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實習報告(精選3篇)
生態學實習報告 篇1
人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人類總是在不斷地改造環境,創造不僅使用,而且美觀的環境空間。城市所意味的,不僅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構物的堆積,而蘊涵著在諸多功能性設施及硬質景觀相伴下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從外在的視覺影像來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結構、天際輪廓、各色建筑、街市設施、區域地標、開放的空間、植栽園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構成,然而這些都是城市人在選擇和被選擇的行為方式下形成的物質形態,其間蘊涵著深厚的自然法則、社會心理、人文情感及歷史滄桑。
20世紀著名的城市學和建筑學學者劉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發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實現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種褒獎,那么為城市的發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犧牲就將毫無代價。無論擴大的權力還是有限的物質財富,都不能抵償哪怕是一天喪失了的美、歡樂和親情的享受,實習報告《實習報告(四)》。”
生態學實習報告 篇2
實習概況
現今世界,人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類在地球環境中生存,不斷地改造環境,而地球環境有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特別是人類城市環境中,其城市的生態環境對人類在其環境下生活和工作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現在,為了更好地認識和學習城市生態學著門學科和加強我們的實踐認識,老師為我們安排了到廣州市華南植物園和大夫山的教學實習活動,而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也順利完成了此次教學實習的安排與目的。實習內容
1、廣州市華南植物園概況
廣州市華南植物園是從50年代初期開始,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開始進行系統的學科規劃,圍繞熱帶亞熱帶植物資源研究、開發利用和保護,先后建立了植物分類、植物生態、植物生理、植物資源、植物形態解剖和植物遺傳6個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占地面積300公頃,引種熱帶亞熱帶植物6000種,擁有世界一流的木蘭科、姜科植物專類園,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廣州市“十佳旅游景點”。華南植物園屬下鼎湖山樹木園(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占地面積1133公頃,有完整的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景觀,保存著1800多種植物,500多種真菌,30多種脊椎動物和100多種鳥類,是蜚聲國內外的科研、科普和生態旅游基地。
2、廣州市大夫山森林公園概況
大夫山森林公園被稱為“番禺的氧吧”。它位于番禺市橋以西三公里處,跨市橋、鐘村兩鎮,毗鄰順德碧桂園,北與祈福新村接壤。公園總面積約9000畝,是廣州地區生態型森林公園的又一奇葩。公園內連綿不斷的群山環抱著海拔226.6米的番禺第二高峰大夫山,還有大小山塘星羅棋布和多個別具匠心的人工湖,從而形成了峰戀起伏、湖光倒影的景象。獨具匠心的亭臺樓閣使山青水秀的環境增添不少色彩。園內湖光山色,參天樹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鳥語花香,令人有世外桃園的感覺,多種棕櫚科植物營造的熱帶風情更使人陶醉。由于公園注重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公園的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鳥類的品種和數量明顯增加,多年未見的野鴨、山雞等經常在公園里出現。
3、城市生態系統
城市生態系統,即為城市生態系統的組成。
不同于自然生態系統,它注重的是城市人類和城市環境的相互關系。它是由自然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所組成的復合系統。城市中的自然系統包括城市居民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環境,如陽光、空氣、淡水、土地、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經濟系統包括生產、分配、
流通和消費的各個環節;社會系統涉及城市居民社會、經濟及文化活動的各個方面,主要表現為人與人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以及集體與集體之間的各種關系。這三大系統之間通過高度密集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聯系,其中人類的管理和決策起著決定性的調控作用。
4、城市生態系統的功能
①經濟功能。為社會提供大量的物質和信息;②生態功能。為市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便利的工作條件。兩者的關系,一般說來,是經濟發展導致城市人口、物質、能量的大量集結,容易引起生態關系的失調,降低城市環境質量;但單純地追求和諧的生態關系及良好的自然環境,也會影響經濟的發展,降低本來可以達到的經濟效益。如何使兩者協調,是現代城市生態工作中的主要研究課題之一。
5、城市中的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和功能
城市中的森林在人類的生存,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主要表現在:
(1)城市中的森林具有維持生物多樣性的作用:森林生態系統是地球上最復雜的生態系統,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種基因庫。多種多樣的森林生態系統為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森林中蘊藏的豐富動植物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使人類寶貴的財富。
(2)城市中的森林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能承接雨水,減少落地降水量,使地表徑流變為地下徑流,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3)城市中的森林生態系統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森林的蒸騰作用對調節自然界的水分循環和改善氣候有重要作用。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森林上空的水蒸氣含量大,并且蒸騰還可以吸收熱量,使空氣濕潤,氣溫較低,容易形成降雨,增加地域性的降水量。
(4)城市中的森林生態系統具有凈化空氣、防止污染的作用:森林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維持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并且森林對眼成和粉塵有明顯的過濾、組織和吸附作用,凈化了空氣;通過對大氣中某些有害氣體的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可以防止污染
(5)城市中的森林生態系統具有防風固沙、保護農田的作用:其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功能可為農業生產提供生態屏障,在防護林和林帶保護下的農田,風災、旱澇災還可以得到防止或減輕。
(6)城市中的森林還可為人類提供觀賞價值,還可以為人類對森林動植物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實習心得
我們在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這次教學實習,達到了實習的目地和要求。我們在這次實踐過程中,不僅鞏固了自己原來所學的理論知識外,還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又獲得了一次實踐經歷,為我們日后從事相關工作提供了一個難得的鍛煉機會。在這次實踐過程中,雖然我們非常的勞累,但是我們能夠親近大自然,走進大自然,認識和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風光,調查和了解城市生態中的森林系統功能作用,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提高了我們的知識應用與實踐能力。總之,這次實習我們獲益良多、受益匪淺。
生態學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目的:
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同校園里的老師,學生交流,增進我們對于城市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城市人與環境關系的認識,以及了解人們對于環境的真正需求,并營造一個適宜廣大城院學子與職工學習與生活的環境。
二、實習時間:
6月3日到6月8日
三、實習地點:
四、實習單位和部門:
五、實習內容:
(一)調查項目
1、校園概況:占地面積、綠地面積、綠化面積、湖面面積、建筑面積。
2、自然要素:校園綠化質量、植被質量、空氣質量、水體質量、噪聲環境質量情況照明質量等。
3、工作分配:蔡晃耀(組長),主要負責分配各組員的工作和配合各個部分工作。
陳俊安、廖勁修:主要負責城市學院自然要素的實況調查。
李曉雯、陳健新:主要負責城市學院自然質量調查,包括實況調查、問卷調查;
蔡晃耀、蔡曉文:主要負責資料的整理,同時配合各個部分的工作。
(二)調查表格、數據統計
表1城市學院校園自然要素調查表
校區組成學生宿舍區教學區辦公區教工宿舍區
占地面積120畝40畝75畝30畝
綠地面積450 90 30 90
綠化樹種2種4種2種3種
湖面面積0畝8畝0畝0畝
建筑面積10.2萬18.2萬5.1萬3.8萬
表2城市學院校園自然要素質量問卷表
要素調查對象質量滿意程度原因
很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
綠化質量學生10 57 34綠色植物凈化空氣的效果不明顯。
教師6 7 1生態區沒有完全建成,植被沒有成熟。
空氣質量學生1 28 72由于周邊的工廠排放廢氣或者下雨天下水道發出的異味
教師1 10 3校園出現灰蒙蒙的現象,霧氣經久不散。
水體質量學生0 45 56宿舍用水有時會強烈的消毒水味道
教師2 8 4自來水偶爾出現混濁現象
噪聲環境質量學生6 73 22隔音效果不好,課室或宿舍外有人喧鬧就很吵
教師2 10 2搞活動時,外面比較熱鬧
墻體質量學生1 64 36隔音不好,墻體滲水嚴重,還出現墻灰脫落現象
教師2 10 2隔音不好
照明質量學生20 63 18湖邊晚上燈光光線不好
教師10 3 1部分路燈壞了,沒有人及時修理
(三)關于調查對象
男:
48人女:
67人學生:101人教師:14人總計:115人
(四)結果分析
4.1學校簡況
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新校區位于寮步鎮西側,松山湖大道以南的小坑村范圍。新校區選址占地面積81.88公頃(1228畝),其中建設用地總面積53.33公頃(800畝),是東莞市重點項目之一。
規劃提出,新校區計劃招生總規模為2萬人,建筑面積約66.3萬平方米,容積率0.81,整個校園分為兩期進行建設,其中一期(首期)建設規模為33.33公頃(500畝),學生規模擴大至1萬人,建筑面積約41.3萬平方米,容積率1.24,二期建設用地面積為20公頃(300畝),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容積率為1.25,建筑限高40米。
4.2綠化質量
現狀:綠化面積428畝,主要樹種有36種,主要分布在中心湖、生態園。
主要樹種有荔枝樹、劍麻、合歡樹、木芙蓉、棕櫚、廣玉蘭、紫葉李、懸鈴木、紫薇、桂花、月季、水杉、墨竹、側柏、構樹、南天竺、木槿花、紅楓、馬褂樹、刺柏、鳳尾蘭、泡桐、灑金柏、紅葉石楠、珊瑚樹、白玉蘭、重陽木、淡竹等36種。
調查情況:如右側的餅狀圖,從調研結果了解到,有70%人對校園綠化質量表示滿意,其中很滿意的占14%,有30%表示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維護和植物種類少,綠色植物凈化空氣的效果不明顯。
我的建議:從調查結果看有70%的人對校園綠化質量表示滿意,說明我校的綠化質量還是不錯的,要是如果再加強維護,使植物茁壯成長就更好了。
4.3空氣質量
校園空氣質量很一般,經調查2的人群對空氣質量很滿意;
33為一般滿意;65%表示不滿意。總的來說,我校的空氣質量能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對于城市學院的空氣質量,領導們必須得重視,采取措施,改善我們的空氣質量,提高我們的滿意度才是良策。而對于不滿意的人群,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空氣塵土多、有氣味,由于周邊的工廠排放廢氣或者下雨天下水道發出的異味;部分老師認為校園出現灰蒙蒙的現象,霧氣經久不散。
我的建議:防治大氣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城院附近工廠的監督,同時這些工廠也應
該嚴格遵法,守法;最后,校園應該加大綠化,保護生態環境; 4.4水體質量
城市學院位于東莞市松山湖大道文閣旁,環境優美,植被繁茂,“山、水、樹、人”融為一體。真可謂依山傍水。
然而,從調查情況看:如右側餅狀圖發現,2%對校區的水體質量表示很滿意,46%表示一般滿意,52%的人不滿意。
經分析,主要原因是(1)宿舍用水有時會強烈的消毒水味道和有臭味。
(2)自來水偶爾出現混濁現象。
我的建議:校園內應設置儲水池,讓自來水有很好的靜置、沉淀。
同時,加入多重過濾網,更好的隔離雜質等等。
4.5噪聲環境質量
校園噪音環境質量良好,經調查,7的人群對空氣質量很滿意;72為一般滿意;21%表示不滿意。總的來說,我校的噪音環境質量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而對于不滿意的人群,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生活區太吵,晚上很晚了還有人在吵鬧;隔音效果不好,課室或宿舍外有人喧鬧就很吵;搞活動時,外面比較熱鬧,會很吵。
我的建議:
(1)對于校園里的噪聲,源頭只要還是宿舍旁邊的高速公路上,汽車發出的噪聲和同學們的喧鬧聲。那么我們應該從源頭處預防,傳播過程消減。即,對于在學生的喧鬧,應及時進行處理,勸告他們盡量安靜點,以免影響他人休息。
(2)對于高速公路的`車輛,在規劃的時候應該加厚墻體,門窗都要進行嚴格地使用隔音材料,從而達到更好隔音效果。從我在宿舍居住2年發現,學校在這個方面做得的確不錯。特別是門墻方面,隔音效果不錯! 4.6墻體質量
校園墻體質量良好,經調查,4的人群對墻體質量很滿意;87為一般滿意;9%表示不滿意。總的來說,作為“東莞速度”建設出來的學校,我校的墻體環境質量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而對于不滿意的人群,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隔音不好,墻體滲水嚴重,還出現墻灰脫落現象。
我的建議:學校應該定期對墻體進行檢查和維護,同學們也應該積極、及時地向宿管反應墻體脫落、漏水等問題。
4.7照明質量
對于學校的照明質量,經調查,20的人群對墻體質量很滿意;62為一般滿意;18%表示不滿意。總的來說,我校的照明環境質量方面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滿意度很滿意的,是上述調查中最高的,真的不錯。而對于不滿意的人群,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湖邊晚上燈光光線不好,容易發生意外;部分路燈壞了,沒有工作人員及時修理。
我的建議:
1、室內,室外選擇高光效、高顯色性的光源,或者根據室內照明氛圍,選擇合適的光源營造;
2、合理安排燈具布置方式,保證照明的均勻度,當然也需要個別重點照明,形成陰影,造成層次感。
3、選擇合適的燈具安裝方式,及安裝位置,避免眩光。
4、定期對學校的燈進行檢查維修,維護。
六、實習總結:
此次實習雖然辛苦,但是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組的同學全部圓完成了各自的實習任務,達到了預定的目標,也有了很大的收獲,組員不但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也為以后的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校園調查實習使我們的專業知識得到鞏固和開拓,使我們更容易將所學與實踐聯系起來;實習使我們認識到自身知識的缺漏,必須重拾書本,虛心請教老師,彌補自身的不足。
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學會了校園自然要素調查的方法,校園自然元素質量數據的分析和滿意度分析,對于城市學院的校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認識了具有代表性植物;在對城市學院植被的分析過程中,掌握了生物豐度、生物量、統計方法。同時在實習過程中通過合作克服了許多困難,進一步體會到了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在生活方面,就個體而言,這是一次艱辛的實習,是一次生活的考驗。這幾天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實習的辛苦。老師也是很不容易的,專業老師是實習隊伍的領頭人,他們不僅要控制速度、方向保證同學們的安全,而且要給我們不斷地講解。在學校里與老師接觸得少,實習時才發現原來老師也是最可愛的人。
就整體而言,這是一次增長知識的實習,是一次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在實習過程中老師以實地實物為例,又進一步向我們講授了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并給我們充分的時間去觀察,讓我們有一個自己動手的機會。希望學校以后會安排更多的實習機會,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