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任職工作個人心得體會
3、加強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積極培養骨干人才。
加強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對農村工作領導的重要保證,也是做好“三農”工作的治本之策。在駐村任職期間,我們堅持兩手抓,一方面有針對性地發展入黨積極分子,把優秀青年農民培養入黨,努力改善黨員學歷、年齡結構;另一方面努力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也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村組干部,推動自然村的經濟發展。
在這一年來我們召開了三次黨員大會,發展了一名積極分子。在注重培訓想干事、能干事、干實事的青年農民的同時,對于村主干,考慮到他們在農村農業工作的第一線,工作條件艱苦,我們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理解和支持,進一步調動他們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全體總動員,狠抓實干,實實在在為村民辦實事。
農村老百姓是非常純樸、爽直的,情感真摯,心眼不多。為他們辦實事、急事、解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做好駐村任職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點。為此,我根據嶺下村的實際,在廳黨組和機關黨委的領導下,逐步解決群眾最迫切的村道硬化、水毀路橋修復、看病、兒童就學等實際問題。
1、狠抓村道硬化建設
駐村任職的第一天,由于下大雨,元沙村口集水的道路,就把護送我進村的小車,攔在了路口。前些年村委也曾策劃修路,由于資金和決策存在一些問題,修路工作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我到任后,群眾反映最大、最強烈的就是道路不通的問題。由于道路不通,村民生產生活所需的物資,只能用摩托車或人工挑載,無法用汽車運輸,成本大;運輸商不敢和不愿進村來經營。根據群眾的強烈要求,我盡快切入村道硬化建設工作。
經了解,嶺下村至縣道共有3.9公里的村道需要硬化,工程建設總造價約需一百余萬元。建設費用中,除交通廳在工程驗收后可撥給補助款三十九萬元,以及省統一撥付的扶貧專款外,其余資金的短缺是最大的問題。對此,廳黨組和陸廳長非常關心,去年共向有關部門申報申請工程款三十萬元,基本上補足了村道硬化建設的資金短缺問題。
經費問題基本解決后,我和村兩委立即著手抓工程建設。施工期間,我和村兩委輪流上路維持交通秩序,監督路面施工質量,并多次邀請漳平市交通局領導、技術人員到現場指導、檢查。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建設,在今年春節前,完成路面施工。
新建的村道通車時,整個嶺下村都沸騰了。他們把村道硬化視為“造福子民、功德無量”的工程。幾輩盼望修路通車的高齡村民,也要子孫們扶著他們到新修的硬化道上乘一回車子。喜慶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久久不能平息。
近幾年來,漳平市其他鄉鎮修建村道,所在村的村民個人,多少都要出資一二十萬元參與建設,如清源村向村民的集資金額,達到六十余萬元。而唯獨我們嶺下村的老百姓,在村道硬化建設中沒掏一分錢。據測算:僅運輸成本一項,每戶村民每年可減少開支伍百多元。
2、修建水毀路橋。
去年底由于連降暴雨,嶺下自然村進山的路途中,有一座木橋被洪水沖毀。三十幾戶農民勞動和運輸農作物,被迫繞遠路或涉水才能前往。大量待收成的農作物被積壓在地里。對此,我親自到實地勘察,并緊急召集村兩委開會研究解決方案。考慮到再建木橋,雖然建設工期短,但已不太實用,且木橋壽命短等缺點,考慮到長遠利益,經兩委決定,擬修建一座簡易水泥橋,從根本上解決通行問題。方案決定后,我們立即聘請施工隊,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簡易水泥橋的建設,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