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學校工作方案
2010年我們將繼續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教育局的統一部署,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全面可持續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構建書香校園、藝術校園、科技校園、快樂校園、平安校園;不斷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全面扎實推進學校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2010年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
一、以人為本,抓好兩支隊伍建設
1、抓好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大力弘揚領導干部的學習之風,在領導干部中要進一步強化認真學習、增長才干的自覺性。促進管理人員靈活研究新問題、大膽開拓新思路,努力適應現代管理需要,推動管理工作上臺階、出質量。落實民主集中制,凝聚教師力量,一心一意為學校發展貢獻力量。
2、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著力塑造我校教師的良好形象。我們要繼續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組織教育作用,加強德育工作,積極引導廣大教師確立“敬業愛崗、樂于奉獻、廉潔從教”的師表風范。尊重、熱愛學生,言傳身教,教書育人,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增強“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憂患意識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同時進一步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3、加強校本培訓工作,打造學校“名師”。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校本開發、培訓工作,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切實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業務水平,創建學習型教師群體。尤其是要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與使用,做到人盡其才。
二、抓好德育教育,強化養成訓練。
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核心,深入開展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愛心教育、誠信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具體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1、切實加強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教育。
結合清明節、教師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同時通過黑板報、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自覺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對革命傳統的認識,不斷加深對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尊敬師長、關愛他人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結合書香校園、藝術校園、科技校園、快樂校園、平安校園的創建,扎實開展人文教育,讓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之路越走越寬。
2、加強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
以“美好習慣成就美麗人生”為主題,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形成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對學生加強行為規范訓練、幫助他們養成文明的習慣,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促進他們全面健康成長。明確每月常規重點及每周常規要點,以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培養各個年級段應養成的習慣,分別安排教育重點。班主任根據本班特點,創造性開展工作,強化訓練要求。對學生的衛生、禮儀、紀律、三操幾方面實行自主管理、評價,并及時反饋,對綜合表現好的班級發放流動紅旗,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促進學生的積極性,形成優良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3、加強業務培訓,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我校資源優勢,合理利用班主任例會時間,開展專題研討,案例分析等活動,提高我校班主任的整體素質。
4、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深入開展“愛心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從愛父母、愛家庭、愛同學、愛學校進而愛他人、愛社會的思想。
三、突出質量意識,強化教學管理,推動教育創新。
1、打好提高質量的硬仗。一是要內化目標,認真貫徹和落實教育局質量工作會議精神;二是要通過加強督查,嚴格過程監控;三是要加強備考研究,提高復習備考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2、改革教學模式,實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積極探索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重視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3、構建教育科研網,形成楊小課題組。通過科研出學科帶頭,出科研型教師,建立名師隊伍,使骨干教師占50%以上,學科帶頭人占30%以上,有一定數量的市、縣名師,實行隊伍建設整體優化,通過各種形式,使教師能正確采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使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率達100%。
4、堅持巡課查堂,加強常規管理。
巡課查堂是校領導深入教學一線,了解學校教育教學情況,查找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最終達到糾正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要進一步完善巡課查堂和業務督查制度。
四、完善工會工作機制,切實保障職工的民主權利。
1、堅持和完善以教代會為主要形式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推進校務公開和民主監督。
2、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不斷提高工會常規工作水平。
3、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豐富教職工文化生活,努力為教職工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構建和諧校園。
4、加強工會自身建設,逐步提高工會工作的整體水平。
五、抓好后勤保障,改善辦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