活動。“兩查”是審查市場內經營者的主體資格是否合法,核查其經營行為是否規范。“三建”是指建立先行賠償制度、建立市場退出制度、建立商品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制度,“四規范”就是指規范市場主辦單位的管理服務行為,規范經營戶的經營行為,規范廣告宣傳行為,規范明碼標價行為。通過不斷探索和完善,博州工商系統“市場預警制”,“先行賠償制”工作已全面深化,監管方式創新已卓有成效。目前我州已開展“市場預警制”市場25家,“先行賠償制”市場15家,分別占市場總數的71.4%和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