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紅領巾廣播稿
大島先生這種特殊的育兒方式,不是丟失另一半愛,而是愛得更深沉、更科學,這才是父母應有的真正的愛。
韓非云:慈母有敗子。意即做母親的過分慈愛,子女不會成器。誠然,疼愛自己的子女是父母的"天性",也是應盡的責任,但得有個"度"。眼下,生活水平提高了,給孩子吃穿講究一點,也在情理之中,但切不可好過了頭。現在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愛缺乏理智,愛得太過火,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說,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無論是否合理,一律應允。有的甚至上學送,放學接,晚上挑燈伴讀到深夜。
一次山東某小學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前,為了讓學生親身感受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開展了"負重感母恩"的活動,但有的家長卻悄悄地給孩子的負重包里裝入了海綿,令人啼笑皆非。其實,過分溺愛的結果,往往事與愿違。然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家長卻能自覺地進行"富門寒教"。在美國,家長讓孩子們從小"自找苦吃",學會獨立生存的能力;在瑞士,從小就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十六七歲的姑娘初中一畢業就給人家當傭人;在德國,法律規定孩子到14歲在家里要承擔一些義務。古人云: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為了培養聰慧、勤勉、堅強的下一代,我們不妨學學大島先生,盡可藏起一半愛。
男:今天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謝謝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