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精選12篇)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1
為更好維護未成年殘疾人合法權益,關心關愛殘障兒童,讓孩子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5月28日,市殘聯深入開展“情暖六一,與愛同行”殘障兒童慰問活動,為孩子們送去了書包、畫板、畫筆、玩具等小禮物和濃濃的節日祝福,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的節日。
來到市區部分殘障兒童家中,市殘聯領導與殘障兒童家長拉家常,詳細詢問了孩子們的生活和身體狀況及疫情期間在家康復情況,鼓勵家長帶領孩子多參與社會活動,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在宣傳惠殘政策的同時,市殘聯領導叮囑孩子家長一定要堅強樂觀,樹立康復信心,陪伴孩子堅持康復,確保康復訓練的持續性和有效性,如有什么困難就與殘聯聯系,市殘聯將全力做好各項康復服務工作。
“殘障兒童是社會上最弱勢的群體,保障殘障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家庭、政府和社會的共同責任,他們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愛。在未來的工作中,市殘聯將一如既往地關心和照顧這些弱勢群體,用實際行動為他們帶去更多的溫暖和關懷”。市殘聯呼吁社會各界人士要給予特殊兒童群體更多的關愛和理解,支持殘障兒童康復教育事業,營造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氛圍。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2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殘疾少年兒童更是需要全社會更多的關愛。為使我縣殘疾少年兒童過上一個健康向上、幸福快樂的節日,進一步營造全社會扶殘助殘良好氛圍。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潼關縣各校大力開展“關愛殘疾學生共創幸福明天”走訪慰問活動。縣教科局領導、各鎮(辦)教育專干、學校校長以及送教教師紛紛帶著濃濃的愛意為殘疾少年兒童送去了關懷和溫暖。
在送教上門學生賈呈祥、王子俊家中,教科局黨委副書記韓克敏向學生送去了粽子、牛奶等禮物,并與孩子家長悉心聊天、拉家常,詳細詢問孩子們的生活和身體狀況,叮囑他們在送教上有困難要及時向送教老師反映,學校會盡力幫助解決,同時鼓勵孩子們要建立信心,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殘疾學生家庭深受感動,他們表示會積極生活,不會辜負領導和學校的關心與幫助。
此次走訪慰問不僅給殘疾學生帶來了物質上的關懷,更給予了他們精神上的慰籍和鼓勵,希望孩子們在家也能度過一個快樂的節日。
關心殘疾兒童的身心健康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責任,更是整個社會的義務。此次活動的開展,是為殘疾少年兒童送溫暖、辦實事的有力舉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潼關縣教科局將一如既往的關心和照顧殘疾少年兒童群體,用實際行動讓這些孩子和家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全面保障適齡殘疾少年兒童享受教育權利,為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建設貢獻教育人的力量。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3
5月27日,岳陽市岳陽樓區冷水鋪社區活動大廳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快樂六一,讓愛帶我們遠航”為主題的關愛慰問活動在這里舉行。
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甘勇,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政府僑辦主任周澤柱,市委統戰部二級調研員歐陽娟,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主席、市玉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伍玉龍、副主席王志高、秘書長張潔及岳陽市、岳陽樓區殘聯、愛心企業有關負責人參加活動。
活動中,市委統戰部向孩子們贈送了“六一”禮物,市新階聯攜36家愛心企業為岳陽市珍愛助殘服務中心捐贈了13萬元的現金和物資。岳陽市珍愛助殘服務中心的老師和家長們表演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展現了教師們敬業奉獻、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從而表達對市新階聯和社會各界無私奉獻的敬意。
孩子們為大家帶來舞蹈《太空小獅子》、非洲鼓《桃花笑》等精彩節目,展現了特殊兒童自強不息的精神。他們大膽的表現、自信的動作和開心的笑臉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名觀眾,搏得大家的熱烈掌聲。
甘勇稱贊這次活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了社會互助精神,讓特殊兒童及其家庭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愛。他希望市新階聯要繼續擦亮“服務社會”品牌,以實際行動引導全市廣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自覺履行義利兼顧、扶貧濟困的社會責任,在創造更多社會財富的同時,參與更多的公益事業,為促進“共同富裕”貢獻智慧力量。
伍玉龍表示,這次活動為殘疾孩子們送上了節日的禮物和美好的祝福,能夠鼓勵孩子們勇敢地同疾病做斗爭。同時,他希望通過該活動,能引導全社會更多人士加入到愛心助殘行動中,共同關心、愛護、支持、幫助殘疾兒童的成長和發展。
據悉,市新階聯成立3年以來,一直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熱心公益事業,組織廣大會員開展扶貧濟困、防汛抗疫、愛心扶殘助學等各類公益活動30余次,捐款捐物共400多萬元,彰顯了新階層人士的大愛情懷和擔當作為。
本次活動由岳陽市委統戰部、市殘聯、岳陽樓區殘聯指導,市新階聯主辦,市珍愛助殘服務中心、市愛心助殘志愿者協會承辦。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4
一、基本情況
截止20xx年10月,我市共有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72名,其中44名在韓城市聾啞學校上學,其余28名中精準扶貧戶8名殘疾兒童,具體情況為:多重殘疾17名,精神殘疾6名(其中1人在外地接受治療),智力殘疾5人,基本不能生活自理。目前我們主要采用送教上門的方式,幫助殘疾兒童盡可能地接受義務教育。
二、主要工作
1、組織廣大教師了解和學習《殘疾人教育條例》。召開專門的特殊教育招生工作會議,詳細傳達、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提高廣大教師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要求做到招生工作要規范有序,殘疾學生報名各個環節有專人接待。
2、廣泛調查,摸清情況。在暑假期間通過家訪、電話聯系,與殘聯、民政、公安、衛計、扶貧辦等部門積極對接,進行殘疾兒童新生的摸底、調查工作,對全市適齡兒童少年進行走訪,盡可能的鼓勵條件允許的學生家長送孩子到特殊學校就讀。
3、堅持送教上門工作。根據“千名教師包聯千名貧困學生”的精準扶貧工作統一部署,教育局結合教育工作實際,落實殘疾兒童不能入學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建立電子學籍檔案,落實送教上門服務,將殘疾學生包聯到人、到校,由學校、教師每兩周安排至少一次的送教上門服務工作,并根據殘疾兒童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盡最大努力做好殘疾兒童的教育工作。
4、聾啞學校出臺貧困殘疾兒童入學幫扶政策。
(1)建檔立卡貧困生在校期間所有學習用品由聾啞免費提供。
(2)貧困學生每生提供春夏兩季校服,床單被罩被子各一套。
(3)給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每人每學期發放500元生活補助。
5、積極落實省廳有關殘疾學生政策。為每名殘疾學生申請公用經費6000元?生/年,優先保障隨班就讀學生和送教上門的殘疾學生經費支出。
三、今后工作方向
我市特殊教育學校通過這幾年的發展,雖然在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上有所提升,但仍不能很好地為殘疾兒童進行全方位的服務。
1、特教學校的辦學條件急需提升,目前新的教學樓雖然建成,但在部室和器材購置上仍不完善。
2、師資力量需進一步加強,尤其是繼續教育這一塊,教師缺少走出去交流的機會,教師能力再提升還需加強。
3、特教教師專業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用專業引領特殊教育邁上新臺階,為特殊教育提供高水平專業指導。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5
20xx年5月17日是第xx次個“全國助殘日”,全國助殘日期間,為及時關懷服務對象,了解殘疾兒童青少年近期生活學習狀況與需求,惠城區殘聯、惠城區殘疾人康復中心開展了殘疾兒童走訪慰問系列活動。
5月14日至21日,區殘聯通過實施7-17歲殘疾兒童支持性服務項目開展了殘障兒童青少年入戶探訪活動。來自惠州市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和惠州市公民伙伴社工服務中心的社工針對家庭較為困難、居住較為偏遠的22名殘疾兒童展開慰問探訪,為他們送去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物資和電熱水壺等生活物品。在探訪中,社工們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宣傳疫情防控的有關知識,積極引導他們科學預防應對,為返校殘障兒童青少年作出正確的疫情防控提供指導,同時建立健全了殘疾兒童的需求信息檔案,便于后續跟進服務。
5月15至21日,區殘疾人康復中心組織老師們到在訓殘疾兒童家中進行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物資和牛奶、餅干等生活物品。康復中心老師們詳細了解他們在家康復和學習情況,叮囑他們疫情期間做好自身防護,強調戴口罩、勤洗手、不聚眾等防護知識。同時,鼓勵家長要樹立信心,努力克服困難,積極按照康復中心線上康復教學任務做好家庭康復,為孩子的康復創造良好條件。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6
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倡導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5月13日上午,十陵街道和平社區黨總支書記謝明福帶領社區關工組、婦聯等負責同志一行,來到駐區單位和平小學開展“關愛殘疾兒童全國助殘日”活動。
謝書記通過孩子家長和學校老師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并向謝歡、吳語涵等兩位困難殘疾同學贈送了書包、文具,同時,勉勵孩子們要好好學習,爭取用優異的成績回饋社區和社會的關愛,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通過此次活動,不僅加強了社區與學校的聯系,也讓殘疾兒童群體感受到來自社區大家庭的關心和溫暖。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7
一、廣泛深入的開展第xx次“全國助殘日”的宣傳工作。
社區利用居委會的宣傳陣地,如利用黑板報、小標語、橫幅、夜間喊話等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宣傳內容包括第xx次“全國助殘日”宣傳口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社區殘疾人工作規章制度等。
二、保障貧困殘疾人經費的發放和落實,上門慰問貧困殘疾人。
“助殘日”期間對在社區享受低保的36位貧困殘疾人進行了慰問,發放“助殘”慰問金共計1800元。另外居委會從低保的角度再一次仔細的清理核實,到目前為止本轄區并無重度殘疾人、貧困殘疾人還沒有納入低保的現象,基本已將本社區貧困殘疾人應保盡保。
三、結合社區實際,開展一系列的.助殘扶殘活動。工作總結
1、堅持開放殘疾人康復室,讓需要康復的殘疾人朋友進行康復訓練,真正做到“康復一個人,幸福一家人”的目標。
2、“關心殘疾人生活,關愛殘疾人冷暖”。社區組織黨員、團員、社區醫療站醫生、助殘志愿者上門為行動不便的困難殘疾人服務,為殘疾人換燈泡、打掃房屋清潔、與殘疾人談心,真正在社區倡導了助殘風尚。
此次全國助殘日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在社區倡導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有利和諧社區的建設,得到社區群眾的好評。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8
5月14日,由榆中縣殘疾人聯合會主辦、榆中縣特教學校、縣圖書館、棲云北路社區協辦的榆中縣慶祝第xx個“全國助殘日”系列活動“誦讀紅色經典·關愛殘疾兒童”活動在縣特教學校舉行。
活動現場,愛心人士為孩子們捐贈了價值5200余元的衣物。捐贈儀式后,棲云北路社區、圖書館及殘疾人代表進行了慶祝建黨100周年詩朗誦。特教學校孩子們表演了手語舞蹈《感恩的心》,表達了對愛心人士的由衷感謝。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殘疾兒童健康成長作為重點民生工程來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出臺了《關于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方案》,在全縣范圍內正式建立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殘疾兒童康復狀況得到顯著改善,實現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應救盡救”。
此次活動的開展,體現了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群體的“格外關心、格外關注”,營造了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氛圍,傳播了友善、互助、感恩、向上的正能量。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9
今年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國助殘日。為響應“聚焦助殘日主題,通過開展扶殘助殘活動,積極為殘疾人辦實事”的號召,連云港移動海州分公司近日聯合新浦培智學校開展了關愛殘疾兒童愛心行公益活動。
當天上午,40多名殘疾兒童在海州移動志愿者的陪伴下參加了擊鼓傳花、抽獎贏禮包等趣味活動。活動結束后志愿者們向孩子們贈送了書籍和體育用品,孩子們手捧著籃球、故事書等禮物,一張張稚嫩小臉綻放出開心的笑容。
據了解,為積極倡導全社會共同關注殘疾兒童的健康成長,連云港海州移動每年都以微公益的形式持續為殘疾兒童送關愛,幫助殘疾兒童積極面對面對生活的每一天。為彰顯企業擔當,海州移動今后將在公益事業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為更多的弱勢群體送去關愛。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10
在第xx次全國助殘日前夕,為體現黨和政府對殘疾兒童的`關懷,以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溫度,光明區殘聯聯合光明區教育局于5月11日到特教班開展殘疾兒童關愛活動。
活動當天,區殘聯、區教育局分管負責人為特教班學生送上書包、水杯等學習生活用品,并向他們致以節日的問候,祝愿他們能夠幸福生活、更好融入社會。隨后,在特教老師的陪同介紹下,一行人參觀了特教班學生的學習、活動場所,并向特教老師詳細了解特教班的發展歷程、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區殘聯分管負責人向特教老師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強調特殊教育是殘疾兒童重新認識世界、接觸世界的良好渠道,而特教老師作為他們融入社會的“領路人”,肩負了用特殊方式教書育人的重任,希望特教老師用愛和責任助力殘疾兒童健康茁壯成長。
近年來,區殘聯積極開展殘疾兒童少年康復救助工作,不斷擴大康復服務補助覆蓋面,切實提升殘疾兒童少年保障水平,同時配合區教育局落實好義務教育年齡段殘疾兒童少年各項教育優待政策,通過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普通學校就讀、特教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做好教育安置工作,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受教育權利,為殘疾兒童少年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11
今年5月16日是第xx個全國助殘日,為做好助殘日活動,縣殘聯聯合愛心單位,為特教學校在校學生送去文具和夏涼被,讓殘疾人學生感受社會關心關愛,堅定學習信念。在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康復中心,縣殘聯向在康復中心接受康復訓練的50多名殘疾人兒童贈送了積木和兒童故事機,讓殘疾兒童群體感受到來自社會大家庭的關心和溫暖。
全國助殘日活動開展旨在,喚起全社會支持殘疾人事業,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鼓勵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努力為社會做貢獻。
慰問殘疾兒童總結范文 篇12
教育應面向每一個兒童,殘疾兒童也是學生的一部分,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二十一世紀的一代新人,學校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面向那些殘疾學生,并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
我校采取特殊教育和隨班就讀相結合的形式,這樣既有利于普通兒童少年理解、幫助殘疾兒童少年,又有利于殘疾兒童少年在普通學校環境中受到應有的發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共同提高。使特殊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發展,為今后自立、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打下基礎。
一、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特教工作”領導小組,積極、穩妥地開展“隨班就讀”工作,并將該工作列入議事日程,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規范。
二、教師是搞好隨班就讀的主要力量。
我校的“隨班就讀”工作,就是讓輕度殘疾和學習困難兒童在普通班中與同齡兒童一起接受義務教育,并提供必要的個別幫助。讓“中度”和“重度”的殘疾兒童在特教班接受教育。擔任“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工作責任心強,熱愛學生,對這些學生付出了更多的愛心。制定個別化教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多啟發多鼓勵,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
三、重視與規范殘疾兒童的認定工作。對認定后的特殊學生,要求教師不宣傳、不歧視,要更加重視這些學生,為他們建立檔案,把他們的作業、試卷收集起來,進行整理歸檔,進行分析、評估。
四、學校盡可能地提供適合于特殊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讓特殊學生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教育,學到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基本勞動技能,為他們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我們加大投入,新裝修了特教班教室,配齊了電視等現代化設施。
五、對教師進行培訓,要求教師適應新的要求。
隨著教育的發展,對特殊教育教師的培養、提出了新的需求,也要求普通教師具備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識,為此,學校挑選出一些教師進行特殊教育的培訓,使教師的思想政治、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并在學校中開展特殊兒童和殘疾人的全納性教育。
六、加強了“隨班就讀”工作的管理。由校長主管,主任專管,具體落實到特教專管員、班主任、任課老師的管理形式,加強了心理咨詢室、資源教室的管理和運用,每周安排對隨班生進行個別輔導,做好相應記錄。要求教師在備課中定出分層目標,關注隨班生。
一年來,我們在特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想了很多辦法,的確,做好特教工作非常繁瑣,需要我們更多努力,更多智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