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工作執行方案
8.制定并執行教師專業發展規劃,造就一個肯學習、能戰斗的教師隊伍。教研能提高業務水平,而說課也是業務提高的一項活動,全程說課,更能促使教師全面掌握教材、運用教材、提高教學效果的活動。每月舉行一次全體教師參與的全程說課活動,或同課同題、或相互比較,尋找好的方法、簡單而實用的方法。主要是把握教材,上好高效課。
9.學生管理上,主要是轉變教師思想、態度、方法,堅持思想政治學習制度,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管理方法,具有先進的理念,思想走在前,行動會改變。在依法執教的前提下,善待學生,關愛學生,為學生成長創設良好氛圍、搭建多種活動平臺,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10.教師要學會學并能夠運用科課程與非學科課程融合,把非學科活動作為鞏固學生各學科知識、提高技能的有效途徑,發展學生。學校致力于創設多種非學科課程活動平臺,引導教師走向活動平臺,擴展教學活動,使“開放式教學”活動更開放。
嚴格按照各級要求開設的課程進行教學活動的同時,把握好體育課程與《大課間行為藝術》課程融合、美術學科與《涂鴉墻》融合、音樂與《無伴奏合唱》融合、語數英學科與《綠化、美化、課程化校園》融合。在校園文化統領下,建立育人、學習、提高技能系統,和諧統一、目標一致。
11.綜合實踐課,使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平臺,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為此,我們把《品德與生活》教學與校內外各項活動鏈接,依據“素質教育”、“全人教育”、“全課程教育”,開發第二課堂、利用第二課堂進行科技制作活動、益智創意活動、社會服務勞動;利用《家本課程》在建立家校溝通渠道的同時,進行親情聯誼活動增進子女與父母之間感情,進行家庭勞動活動培養學生好習慣、增強生活技能。學校堅持“自主學習”理念,放手與學生,大小活動均由學生主持,所有活動倡導學生群體參與。重視少先隊建設、武裝、活動,在完成思想道德教育前提下,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倡導服務社會思想,引領學生胸懷博大,建立幸福人生價值觀,做個社會有用的人。
12.追求教學手段現代化,緊隨現代教育思想步伐。在條件允許下逐步改善教師辦公條件、增設現代化教學輔助器材,并加緊、加強教師運用現代化手段教學技能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適應學生認知事物系統發展需要。
13.充分利用學校原有資源用于教學、用于學生學習。建好、管好、用好實驗室,建立學科實驗、演示檔案,搜尋實驗、演示次數,設立標準,對教師學科教學中實驗、演示進行考評,納入教學正常管理工作,不進行應有的實驗、演示教學活動,視為違規行為。
建好、用好電腦教室,配備專職電腦教師,按照教材上好電腦課,不得因故占用;教師不得放任于學生游戲,每月進行一次學習成果匯報。
14.為了綜合提高學生學習知識、應用知識能力,在每年11月份第一周內舉行一次學校“益智創意”藝術節,集各學科教學成果之大成,謀求學生全面發展,學會創造。
15.管好即時活動、節假日慶典、紀念活動,充分利用這些活動在各學科教學中的作用,用以強化、提高學生學科知識、應用技能。把這些活動按照課程對待,在校本課程中、家本課程中顯現,與學科融合,編纂配套教材,形成系統,有目的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