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駐村工作培訓心得_駐村工作培訓體會(精選3篇)
2024駐村工作培訓心得_駐村工作培訓體會 篇1
1月8日下午,鞏留縣駐村工作隊崗前培訓班順利結業,縣委、組織部長張文軍出席總結會并講話,組織部副部長托巴江·帕孜爾別克主持會議、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魏添翼在主席臺就坐。
加強學習,補齊短板。張文軍要求即將駐村各位學員要積極與前幾批駐村隊員交流好經驗好做法,學用結合,做好駐村工作。善于學習,適應新常態,創造性開展好新時期群眾工作;嚴于律己,堅決杜絕作風松散、來去自如無組織無紀律等現象,要講規矩、做表率,樹立一面旗幟,帶好一支隊伍,建好一個陣地,形成一片堡壘;嚴格管理,建立工作機制,同時要注意干部安全,關心干部的身心,使工作隊井然有序、富有成效開展工作;注重團結,要和群眾打成一片、融入群眾,處理好駐村工作隊與鄉鎮黨委的關系,堅持屬地管理原則不變,處理好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與其他駐村工作力量的關系,協助所駐村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主題明確,亮點突出。此次培訓班經過多次專題商討,在培訓內容和人員安排上,作了嚴格的審定和周密計劃,并注重聽取以往學員們學習培訓情況。在組織管理中,抽調了1名工作特別認真負責的領導擔任班主任,還為班級配備了多名精干的跟班聯絡員;培訓班共開設了33堂專業課,25位老師傾囊相授、兩場電教視頻,一場集中大討論內容豐富,針對性強;并結合實際開展專題調研,撰寫心得體會,專業較強的課程具有指導性、針對性,黨校教師理論水平高,都能從指導學員科學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在提升個人能力修養的同時,更好地為基層群眾發展服務。
擼起袖子,真抓實干。此次培訓班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合理安排課程,開展了上級文件精神解讀、駐村工作重點、惠民政策、信訪、基層組織建設、脫貧攻堅、應急救護知識與常見病防治等幾十個專題培訓,同時邀請縣委組織部、黨校、政法、信訪、農辦、財政、國稅、林業等部門進行了全方位培訓,邀請駐村工作隊隊長做了經驗交流。通過培訓,學員對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有了系統的掌握,觀念得到進一步更新,政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增強了學員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促使學員在到達工作崗位后更加奮發有為、不斷開拓進取,為今后駐村后開展好各項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2024駐村工作培訓心得_駐村工作培訓體會 篇2
在春意盎然,萬物萌動的季節,作為縣法院駐村工作組的成員,我帶著組織的重托和群眾的企盼走進基層,深入開展“萬名干部下鄉”活動,同時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3月7日上午,在院黨組副書記曠云山、工會主席曾雪菲同志的帶領下,我們一行到達了此次目的地風石堰鎮元木村,與村書記何東平、主任周建軍見面后,了解了一下該村的基本情況。安排了住處后,順便訪問了就近兩家農戶,簡單地吃過中餐,考慮了一下以后的工作安排,作為此次下鄉工作組的組長,一方面感覺接受這個任務義不容辭,另一方面又頗感有些壓力,說實話離開基層法庭,不做農村工作已快有6年了,三農工作雖略有所知,但實際也知之不詳。加之這幾年國家經濟形勢發展較快,再次到這里來,簡直有種陌生感,不知具體如何入手。還好,在有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二位領導的指示下,通過與其他兄弟工作組溝通,決定分以下三步走:一、與所有村干部、組長開座談會,了解村里的基本情況;二、到各組村民家進行走訪,了解群眾的呼聲、困難和聽取合理化建議;三、針對了解的問題,反映的困難進行有針對性解決或反映,對極端窮困戶上報組織予以重點幫扶。作好計劃后,通過與組里同事協商決定立即實施。當天下午通過村書記召集,與村干、組長進行了座談。順便走訪了兩戶特困戶,其中一位是老黨員,另一位是五保戶劉運德,到了劉運德的家中,看到的凄涼景象讓我為之心靈一震,同去的其他同事也很有感觸,想不到在早已步入小康社會的今天,仍就有這樣住在開著裂縫的破土房,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老人。第二天清早,將同事們叫醒,簡單吃過早飯后,前往最偏遠的六組、三組、七組進行走訪,晚上回來整理資料。轉眼間,活動開展一個星期了,回顧這幾天走訪過程中所經歷的酸甜苦辣,雖然受過委屈,但感到很欣慰,畢竟如此貼近基層,能夠了解他們的苦,聽到他們的實話,加上我對有關惠農政策的講解,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群眾觀念發生了改變,得到了大多數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此次活動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調整好心態。在走訪中,把村民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村民們也會熱度歡迎,并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二、要為群眾辦實事。說實話,看到該村群眾大部分生活還相當艱苦,特別是一些家庭,因病導致家庭極端貧困,感到十分不安,因此一一做了了解和記錄,提出建議和解決辦法,村里的山路因下雨塌方,組織村民進行搶險和疏通。
三、為人謙遜,努力學習。此次駐村工作,直接面對農民,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加強學習很重要,因此除開展正常的工作外,還要認真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計生、村組織建設、農技等方面知識,開展農村工作才能游刃有余。同時在走訪中,向農民學習,特別向有經驗的農戶或專業戶、富裕戶學習,學習他們的成功之處,有利于向其他村民推廣、引導。
四、改變工作作風,做到眼勤手快。在宣講政策,調處矛盾糾紛過程中要有耐心,只有耐心才能打動群眾的心。同時要多走多訪,多調研,還要善于總結,才能了解村情民意,從而對癥下藥,幫助解決問題。
總之此次下鄉駐村,總結幾天的初步直接觀感:一是山村農民很樸實、很可愛、也很可憐。二是該村農業基礎薄弱,產業落后,搞傳統農業生產在經濟上很難有改觀;三是該村基層設施很落后,村民也越來越邊緣化,離新農村建設的目標相差太遠。心情很不平靜,說實話,國家成立60多年了,改革開放也30多年了,如今社會中還有這樣一些落后貧困地區,老百姓生活得如此凄慘,此情此景,讓人目不忍睹,正是這些困難的群眾讓我感到以后肩上的責任,激勵我要不斷的努力工作和學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2024駐村工作培訓心得_駐村工作培訓體會 篇3
脫貧攻堅,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美好的。接下來的日子,是攻城拔寨、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從我個人了解的情況和理解,脫貧攻堅要出實效并能穩定脫貧,除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幫扶政策外,扶貧需同時扶智和扶志,幫扶干部和困難群眾,必須要相互緊密配合,要像談戀愛一樣你情我愿,而不是臨陣退縮麻木茫然或是只管“等靠要”,要打好組合拳,幫扶干部要有過硬作風和堅定信念,多一些調查研究苦干實干巧干,少一些抱怨和懶散混日子;找準痛點難點,精準施策對癥下藥,幫扶單位多一些后勤保障和幫扶力度。
幫扶干部要提振精神動力,打鐵還需自身硬,提高政治站位和覺悟;貧困戶要激發內生發展動力,要把“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轉變思想觀念。但這一系列的舉措都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雖然客觀環境存在諸多困難,但主觀因素是可以改變的,在此過程中,我并沒有一直那么盲目地樂觀,甚至有過幾多茫然和無奈,但在接下來的幫扶工作中,我會堅定信念和信心,多聽多看,多思多悟,少說多做,多想辦法謀出路,少說困難和抱怨,與鄉鎮的的領導班子和工作隊伍溝通協調配合好,扎扎實實把各項工作盡力做好,如有無法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會及時向單位領導匯報反饋,尋求幫助和解決辦法,在脫貧攻堅大背景大政策下,不忘初心,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