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上半年質監局工作總結
由于措施得力、扎實有效,兩大安全工作受到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上半年我局榮獲市食品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縣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局長劉恩芳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市安全生產先進個人。
三、以源頭監管為重心,強化行政執法工作
一是把食品安全責任制、打假責任制、安全監察責任制納入到源頭監管責任制之中,將四者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責任區劃和責任人員相吻合。將全縣劃分為五個監管責任區,成立了源頭監管、食品監管、打假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分片包干負責的原則,倡導對一對一的監管模式。制定了源頭監管、食品監管、執法打假實施方案和工作程序,對全縣143家企業的電子監管檔案和紙質檔案進行完善和清理,規定了定期
巡查,監督檢查、抽查制度,對不具備生產能力的7家生產企業責令停產整頓。監督抽查樣品80組,完成率達100 %,合格76組,不合格4組,抽查不合格后處理到位1起。
二是強化打假治劣工作。上半年,先后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百千萬活動、春季農資專項打假活動和建材專項整治活動、3C認證產品專項檢查、節日期間食品專項檢查、計量專項檢查共11次。共出動執法人員6500余人(次),檢查生產企業214家(次),檢查倉儲、倉庫48個。查封非“B”瓶和捆扎啤酒7萬瓶,搗毀制假窩點6個。共辦理行政執法案件212起,其中現場案件42起,立案170起,結案131起。極大地打擊了制假售假者的囂張氣焰,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做出了積極貢獻。
四、強化服務意識,做好基礎性工作
一是繼續推進以質取勝戰略。上半年,我局繼續以質量和打假兩個行政責任制為抓手,充分發揮質量聯席會議的作用,第二輪“質量興縣”工作正在準備中,召開質量聯席會議一次。通過把源頭質量監管、推進名牌戰略、強化企業基礎工作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促進我縣產品質量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目前,我局正積極對安徽臨泉山羊集團有限公司、安徽隆茂糧油實業有限公司進行名牌培育,對4 家小型企業實行對口幫扶,切實幫助這類企業解決質量難題,不斷提高其產品質量水平,增強其產品市場競爭力。幫助2家面粉生產企業、3家飲用水生產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幫助5家企業換發食品生產許可證。定期監督抽查80組。
二是抓好標準、計量等基礎工作。上半年幫助企業新訂標準1項,農業地方標準2個,辦理代碼187份,條碼3個。共抽查定量包裝23組,合格16組,不合格7組,立案7起。12家企業建立計量體系確認,抽查計量器具2組,查處計量違法案件8起。集貿市場在用計量器具強檢24臺次,強檢率100%,強檢合格率達100%,公平秤設置及受檢率達100%,檢定加油機156臺次,強檢率100%,合格率100%。大中型企業在用計量器具強檢率100%,合格率100%。查專業集貿市場4個,批發門點16家,生產廠家6家。
三是認真做好《備忘錄》各項工作。制定《穿心蓮種植技術規范》、《黑甘薯種植技術規范》兩項地方農業標準。國家級無公害芝麻示范項目和三元雜交豬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進展有序。
四是法制建設工作得到加強。上半年我局出臺完善了《行政執法工作職責制度18項》,有效地對執行人員及行政行為進行了規范。上半年,加大了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在各級媒體上刊登報道共11篇。圍繞“3.15”、效能建設、送法下鄉安全月等開展宣傳活動7次,突出宣傳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工作成效,為打假治劣工作的開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制輿論環境。
五、存在問題
一是效能建設活動中,個別同志對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高,認識不到位,以為是走形式。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對理論學習認識還不足;二是工作在第一線的同志,工作往往是到企業進村串戶進行檢驗檢測,在機關辦公室的時間少,有時覺得不一定要呆在辦公室,紀律有所松懈,不能坐下來系統地進行學習;三學習針對性不強,尤其是與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還不夠;三是機關個別職工上班時不能嚴格按照局內規章制度工作,存在早退和脫崗現象。
二、干部職工服務意識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受人員素質限制,對企業的技術指導不夠,服務質量有待提高,服務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在源頭監管中,對小作坊企業的監管措施不得力,監管效果不明顯;執法隊伍“三員”建設待加強;由于人員力量經費有限,存在工作不夠到位,督導不夠理想的問題。特別是經費不足,無法開展大范圍的產品監督檢驗,致使日常監管工作難以滿足要求;無證查處力度不大,證后監管不力,企業信息收集不全等情況。職能股室隊所相互配合不夠。
四、在行政執法中,部分執法人員辦案水平不高現象,執法過程中宣傳法律法規力度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