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安創建工作情況總結
鎮平安創建工作情況總結
自平安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全鎮上下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總體要求,組織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以平安建設為載體,以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為核心,以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為重點,以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為主線,緊緊圍繞“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瞞意”的平安創建目標,扎扎實實在全鎮廣泛開展了平安創建活動。
我鎮地處交匯處和與周邊七鎮鄉相鄰,轄區2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97個村民小組,9個居民小組, 積淀的各種社會矛盾沉重及復雜,信訪穩定壓力巨大。今年以來,我們按照縣委、縣政府開展關于爭創省級平安縣活動的要求,按照“平安是品牌,平安是效益”的指導思想,提出了“舉全鎮之力,打造平安”的奮斗目標。取得了明顯成效:
全鎮社會政治保持穩定的良好局面:我鎮緊緊圍繞為黨的十七大順利召開營造良好的社會政治環境這一主線,強化了矛盾排查、調處,嚴密防控。沒有發生影響國家和社會穩定的案件,沒有發生有重大影響的群眾性事件和越級上訪。信訪、上訪總量較同期下降 %,特別是在開期間,實現了“零上訪、零登記”的目標。
全鎮社會治安秩序井然,群眾安全感增強:沒有發生影響重大的刑事案件、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治安災害事故。治安案件萬人發案率僅為 人,較同期下降 %。
全鎮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增強:通過不斷加強鎮、村、組三級綜治網絡建設,建立建全綜治組織,建立整體聯動、治安共管、安全共享的工作機制和全面實施“123456”工程。使社會治安防控能力是到進一步增強,今年1-10月,全鎮可防控性案件數為 件,較去年同下降 件,下降 %。
我鎮的具體做法是: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全力構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大格局
一是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設立了專門的平安創建辦公室,配備了專門的綜治辦主任、信訪及群眾工作辦公室主任、副主任,落實了平安建設工作經費,黨委政府專門為創建辦配備了電腦一臺。
二是把創建平安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之中,納入到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之中,納入到鎮村兩級干部的年度目標責任制中。并嚴格按照縣平安鎮標準明確領導職責,健全組織機構,完善信息網絡,真正形成了人員編制到位,工作經費保障到位,領導包案、目標督察、信訪穩定責任追究制等各項制度落實到位,具體措施執行到位,在全鎮構建起了全社會齊抓共管,各部門整體聯動的大綜治工作格局。
三是做好邊際聯防,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到毗鄰縣相關鎮鄉共商邊際聯防事宜。
四是每月一次平安創建黨委會,專題研究工作進展、情況分析及采取的措施和定期召開綜治成員單位會。
二、強化宣傳,營造氣氛,為平安創建提供輿論保證
一是鎮、村無論召開各種會議必講平安創建工作;
二是鎮、村在場鎮、公路邊、校園、企業等地方書寫平安創建宣傳標語42幅,張貼到戶紙質小標語農村600余條,場鎮單位、居民戶、店鋪400余條,形成了“平安創建、綜治宣傳長廊”;
三是各村(居)每月都要利用有線廣播向群眾廣泛宣傳一次平安創建工作,鎮通過有線電視滾動播出宣傳標語24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五五普法專題講座4次;
四是由鎮平安創建辦公室編發平安創建宣傳資料4期,鎮機關設立了平安創建宣傳專欄。同時九月份對鎮、村(居)和場鎮單位干部職工進行了平安創建相關內容和知識進行了試題測試。
五是社區文藝演出隊編排了專題平安創建文藝節目到三個辦事處宣傳演出,從而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群眾對平安創建的知曉率,9月26日我鎮出席了全縣唯一一個鎮鄉參加縣委、縣政府組織的以平安創建為主題的“慶祝建國xx周年迎接勝利召開文藝晚會”的文藝演出,其中所自編自演的《四個大媽夸平安》節目深受觀眾和領導感動和高度評價。
六是三月份以川交九處辭退合同工可能群體性到省參加上訪,組織鎮、村、政法單位干部進行了分定點守望勸解組、重要路口監控組、巡回督察組為時48小時的實戰演練,各組和各村支部書記2小時向指揮部報告一次情況,從而使信訪穩定、平安創建工作在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烙印。八月份我們又在場鎮開展了平安創建整體聯動演練,縣公安局領導前來給予了指導,參加演練的鎮黨政督察隊、場鎮單位內保隊、農村守樓護院隊、社區夜間巡邏隊、社區摩托車義務聯防第一、第二分隊在總指揮的指揮下,按照黨委書記下達的命令進行演練,在廣大群眾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通過以上舉措,極大地提高了群眾對平安創建的知曉率。
三、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我們以大幅度減少犯罪為著力點,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創建平安鎮的積極性,發揮群眾的力量,建立完善村(居)和邊際鎮聯防組織機制,提高群防群控能力,全面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建立和完善了“打、防、控、管”一體化的工作機制。
一是結合“五五”普法,開展普法宣傳“六進一日”活動,使廣大干部和人民群做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在全鎮上下形成了領導依法理政、干部依法行政、群眾依法維權、單位依法辦事、業戶依法經營的良好局面,增強了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運用法律的能力,減少了因法律觀念淡薄和一知半解引發的刑事、治安、安全、經濟和信訪等五類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