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廣播稿(精選3篇)
心理健康的廣播稿 篇1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時期,也是道德品質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青少年面臨著生理上、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加上緊張的學習,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引起心理矛盾。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1.美好的愿望與心理準備脫節的矛盾。幾乎每個同學都有美好的愿望,對未來充滿著憧憬和向往,很多同學幻想著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受人尊重的人。而實際上很多同學學習不努力,過一天算一天。雖然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實現理想后的種種榮譽和享受,而對實現理想需要從現在做起,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卻想的不多,做的不夠,形成了美好愿望與心理準備脫節的矛盾。
2.濃厚的享受意識與勞動觀念淡薄的矛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同學的消費欲望與日俱增。很多同學天天買零食吃,禮尚往來,互相攀比的風氣非常嚴重。但在這些同學中相當多的人勞動觀念淡薄,輕視勞動,平時的值日生工作也討厭。可以說對勞動采取消極態度、厭惡勞動的思想相當普遍。
3.心理閉鎖與渴求理解的矛盾。由于自我意識的發展,同學們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內心師姐上,同時也由于社會生活經驗的逐漸豐富,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特點。愿意與知心朋友談心,不愿同長輩透露內心,實行自我封閉。這些同學把內心的感受隱藏起來,以致常常產生孤獨感。其實,這些同學和需要求得別人的理解,但只會抱怨父母師長不理解自己。
4.獨立意識與依賴心理的矛盾。年齡的增大,成人意識的產生,同學們心理日趨成熟,要求從大人的約束中解放出來,個別同學還會發生頂撞師長現象,甚至對學校、社會產生反抗情緒。可以說他們的獨立意識十分強烈,但同時又缺乏必要的知識與能力,在經濟上生活上都有依賴性。有的同學真正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只管學習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現象。
5.情感與理智的矛盾。中學生充滿熱情和激情,但情感又容易受外界影響發生沖動和波動。情緒、情感總在兩極擺動,不能冷靜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很難及時用理智加以控制。
6.進取心強與自制力弱的矛盾。大多同學都有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但由于思考問題不周密,往往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因而有時片面的堅持己見,不能控制自己,憑沖動行事,事過之后又非常后悔。說面意志品質的發展還不成熟,自制力、控制立還不強。
7.信息視野的擴大與鑒別能力不足的矛盾。同學們處在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對各種信息都十分熱心好奇并積極探究,但由于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完全形成,對真善美、假惡丑的辨別力還不強,對事物的認識往往狹隘,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出現認識錯誤。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識,就很容易進入同學們的心靈,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8.成材欲望與厭學心理的矛盾。大部分同學都希望自己學習成績優秀,但在學習過程中,又感到學習負擔過重,學習太苦太累而難以持之以恒,厭學心理陡增,形成了想學與厭學的心理矛盾。
總之,中學生的心理矛盾是復雜的,其產生的原因有生理的、心理的,有社會的、家庭的、自身的,也有教育工作上的疏忽。正確認識這些矛盾一方面有利于我們同學自我認識和改進,也有利于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的廣播稿 篇2
“關注心靈,關注健康。讓我們一起聆聽來自心靈的聲音。”各位同學,大家好!由我校“心泉”社團和校廣播站聯合推出的“心理加油站”欄目,今天和同學們正式見面了。我是主持人“心語”。我們的欄目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如:心理不適現象及預防、自我心理調節方法、青春期困惑等等。同學們可以把自己的心聲、困惑、疑問等以來稿的方式交給我們的廣播站,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請心理老師解答,你也可以到食堂后面的心理咨詢室進行咨詢,“心理加油站”欄目于每周五準時為大家播出,歡迎同學們收聽。
本期的“心理加油站”,我們想和同學們談談“中學生心理健康”這個話題。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咨詢?心理咨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向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心理咨詢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個體心理健康成長,心理咨詢遵循助人自助的模式,幫助來訪者發揮最大的潛能,為正常發展消除障礙。
我們學校的心理咨詢主要做的是:對同學們的學習壓力、人際交往,不良情緒,青春期煩惱以及親子矛盾等問題給予指導,因此多采用認知理論和途徑,從而將個體引導到現實世界。
至于怎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心理學家給出了七個標準:
(1)智力正常。能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2)情緒健康,能協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經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滿足的心情,善于從行動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穩定性好。
(3)意志健全。行動具有自覺性、果斷性和頑強性,行為表現協調有度。
(4)人格統一完整。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構成的氣質、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觀等各方面平衡發展。
(5)自我認識正確,能接納自我。自我意識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對自己與周圍世界關系的認識和體驗。
(6)人際關系和諧。樂于交往;在交往過程中保持獨立完整的人格,不卑不亢;能客觀正確的評價別人和自己;寬以待人,樂于助人;交往的態度積極;交往的動機端正。
(7)社會適應良好。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及處理個人和環境的關系。
(8)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地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沒有人可以先天就有健康的心理,這與后天的生活環境有關,當然一個人的自身心理素質也是十分重要的。現在的我們也可以培養自己的健康心理,為以后踏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心理健康的廣播稿 篇3
一: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個蘋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一個蘋果。
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各有兩種思想。而偉大的胸懷,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迎接悲慘的命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自己的不幸。偉大的胸懷,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迎接悲慘的命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自己的不幸。關注心理、關注自我。現在我校心理協會五月舉辦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期望同學們的參與!!
二: 學會愛自己。
我們都不是很完美的人,但我們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孤獨的時候,給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時候,給自己溫暖。學會獨立,告別依賴,對軟弱的自己說再見。生活不是只有溫暖,人生的路不會永遠平坦,但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價值,懂的珍惜自己,世界的一切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對。愛護自己,珍愛生命。現在我校心理協會五月舉辦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期望同學們的參與!!
三:中國人受“做人要謙虛”這一傳統美德的熏陶較深。
很多人試圖以謙虛博得別人的好感,但有時卻弄巧成拙,尤其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認為我們不能過于謙虛。過于謙虛,別人會認為你真的無能;我們應實事求是地把自己的才能表達出來,一定要充滿自信,給自己點自信,不要猶豫,積極表現自我,表現自己的才華,爭取抓住機會,因為有時候你把握了機會,有可能改變自己的一生。表現自我,可以給自己一個鍛煉的機會,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機會是走向前途的階梯,
要想走向大好前途,就先要把握機會,要想把握機會,就要積極地表現自我。因為,機會不是別人給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爭取的!相信自我,永不言敗。現在我校心理協會五月舉辦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期望同學們的參與!!
四:信念,是成功的起點,是托起人生大廈的堅強支柱。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事隨人愿。有的人身軀可能先天不足或后天病殘,但他卻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創造出常人難以創造的奇跡,這靠的就是信念。對一個有志者來說,信念是立身的法寶和希望的長河。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處逆境,亦能幫助你揚起前進的風帆;信念的偉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喚你鼓起生活的勇氣。信念,是蘊藏在心中的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焰。信念,是保證一生追求目標成功的內在驅動力。信念的最大價值是支撐人對美好事物孜孜以求。堅定的信念是永不凋謝的玫瑰。現在我校心理協會五月舉辦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期望同學們的參與!!
五:研究表明,心理的健康程度能夠影響身體的健康。
并且人們的某種特性,如樂觀主義或悲觀主義也能夠影響生命的長度和生活的質量。
代表了一代人夢想的拿破侖,得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渴望擁有的榮耀、權力,但他卻說:“我這一生從來沒有過一天快樂的日子。”海倫·凱勒,美國殘疾女青年,又聾、又瞎、又啞,可她卻表示:生活是這么美好。你的快樂與否正是你的生活態度造成!
積極樂觀的心理態度格外重要,積極的心理態度是健康的五大元素之一,人們往往更重視營養、鍛煉或疾病,而忽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比參加運動、均衡營養或改變飲食習慣要困難得多。健康的生活態度確實能夠提高免疫功能,并讓你受益匪淺。
生活態度是一種選擇,由你決定如何度過每一個精彩的日子。那么試著讓你的生活多一點選擇吧。現在我校心理協會五月舉辦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期望同學們的參與!!
六:考試焦慮是當前學生較為普遍的心理問題之一。現在各種考試臨近,那么應該如何消除考試焦慮呢?
1、營造氛圍
考試是一次再學習的機會,是鞏固、加深和理解已學知識的途徑,是衡量學業成就的一種方式。因此,每一位考生都應該以一種平常心來對待考試。
2、考試臨近,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狀況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為自己定下一個較為現實的目標。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夠,鼓起勇氣、樹立信心、戰勝自我。事實上,考試是考查學生平時實際能力和知識水平的“關口”,只要正常發揮,把會做的題目都做出來了,就會取得屬于自己的好成績。
3、積極暗示
堅信考試焦慮是可以克服的,反復對自己說“我感到很輕松”,樹立“自己一定能考好”的信心。考生自己可以編一些鼓勵自己的話,如“這次考試我一定能考出水平來”,“這道題難度不小,我不會做,別人也未必知道如何做”。平時腦海里有緊張的念頭時就用這句話來壓它,這種積極暗示的方法很有效。
考試前夕一定要注意休息,這樣在考試時才能頭腦清醒、思維敏捷、注意力高度集中,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現在我校心理協會五月舉辦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期望同學們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