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查工作總結
在普查過程中,特別是開展野外調查工作時,雖然困難重重,但沒有一個隊員抱怨,沒有一個隊員在困難面前退縮,出勤率達100%。象新店、膩腳等高寒山區山高坡陡,許多地方都沒有道路,隊員們就是憑著兩只腳硬是走遍了每個文物點。有時為了準確全面記錄每處文物點的情況,調查隊員不顧疲勞,積極參與清理文物點周圍的雜草、荊棘,扎扎實實地開展調查工作,對所采文物點進行了認真細致,嚴謹求實的調查、記錄、攝影、測量、gps衛星定位、編錄等工作,確保文物調查的到達率和覆蓋率達到100 %。普查隊員們正是本著崇高的敬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全面掌握了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分布、特征、保存現狀、環境狀況等基本情況,編錄完成了普查文物點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登記表等各類普查表格,出色的完成了第二階段的普查任務。
二、 主要收獲
丘北縣地處云南省東南部,國土面積4997平方公里,下轄12個鄉鎮,99個村民委,1262個自然村,居住著漢、壯、苗、瑤、彝、白、回七種民族,F有文物保護單位21項,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 項,州級文物保護單位5項,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4項。自開展普查以來,我縣普查隊員不畏困難,艱苦耐勞,走街串戶、深入村居、走訪群眾、查閱文獻資料,及時了解新線索,嚴格按照普查的技術要求,對新發現、復查的文物點進行認真調查登記,確保文物調查的到達率和覆蓋率達到100 %,完成普查登錄項目100%。在此次普查中,共普查文物49項,其中復查28項,新發現21項,消失文物5項,在普查的文物中,有石窟寺及石刻12項,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2項,古建筑13項,古遺址8項,古墓葬4項。在溫瀏鄉阿古寨和新店鄉小新寨發現的兩條古驛道填補了我縣無文化線路的空白,為研究我縣古代對外經濟交流和文化交流等課題提供了資料。在普查中,拍攝圖片資料1000余張,繪制區位圖、平面圖100余幅,基本能做到圖紙完整規范,照片準確反映文物的位置、環境、本體及結構特征。填寫文物普查登記表49份,文物消失表5份,均按照國家檔案要求規范來做。
在普查工作中,我們還將文物征集與普查結合起來,先后征集了僰人紡織機、織錦、火葬罐等可移動文物,大大增加了我縣館藏文物數量。此外,在普查中,一旦發現損壞文物,我們就及時予以維修,例如在普查經費緊張的情況下,仍然出資搶救了驛道碑3塊,對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雙龍營文廟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共桂滇黔邊區擴大會議會址進行了維修。
我縣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在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通過這次普查也暴露出我們工作中的許多不足:一是普查人員整體專業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對文物線索的挖掘還不夠深入細致,三是宣傳措施仍有待加強,社會對文物普查的關注力度仍有待提高,四是普查中新發現的21項文物,保存情況大多不理想,保護工作亟待加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按照國家規范要求做好普查成果轉化的各項工作,加強對我縣文物資源的保護利用工作,為我縣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