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員工工作隨感征文
第二收獲:獎懲工具作用的才能在縣市局的層面上充分發揮效能。統一的賽馬規則形成整齊劃一的用人導向、褒貶導向和獎懲導向,那種驅動效果絕對超過空談隊伍建設。因為對不思進取者,只有揮動制度的皮鞭,讓他們感覺制度抽打的力度,如芒在背。讓不思進取者感知痛苦,讓奮發有為者感知快樂,那才是頂好的賽馬規則。
第三收獲:基層分局更能實施有效管理,在摒除“相馬”的人治局限后,“賽馬”方式引入,為員工呈現了正確的導向,考試測評當然很重要,但是“業績”、“態度”、“精神”更重要,在這種主流思想的支配下,分局的稅收工作想不進步也難。
所以,本人極力提倡:縣市局要盡快運作絕對統一的績效考評平臺,不論競爭上崗,還是末后淘汰,都用無可辯駁的事實,讓被考核人無可厚非,既方便了市局的隊伍管理,又催生分局的管理業績。同時,更符合上級局為縣市局的準確定位——基層征管單位。因為我們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它就是強化隊伍建設,推動事業進步的最好方法。
隨感之三:百家爭鳴的一種另處理
千分制考核是分局年度工作的總綱要,其中用設分高低來體現單項工作的輕重,XX年上級局、同級局的考評、信息報道成了加分的熱點,以致于今年市局不甘落后,重分相許,強調宣傳。這本無可厚非,只是這簡單粗處理,本人
覺得我們是否應該調整一下思路,原因有二:
第一原因,當今新聞報道“有償”刊登,成了公開的秘密,報刊雜志級別越高,情感投入的檔次不斷遞增,而基層分局的有限辦公經費,怎堪此重負?
第二原因,基層分局宣傳人才匱乏,想寫出高質量的文章,也只是愿望而已,加之,工作事務繁重,再要基層為迎接考
核而睜大眼睛尋找新聞,這樣做有多大意義?我不敢茍同!
但是,我們何不換一種做好:縣市局統一扎口運作,成立宣傳組(科)專司宣傳職責,對外積極開通情感熱線,對內網羅素材、采風亮化;基層分局積極配合反饋,這樣一來,無論從財力節省上、從稿件的自身質量上,還是從稿件刊登檔次上,都百益無害。與此同時,大力提倡基層人員多在征管領域中進行有益的探討,以此作為個人技能獎項的加分因素,確保宣傳工作點面到位。
其實,我們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探討,在探討中才能求得真諦。再用來指導我們的稅收實踐,愿大家都來參與,共同探索明天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