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四紅領巾廣播稿(精選3篇)
2024年五四紅領巾廣播稿 篇1
【歌曲:文明在哪里】
我們每個人在這里求學,都有一個追求,都有一個理想,都有一個志向,如果說學校是一片沃土的話,我們要在這里把我們的耕作變成果實,實現我們的追求;如果說學校是一支拐杖的話,我們要拄著這支拐杖攀登高峰,實現我們的志向;如果說學校是一只展翅飛翔巨鳥的話,那她會承載著我們的希望去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要學做一個文明的人,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勤學的人,一個守紀的人。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讓我們要高舉“五四”火炬,傳承“五四”精神,實現青春夢想。想,要壯志凌云;做,要腳踏實地。同學們!讓我們燃起希望的火焰,步步前進,節節收獲,讓青春在歲月的藍天下激情飛揚!下面給同學們帶來一首現代詩《青春之歌》
青春是一首 永不言敗的歌
青春是一條 永不停息的河流
青春是一本 讀不厭的書
青春是一杯 品不盡的茶
青春是一座 屹立在民族之林的高峰
刻印千千萬萬青年的足跡
青春是一座 知識的寶塔
灑下千千萬萬青年的汗水
青春是一棵 正在茁壯成長的樹
備受風吹雨淋的考驗
青春是一朵 含苞欲放的花蕾
欲向世界展現獨自的風姿
我用一顆熱情奔放的青春之心
送給自己一份青春禮物
那就是青春之歌
青春在這里飛揚,心靈在這里交織,不變的相約,讓我們相約在每天的電波中!您的喝彩就是我們的精彩!
同學們,老師們,感謝你們的收聽!本次播音到此結束!明天同一時間,再見!
2024年五四紅領巾廣播稿 篇2
齊: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伴著三月的春風,新學期第四期的紅領巾廣播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五(1)中隊的
乙:我是五(1)中隊的
齊:今天我們紅領巾小廣播的主題是——《學雷鋒,我們在行動》,我們將向大家介紹三月份的有關節日及其相關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甲:說起三月,我倒要考考你,你知道三月都有些什么節日嗎?
乙:這可難不倒我——三月五日是“學雷鋒日”,三月八日是“婦女節”,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三月十五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三月十六日是“手拉手情系貧困小伙伴統一行動日”等等等等。
甲:哇!三月份的節日真多啊,怪不得要稱它為“繽紛三月”呢。
乙:是啊!再過二天是學雷鋒日,三月也被稱為“學雷鋒月”,在這個月你有什么活動嗎?
甲:近日,學校安排了一系列學雷鋒活動,有講雷鋒故事,有募捐活動,有打掃衛生,植樹活動,活動形式豐富多彩,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在繽紛三月有不凡收獲。
乙:不過,我也要提醒同學們,大家在學雷鋒活動中,一定要聯系實際,真正做到助人為樂。據報道,每年三月五日,一些福利院、敬老院都十分繁忙,上門來聯系學雷鋒做好事的學校、單位一撥又一撥。蜂擁而來的“盛情”,讓他們感到無福消受,只能回拒人們的一片好心:“學雷鋒的人太多,實在接待不過來了。”
甲:哎,這些好心卻沒處做好事的“遭遇”,的確有啊!我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年3月5日,根據學校布置的課外作業,某班集體上街學雷鋒。由于“僧多粥少”,好事都要搶著做。有位同學好不容易“偵察”到一個年輕婦女端著剛洗好的衣服,花了不少口舌,才說服她成全自己一回,誰知從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兩人你爭我奪,把人家的盆都打翻了。當時老師對他們的評價是:精神可嘉。但我想,這種為了完成任務、為了贏得表揚而做好事、甚至是做砸了好事的“精神”又有什么好?
乙:是啊!助人為樂,急人所急,這是大家公認的、永不過時的雷鋒精神,但雷鋒精神也遠不止是“助人為樂”。“釘子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等等,都是雷鋒精神的重要內容。問題是為什么每到學雷鋒日,一些人往往只想到做幾件好事,而且最好是集體去一個容易引起關注的地方做好事?無疑,主要的原因做這些更容易受表揚。因此,選一個日子,擠半天時間,聯系一個單位,搞搞衛生、修修電器,就成了慣用的學雷鋒的模式。
甲:其實,即使是“助人為樂”,也不必局限于3月5日,不必局限于三月份,更不必總是都到外面去做好事。如果真的是為他人考慮,做好事的機會時時都有、處處都有。一些我們身邊的小事,做了以后可能不是很起眼,更不會引起關注,但對當事人來說,卻可能非常需要,是真正的好事。
乙:你說得真好!積極幫助身邊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把學雷鋒體現在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有這樣,才能讓學雷鋒成為一種習慣,而不再像一些地方那樣“三月來了四月走”。
甲:是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時時處處人人學雷鋒——外出遵守公共秩序,講究禮讓,這是學雷鋒。
乙:在校園,隨手撿起腳邊垃圾,自覺維護校園環境,這也是學雷鋒。
甲:在班上,看到一位同學苦思冥想仍然不會解題時,你能耐心給他講解,這也是在學雷鋒。
乙:學雷鋒、做好事,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美好!
甲:講了這些學雷鋒的要求,下面請欣賞我班同學帶來的詩朗誦:雷鋒頌
雷鋒頌
男:啊!雷鋒,一想起您的名字
我們眼前就聳起一個高大的身影
女:啊!雷鋒,一翻開你的閃光的日記
我們心頭就蕩起不盡的春風
男合:您、新長征進行曲中的一個音符
您卻如此地奔放,激流回旋轟鳴。
女合:您、革命機體中的一個細胞
然而卻如此頂天立地,叫人稱頌
合:啊!雷鋒,我們偉大時代的英雄
男:是您、冒著傾盆大雨
去攙扶年邁的大娘
女:是您、在車站上忙著
為大嫂買票送行
男:是您、把僅有的存款
悄悄地寄給了受災的公社
女:是您、利用假日到附近的學校
輔導紅領巾的活動
男:是您、在列車的車廂里
為旅客倒水、拖地
女:是您、用自己的雨布
把集體的水泥蓋得嚴緊
男:是您、把自己駕駛的汽車
擦得一塵不染,清澈透明
女:是您、從自己明亮的車鏡里
攝下了綠水青山,沃野碧空
男合:是您呀!是您
雷鋒,少先隊員的光輝榜樣
無私地獻給了黨獻給了革命
女合:是您呀!是您
雷鋒,革命隊伍里的普通一兵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
男:在車站,在軍營
女:在校園,在途中
合:多少人在親切的把你呼喚
等等、同志,同志、等等。。。。。。
女:請您告訴您的地址
男:請您告訴我您的姓名
合:您的回答千遍如一
女:地址
合:中國
男:姓名
合:一兵
合:聽,這聲音多么自豪,這回答多么自信
大江卷起了波濤,山谷激起了回聲
男合:您的一言一行都按黨的教導去做
女合:您的一舉一動都靠黨的路線執行
男合:您生活的每一頁日記
都閃爍著無限的激動
女合:您生活的每一個步履
都印下了兩個鮮紅的大字
合:革命
男:向雷鋒同志學習
合:對同志春天般的溫暖
對敵人嚴冬般的無情
女:向雷鋒同志學習
合:立場堅定,愛憎分明
公而忘私,奮不顧身
男:向雷鋒同志學習
合:積極投入“三優一學”活動
女:向雷鋒同志學習
合:發揚釘子精神
為四化刻苦學習
男:是誰在大聲回答
聲音如三月的驚雷,震撼萬里蒼穹
合:是我們少年兒童的共鳴
以雷鋒叔叔為榜樣
正當科學路上的紅色尖兵
女:啊!雷鋒,您的精神流芳百世萬古長青
女合:您永遠和我們在一起啊!
在明亮的課桌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男合:您永遠和我們在一起啊!
在黨的精神鼓舞下,進行新的萬里長征
女:爬新的雪山
男:過新的草地
合:攻克科學尖端,不怕艱難萬險
不畏高山峻嶺,向著美好的未來
向前,向前,向前。。。。。。。
甲:謝謝同學們飽含深情的朗誦。再過五天便是三月八日婦女節了,在這里我們提前給我校的女教師送上一份節日的問候和祝福,祝你們健康美麗、工作順心!
乙:齊:本期的紅領巾在這我們給同學們提一些建議:可以給媽媽一個驚喜、為媽媽分擔一些家務、答應媽媽一件事、為媽媽唱首歌、為媽媽親手做上一張賀卡、省下零用錢為媽媽買一件禮物、向媽媽說說心里話等等
合:今天的廣播到此結束,讓我們在歌聲中跟大家說聲:“再見!”(播放 學習雷鋒好榜樣)
2024年五四紅領巾廣播稿 篇3
甲:主題播報,走進七彩童年,共享美好生活
消防安全日專題廣播稿。本次播報的主題是:學消防安全,建和諧校園。
乙:謝佳金,你聽過“曲突徒薪,焦頭爛額”這對孿生成語嗎?
甲:當然聽過。這對成語出于《漢書·霍光傳》。說的是: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訪,見主人家爐灶的煙囪是直的,旁邊又堆有柴薪,這位客人便對主人說:‘您的煙囪應改為彎曲的,并將柴薪搬到遠處去,不然的話,將會發生火災!’主人默然,不予理會。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鄰居們共同搶救,幸而將火撲滅。于是,主人家殺牛擺酒,對鄰居表示感謝,在救火中燒傷的被請到上座,其余則各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坐,卻沒有請那位建議他改彎煙囪的人。有人對這家主人說:‘當初要是聽了那位客人的勸告,就不用殺牛擺酒,終究不會有火災。如今論功請客酬謝,建議改彎煙囪、移走柴薪的人沒有功勞,而在救火時被燒得焦頭爛額的人才是上客嗎?’主人這才醒悟,將那位客人請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消防要以“防”為主,以“消”作補救措施。
乙:我國的《新消防法》第二條“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絡。”是這個故事內涵的進一步提高與發展 。
甲:我們每個人幾乎天天都再與火打交道,一旦發生火災,尤其是火災初期階段,可燃物質燃燒面積不大,若發現及時,方法得當,就可很快將火撲滅,但人們往往發現火災后卻找不到滅火器滅火,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不少“滅火劑”,一樣能撲滅或控制小火,比如:濕布、食鹽、沙土、鍋蓋等等。
乙:食鹽,真的嗎?
甲:食鹽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鈉,在高溫火源下,能迅速分解為氫氧化鈉,通過化學作用,抑制燃燒的進行,吸收燃燒環節中的自由基。家庭中備的顆粒鹽或細鹽均是滅廚房和火災固體陰燃的滅火劑,食鹽在高溫下吸熱快,破壞火苗的形態,同時發生吸熱反應,稀釋燃燒區的氧氣濃度,所以能使火很快熄滅。
乙:然而在火勢越來越大,不能立即撲滅,有人被圍困的危險情況下,應盡快設法脫險。如果被困火場,在窗口、陽臺或屋頂處可以向外大聲呼叫;在白天可以揮動鮮艷布條發出求救信號,晚上可揮動手電筒。如果在高層樓發生火災,應捂住口鼻走樓梯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