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農業科技工作總結
(四)提升水產養殖科技含量,實現品種換代和產業增效。
水產科技工作圍繞良種選育及其高效養殖配套技術進行,成效顯著。除了我省傳統優勢品種如:壇紫菜、西施舌、鋸緣青蟹的生產穩步發展外,又出現了多個有良好產業化前景的優良品種。西施舌人工育苗今年獲突破性進展,培育出幼貝13萬多粒,對完成西施舌的規模化人工育苗具有實質性的意義。國家863項目"大黃魚品種改良育種技術"研究,繁育改良子一代50萬尾,自育20萬尾,建立了雌核發育系。在國內率先突破銀鱸全人工批量育苗和穩定的苗種生產技術,并進行了集約化養殖,全省輻射推廣數千畝。軍曹魚的引進及養殖技術研究,青石斑魚人工繁殖技術研究,斜帶髭鯛人工育苗研究等成果,為水產養殖業開拓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經多年的研究,探討出全人工養殖繁育中華鱘的途徑,初步總結出一套南方氣候條件下人工養殖中華鱘的關鍵技術路線,為今后規模保護、利用、開發中華鱘提供依據。對蝦養殖開發出一系列高產、高效、健康養殖技術,餌料微藻養殖研究與技術開發取得成功,推動了相關品種的集約化養殖和產業增效。利用鮑殼開發保護視力的功能食品的研究為水產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海洋功能食品的開發開拓了新的領域。鮑魚育苗脫板病的研究,
為解決困繞我省鮑魚生產的育苗難題提供了技術支持。
(五)林業科技以林木良材選育和食用菌、花卉集約種植技術開發為重點,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三豐收。
林木良種選育繼續以人工速生林適生品種選育和林木專用材定向培育和快繁技術開發為重點,為林木資源分類經營和集約栽培提供技術支持。通過重大項目的專項招標立項開展速生樹種西南樺、光皮樺快繁技術研究及應用,建立擁有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西南樺、光皮樺優良樹種無性快繁技術體系;開展福建森林良材選育及生態系統效益研究,完成福建柏無節良材選育研究,相關技術的應用一方面促進了林地植被的生長,明顯改善林地土壤肥力,另一方面提高了材質,使木材市場售價提高了2-3倍,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重大森林病蟲害松材線蟲、松突圓蚧的防治研究取得新進展,重點抓好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其中,松材線蟲防治技術研究對松材線蟲病主要媒介昆蟲松墨天牛的引誘劑配方進行改良研究,開發和引進毒力高、針對性強的白僵菌、綠僵菌等生物殺蟲劑并進行批量生產和林區應用;松突圓蚧防治技術研究主要是深化蟲害發生、發展規律研究、引進天敵、加大天敵繁育和推廣力度以及營林技術措施研究等,上述研究將最終形成相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成果。
防護林科技實施竹子替代木麻黃更新沿海防護林及生態技術研究并在東山沿海防護林項目實施地取得重要進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100多種各類竹種在防護林帶和沿海鹽堿沙地種植成功,在取得新的生態防護效益的同時,為實施地的經濟林業和旅游業增添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水土保持科技完成了長汀水蝕荒漠綠化技術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技術突破,篩選出"類蘆"等重要的適生草種,并開發出相關配套技術,為我省和我國南地區水土流失區治理水土流失做出了重要的科技示范,相關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部當年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立項,并取得了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殊榮。
食用菌科技落實"技術標準化"戰略,立項開展銀耳、姬松茸等重要食用菌品種的綠色食品標準化研究與示范,提高食用菌品質,減少農殘,突破市場對我省食用菌產品的品質和技術瓶頸。特色花卉產業科技開發扶持了我省著名花鄉漳平永福杜鵑花產業的發展,成功引進四個西洋杜鵑品種和多個國內外名優花卉,開發出一套適合當地花卉產業發展的產業化配套栽培技術,年培育西洋杜鵑優質扦插苗250萬株,上市各種規格可控花期成品西洋杜鵑花60萬盆,產值1650萬元,稅利495萬元,實現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六)漳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得到國家科技部的肯定。
XX年漳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繼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閩臺農業科技合作交流為紐帶,以花博園為依托,以花果生產、精深加工、良種繁育為基礎,開展農業優良品種引進、選育和先進技術的創新、集成、示范和推廣。載止目前,園區已有1000多家企業入駐,其中"三資"企業40家(臺資35家),累計利用外資6500萬美元;內聯企業120家,利用資金2.5億元。已建成閩臺農業合作交流基地5萬畝,輻射推廣區域20萬畝,設施農業3500畝,節水灌溉3萬畝,無土栽培500畝,花果茶批發市場1000畝,保鮮加工車間5萬平方米,全區年產值5億元,其中花果業產值4.5億元,整個園區的現代化建設已初具規模.在努力實施科技部已下達的國家項目"亞熱帶花卉果樹良種引進
篩選及示范栽培研?quot;項目基礎上,XX年經過參與競爭和專家評審,爭取科技部下達園區新的國家級項目《福建漳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資助金額48萬元。全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ISO14000環境認證培訓班在我省漳州農業科技園區召開,來自全國的與會專家、領導參觀、檢查了我省漳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相關項目的工作進展,認為我省的園區工作在全國的園區工作中屬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