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工作體會:做一名負責任的校長
實現“齊校”并不難,難就難在校長能否有包容的胸懷;實現和諧并不難,難就難在校長是否對自己要求嚴格,而對師生、職工心懷諒解。寬容、理解,是一個學校良性發展的前提。只有師生的寬容與理解,教育教學才能進步;只有教職員工的寬容與理解,學校才能走上健康之路。
當一名校長,其三要求自己有較強的工作能力。
干校長的同行都知道這其中的活夠多,迎接上級檢查能夠整直你,接受同事監督能夠累死你,照顧學生學習和生活能夠拖垮你。這不是順口溜的玩笑之語,在一定程度上是校長生存狀態的真實反映。
“修齊治平”中的“治”講的是“治國”,我想談的是治校。如何治校?這是個大題目,我只是談一談粗淺的想法。所謂“治”,一層含義是治理、管理,另一層含義是后面談到的“平”,也就是治理好,管理好。校長要治理好學校的各項人事,不下功夫,不費心力,是很難達成的,但是花了功夫,下了心力,也不一定能完成任務,達成目標。治理學校,管理學校,涉及到人、事、財、物等。可以說,林林總總,方方面面,不一而足。比如說吧,學期初,課程怎么安排,人員怎么調配,學校的物資怎么使用,怎么規范管理,食堂如何運作,公用經費如何列支,各類項目如何實施等等,小到物品添置,大至人事,校長沒有考慮周全,總會出差錯和紕漏,因此,治理好一個學校很難。這就需要校長通盤考慮,顧全大局,高瞻遠矚,且要有綜合性較強的工作能力。
比如,旗下講話,學校教職員工開會,你要有演講能力吧。比如,老師和家長發生爭執或者老師之間發生摩擦你要有協調能力吧。比如,食堂的采購中可能存在或者已經存在的問題,你要有應對和化解問題的能力吧。比如,少年宮項目建設和留守兒童項目建設你要有策劃和運營能力吧。比如,學校辦校報,你要有整合資源、文案創作、編輯排版以及推廣宣傳的能力吧。可以說,校長如果不是一個多面手,沒有綜合性較強的工作能力的話,治理學校就已經步履維艱了,更何況治理好學校。當然,校長良好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學會用人、學會整合資源的能力。“將將”,也是彌補校長在“治校”工作中其能力存在短板的最好方法。
拿我校為例,雖然個人在計算機應用上是“領頭兵”,可是涉及計算機硬件問題,我很多時候就不得不請我們的電教管理員去處理。再比如,學校財務管理上,我是個門外漢,就不得不仰仗我們的總務主任。在本學期初學校自主經營食堂,一切從零開始,運作模式,管理辦法等等,還需要向有運作經驗的兄弟學校學習。校長不是萬能,但群策群力,集中集體智慧,治校也是有徑可通的。
當一名校長,其四要求自己有較好的領導藝術。
經營、管理學校的人事,校長除了必須有較好的工作能力之外,還必須追求較好的方法藝術。
“修齊治平”中的“平”講的是“平天下”,這個我不敢妄談,但可以就治理好學校說說我的淺薄的認識。
治理學校,靠能力;治理好學校,得靠藝術,講究方法。這個方法,一是自己工作的方法,二是指導青年教師的方法,三是協調資深教職工的方法。
目前我校在校生近五百人,十二個教學班,在職在崗教師二十四人,之外有兩人交流到縣城任教,有一人在縣城實習。在職在崗二十四名教師年齡結構偏老齡化,很多是我的老領導,我的小學老師,還有我工作多年的同事,當然,也有為數不多的三個年輕教師。外加門衛兩人,食堂廚師四人,以及外聘的志愿者、輔導員若干。作為一所完小,雖然不比規模學校,但也算“五臟俱全”,工作上的事情繁多又雜。除了自身繁重的教學負擔,還不得不應對處理各類事務,可以說,用心使力過多,身心俱疲,如果不管不問,也有失職之嫌。
自己身為校長,除了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又要處理學校的種種事務,工作能力是基礎,但方法更重要。近兩個月來,我首先做的事情是梳理人事,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有專項能力的人做專門項目的事;其二,人、事、財、物的合理調配。其三,充分信任,充分放權,遇有學校重大重要事務,校務例會討論并提交全體教職工大會通過;四是著力改善和提高全體教職員工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五是為教職員工解決不容易克服的生活后顧之憂。比如第一方面,學校鄉村少年宮項目建設上,充分考慮到教師的需求以及各自的特長,在小組安排上盡可能人盡其才,也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師資;在電教管理、實驗室管理、圖書管理、教研組等人員安排上,盡可能安排有工作經驗和一定工作能力的老師去承擔相應的事務。比如,第五方面,本學期我校新調來兩位老師,相對離家較遠,考慮到生活上有一定困難,便安排了一間房子作為臨時休息安頓之所。在處理同事人際關系與工作事務問題上,作為一名校長,我本著以和為貴,寬容諒解,相互支持的原則,共事謀發展。當然,對于一些即將表現或已經存在偏差的事情,從大局出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讓全體教職員工認可到我的思考,想法以及行為都是為了工作,為了學校的發展,為了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