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課程小結2篇
在兩周的色彩圖式語言的課程之后,開始了為期四周的色彩課程的學習.色彩課程的練習主要是在對靜物的寫生中開展的,目的是深化對色彩圖式語言的理解,熟練對圖式語言中的各個要素的把握和運用,重點的是在對圖式語言對色彩中色像,明度,純度要素的協(xié)調運用,對物體的顏色,光影,透視和圖案的構成的表現(xiàn)的基礎上,豐富整個畫面,使畫面更加完整.所以說畫面的完整性是這四周的色彩課程的主要訓練目標.
在四周的色彩課程中,我總共完成了13幅色彩作業(yè).
在課程的第一周,我只要進行了對機器靜物的寫生練習,由于造型能力有限,色彩感覺不太好,寫生的作品比較失敗,畫面缺乏完整性,對靜物色彩的把握也不好,往往只有簡單的明度對比,僅僅用不同的顏色表現(xiàn)了所看到靜物的素描關系.
在課程的第二周,我嘗試了按照莫蘭迪畫面上的感覺,試圖將其把看上去簡單其實卻很豐富的色彩用在對陶罐靜物的寫生中,所以我自己擺了一組很簡單的靜物,在一個黃色的桌子上就只有一個褐色的陶罐,用了兩天的時間去對這個對象進行寫生,最后的效果還是不好,畫面上依然只有簡單的素描明暗關系,也還是用單調的色彩畫出的素描靜物.在第二周的課外作業(yè)中我用水分顏料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臨摹了凡高的《星月夜》,嘗試了凡高那種特有的筆觸,雖然最后完成的作品中顏色和原作中有比較大的出入,一方面是由于我選擇的臨本本身的印刷問題,整個畫面色調偏綠,而我在臨摹的過程中也由于經驗和技術上的問題,調不出臨本上的顏色,所以,畫面氣氛比原作要少很多,但是經過對這幅《星月夜》的臨摹,我一方面體會到了凡高的畫并不是一時意氣之作,他的畫面都是經過精心安排,仔細構圖的,比如《星月夜》這幅油畫,凡高先是用鋼筆做了張草圖,然后再用油畫顏料畫在畫布上,而畫面中高大的貫穿整個畫面的深色的絲柏正好分割了整個天空,阻擋了天空的流動,使畫面更加沉穩(wěn);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在對《星月夜》的臨摹過程中稍稍體會到了用色的一些方法。在臨摹完《星月夜》之后完成的另外一張課外作業(yè)中,默寫了學校宿舍后面一排平房晚上停電時,一半自己發(fā)電亮著燈,而另一半點著蠟燭的場景,在這幅畫中模仿了凡高的筆觸描繪天空,整張畫雖然還是缺乏完整性,但是色彩的豐富程度大有提高。
在課程的第三周和最后一周,我嘗試運用了油畫顏料這一種新的工具,對藍色桌布上的一束花寫生,感受了油畫顏料和我一貫運用的水粉顏料的不同,而畫出來的效果也比水粉畫更好。我在繼續(xù)豐富畫面的色彩的同時,加長完成作業(yè)的時間,以提高作業(yè)的完整性。在完成長期作業(yè)的過程之中,也穿插了小尺幅的短期作業(yè),快速表現(xiàn)場景和靜物制作草稿,以訓練在構圖上的安排和對整個畫面色調和氣氛的控制。在最后一周時間中主要完成考試作業(yè)結束和總結課程學習。
在色彩課程學習的過程中,一共組織了兩次大課,講解欣賞學生優(yōu)秀作品和大師范畫,這對我學習很有幫助,在課程的學習中,老師也細心幫我講解,也促進了我的進步,在以后的學習中我要繼續(xù)努力,提高繪畫水平。
色彩課程小結(2):
XX年4月12日我和另外三名志愿者來到了永豐實驗小學開始我們色彩小教室的第一次志愿服務活動。在西校區(qū)乘坐512路公共汽車去實驗小學的路上,看著窗外的景色,感覺自己離繁華的都市越來越遠,高樓大廈在視線中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青翠的樹木,淺淺的小河。一路上因緊張而忐忑不安的心也逐漸平靜下來。下了車,經過一段長長的不算寬廣的道路,我們終于來到了我們的目的地—永豐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