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XX年度工作總結
眾“一事一議”,籌措建設資金。各鄉鎮村結合新農村建設,通過“一事一議”修建通村公路,采取尋求家鄉在外成功人士捐款、拍賣閑置資產等多種渠道,籌集交通建設資金1200余萬元,確保了200余公里農村公路的開工建設。(三)不斷改革創新,推動提速創優。推行農村公路建設體制改革。改變過去農村公路建設由交通部門大包大攬做法,實現“政府當業主”角色轉換,變部門行為為政府行為、社會行為,破除了鄉鎮政府在農村公路建設上的“等、靠、要”思想,形成了交通建設社會合力。交管站實行了合站改革。將原來的10個交管站撤并至6個,整合費收稽查力量,提高了費收效率,規范了交管站執法行為;集中資金,改善了交管站基礎設施,雷公站房得到更新,棠棣站房新建正在進行,府城站辦公環境得到改善,新購辦公用桑塔納小車2臺,提升了交管站執法形象。公路段推行項目成本控制管理改革。將承建的施工項目、養護作業和瀝青油灶、碎石廠實行內部招標承包,由中標承包人改進和加強管理,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按參入股份和技能分配勞動報酬,調動了施工人員積極性,加快了工程進度,提高了施工質量和效益,改革成效明顯。客運企業實行內部承包改革。汽運總公司將長途客運站試行經營責任承包,減少了管理層損耗,年增效20余萬元,促進了公司穩定發展。創新方面,解決新問題取得新進展。在推進“路站運一體化”方面,摸索出延伸公汽線路、開辟通村客運線路、組建農村客運公司三條途徑,有效解決了農村“路通車通”問題,惠及20余萬農民。應用節約環保技術取得新進展。在能源、環保壓力日益增大的環境下,公路段投資近20萬元,對油灶瀝青拌合料加熱裝置進行了技術改造,將原來燒煤油加熱改為燒煤粉加熱,實現了污染達標排放,年節能降耗35萬元。實現可持續發展有新思路。公路段在開發園區投資250萬元,征地50畝,作為資源儲備和項目儲備,致力開拓公路建設相關業務及其他領域,走多元化的發展之路,為促進公路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四)完善制度措施,推動提速創優。一是健全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督促鄉鎮建立質量管理制度,設置必要的質量監督機構和人員,強化質量責任意識,建立健全質量監控網絡,增加必要檢測設備和手段,加大質量巡查力度和密度,嚴防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違規行為;落實建設質量責任終身制,建設一條路,做一個公示牌,將施工單位、責任人、舉報電話等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嚴格竣工驗收制度,沒有錯車臺的不予驗收,沒有達到路基標準不予驗收,沒有填筑路肩的不予驗收。二是創新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周密研究,制定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起交通應急處理機制,落實預案措施,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三是全面落實各項便民措施和服務公示制度。各單位將各項便民措施和服務承諾上墻,全面公示服務內容和執法依據、標準、程序,推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理制、服務投訴處理制,行業管理質量明顯提升,管理效率明顯提高,服務觀念明顯增強。四是建立運輸經營糾紛調處制度。設立運輸服務投訴處理中心,加強不同客運類型經營者協調和溝通,及時處理和化解運輸矛盾和糾紛。五是建立績效管理機制。在系統內建立目標責任體系,轉變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用績效考核指標公正考評工作人員業績。(五)堅持以人為本,推動提速創優。著力從教育入手,不斷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加快交通發展。廣泛開展向陳剛毅學習活動,各單位通過組織聽報告會、看電視宣傳片、讀報等形式,學習了解陳剛毅先進事跡;通過組織討論、寫學習心得、演講比賽等方式,廣泛宣講先進典型事跡,深化理解剛毅精神內涵,干部職工積極立足崗位爭創一流業績。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和“戒賭、治玩、反空談”活動,黨員干部廉政勤政意識明顯增強。開展執法整訓、文明執法觀摩會和執法文書評比,請法律專家講座,進一步規范了交通執法行為。實施人才素質工程,不斷加大職工培訓力度。公路段鼓勵職工自學深造,建立了報銷學費制度;實施技術幫帶責任制,培養專業技術骨干和崗位能手8名,確保了項目建設需要。扎實開展“316國道文明路創建”和“文明城市創建”雙創活動,組織開展人性化社會服務,通過臨時延伸2路公汽,方便市民清明掃墓;更新公汽站牌,靚化城市標志;出租車免費接送高考學生,真情回報社會等活動,展示了交通文明優質的服務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