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的精神廣播稿(精選3篇)
雷鋒的精神廣播稿 篇1
為什么雷鋒值得大家紀念和學習呢?雷鋒有什么樣的精神流傳下來呢?
我們今日的所謂學雷鋒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雷鋒,每年三月五日的學雷鋒活動更多帶有一些紀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語:
雷鋒精神體現在一個個具體行為當中,我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也是從他的具體行為認識的,這樣人們理解的雷鋒精神比較狹隘具體,把扶老攜幼、扶微救困、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情理解為學雷鋒,這當然是誤解了。雷鋒精神自然樸實無華,并不是人為刻意制造出來的,他體現雷鋒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鋒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之所以無法象他那樣做到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理念無法達到像他那樣忘私的地步。我們用偉大形容雷鋒同志,也說明不是人人能達到雷鋒精神,我們只能有一部分行為達到雷鋒精神的要求。
雷鋒精神的實質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不可能要求大眾普遍象雷鋒同志那樣付出去幫助別人,這樣的話,雷鋒的平凡就不可能成為升華到偉大。 時代在變,我們國家進入商品交換時代,曾經的無私幫助變成有--務,這就不可避免使傳統的雷鋒精神受到挑戰。雷鋒精神是永恒的,但是,體現雷鋒精神的行為并不是永恒的。雷鋒精神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精神,今日人們所說的愛心實際是雷鋒精神的另外一種說法。雷鋒精神是一種愛心表達,但雷鋒精神所表達的愛心是更加具體和真實,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愛心卻很抽象廣泛,每一個人可以隨意創造體現愛心的方式,不象雷鋒精神那樣體現在雷鋒同志的具體行為當中。
我們必須接受時代的變化帶來對傳統雷鋒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認無私幫助變成有--務也是一種進步。當然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有--務,愛心本身體現著社會存在無償服務的雷鋒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還會有無私的幫助,不是什么事都要有--務。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并不是每一個都具有象雷鋒同志那樣無私奉獻精神,而是每一個人能做到為別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幫助,我們微不足道的幫助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大問題,這不是能用價值衡量的。
雷鋒的精神廣播稿 篇2
甲:今天是3月2日,再過三天——3 月5日,是一個大家熟悉的日子。
乙:是的,雷鋒叔叔離開我們已經49年了。
甲:可雷鋒精神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乙:就讓我們在本期廣播中再次來緬懷這位偉大的革命戰士,再次感受他忠于人民的高貴品質。
乙: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甲: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乙: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甲: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乙: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會想起這一段話。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會為自己的碌碌無為而感到悔恨,會為曾經的虛度年華而感到悲傷。
甲:但是,雷鋒叔叔可以挺直脊梁堅定地告訴你,他短暫的一生賦予了生命最完美的詮釋,實現了人生最昂貴的價值。下面讓我們一同走進雷鋒叔叔的生平吧:
乙:雷鋒,湖南望城縣人。1949年參加兒童團,擔任兒童團長。1954年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1956年在鄉人民政府當通訊員。不久,調到中共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工作模范。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共青團。曾參加溈水工程、團山湖農場和鞍鋼的建設,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和先進生產者。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被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當汽車兵,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甲:當撫順望花區和平人民公社成立時,他把自己在工廠和部隊積存的100元錢捐獻給公社。當他得知遼陽地區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水災時,又將100元寄給了遼陽市委。他還十分關心少年兒童的成長,擔任駐地附近小學少先隊輔導員。在入伍不到3年的時間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節約標兵,榮獲模范共青團員稱號,出席過沈陽部隊共青團代表會議。1961年升為班長,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
乙:喬安山是雷鋒的親密戰友,雷鋒是他的班長。1962年8月15日執行任務歸隊,喬安山駕駛汽車,雷鋒站在車旁指揮倒車,無意中汽車撞倒了連隊一根曬衣服用的柞木桿,正巧打在雷鋒的太陽穴處,經搶救無效,年僅22歲的雷鋒犧牲了。
雷鋒的精神廣播稿 篇3
合: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甲:我是六一班的甲婧
乙:我是六一班的乙詩琦
甲:三月春風甜,三月百花香,三月景色秀,三月人歡暢。
乙:處處皆如新,處處有芬芳,處處喜相逢,處處笑聲朗。
甲:三月是我們學習雷鋒的傳統月。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祖國大地吹拂著暖暖的春風,讓我們與春風同行,與雷鋒精神同行。乙詩琦,你知道雷鋒叔叔嗎?
乙:我當然知道了!雷鋒同志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共產主義戰士;他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卻助人無數,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于1963年3月5日親筆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并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
甲: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想起這一段話。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么富有愛心,永遠的那么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今日的世界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表現出更為開闊的空間,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卻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親情冷了,同居一樓,鄰里相見不相識;友誼餿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證。曾經,我們幾十年來所景仰、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傻子。
乙:然而,無論時空如何變化,那些決定人類向前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變,那些人類任何時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沒有變。盡管在我們的身邊,雷鋒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鋒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景仰,所學習。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個美國商人如此說道:雷鋒精神是人類應該有的,應把雷鋒精神弘揚到全世界。要學習雷鋒對待事業的態度,學習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學習雷鋒關心人、愛護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質
合:我們必須接受時代的變化帶來對傳統雷鋒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認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也是一種進步。當然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有償服務,愛心本身體現著社會存在無償服務的雷鋒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還會有無私的幫助,不是什么事都要有償服務。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并不是每一個都具有象雷鋒同志那樣無私奉獻精神,而是每一個人能做到為別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幫助,我們微不足道的幫助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大問題,這不是能用價值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