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信息報送制度(精選3篇)
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篇1
為促進學校留守兒童之家的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1、信息報送原則:
(1)及時性原則。重要信息早發現,早收集,早報送。
(2)準確性原則。實事求是,尊重客觀,符合實際,文字表述準確,用詞嚴謹,分析恰當,數字精準。
(3)時效性原則。以推動落實、促進工作為原則,及時提供真實、有用的情況,堅決克服形式主義。
2、信息上報內容及要求:
圍繞留守兒童工作的部署及貫徹落實情況報送信息,做到重大活動及時報送,成功做法和經驗隨時報送。學校要有專人負責收集關愛留守兒童的相關信息及活動圖片,每月25日前至少報送兩條留守兒童之家建設有關信息到中心學校。上報內容主要包括:
(1)校內留守兒童工作思路、工作情況、進展情況、主要工作完成情況等方面的信息。
(2)學校召開的留守兒童各項會議的會議圖片及會議主要內容。學校開展各項活動的活動圖片及活動報道。
(3)學校每學期更新后的留守兒童花名冊。
(4)每學期初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擬定工作計劃,期末要將本學期工作的開展情況寫出書面總結。計劃和總結要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到中心學校
(5)在堅持上述信息必報的同時,盡量報送包括調研報告、匯報材料等在內的調研性信息。
3、報送方法:
(1)文稿采用word文檔格式,標題小二黑體,正文三號仿宋,排版整齊。打印后報送。
(2)新聞報道直接上傳橋教育網站。
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篇2
為了貫徹《義務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關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促進學校和諧發展,龍鳳小學制訂關愛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制度。
一、每學期通過認真的調查和登記,學校建立留守兒童專項檔案。其基本內容包括:留守兒童的姓名、性別、所在年級、家庭詳細住址、父母的通訊地址和電話、當前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系電話),以及留守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身體、心理、行為習慣狀況等,實行每月一次動態管理。
二、學校建立家校聯系制度。學校要求各班科老師通過上門家訪或電話等形式,每月與每個留守兒童的當前監護人或法定監護人聯系一次,及時反饋留守兒童在校情況,提出家庭教育方面的要求和建議。
三、學校實行“211”重點結對幫扶辦法,行政領導、黨員、教師分別與2名、1名、1名留守兒童結對。結對幫扶中,學校要求行政領導、黨員、教師每月到結對留守兒童家庭中了解情況,注意宣傳食品衛生安全、用電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做好入戶記錄,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方面的情況和困難,盡最大可能幫助解決。
四、學校建立留守兒童與父母聯系制度。為了使家長在外務工放心,學生在校學習安心,學校開通“家長熱線”(),確保留守兒童有特殊情況時,在第一時間和家長取得聯系。此外,學校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與孩子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校情況。
五、學校建立心理疏導制度。學校要求班科老師要給留守兒童以更多的“偏愛”。針對一些留守兒童的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問題,平時要對留守兒童做到精心觀察,及時掌握動態,加強心理疏導,化解心理壓力,增強心理調適能力。
六、學校建立為留守兒童過集體生日制度。學校要求各班(隊)通過開展“手拉手”活動、為留留守兒童守學生過集體生日……消除留守兒童孤單、悲觀的陰影,讓他們領悟到集體的溫暖、關愛之情,使他們在歡樂和睦、積極向上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為了避免留守兒童因厭學而流失,學校要求各班科老師要注意減輕留守兒童的課業負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愛好和特長,組織他們參加書法、繪畫、舞蹈、樂器、球類等課外興趣活動,努力提高留守兒童的綜合素質。
七、學校建立安全教育監管制度。學校在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的同時,每期至少召集全校留守兒童開展一次“安全與法制”教育講座,以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與法制觀念,體驗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學校要求班科老師切實加強留守兒童日常行為規范的指導和訓練,做好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和監管工作,經常過問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狀況,組織留守兒童學習“龍鳳小學學生安全常識歌”、開展“四遠離”簽名活動,了解并檢查留守兒童上學和放學路上交通安全、食宿安全、防火、防水、防盜、傳染病防控等危及人身安全問題,及時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留守兒童在校期間若遇突發事件,學校將依法迅速采取適當的救助措施,并立即告知留守兒童的當前監護人和在外務工的家長,同時按規定及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八、為了減輕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留守兒童的家庭負擔,讓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留守兒童上好學,學校建立減免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留守兒童在校搭伙費用制度。
九、為了促使留守兒童同非留守學生一樣,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學校建立表彰獎勵制度。學校和班級要及時表彰獎勵表現好、進步快的留守兒童,樹立榜樣,鼓勵留守兒童不斷追求上進。
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篇3
為促進留守兒童快樂、健康成長,經研究,我校決定開展“大手拉小手”愛心結對活動,每一名教職工結隊幫扶一兩名留守兒童。為切實提高幫扶成效,特制定此幫扶制度,希遵照執行。
1、每位幫扶教師要切實負起責任,從學習、生活、情感上幫扶,確保自己所幫扶的留守學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為上有人管教、學習上有人輔導、心靈上有人撫慰,學習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溫馨。
2、每位幫扶教師要詳細了解幫扶兒童的家庭、學習、生活情況,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經濟、人口、留守兒童父母和第二監護人的詳細資料。
3、每位幫扶教師要熟記自己幫扶的留守兒童家長、現監護人的聯系電話,保證隨時能聯系幫扶兒童的家人,每周要為留守兒童提供條件,和其父母通話一次。每月幫扶人員至少要和幫扶兒童的父母通話一次,向其通報其子女在校學習、生活情況。
4、幫扶教師要經常找幫扶兒童談心交心,了解他們在學習、生活上是否有困難,及時把握幫扶兒童的思想動態,積極為他們解決所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給予關愛,并做好談心記錄。同時要做到定期家訪,組織開展豐富多彩有活動,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提倡建立幫扶教師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5、幫扶教師在日常活動中要優先照顧幫扶兒童:班隊會上要給留守兒童更多傾訴的機會,課外輔導時要讓留守兒童位于最前面,組織各類活動也要讓留守兒童有更多的參與面,在實踐活動中細致地教他們自主生活、自護自救的知識,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6、幫扶教師對學習成績欠佳的留守兒童,應在班上組織開展“一幫一”活動,讓成績好的同學幫扶他們搞好學習成績,并在課余時間利用一定的時間為這部分留守兒童“開小灶”,使他們的學習成績逐步提高。
7、幫扶兒童在校學習期間,如發現其生病,幫扶教師要立即送其至醫院就診,嚴重的及時與監護人取得聯系。
8、幫扶教師每月要通過電話方式,與“留守學生”的家長取得聯系,讓他們了解子女的生活、學習情況,構建“務工地和學校”遠程教育網絡,尤其要多匯報兒童的進步,增強家長和留守兒童的自信心。
9、幫扶教師要認真做好幫扶兒童的心理疏導工作,并進行跟蹤服務,促使其健康快樂成長。
10、幫扶教師應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