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國土資源局工作總結范文(通用3篇)
2024年市國土資源局工作總結范文 篇1
20__年是自主創新促進年,全面貫徹省領導在肥調研科技創新工作時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戰略的核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工作。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
我市高新技術企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上半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預計達到506億元,其中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生產型)實現生產總值369.08億元,同比增長29%以上,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47.05%;實現增加值104.86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43.72%。
上半年自實施“1401” 瞪羚企業行動計劃以來,一批上臺階的“小巨人”企業在實施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帶動下高速成長。江淮自動化、金星機電、工大高科等20余家創新型企業1-5月份銷售收入增幅35%以上,技術開發投入均超過銷售收入6%以上。
(二)“XX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服務功能顯著提升
上半年組織高校和科研院所舉辦各類科技項目推介會,組織XX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0多項成果展示。1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進行技術需求、專利技術及產品展示、推介活動,成為XX市“不落幕”的科技成果、專利技術與高新技術產品展示交易會。開展科技培訓活動,為300多家科技企業進行了科技創新知識培訓和輔導。XX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還與XX市、XX市、XX市、XX市XX區、上海XX區、山東泰安區等地實現科技資源共享。
(三)產學研合作內涵繼續深化
積極推動產學研戰略聯盟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了“XX市產學研戰略聯盟建設操作方案及政策法規建議”、“XX市產學研戰略聯盟建設依據及發展規劃”、“產學研戰略聯盟風險預警指標”等方案的制定和完善,選擇了一批聯盟試點,即將進入到實質操作階段。
加強創新平臺建設。1-6月份全市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目前省級以上中心總數達到30家。
(四)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市建設穩步推進
1-5月份全市專利申請量1192件,比去年同期增長16.9%,授權量達496件;接受專利申請費資助申請395項,資助資金50.96萬元,其中發明專利資助申請241項,資助資金45.5萬元。
(五)科技對新農村建設推動作用充分發揮
1-6月份新建農業科技專家大院8家。協同農委引進蔬菜新品種22個,葡萄新品種19個。圍繞我市新農村建設“十鎮百村”示范工程在全市范圍內遴選6個村進行科技示范村試點工作,以項目實施為突破口,發展農村經濟,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
(六)科技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
為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的政策支撐,著手修訂《XX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和《XX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起草了《XX市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管理辦法》和《XX市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臺運作細則》等政策文件。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科技創新工作離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科教優勢還沒有完全轉化為經濟優勢,企業對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和承載能力有限,成果的經融渠道不暢,影響了科技創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二是創新資源和要素向企業集聚程度不夠,還缺乏一批航母級高新技術企業;三是高企認定停止,企業數量未增。由于國家認定辦法等文件未全部出臺,無法開展高企認定工作,20__年至今未認定一家,影響了高新技術產業規模。
二、下半年工作重點
下半年,我們將繼續解放思想,堅定信心,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實現全年高新技術產值突破1000億,專利授權量突破1000件,新增60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15戶創新型試點企業,建立10個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促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再上新臺階
加大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服務力度,強化科技創新對口服務工作,落實科技特派服務員制度,及時了解企業動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支持“安利工業園”、“合鍛工業園”、“訊飛產業園”、“美亞產業園”等建設,集聚資源,集中支持,加快企業做大做強,同時促進龍頭企業產業鏈的延伸和相關聯產業集聚。
(二)培育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以“自主創新1401工程”為抓手,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著力培育以科大訊飛、四創電子、芯碩半導體、科大立安、易能公司、開爾納米等為龍頭的微電子及軟件、公共安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
(三)強化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建設
進一步發揮XX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資源整合共享、信息展示、交流協作、個性化服務、供需對接五大功能,啟動專業技術、投融資平臺建設,將中心建成為國內重要的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及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全國科技創新要素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
(四)進一步健全政策支撐體系
切實落實試點市部際協調小組會議精神,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申報合蕪蚌自主創新國家綜合改革實驗區,修訂《XX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認真研究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加快制定出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促進產學研合作等政策。
(五)完善創新創業的融資環境
進一步發揮高新技術項目-資本對接會的平臺作用,推進高科技項目融資和成果轉化。加大銀企對接力度,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和擔保體系,鼓勵發展國內外風險投資機構,引進和培育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加快現有投資公司的股份制改造。
(六)加強區域創新的合作交流
圍繞構建省會經濟圈、合淮同城化,積極探索與省內外兄弟城市的科技創新合作模式,擴大試點市建設的示范輻射效應,進一步引領和帶動全省科技創新。
2024年市國土資源局工作總結范文 篇2
20__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一年,我們將把20__年定為全市出租汽車行業“信息化管理年”。深信,在市交通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行業“八起來”目標,以“創新管理模式、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為出發點,以“目標管理”為手段,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開拓進取,狠抓落實,進一步加強出租汽車行業管理,促進出租汽車行業規范、有序和健康發展,著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完善出租汽車管理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進一步加強規范出租汽車行業管理。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一是積極開展出租汽車稅控計價器自動打票機的安裝工作,解決多年來使用的手撕票問題。
二是待條件成熟后,穩步推廣使用出租汽車gps定位系統,建立車輛調度、安全防范、信息采集和行業管理等“四位一體”監控系統。
三是完善出租汽車的遠程監控系統。
四是完善出租汽車和駕駛員基本信息查詢系統,及時了解和掌握其基本情況。
(三)健全組織,強化管理層級
一是充分發揮四區運管所和稽查大隊的職能。進一步加強對出租汽車行業的市場監管,維護合法經營,打擊非法經營。
二是積極籌建“XX市出租汽車行業協會”。搭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交流平臺,充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
三是建立健全出租汽車行業中黨的基層組織和工會組織。為建設和諧行業,維護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上級要求,積極引導和督促出租汽車企業逐步建立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和工會組織。
(四)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五書二制度)
一是為進一步明確責任,層層簽訂責任書,近期,將簽訂20__年度目標管理責任書:1、市運管處與出租汽車企業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2、企業與車主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3、企業與車主、駕駛員三方聯合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4、車主與駕駛員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5、駕駛員簽訂《上崗承諾書》。
二是建立違章行為定期通報制度,對企業、出租汽車和駕駛員違章情況每月通報一次。
三是建立目標管理責任考核制度,20__年末,將對企業、車主和駕駛員目標管理的情況進行考核。
(五)加強對駕駛員管理,建立準入和退出新機制
一是嚴把駕駛員的準入關,初次培訓和復訓的,都必須嚴格審核,凡不符合條件或有不良記錄的,一律不得批準參加培訓,從源頭上提高駕駛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是實行駕駛員崗位培訓常態化,凡《服務資格證》到期的,應及時培訓,改變過去定期集中培訓方式。
三是建立駕駛員星級管理制度。制定《XX市出租汽車星級駕駛員管理規定》(全國許多城市已實行),切實加強行業文明建設,提高駕駛員綜合素質,逐步形成一支職業化隊伍,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四是進一步加強企業的班組長建設,適時召開第四次班組長經驗交流會,表彰優秀班組長,充分調動班組長的工作積極性,發揮骨干和模范表率作用,加速推進措施交接班制度。
五是建立黑名單制度,凡年違章3次以上、情節嚴重、或被媒體通報并造成惡劣影響的駕駛員,應依法吊銷《客運資格證》,3年內不得從事出租汽車營運。
六是定期或不定期在“合肥運政網站”和《的士之窗》發布違法違規和違章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六)加強對出租汽車管理,亮化出租汽車車容車貌
一是繼續加強對XX市出租汽車坐墊套服務中心的管理,使出租汽車坐墊套隔日一清洗,隨臟隨換的目標常態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二是采取措施解決后備箱、腳墊衛生差等問題,進一步亮化車容車貌。
三是進一步規范出租汽車市場經營秩序,著力打擊非法營運和異地經營,從嚴查處欺斬客和其他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四是充分發揮機場、新站和西站出租汽車管理部門職能作用,堅持全天候現場監督管理,堅持向乘客發放服務監督卡,確保連續實現零投訴。
(七)繼續開展文明創建、優質服務活動,進一步提高文明服務水平
繼續開展第七屆“共產黨員示范車”活動。繼續開展第七屆“見義勇為、拾金不昧”評比表彰活動。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同時,我市將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為此,我們將繼續加大對出租汽車行業的管理,進一步提高文明服務水平,擦亮窗口形象。
(八)積極開展出租汽車市場調研。
及時掌握行業動態,撰寫調研報告,為上級領導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九)進一步完善應急機制完善。
各項應急預案和制度,提高快速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做到防范于未然。
2024年市國土資源局工作總結范文 篇3
在開展土地執法模范團場的創建活動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強耕地保護和支持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為重點,嚴格按照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和用途管制的規定,依法用地。并開展了一系列創建土地執法模范團場的活動,將創建土地執法模范團場工作融于日常工作中。就20xx年開展創建“土地執法模范團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政治思想學習,提高綜合素質。
125分局始終把政治理論學習、業務學習作為分局例會的一項重要議事日程,堅持每月兩次以上業務知識學習會,實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大力提升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和管理水平。通過開展創建活動,提高了分局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強化了執政能力,進一步轉變了工作作風,樹立了行業形象。
二、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項制度。
根據兵、師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會議精神和師國土資源局下發《關于20xx年七師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要點的通知》的工作按排,結合125團實際,制定了125團20xx年創建“土地執法模范團場”工作計劃,建立了團、連執法監察網絡體系。125團將開展“土地執法模范團場”活動納入團黨委工作的議事日程,落實了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形成黨委主要領導統籌,團主管領導主抓、各部門協調聯動、社會廣泛參與的創建活動推進機制。
三、“土地執法模范團場”活動有序開展。
1、在用地供應方面:125團分局嚴格執行《兵團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確保重點項目和民生項目用地需求,進一步加大建設用地的供應量。
2、在建設用地管理方面:實施了全程管理,跟蹤服務,融管理于整體工作,在服務中強化管理,在管理上優化服務,創造了良好的建設用地管理新秩序。
3、在耕地保護方面:125團分局按照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進行自查檢查工作,不斷強調耕地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xx年,125團在貫徹落實《兵團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中,嚴格耕地保護責任制度,125團無違法占用基本農田的現象。
4、在土地執法監察方面;125團分局全面開展了動態巡查,及時制止土地違法行為。充分發揮連隊土地協管員作用,對違法用地行為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匯報。截止目前,已經開展日常動態巡查36次,發現并制止違法用地2宗,受理處置信訪案件1起,開展協管員培訓9次,連隊走訪座談4次。
5、在法制宣傳方面:125團分局將土地法律、法規書籍送到基層,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認真做好“六五”普法工作,利用“6.25”土地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宣傳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提高廣大職工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識,促進了125團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6、在地籍管理方面:已順利開展完成了20xx年城鎮、農村變更測量工作,登記發證150余宗。
7、在檔案管理方面:分局已經完成了12年檔案歸檔、裝訂、上架及掃描掛接工作,共計255卷,13年前半年的檔案歸檔、裝訂也已經完成,并按照師局要求完成了20__-20__年檔案掃面工作。
8、土地整治工作:20__年6.22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工程已全部完工,20xx年3.91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工程已于9月份開工建設。居民點復墾工作已全部完成,2連、5連、7連580畝居民點復墾任務已經通過師土地整治領導小組的檢查驗收。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促進 “土地執法模范團場”創建工作高效開展。六月中旬125團分局還組織團開發辦、生產科、基建科等相關部門對125團創建“土地執法模范團場”進行了檢查評比,以創建執法模范團場為契機評選出2連、15連作為125團土地執法模范連隊,為執法模范團場的創建樹立了榜樣。
總之,125團分局在20xx年“土地執法模范團場”創建工作中,嚴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依法用地,保護耕地,取得了一定的實效。125團分局將認真總結經驗、克服不足、開拓創新,繼續加大了土地執法宣傳力度,增強了廣大干群合理利用土地,依法保護耕地的法律意識,為促進125團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