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下鄉扶貧工作心得感想(精選3篇)
2024下鄉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1
自從參加精準扶貧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年頭了,心里也有一些感觸。今年秋天入戶慰問的時候,其中有一戶人家讓我印象很深刻。那是一對年邁的夫婦,老大娘生病在床上躺著,老大爺的身體看起來也不太好,他們住在一間破舊的老房子里,家里空間狹小,家具擺設也很簡陋,我們把慰問品送到他家,說明來意后老大爺很激動,一直說謝謝,為了讓生病的老大娘好好休息,我們并沒有呆很久就離開了,出來的時候依稀聽見老大爺在后面喊:“喝口水再走哇”。
回去的路上,隨行的村干部說,我們發的這些米、面、油等的價格稍微高一些,所以他們都舍不得吃,平時他們連的油、米都吃不起。有些貧困戶的收入很低,甚至沒有收入來源,全靠政策兜底,加上家庭成員疾病等因素,造成貧困加劇。
我認為,在做扶貧工作時,做好物質上扶貧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做好思想扶貧,生活困難的人在壓力面前總是處于低谷階段,他們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命中注定要窮,再怎么努力也沒用。有了這種思想,他們失去了自立自強的精髓,缺少雄心壯志和苦干創業的精神。
我個人覺得要想幫助他們,首先應該讓他們從思想上站立起來,鼓足他們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其次是要實干,國家大力推進完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社保體系,我們也要始終把貧困戶的冷暖放在心上,讓他們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學,且老有所養,這才是真正的脫貧。
2024下鄉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2
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我局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在縣下鄉辦的直接領導安排部署下,局領導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下鄉扶貧工作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減少貧困實現共同富裕,建設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工作思路及下鄉扶貧計劃
根據_局村的實際情況,結合鄉黨委、政府的主導意見,經過與支部、村委和部分老黨員群眾代表商定,首先是先解決人們的基本生活,其次考慮發展、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結合創三優,搞好環境衛生整治。在定點下鄉扶貧期間努力完成下列五項計劃。一是修好戶戶通道路,做硬化路邊溝;二是計劃發展蘋果、葡萄、仁用杏、核桃等經濟林。達到全村人均果樹1畝以上。三是村內主干道修建垃圾池,向硬化、綠化、香化、美化環境邁進;四是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培門的優勢,針對果樹、農業生產的各個不同生長發育時期,每月開展一次科技培訓,咨詢工作,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隊伍。
二、目前進展情況與努力方向
圍繞上述制定的定點下鄉扶貧計劃,我們立足實際,先易后難、量力而行開展了一系列工作,首先把迫在眉捷的人畜吃水,擺在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種植仁用杏100畝,樹勢看好,生長旺盛。積極發展中藥材,要先引進后示范,在看好市場的基礎上種植,不讓農民花冤枉錢。圍繞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創三優工作是我縣今年農村工作的主旋律,也是大禹鄉黨委政府積極實施和努力實現的目標任務,良好的村容村貌是新農村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建設好文明街這項工作要先從治理臟亂差開始,要組建一支衛生隊,建好五個垃圾池。充分發揮農業科技部門優勢,加強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緊緊圍繞糧、果、菜,教會農民科學種田,輸血為造血,扶貧先扶志,發揮科技生產力。針對果樹、糧食、蔬菜的各個生長發育階段,我們對農民已進行培訓三次。
總之,中小企業局駐石白頭鄉_局工作組,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工作,由于__局村的村情復雜,還有諸多的困難需要克服,對完成好今年的下鄉扶貧計劃并不樂觀,要辦的事很多很多,可需的資金太少太少,這就要求我們帶著感情做工作,不畏艱辛攻難點,進一步提高認識,克服畏難情緒與黨委、政府一道理順村內領導班子,調動廣大村民積極性,創造科學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圍,絞盡腦汁謀思路、千方百計找出路,當好參謀助手,拓寬致富門路,盡職盡責向縣委政府交一份滿意的答卷,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應有的貢獻。
2024下鄉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3
今年以來,按照州委、州政府統一部署,州交通運輸局堅持以扶貧開發工作統攬全局,認真履行駐村幫扶、行業扶貧及綜合扶貧改革目標責任,切實增強精準扶貧工作的緊迫感,強化工作措施,全力服務精準扶貧。
一.精心組織部署,強化責任落實。局黨組定期專題研究精準扶貧工作,對交通運輸行業服務"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競進小康"工作的人員保障、計劃安排、項目支持、資金落實和檢查督辦等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按要求開展專題調查研究,多次現場辦公解決實際問題。明確駐村扶貧和行業扶貧的責任領導和承辦科室,充分發揮駐村扶貧牽頭單位作用,推薦一名正科級干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加強駐村扶貧日常管理,落實駐村工作經費和駐村干部有關待遇,建立完善扶貧工作制度,按制度落實責任、兌現獎懲。
二.突出精準幫扶,抓好駐村扶貧。聯合州地稅局、殘聯、省民族舞團制定了《建始縣三里鄉香樹灣村扶貧開發整推進幫扶方案》,從6個方面謀劃27個幫扶項目。
一是建設施強基礎。以道路、農田、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為重點爭取建設項目。完成7.7公里通村公路附屬設施和安保設施建設,實現客運到村。打通駐點村對外交通連接線和村內循環線,已開工建設的6.32公里村級主干道預計12月底建成。建設飲水管網確保20xx年100%村民飲上安全衛生水。協調電力部門優先實施農網改造,協調縣扶貧部門安排專項資金建設光伏發電系統。
二是促產業提能力。培育甜柿種植等特色產業,力爭今年發展甜柿300畝。引導農民大力發展庭園經濟、打工經濟及第三產業,通過多種途經增加農民收入。開設農技講堂,邀請有關專家講授種養殖業科學技術,選送書記、主任和部分黨員代表到咸豐麻柳溪、宣恩五家臺參觀學習。安排州交通技工學校為該村初高中畢業生進行復合性技能培訓。村委會用房和1100平方米廣場已開工,將于11月底建成。文體娛樂器材和村委會辦公設備購置資金已落實。
三是改生態幫特困。積極協調國土部門為該村整治土地30畝、硬化公路3千米。進一步鞏固"萬名干部進萬村潔萬家"活動成效。對159戶貧困戶逐戶上門核實、逐一制訂幫扶措施。春節、"七一"共慰問貧困黨員、老黨員和低保、特困、五保戶16戶,發放慰問金7000多元和大米、食用油等物資。對部分貧困農民實施異地搬遷、房屋改造。
三.加快持續發展,推進行業扶貧。交通部門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支持扶貧主戰場,通過竟進提質,升級增效,努力為全州競進脫貧、競進小康當好先行,筑牢地盤。
一是科學編制專項規劃。按"規劃適度超前、建設量力而行"原則,結合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建設扶貧規劃,編制"十三五"交通行業扶貧專項規劃,梳理、遴選并逐步完善項目庫,謀劃一批重點項目納入國家、省規劃籠子,為實施全州精準扶貧奠定交通基礎。制定年度交通扶貧工作計劃,將交通行業扶貧工作分解到縣市和局直有關部門。
二是加強項目建設支撐。上半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44.8億元,占年度目標92億元的48.7%,再創歷史新高。利萬高速累計完成總投資的65%,建恩高速完成總投資的17.9%,松樹坪至羅針田段計劃7月28日通車,建始隴里至恩施松樹坪段即將開工;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調整獲批復,鶴來高速明確年底將實質性開工。全州在建或已建成的綠色生態旅游公路新改建項目已有7個、197公里,占總規模的78.2%;在建或已建成的綠色生態旅游公路配套完善項目已有15個、352公里,占總規模的49.9%,其他項目均在進行施工招標或即將開工建設。其他一二級公路方面,新開工7個新改建項目,在建或已建成項目占總規模85.8%。全州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在建交通重點項目達58個。全州具備條件的行政村實現100%通瀝青水泥路。
三是積極發展農村客運。加快實施"村村通客車",爭取州政府下發加快農村客運發展的實施意見和第五輪"三萬"活動村村通客車實施細則,多次召開動員會和現場推進會,與州政府督查室、州"三萬"辦開展聯合督查,建立信息報送、檢查督辦制度,按月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全州2494個行政村(含社區)已通客車2283個,通客車率由57%提升到91.54%,年底將實現具備條件行政村100%通客車,農村群眾出行難、出行貴、出行不安全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