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鄉鎮低保工作總結(精選3篇)
2024年鄉鎮低保工作總結 篇1
尊敬的市人大調研組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首先,感謝您們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對我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調研,同時,也感謝各位領導對我鎮的關心和支持。在此,我就我鎮農村低保工作情況向調研組的各位領導作匯報,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近年來,我鎮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理念,把農村低保工作作為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嚴把關口,規范運作,精心打造“陽光低保”,大力推進以農村低保為基礎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保障了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全鎮的社會經濟發展。
一、基本情況
20xx年以來,全鎮共有2781戶5358人享受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發放低保金590、76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嚴格把好程序關口。根據省、市、縣有關文件的通知和縣政府辦公室文件(永政辦發〔20xx〕82號)要求,結合我鎮實際,我鎮以政府文件(溪政發〔20xx〕12號)印發了《xx鎮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辦法》,就指導思想,保障原則和目標任務,保障范圍和對象,申請、審核、審批程序,農村低保保障標準,法律責任,時間和步驟都作了嚴格的規定和要求。工作中嚴格實行“三榜公布”制度,切實履行低保的審核、審批程序,村委會在確定申報對象前,召開由村兩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參加的民主評議會,逐戶逐人進行評議,經評議通過并確定申報對象后,在村務公開欄進行第一次張榜公布,時間為7天,確無異議的,由村委會報鎮人民政府審核,民政辦經調查核實后,在鎮政務公開欄進行第二次張榜公布,經公布無異議的,報縣民政局審批。經民政局審批被確定為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在鎮政務公開欄和村務公開進行第三次張榜公布。確無異議的,將正式批準為農村低保戶。我鎮農村低保的申請、審核、審批程序符合操作規程,無人情保、關系保、該保未保等違規現象發生。
(二)以人為本,分類施保,解決受保人員實際困難。按照農村低保工作突出重點的原則,我鎮對五保戶、殘疾人、單親家庭、重病人員、老年人、優撫對象、計生戶、以及其它特困戶八類人員,進行了分類施保。重點保障了五保戶、殘疾人家庭和重病人家庭三種類型。
(三)完善工作制度,優化工作平臺。我鎮在開展農村低保工作中,注重創新,科學管理,不斷完善和健全各項農村低保工作制度,優化低保工作方式、方法,促進農村低保工作水平不斷提高。鎮民政所從農村低保信息化網絡入手,建立農村低保電子臺帳,內容完善,數據真實準確,進一步優化了工作平臺。在具體工作中,堅持嚴格按照低保戶申報評議公示制度、低保資金管理使用制度、監督制度、信訪接待制度和民政部門優質服務承諾標準等執行,較好地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為接受群眾監督,鎮政府里專門設立了舉報電話。20xx年以來,共接到群眾舉報4件,我們及時進行了調查處理,取消了1戶家庭的低保資格,該戶戶主王正發,經調查,該戶經濟收入遠遠高于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均純收入693元,不符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四)落實責任,嚴格追究,從嚴查處工作不力不到位。鎮民政所工作人員及村干部在申報、審核保障對象時,對符合條件的家庭無故不報或拖延申報或者將不符合條件的家庭作為保障對象上報的,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確保低保工作做到公開、公正、公平。
三、存在問題
近年來,在縣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縣民政局的精心指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的農村低保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和工作的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操作程序欠規范,工作不夠細致。一是基于農村家庭收入的測算相當困難,基本上還是以評議為主,這就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二是公示操作無實效。低保公示基本上是結合村務公開在村委會進行,有的村民小組距離村委會較遠,對公示并不知曉也在情理之中;三是一些村召開村兩委會存在沒有村民代表參加的現象;四是仍然有個別低保對象與低收入水平不相符。
(二)宣傳工作不到位,主導思想需端正。部分低保戶對低保的政策和標準不清楚、不了解,基層干部也有一些不夠端正的意識,由于這些低保對象大多缺乏知識且有殘疾,認為說也聽不明白。
(三)檔案管理不完善,基礎工作欠扎實。突出表現為建檔工作薄弱環節,鎮、村兩級的會議記錄不夠完整,公示缺少相應的圖片資料。
(四)工作督查力度不到位。由于鎮民政所、鎮督查辦工作繁多且人員不足,很難按時督查檢查到位。
四、下步工作打算和建議
農村低保是國家對于低收入人群的一項惠民政策,不僅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此項民生工程的重要性,更要從制度上、從實際操作中保證政策的貫徹落實和資金的規范使用。
(一)要規范操作行為,注重低保工作的實際效果。一是要按照規定的程序操作,增強困難群眾的主動性和對自身權利的認識,盡可能地減少主觀操作行為;二是要注重公示的實效,三榜公示的程序要完善,公示地點擴大到涉項村民小組;三是要使真正貧困而失去勞動能力的人員享受到低保,防止不符合條件的對象“非常進入”;四是對低保的申請、入戶核查、審批公示和審核工作,應經常化和制度化。
(二)要加大宣傳的力度,以多種形式提高農村群眾對于低保工作的知曉度。部分的困難群眾對低保政策缺乏了解,為此,要廣泛地開展多樣化、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工作,宣傳的方式盡可能地貼近農村實際,易于接受,通俗易懂,使廣大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能夠基本了解低保的辦理程序和政策規定,使享受對象能夠基本知曉低保的基本內容和標準。
(三)加強基礎性工作,提高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低保工作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客觀而言,也與鎮村兩級從事低保工作的人手不足分不開。要進一步加強低保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增強低保管理人員“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宗旨意識和“堅持原則、依法辦事”的責任意識。面對社會的弱勢群體,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需要相應的愛心和耐心。必須照顧到救濟對象的尊嚴,在人格平等前提下進行救助,要避免施舍、恩賜等錯誤的想法及態度。
(四)加大督查接訪的力度,把好監督環節關。加強監督檢查工作是做好低保的一項重要手段,要建立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制度和全程跟蹤監督制度,各相關部門應相互配合,加大查處的力度,同時,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廣泛接受群眾的監督,保證國家這項利民惠民制度良性運行。
(五)科學合理用好農村低保指標,確保農村低保指標落到實處。
(六)多方籌措,積極爭取農村低保指標,進一步擴大農村低保覆蓋面,真正實現應保盡保。
我鎮農村低保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將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在黨和政府“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下,時時處處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貧困、弱勢群眾體為重,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為我鎮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創造良好環境。
2024年鄉鎮低保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我鄉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市、區的正確領導和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文件精神,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改善民生的宗旨,以“健全制度、規范操作、加強管理”為目標,大力推進低保工作,全面提高低保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使低保政策惠及廣大困難群眾,低保工作步入規范管理、有序運行的良性軌道。截至11月份共審核上報城市低保89戶,89人,截止11月份共發放城市低保金73、64萬元。審核上報農村低保327戶,523人,截止11月份共發放農村低保金208、32萬元,及時把黨的政策落到實處,讓每一位困難家庭都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規范申報程序,召開低保聽證
低保工作是社會安定和諧的基石,只有程序規范公正,才有結果的公正。三十崗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低保工作,從維護社會安定和建立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打造“陽光”低保。我鄉嚴格執行低保聽證會,形成制度化、常態化。為使聽證會更加公開、公平、公正,我鄉還成立了由群眾代表、村兩委成員組成的民主評議小組,另一方面由鄉紀委、綜治、信訪等部門組成的評議核實小組參與旁聽、監督。先有申請人闡述,最后評議組成員進行無記名投票,當場唱票,超過二分之一票數將給與公示、上報。通過聽證,讓群眾參與進來,消除誤解,讓真正困難的人得到救助,杜絕了優親厚友、以權謀私等現象的發生。20xx年我鄉還邀請了區、鄉人大代表給予現場督查聽證,低保聽證,群眾評議,得到了區鄉人大代表們的高度肯定。
二、實行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
根據XX區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我們加大了政策的宣傳力度,利用廣播、政務公開欄、村務公開欄,對市區城鄉低保政策進行了廣泛宣傳,使廣大群眾對城鄉低保政策家喻戶曉。其次,認真對照市區文件精神,把我鄉的低保戶分類施保,對那些生重病、大病、單親家庭、殘疾人等實行政策傾斜。其次,按照動態管理的原則,收入有變化的,對低保戶進行調整,做到應保盡保,應出盡出。做到不錯保、不漏保。
三、認真做好低保金的發放和管理
低保金是我鄉城鄉低保家庭的“救命錢”,為了準確、及時發放,我們按照上級要求做好各項報表和清冊的報送,由區財政統一發放,在軟件資料上我們嚴格做到發放清冊、低保證、銀行卡相統一,做到不錯發、不漏發。并告知低保戶每月25號后到銀行領取低保金,確保低保戶生活有著落,基本生活有保障。
四、五保老人和“三無”人員工作得到加強和完善
在市、區、鄉的重視關心下,20xx年我鄉對敬老院異地選址進行新建,新敬老院選址位于三十崗鄉原火龍小學,占地20畝,設計建筑面積4100平方米,總投資420萬元。在為五保老人解決了集中供養的基礎上,為切實解決五保戶的生活就醫問題,在上級及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我們給全鄉五保戶辦理了“農轉非”手續,并簽訂了轉戶協議,將他們納入到城市“三無”人員之中,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使他們每月能領取675元的生活費,鄉衛生院給予定點醫療服務,切實解決了五保戶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問題。
2024年鄉鎮低保工作總結 篇3
一、基本情況:
根據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我市1998年10月開始建立了城市低保制度,20__年7月建立了農村低保制度。幾年來,各級政府克服重重困難,調整財政支出,保障了低保資金的及時足額發放。截止20__年3月31日,全市城市低保對象117970人,占全市非農人口的8.45%,1-3月發放城市低保資金4488.42萬元,人均月補差 127元(含肉價補貼、臨時救助、燃氣補貼);農村低保對象240188人,占全市農業人口的4.4%,1-3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3743.89 萬元,人均月補差60.18元(含肉價補貼、臨時救助資金);救助城市醫療救助對象2730 人,發放救助資金 367.22萬元,救助農村醫療救助對象311758人,發放救助資金1144萬元。城鄉低保政策的落實,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城鄉困難群眾的關懷,化解了大量的社會矛盾,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促進了我市的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實際,堅持“五個到位”,做到效能低保。 一是領導重視到位。黨的__大提出,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社會救助工作提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市政府堅持把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20__年以來,低保工作一直列入市政府經濟發展目標管理的考評重要內容,20__年以來,市政府又把低保工作列入“民生工程”考評,并與各縣(市、區)簽定責任狀。市政府領導多次聽取城鄉低保工作情況匯報,每年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城鄉低保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縣(市、區)政府也高度重視城鄉低保工作,每季度召開“民生工程”調度會,做到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形成了齊抓共管,部門密切協作的良好局面,保證了全市城鄉低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是人員經費到位。市、縣(市、區)于20__年全部建立了低保工作機構,共成立了13個低保機構(信州區、鉛山縣為副科級低保局),配備了工作人員,落實了66個低保事業編,2個行政編。每年落實縣級低保工作經費190萬元,每個社區居委會工作經費20__元。全市街道(鄉鎮)、(村)居委會共安排了1439名專人負責低保工作。
三是管理措施到位。一是充分運用電視、報紙、電臺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城鄉低保政策。二是加強對基層低保骨干人員業務培訓,提高其依法行政工作的能力。三是建立完善動態管理機制。按照常補對象一年審核一次,非常補對象半年審核一次的要求,積極開展城鄉低保“年審”工作。市、縣(市、區)成立了低保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同時還充分發揮低保舉報箱、舉報電話、群眾信訪和監督員的作用,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予以查處清退,對生活確屬困難的漏保戶及時納入。近年來,我市共清退不符合條件的城市低保對象23000人,農村低保對象8400人,實現了“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的要求。
四是資金落實到位。各級政府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保證了配套資金的足額到位 。20__年中央、省財政共下撥我市城市低保補助資金9953萬元,比20__年增加了1800萬元;農村低保資金6267萬元,比20__年增加了5309萬元。根據上級要求,20__年市、縣(市、區)財政共安排城市低保配套資金3075萬元(其中市本級787萬元),農村低保配套資金2197萬元,農村五保供養資金56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資金1371萬元(市本級193萬元),城市醫療救助資金784萬元(市本級176萬元),臨時救助資金236萬元(市本級78萬元)。由于糧油、豬肉、液化氣等價格大幅上漲,給困難群眾特別是城鄉低保對象家庭生活帶來影響。面對這種情況,我市適時提高了城鄉低保保障與補助標準。20__年城市低保保障標準由去年的150元、160元不等提高到200元以上,城市人均補差由去年的95元提高到現在的110元;農村低保保障標準由去年的70元提高到90元以上,農村人均補差由去年的35元提高到現在的45元。
五是配套措施到位。為建立健全對城鄉低保對象的長效幫扶機制,切實保障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我市加快構建了以城鄉低保為基礎,以臨時救助、社會互助為補充,以醫療、教育、住房、司法等專項救助相配套,以優惠政策為支撐,形成責任明確、社會參與、運轉協調、資金落實、管理規范、網絡健全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20__年開始,全市義務教育階段低保對象的子女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優惠政策,對其接受高中段教育減免學雜費。建立健全了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對城鄉低保對象、五保戶因病影響基本生活的給予必要的醫療救助(按醫藥費總額的20%-40%給予救助)。農村低保對象、五保供養對象和城市低保戶中的非常補對象,原則上一年累計救助金額控制在6000元以內;城市低保戶中的常補對象,原則上一年累計救助金額控制在10000元以內。對確屬特別困難的人員,還可適當提高救助標準。同時還建立和完善了多層次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對符合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住房困難的家庭,實施以發放租賃住房補貼為主,實物配租、租金核減為輔的廉租住房制度。
同時,從20__年8月開始,對所有城市低保對象發放肉價補貼每人每月15元,農村低保每人每月5元,截止今年3月底,共發放補貼資金2214萬元;由于受雪災影響,對所有城市低保對象發放臨時補貼每人每月15元,農村低保對象每人每月發放10元,三個月共發放1325萬元;由于油價、液化氣漲價,對所有城市低保對象又發放燃氣補貼,每人每月5元,四個月共發放234萬元。
(二)立足發展,堅持“五化”,做到陽光低保。
各級民政部門發揚“孺子牛”精神,堅持“五化”,實行陽光操作。
一是低保工作制度化。為了使城鄉低保工作正常有序,市政府先后制定和出臺了《上饒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關于對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困戶實行若干優惠政策的辦法》《上饒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細則》等文件,從而使我市的低保工作步入了規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軌道。同時還建立健全了家庭備案制度、來信來訪制度、明查暗訪制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了三級調查、三榜公布,三級集體評議審批的制度,規范了低保監督員制度,統一了檔案管理的內容和形式,做到縣級有檔案室,街道、社區有檔案柜,“一戶一檔”。
二是低保工作程序化。為了認真執行低保政策,縣、鄉、村(居)將城鄉低保政策在公示欄、宣傳欄上向社會公布,做到陽光下運作。為了便于操作,我們還制作了辦理低保流程圖。在具體操作中堅持“嚴把五關”、“六個不批”、“三公開”“三公布”。 “嚴把五關”是嚴把申請入口關、嚴把入口調查關、嚴把收入評定關、嚴把監督關、嚴把會議審批關;“六個不批”是不符合條件的不批;手續不齊全的不批,收入核查不清的不批,群眾有異議的不批,責任不明的不批,不按程序申報的不批。“三公開”和“三公布”是實行低保對象、低保標準、補差金額公開和堅持申請名單、審核名單、審批名單的公布。20__年通過開展以政策落實為主要內容的全市農村低保工作“回頭看”活動,糾正了一系列不規范的行為,維護了農村廣大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是低保工作社會化。首先是實行低保資金發放社會化。全市城鄉低保“常補對象”全部進入銀行或郵局發放,“非常補對象”則通過街道居委會發放;德興市、婺源縣、廣豐縣、上饒縣、橫峰縣、信州區的低保資金全部通過銀行發放。對行動不便的低保對象,村(居)委會還派人把錢(物)送到低保戶家中。同時低保審批社會化。村(居)委員在審核低保對象時,主動邀請村(居)民代表、監督員、老黨員等參加評議委員會,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