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工作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地理教學工作心得體會范文 篇1
缺乏學習興趣從調查的結果看,學生對地理這門課程有著強烈的厭惡感,有60%的學生很討厭地理,只有2%的學生喜歡學地理,有38%的學生覺得對這門課程不討厭,也不喜歡。經分析職高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方面是主觀因素,自身的貪玩,對學習抱無所謂的態度;二是客觀因素,地理知識枯燥無味;三是不良的學習情緒,自卑心理作祟,學不好就討厭學,討厭學就更學不好,以致惡性循環,對學習提不起一點興趣。學習方法不正確從問卷調查的結果看,99%的學生平時不注意知識的積累,不能做到學以致用,只是在考前死記硬背,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地理,是應試教育所致,教法不當,學法自然不當。
學習有畏難情緒從問卷調查的情況看,77%的學生覺得地理知識深奧難懂,沒有一位學生認為地理知識容易學。這與地理知識本身抽象且不易理解有關,也與學生不求進取,知難而退等消極情緒有關。職高學生絕大多數在初中階段都是學習的“失敗者”,他們的學習成績總是處于班級的最后幾名或者十幾名,于是“破罐子破摔”,有逃避學習的心理。
學習目標與實際行動反差較大只有7%的學生認為學習地理用處不大,而73%的學生認為學習地理可以增長見識,20%的學生認為學習地理有利于就業,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結果。可這又與學習興趣、學習成績相矛盾。學生學不好不是不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而是他們的惰性在作祟,不愿付諸于行動。
雖說起點低、知識基礎薄弱、學習能力欠缺是職高生的通病,但好動、思維敏捷、樂于表現,交往能力較強卻是他們的優勢。如何把握職高生的學習能力特點,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與素質,是值得每一位職高教師思考的問題。
探索適合職高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
(一)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職高生在初中成績不好的原因多半是學習熱情不高,上課不愛聽課,如果在課堂上教師還是“滿堂灌”,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游離,產生聽課疲倦,出現睡覺、講話、開小差等一系列問題。在旅游地理課教學中,如何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上好課的關鍵。為此,在課前可以收集大量的圖片資料并進行加工整理,在授課時能夠用圖片說明的一律使用圖片,用旅游圖片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引起他們的震撼,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如在講述錢塘江大潮時,教師可以展示游客與潮水賽跑的圖片;在講氣候旅游資源時,教師可以展示海市蜃樓的圖片;在講名山景點時,教師又可展示大量的景點圖片。學生通過圖片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受,會漸漸萌生和培養學習旅游地理的興趣。
(二)選擇專題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課本是精華,是眾多專家智慧的結晶,可以說內容豐富而全面,但再好的教材學生不接受也是空談。只是照本宣科而不顧及學生的特點,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多而雜,不如
少而精,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考慮到大多數職高學生不善于歸納總結、起點低、知識基礎薄弱的特點,自創教學模塊,以課本為依托而不應拘泥于課本,要選擇專題教學。如在高一上學期教師主要講述三大板塊:一是中國旅游地理區位環境,二是名山旅游資源,三是水體旅游資源。在講述名山旅游資源時,教師從各名山的歷史、文化、傳說、著名景點、旅游活動等幾方面去闡述。這樣的專題教學,脈絡清楚,學生易于形成完整而清晰的知識體系。
(三)在做中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
現代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掌握知識和獲得技巧的主要動因是——良好的情緒”。一個人的情緒是決定他的行為的重要因素,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情緒,自然不會有良好的學習行為。職高學生不僅大部分學習基礎差,而且伴隨著消極的學習情緒:或得過且過,不想學習,只想混個畢業證向父母交差完事;或是缺乏自信,遇到困難,望難卻步。職高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克服消極的學習情緒,培養其健康向上的學習情緒。
十五六歲的職高學生大多個性較強,教師必須因勢利導,要認同他們、賞識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感覺到自身的價值,盡可能地維持良好的學習情緒。
(四)分層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和贊美。分層評價、分層激勵就是采用不同的標準評價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激勵他們超越自己,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其主動性。
職高學生在初中階段始終處于“落后群體”,經常聽到和受到的是教師的批評和冷落,他們總是感到自己不如別人,喪失了學習的自信心。可他們在內心深處同樣希望得到教師的輔導與肯定,希望得到教師的激勵。因此,實施分層評價是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五)設定目標,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而在“職高學生地理學習能力調查”中,只有20%的職高學生意識到學習有利于就業,即學生對于如何培養職業能力比較模糊,未能將學習與就業聯系起來。職高教師要與學生一起設定學習目標,并讓學生將目標落實到行動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使之適應社會的需求。
明確學習目標,將所學知識與相關職業聯系為了形成學生的職業能力,對課程的設計要有明確的定位,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才能圍繞這一中心進行各項教學活動。在導游班的導言課上,教師可與學生共同探討一個問題:一個優秀的導游應具備哪些素質。學生暢所欲言,有的回答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有的回答應具有較強的語言表述能力,有的回答應具備扎實的史地文知識。最后大家一起歸納出優秀導游應具備的素質:服務者的意識、導演的水平和演員的本領,而綜合性的知識和素質則貫穿始終。這樣,在上正課前教師就與學生一起明確了學習目標,即培養應用能力強的高素質導游人才。
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職業能力當今社會需要的是能夠將知識應用于實踐的人才,而職高生進入社會的最大優勢就是具有專業技能和較強的動手能力。職高學生在學校學習階段必須培養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的實踐能力。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是滲透到各學科中的,因此,各學科要相互聯系,專業課不僅應與文化課相結合,各專業課也要相互滲透,才能全位地拓展學生的職業能力。我們知道,旅游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時應學會利用資源,加強與文化課的聯系。如講述古代六大名樓、名山時,可與語文課所學的相關詩句聯系起來,以詩文來記憶名樓、名山;講帝王陵墓時,又可以與歷史知識相聯系。這樣將學生所學的課程進行有機地整合,學生就會覺得學有所用,學有所得,培養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職業能力。
挖掘學生的智能優勢,培養學生開拓創新的職業能力多元智能理論強調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結構和智能優勢。職業學校的學生和普通高中學生的差異不在于智能高低,而在于智能結構不同。積極調動學生的優勢智能,彌補其弱勢智能,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職高學生的優勢智能是好動、思維敏捷、樂于表現。為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潛在能力,挖掘學生的智能優勢,開拓學生的思維。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學會贊賞,并鼓勵其他學生也踴躍地提出問題,然后要求學生課下查找資料,教師則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專題教學,師生共同討論解決。這樣,由學生自設問題進行教學,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更切合學生的特點,易于滿足學生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的職業能力。
因材施教,學以致用只有切合職高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一線應用型人才。
地理教學工作心得體會范文 篇2
一、積極參加課改培訓加強理論學習、促進觀念轉變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通識培訓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進行了解讀科學的培訓使我們對國家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理論、目標、策略、步驟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理論學習的加強是走進新課程的第一重要關口。
二、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切切實實做好高中地理工作力爭全部學生達標
1、學習地理課程標準做好新課程培訓工作認真學習和鉆研學科課程標準新教材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反思與調整力求實現突破課改中的重點和難點。
2、每一個星期的教學進度、課時安排每堂課的大致上法從而保證十個班級的教學進度一致。每位科任老師上倆次公開課取長補短教學相長。
3、做好期中、期末復習工作、認真學習考試說明探討復習教學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試的組織、閱卷、分數統計和閱卷分析等有關工作。
4、抓教學常規組織有關學習活動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斷提高課堂效益研究學法將如何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為研究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主要措施培養良好的道德規范和學習習慣在教學中多采用啟發式創造性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大膽想象、主動參與。課堂上精心設計各種豐富多彩“任務性”活動設計各種真實的活動通過各種實踐達到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單元備課活動研究新課標、把握新教材為了更快更好的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訓期間高一地理備課組就擬訂了針對必修《地理1》的備課暢想開學后及時制定了周密詳細的計劃并已把任務落實。安排我承擔第一章三、四兩節與第五章的集體備課主講任務。備課組采用“個人精備-集體研討-個人修改”的備課新模式發揮了個人的優勢和特色整體提高了備課效率。通過舉辦組內備課活動老師之間的交流、研討、相互借鑒的機會增多對更好的把握、駕馭新教材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幾次集體備課活動不僅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教師的研究視野也開闊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課程的能力增強了。此外還積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課程資源。
四、尋求理念與課堂的最佳契合發現問題、找出困惑新課改實施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斷涌現經過多次認真分析總結本學期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明顯問題
1、課時緊張與教學任務繁重的矛盾
2、理念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較大“一言堂”“滿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銜接問題和矛盾突出
4、配套習題難度較大與教學進度不統一問題回首這即將過去的一學期各項工作扎扎實實、井井有條這讓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將到來的下學期新課改尚處于不成熟的探索階段卻又頗感任重道遠。
要正確引領并促進自己教育教學技能的專業成長必須不斷突破舊的思維方式和個人時間管理方式逐步樹立正確的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加強日常工作的歸納、總結與反思。
地理教學工作心得體會范文 篇3
一、以“集體備課”為核心,科研與教學結合,狠抓教學質量
集體備課成教研組、備課組的最常規、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好間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時間,在備課時間上得到相應保障;二是探索集體備課的新途徑,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各備課組探索多樣化的備課方式;三是“精細教學常規,深度聚焦課堂教學”的主題教學研究,使教師們樹立“關鍵在課堂,功夫在課前”的意識;四是形成了集體備課的流程,即教師通讀教材,研究課標,形成全期教學概要→備課組教學任務分工→完成單元教案→教研討論,進一步修訂→印發每位教師→教師個案設計→進入教學環節,實施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再次修改教案;五是開展不同課例的備課研究。平時教學中遇到的任何問題,大家及時碰頭討論,組內經常開展互相聽課,取長補短,集中智慧,集體攻關,我們已經整理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初中教學地理講稿集,有力地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增強了老師參與教學研究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組織健康有趣的活動,以活動促進師生發展
為創設地理環境,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提高地理學習能力,我們突出地理教學特色,組織開展了以下地理教學活動:
1、地理特長風采展示。
我們此次活動分為三大版塊:地理知識競賽,地理小報制作比賽和地理上課比賽,這些活動強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同時我們教師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2、發揮地理日的作用。
每周一舉辦的地理日倍受學生歡迎,地理日成為地理老師的好幫手,是學生們學習地理的樂園,角落雖小,卻發揮出很大的作用,我們每次都有老師專門負責,協助設置好每周的主題內容。我們還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我們學習地理的背景知識以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
三、辛勤付出,成績顯著
我組教師素質過硬,業務扎實,工作上都能獨當一面,教學風格異彩紛呈,絢麗多姿,每一位成員在地理這一方天地中奉獻著熱情、激情與才情。通過教師的辛勤付出,課堂教學改革成效顯著,多人次在賽課中獲獎,在教學過程中我組教師不斷總結、歸納,撰寫了許多地理教學的論文,或在省市級論文評獎中獲獎,或在各級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
四、反思與探索
在進行集體備課時,對集體備課的具體要求不太明確,備出的有些課操作中不實用,沒有達到研究性的目的。今后我們將圍繞“集體備課”,將教學教研和課題研究充分結合,在實踐中求提高,在研究中求發展。
教研組是集體從事教學研究的組織,它是凝聚教師的群體力量,我們初中地理組在以后的工作中將更加團結,更加努力,為學校的發展,為進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為促進全市基礎教育的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