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寒假志愿活動總結(精選3篇)
大學生寒假志愿活動總結 篇1
20xx年2月19日,今年的第一場大雪在春節后如約而至。持續一夜的降雪,將整個世界妝扮的格外美麗,一片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但厚厚的積雪給行人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身為村里一名普通村民,我覺得有義務、有責任為村莊做一點事,以確保村民出行安全,尤其是老人、兒童的安全過橋。2月19日上午,我們志愿對村里的主要橋面及橋下坡展開了鏟冰掃雪的志愿服務活動。
顧及到早晨行人出門較早的特點,19日上午6時許,我與村里一些其他志愿者們分別就近對各自家門附近的主要橋面開展積極的清掃積雪活動。大家不顧天氣寒冷,手持鐵锨、掃帚等實用工具,用力鏟除橋面厚厚的積雪。在清雪行動中臂膀酸、鞋浸濕,都全然不顧,干得熱火朝天,沒有人叫苦喊累。掃雪過程中。西1橋上,一馬當先與其他幾名志愿者組成義務掃雪小分隊,扛著鐵鍬、掃帚,來到橋面清掃冰雪。有的鏟冰,有的掃雪,經過近一個小時奮戰,終于將西1橋面的冰雪清掃干凈;西2橋前,火紅志愿小馬甲在寒風佇立帶領的志愿者們揮舞著鐵锨、鐵板等工具,把路面上的凝雪堆到一邊,清理出一條通道,方便過往行人通行;蘇永明則帶領著一些志愿者在村口西3橋邊清除冰雪,一個個累的腰酸背疼,汗水順著臉頰流淌,但卻仍然干的起勁,半小時的努力終于使橋面積雪清掃干凈……經過大家的緊張勞動,原本滿橋積雪、濕滑難行的橋面終于露出了水泥橋面,過往行人紛紛向我們投過贊許和感謝的目光。經過2個多小時的努力,我們共掃凈村里12座橋,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大家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本次志愿掃雪活動,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減少了老幼群體因積雪路滑摔倒、摔傷的可能。同時還鍛煉了我們的綜合能力,提高了社會責任意識,增加了實踐活動經驗。有利于青少年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格的塑造,有利于我們的健康成長。利益方面,橋面清雪,安全出行的志愿服務活動還發揚了無私奉獻精神,傳承了尊老愛幼美德,為建設和諧、美好新農村貢獻了力量。
大學生寒假志愿活動總結 篇2
陽春三月,是我國大學生志愿者活動月,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我班積極行動,于3月26日下午,在徐州湖濱西村社區廣場,開展了主題為“預防進社區,服務走基層”的活動。
青年志愿者活動是倡導團結友愛,服務大眾的社會風氣,是當代社會主義一項偉大的事業,它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承擔,也是我們學習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體現,是我們的行動指南。自活動開始籌備以來,在院團委的精心指導、幫助下,取得了滿意的成績。
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期,同時也是預防的最佳時期。據了解,湖濱西村是一個老小區,距菜市場較近,人流量大,衛生狀況不容樂觀。在社區居民中,老年人所占比重較高,容易受傳染病威脅。而且,該小區整體文化水平較低,預防意識相對薄弱。
全科醫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二級學科,其服務地點是基層衛生機構,服務方式是“六位一體”的全方位健康照顧,即預防、治療、康復、保健、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其中的“預防、健康教育”和我們專業的練習還是比較的,這對于我們同學認知將來的職業角色有很大幫助。
本次活動,我班同學共分為五組:
一、宣傳組主要負責基礎預防知識講解;
二、傳單組走上街頭發放預防宣傳讀物
三、消毒組負責小區樓梯口等衛生死角的消毒
四、攝影組全程記錄志愿者活動
五、后勤組為各小組提供物質供應及搬運活動用品此次活動時間大約為3小時。和去年三月份的學雷鋒活動相比,這一次班委事前組織籌備工作更完善,同學分工更加明確,配合更加默契。此外,也獲得了社區居民廣泛好評。
然而由于目前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有限,只能為社區居民提供一些簡單的服務,還不能給他們提供其他更加深入的講解;此外由于資金有限,我班消毒工具設施不足,消毒效果不理想;部分同學沒有穿白大褂或沒有佩戴綬帶,外加語言表達能力不強,遭到部分居民誤解等。這些問題,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都應注意。
今年是中國共青團成立101周年,作為一名共青團員要深化團員意識,要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要深入基層,主動、積極地承擔社會責任,為廣大群眾提供一些自己能力之內的服務。通過這樣的活動,無論是在能力還是在思想境界上都是對我們的一個提高。
大學生寒假志愿活動總結 篇3
3月5日早九點,由化藥院志愿者協會會長余意帶隊,兩名副會長和一位干事一行四人來到了陽春社區,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熱情的接待了一行人,在居委會辦公所在地的門口醒目的掛著“武漢工程大學化工與制藥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共建”的字樣,在短暫的介紹了社區居民的家庭情況后,兩位熱心的工作人員帶領一行四人來到了第一戶人家,第一戶人家由一對中老年夫婦,老奶奶于20xx年中風,留下右半身偏癱的后遺癥,現在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生活全由老伴照顧;老爺爺精神矍鑠,身體健康,一行人到達家中,幫助一家人簡單的整理了家庭衛生,協助老爺爺將老伴移至樓下,享受初春午后的暖陽。
隨后,一行人來到第二人家,第二家是老年夫婦家庭,相對第一家,條件優越很多,爺爺是退休公務員,奶奶是地道農民,老兩口感情非常好,共同愛好是寫毛筆字,老兩口有一雙兒女,目前生活非常滿意。
對于當代大學生,除了家中的老人,很少有機會能接觸到我們祖輩,此行給了我非常大的觸動,很難遇見二三十年以后,我們的父母也會老去,本身虛弱的身軀還會經受各種病痛的折磨,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選擇用什么去贍養他們,小時候我們還會經常把孝順掛在嘴邊,真正需要我們付出的時候,我們又能怎樣應對。面對病痛的折磨,很多老年人選擇自暴自棄,而有的人選擇微笑的面對人生,臨走前,我們與中風的艾奶奶合影,雖然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感情,但艾奶奶擺出各種俏皮的姿勢跟志愿者合影,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一個重病之人的強大內心,在場的志愿者盡其所能希望能幫艾奶奶做些什么,但艾奶奶總是急切得看著他的老伴,這種相依相偎一輩子不離不棄的愛情,跟現在年輕人追求的功利感情到底相差多遠?
第二家老年夫婦,由于兒女生活條件非常優越,因此二老晚年生活也沒有顧慮,一家人有無數理由共享天倫,當我們的父母老去,我們是否有能力讓他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能否讓他們完成年輕時由于撫養我們,由于家庭重擔而沒有完成的理想,能否讓他們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能否用優質的食品去保健他們的身體,這些東西都很值得我們思考。
這次看望老人活動過后,感慨良多,現在年輕人追求個性,追求獨立的路上似乎都走偏了,忘了根,忘了本,很多真正的良善正在被淡忘,很多人沒有耐心面對一個表達能力不盡如人意的老年人,但是,一旦當你有尊老愛老的覺悟,你就會從他們歲月的積淀中學到很多很多,人的至善之情便是尊重過去,尊重歷史,尊重老者,終有一天我們的父母也會老去,我們也會老去,我們希望我們的后代如何來面對我們,我們現在就要做出表率,接觸老人,幫助老人,傾聽老人,是對自己心靈的一次凈化。
為深入貫徹落實志愿者服務精神,扎實推進志愿者服務質量,在志愿者日期間我們廣泛開展了志愿服務活動。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價值理念,培養關愛他人的社會文化氛圍,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工程建設,為建設文明縣城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精心組織、主題突出
結合《市社區志愿活動方案》要求和工作實際,制定了《縣二0xx年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方案》,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有效載體,貫徹落實。社區志愿者協會活動突出在關愛貧困、留守兒童、困難群眾和空巢老人上,活動主題明確具體,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貼近群眾、帖近生活。
二、突出內涵、活動豐富
活動中,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要求貫穿活動始終,通過送溫暖讓群眾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關懷,增強了群眾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珍惜現在美好生活的情感。更通過人文關愛,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構建了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同時,在本次活動中,社區志愿者和居民群眾、中小學生開展向模范學習活動,了解和學習他人的感人事跡,營造學習道德模范、尊重道德模范的良好社會氛圍,志愿者深入到貧困戶、殘疾人、貧困、留守兒童家中送去書籍、慰問品和親情的關懷與溫暖,幫助打掃衛生。
三、廣泛動員、社會參與
把群眾作為活動的主角,順應百姓生活的新特點、新期待,設計了居民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活動項目,增強了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各類活動既極力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實際需要,又注重因地制宜、務求實效,積極倡導文明、和諧、互助、友愛的理念,在體現人文關懷中倡導了文明新風。
四、加強宣傳、輿論引導
通過加大對志愿者服務活動的宣傳,不斷吸引更多的社區居民參與到志愿活動中來,同時社區志愿者協會發布了專題活動信息,并以文字和圖片等形式進行了記錄。通過廣泛宣傳報導,不斷弘揚關愛他人的社會氛圍和社區志愿服務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