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三的總結與反思
如何減少高三學生的數學解題錯誤,提高高三學生的糾正解題錯誤的能力,對高三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今天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找來了對高三的總結與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高三的總結與反思篇一
本學期來,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高三年級組的具體組織和指導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輪復習工作進展順利,現已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任務,較好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現就一期來本人對高三歷史教學工作總結一下:
1、認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動向是高三教學的方向和指導。每年高考總會有一定的調整,所以只要高考還存在,研究高考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首先認真研究了近三年的廣東高考試卷,尤其是20xx年、20xx年高考試卷,今年高考雖然會有所調整,但肯定是穩中有變。我們從前兩年高考試卷中解讀這幾年高考試題的難度和能力要求、高考試題的出法問法和試題回答的要求,等等。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試說明(考試大綱),識讀考試說明對高考能力要求、考試內容、試卷形式等的變化,從能力、內容的變化中反映了怎樣的命題意圖、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們在新課和復習教學中以及練習中都要貫徹這些思想。
2、仔細研究學生。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最終高考的參加者,高考試卷的解答者。經過接觸,我們基本了解學生的總體情況:基礎薄弱,學習習慣差,學習態度不正。教學上我們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和檢查、基礎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同時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學習習慣培養,注意學習自信心的樹立和紀律觀念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形成較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提高學習的效率。
3、制定正確的教學方案和詳細的教學計劃。一個學年、一個學期、每一個月、每一星期的教學都要有一個計劃,都要事先有個統籌安排。我們根據對高三教學的理解,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制訂了系統、詳密的教學方案和計劃,統籌安排整個一年的教學任務、內容。當然計劃制訂以后并非一成不變,可以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充實,使之更完整,或者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適當調整。
4、本學期基本完成了第一、二輪復習。第一、二輪復習,以時間為順序,對同一時間段內橫向知識,即政治、經濟、民族、外交、文化等方面內容基礎知識進行整理,揭示其間的關系,歸納單元結構和單元特征,并進行理論的概括和解釋。時間安排主要是在一模以前,這是打基礎的階段。我們的學生情況和目前的高考形勢決定我們必須注重基礎,而且主要打基矗復習時我們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檢查,立足于基礎題,立足于基本能力要求題,像再認、再現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再認、再現歷史的階段特征、基本線索和發展過程;對學生概括、評價、啟示類歷史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
5、積極參加研討會,汲取信息,學習經驗。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高三歷史教學研討會,參加高考信息交流會,并通過校友與同樣奮戰在高三教學第一線的其它學校教師進行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從中我們獲取了很多有益的經驗和信息,對我們今年高三歷史教學大有幫助。
反思高三歷史教學,還有很多不足,但也取得很好的成績。高三(15)、
(16)班本科升學率均超過70%以上。為我們的學校能完成指標考出了好名聲,也為了我們教師自身更好的發展,我們將不斷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爭取更好的成績。
對高三的總結與反思篇二
充滿艱辛的20xx年高考已經結束了,但是,它留給我們思考和總結的東西太多太多……回顧這一年的教學復習過程,有收獲也有很多的不足和遺憾。
這一學年本人擔任的是普通班(2)班和復習班(14)班的生物教學,高考結束后,部分學生反映試題容易,得分應該不錯,但也有學生對試卷中的個別問題感到有疑問,通過今天上午對高考生物試題的研究,我發現試題并不是像學生感覺的那樣。
一、20xx年高考新課標理綜生物試題分析
20xx年高考理綜剛剛落下帷幕,今年是河南實行新課標的第三年,試卷結構沒有變化,保持平穩。生物部分試題難度中等,但是大題遺傳部分偏難,考生在緊張的理綜考場上做好這些題目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一)、選擇題部分
生物題目的第1題屬于生物必修二基礎知識,考察基因的本質與表達知識點,屬于考生容易得分的題目,在歷年考題中有相應體現。第2題屬于必修二中兩種細胞分裂相互比較題,要求考生對高中階段所學的生物細胞分裂方式重點理解并靈活應用,屬于考生不易得分的題目,由于平時考生對該章節的學習本身存在模糊點,所以在緊張考試中更不易區分,容易做錯,而此題實際在高考生物一輪復習下的講義中都有同類型的試題,專項練習圖形識別,并在高考理綜專項班第150頁有同類型的題目設計,在課堂上都做了相應知識拓展。第3題屬于必修一物質運輸方式的知識,考生容易得分,屬于識記型題目,沒有太大難度。第4題屬于必修二與必修三兩本教材知識結合的題型,考生容易得分,因為錯誤選項十分明顯,但是該題屬于典型的圖型結合題,此類題型在20xx年,20xx年以及20xx年大綱卷中都有過同類型的考察。對考生來講應該不算陌生。第5題屬于必修三種群密度調查方法的知識,是考生常見題型,容易得分。在20xx年山東,20xx年新課標中都有同類型的考察。第6題屬于必修二遺傳分離定律的知識,是考生最不容易得分的題目,較難,該題從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實驗基礎出發,要求考生對實驗基礎步驟以及實驗原理和實驗核心知識點都有所掌握,雖然考察方式普通,但是對考生而言,遺傳一直是難點,特別是遺傳實驗類題目,但在20xx年新課標卷同類型考題31題中,已經滲透了回歸基礎考點的考察思路,所以對歷年考題的掌握一直是考生應該重視的地方。總體看生物選擇題部分考察的比較基礎,都是核心考點,也是考生應該掌握的,題目在傳統中有所變革,遺傳部分增加了比重,沒有怪題,偏題。
(二)、大題部分
生物大題整體難度一般,但是31題遺傳部分難度較大,考察了孟德爾自由組合定律以及遺傳實驗,對考生而言不易得分。生物第29題,11分,考察必修一大分子物質的檢驗以及呼吸作用中胚乳物質轉化的知識,要求考生對必修一基礎知識中四大分子的染色以及特點都要掌握,而此類型題目在20xx年廣東,20xx年全國新課標,20xx年江蘇卷中都有體現,比較容易得分。第30題,10分,屬于識記和綜合應用題型,考察必修三血糖調節過程中激素的運輸方式,激素的作用原理,激素在維持生命活動中血糖調節的變化方式。考生通過素材可以直接定位到血糖調節這一知識點,同時根據血糖調節過程中各種激素的變化方式與激素產生方式,直接作答,屬于考生容易得分題目。
第31題,12分,屬于遺傳綜合應用題型,考察必修二遺傳定律中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以及實驗設計,是多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問題,考生需要通過題意運用基因分離定律將本題分拆,同時注意題中暗含條件是白色植株自交后代沒有形狀分離,說明都是純合子。第二問運用測交實驗思路,可以通過已知條件得出5種白花中各有互不相同的一對等
位基因是隱性純合子,如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等,從而將本題完全攻破。但是在考試過程中短時間內得到完整解題思路,還是有很大難度。不容易拿到全分。
第32題,7分,屬于必修三生態系統中群落演替的知識點,以理解和識記為主,整體考察點比較簡單,考生容易得分,考生只要通過題意把握出群落演替的基本特點,根據表格中不同生態系統群落豐富度來判斷,根據豐富度相對越強,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越強,恢復力穩定性越弱的基本特點,即可以得到滿分。
第39題,15分,屬于選修一泡菜的制作過程,考題以基礎知識為主,重點考察基本概念,考察學生對選修一中各種發酵技術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的過程掌握情況,由于從20xx年新課標改革后,在20xx年到20xx年三年中,先后將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都做了考察,所以今年泡菜的制作這一考點是預料之中,只要考生對該過程的原理和流程有所掌握,本題可以輕松得滿分。
第40題,15分,屬于選修三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胚胎工程綜合類題目,考察整體以基本概念為主,只要考生對課本基本概念和基本考題類型有所掌握,都能將本題拿到滿分。由于新課標卷中20xx年考察細胞工程。20xx年考察生態工程,20xx年考察基因工程,所以在20xx年考察了剩余的蛋白質工程和胚胎工程,同時也將基因工程納入進來,但是總體考察方式比較基礎,考生容易得分。
通過分析看出,今年生物得滿分比較難,要求考生具有扎實的基本功,較強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靈活的應變能力。今后考生備考時一定抓好基礎,重點研究核心考點,通過定時練習切實提高分析能力、應用能力
二、教學反思與今后的復習導向
1、重視雙基,立足基礎,推陳出新
相比去年,試題仍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線,強調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運用。如第1題蛋白質合成的相關內容,通過教材基礎知識開頭,入口較易,能很好地緩解考生的緊張情緒。再如第3題植物體對礦質元素離子的主動運輸、第5題種群的特征、第6題基因分離定律的驗證等均源于基礎知識。考查學生理解和靈活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對各選項作出合理的解釋、推理,得到正確的判斷和結論。非選擇題的設計,如第29、30、32題,都是從基礎知識入手,通過層層設問,能很好地控制試題的區分度,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發揮。
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生物復習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加強一輪復習,注重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理和歸類,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便于學生理解性記憶和回顧。如,脫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結構和復制——基因表達——基因突變——可遺傳變異來源——進化。這樣幫助學生歸納出一條主線,以利于學生系統地獲得知識,并形成聯系的觀點,活躍思維。
2、增強對知識的綜合性分析,提高整合基礎知識的能力
今年試題對課標要求內容進行了科學、規范的結合,注重基礎知識綜合方面的考查,在知識交匯點處出題。如第2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對比,第4題通過HIV對逆轉錄、特異性免疫等內容的整合,第31題對遺傳的基本規律與基因與性狀關系的整合,第32題對群落的結構、演替和生態系統穩定性內容的整合。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較強的構建生物學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能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加強邊緣知識的學習,在相鄰知識點之間不要有知識死角。
3、注重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對基礎知識準確記憶的同時,需要加強學生理解生物學現象的本質,需要能夠利用已有知識,分析信息,處理數據,解決問題。比如第4、29、30、31、32、40題,都要求
學生能從圖中或所給資料中讀取相關信息、處理信息,并且能夠運用信息結合所學基礎知識準確回答問題。
4、對答題的語言規范性仍要有較高要求
填空題仍要求學生能夠用生物學語言規范作答。
5、進行學法指導
學生出了考場以后第一句話就是:“老師,竟然A、B、C、D、E、F、G、H出了8對等位基因。”今天仔細分析了試題以后,我覺得試題不是像學生表現出來的那么難。我就在反思:對學生來講,高二已經將高考的基本知識學完,那么在整個高三階段,學生最需要提高的是什么?基礎知識?對,需要提高。我掌握了基礎知識,是不是就可以在考場上所向披靡了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那么我怎樣才能在考場上所向披靡了呢?關鍵是思考的方法、解題的技巧這是高三考生浴火重生的法寶。作為老師,怎樣讓學生掌握方法、技巧才是教學的精髓所在。
三、通過認真的反思后,我認為自己的教學工作以后要從以下幾點做一些改進:
1、對普通班的教學要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緊扣書本,適當深化,強化知識的記憶和學習態度的培養,大量刪減偏題、難題。
2、注重課本知識,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
3、加強對理解能力、獲取與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
4、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認真完成課本中的每一個實驗。
5、從平常作業和練習抓起,強化語言規范訓練
6、注重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對今后教學、復習的啟示:注重回歸課本、扎實基儲注重理解,倡導理性思維,努力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和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