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勤儉節約的國旗下講話(通用9篇)
有關勤儉節約的國旗下講話 篇1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低碳生活》,這個題目可能對同學們來說比較陌生。勤儉節約比較好理解,就是要求我們學生時時刻刻注意節約,因為我們的國家雖然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非常豐富,但勤儉節約還要牢記,有一首古詩說的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經常教育大家節約要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請你回憶一下,你有沒有做到,因為上周檢查食堂衛生時我還看到了很多同學的快餐盒里剩下了很多飯,同樣你洗完手后有沒有馬上關上水龍頭,盡可能地節約用水呢?而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造成了諸多的浪費。許多張紙只寫了幾個字就隨手扔了,白天教室走廊經常亮著電燈,衛生間水龍頭正嘩啦啦流水,其實,我們只需要稍加努力,注意這些細節,就形成了勤儉節約的優良美德,讓我們以實際行動迎接10月31日的世界勤儉日。
大家都知道,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大家從電視、課本上了解到二氧化碳的危害性,低碳生活就是要求我們盡可能在生活中少排放二氧化碳,而人們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往往在天剛熱時就開空調,為了圖方便就是用各種各樣的電器,以車代步,以用電梯減少爬樓梯等等,這些都可能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人們雖不能避免碳的排放,但可以減少碳排放,每個人不可能過“零碳”生活,在自然資源大量減少當下,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有限的資源用于滿足人們最基本的需求,反對浪費,養成低碳生活的理念,在可選擇可代替的條件下,首先應選擇自然、環保、健康。“低碳生活”的真實含義是要給人們身體健康提供最大的保護和舒適感,總之,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只要全民重視,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好,地球只有一個,為了人類自己的生存,為了子孫后代,請大家記住“勤儉節約,低碳生活”
有關勤儉節約的國旗下講話 篇2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大家都知道,這個月是學雷鋒月,而想起雷鋒,大家總能聯想到他的助人為樂。其實,雷鋒叔叔也是個非常節儉的人。他有一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這是雷鋒的座右銘,雷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勤儉節約,努力工作,不怕艱難困苦,嚴格要求自己,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這種勤儉節約的精神曾影響了幾代人。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雷鋒的這種勤儉節約精神在我們的意識中逐漸淡薄了,生活上互相攀比,大手大腳,不珍惜環境,浪費資源等不良行為屢見不鮮。遠的不說,就說中午吃飯的時候,許多同學都只把葷菜吃了,卻毫無顧忌地將蔬菜倒入剩菜桶。有時大家都去上音樂課的時候,我們教室的日光燈卻始終亮著。我們身邊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不都是浪費嗎?
節約是種美德、是種智慧;節約體現了高的品質、高的涵養;節約也是人人應盡的責任。因此我向大家倡議:節約資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節約用水,適量使用,減少水龍頭的跑冒滴漏;
(2)節約用電,隨手關燈;科學用電,減少照明設備電耗,及時切斷計算機等設備電源;
(3)節約糧食,合理飲食;適度消費,精打細算;
(4)珍惜紙張,電子辦公;愛護圖書,循環使用;
(5)資源再生,隨手環保;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廢物再利用活動,有效利用各種資源。
我們的舉手之勞,將為我們的校園我們的國家我們地球節約一點資源。
有關勤儉節約的國旗下講話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它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古人云:力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和動力,浪費則是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太守”的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了一份份憂苦憂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不奉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的學校是難以持續發展的。
作為與時俱進的小學生,我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寶貝,父母的掌上明珠,我們從小就生活在安定舒適的環境里。但是,我們卻應懷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偉情懷,懷著對時代的責任感,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把勤儉自覺落實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共同為創造節約型校園而努力。比如,不開無人燈、無人電腦、無人飲水機,出操、午休、室外課、課外活動等時間里,教室內應及時關燈、關飲水機等等,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糧食、每一件衣服做起,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還記得上學期,我們開展了“節約糧食”的比賽,各班同學都能做到把飯菜吃干凈。這學期,四、五年級同學在綜合實踐老師的指導下,像雷鋒叔叔一樣,把飲料瓶、廢紙集中起來賣掉,為敬老院和福利院的老人、孩子送去了溫暖。像這樣的事情時常在我們身邊發生,這些都是我們小學生勤儉節約的優良表現。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也有浪費的現象。現在,我們吃剩下的飯菜又多了起來,廢紙簍里的食品包裝袋五花八門,有同學把純凈水裝在瓶子里噴灑同學,上學時、放學后,同學們都圍聚在學校附近的小攤上買零食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老的詩,我們都會背誦,它告誡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才是。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當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聚沙成塔,崇尚節儉,合理消費,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目標,增強節約意識,改掉不良習慣,做到“以勤養志、以儉養德”,杜絕鋪張浪費,做到身體力行,營造人人把節約當成“舉手之勞”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為把我們華校園打造為一個節約型校園而努力!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有關勤儉節約的國旗下講話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蔡宏冰。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勤儉節約是美德。 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古人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也在反復證明這個道理: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
勤儉節約是如此重要,但我們是否一轉頭就將其拋之于腦后,面不改色的繼續浪費著呢。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我們的校園還經常有這樣的現象:晴朗的日子,還能看見教室亮著全部的燈;涼爽的早晨、傍晚,有的教室里的電風扇還是馬力全開,還沒做完的作業本被用來當折紙使用,洗碗處,宿舍的水龍頭“嘩啦啦”地淌著水,來來往往的同學視而不見;空蕩蕩的餐廳,零亂的餐盤里卻還剩許多的飯菜;衣服鞋子還沒穿舊又纏著爸媽要錢買新的„„我們捫心自問:父母賺錢容易嗎?
古代諸葛亮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律己。現代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治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
雖貴為一國之尊,卻有如此強烈的節約意識,令人贊嘆。
在我國西北的嚴重缺水地區,有很多家庭每天的用水要依靠肩擔手提甚至趕著牲口走幾十里山路駝運。洗臉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大家也知道有的地方人一輩子只洗一次澡。
面對這些,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勤儉節約呢?
為此我向同學們發出倡議:
1、在生活中:做到不浪費糧食,珍惜食物;節約用水,及時關閉水龍頭,出門隨手關掉電燈、電風扇。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2、在思想上:杜絕攀比心理,不鋪張浪費。
3、在學習上:刻苦努力,奮發向上
4、在行為上:努力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
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有關勤儉節約的國旗下講話 篇5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的梁老師,我今天在今天國旗下講話內容是————“勤儉節約 從我做起”
不過在講話前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有誰知道今天是幾號?---------10月27日星期一。你們知道嗎?再過5天——也就是10月31日——本周的星期五。它可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什么日子大家知道嗎?——世界勤儉日。勤儉是什么?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紳就用他的詩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來告訴我們愛惜糧食,勤儉節約。勤儉是什么?它更是現代中國和全世界都在共同倡導的傳家寶。新中國建立之初,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今天我們的也正在號召全國人民:“繼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新中國,強力反對鋪張浪費,奢靡之風。在國外,勤儉節約更是企業的生命之源,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成本管理上更是從一點一滴做起,工人的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換,辦公用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正因為他們嚴格執行“勤儉節約”的管理制度才成就了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全世界汽車行業中的佼佼者。在日本,大到一個國家,一個公司,小到每一個人甚至每一個小孩都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記得開學初,我們的姚校長給我們老師講了這么一個故事:與日本這個鄰居比——我們的孩子輸在了餐桌上。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從姚校長展示在電腦大屏幕上的圖片里,我們看到了一群來自中國的孩子與日本的孩子在共度夏令營活動。他們在用餐時,兩國的孩子各坐一邊。圖片顯示用完餐后,日本孩子的餐具里基本上是顆粒無存,餐桌上也非常干凈。同時還發現他們用完餐后每個人都會主動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有的幫忙著清理餐具、餐桌,有的進行餐后垃圾分類„„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再反觀我們中國的孩子,他們從餐桌到餐具,基本上都留下了食物的殘渣和剩飯。從這么一處小小的細節就流露出了中日兩國孩子在“勤儉節約”認知與習慣上的重大差異。是中國家庭比他們更富裕嗎?這絕對不是,要知道日本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他們的人均收入是我們中國的幾十倍之多。日本一個小島國家,自然資源十分匱乏,什么資源都需要進口。但他卻能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這都是與他們每一位國民從小養成“勤儉節約”這份美德分不開的。
現在再來看看我們親愛的祖國,一邊是農村的孩子吃不上午餐,造成營養不良;一邊是城市校園里巨大的浪費。每天請你停下腳步看一看:我們八小食堂外的兩個大的潲水桶,哪一天不是盛滿了你們倒掉的飯菜。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中國人吟誦了千年的古訓,難道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就不起一點作用嗎?要知道我們今天的中國人有13億之多。一人浪費一斤糧食,就浪費13億斤。反過來,一人節約了一斤,也就有了13億斤。我們又可以養活多少人。要知道今天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是遠遠不夠養活13億人口的。大量的糧食需要從外國進口。假如有一天,他不賣給我們了怎么辦呢?所以,做節約型國家,做節約型公民是國家意志,勢在必行。那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在“勤儉節約”方面又應該從哪些方面做起呢?(接下來,舉起右手跟著老師一起來宣誓——“我宣誓: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一、 不浪費糧食,吃多少,就打多少,絕不亂倒掉飯菜。 二|、不浪費水,關緊水龍頭,不讓水白流。
三、 不浪費電,在家和學校不開無人燈。
四、 不浪費紙和筆,不亂丟垃圾。
(手放下)同學們,“一塊煤,不算多,千塊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點點滴滴匯成河。”今天我們勤儉節約,就要從身邊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糧食算起,聚沙成塔,聚水成河。從小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勤儉節約,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更是是一種美德。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把“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傳承好,把我們的八小打造成為一個節約型校園而努力吧!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有關勤儉節約的國旗下講話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勤儉節約歷來被當作是修身之要、持家之寶、興業之基、治國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用以修身;朱子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做為家訓;以“力行節儉,勤儉建國”為治國經驗;號召全國人民“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為恥”。可見,國家的富強、家庭的富裕,勤儉節約起著重要作用。中華民族也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生生不息,興旺發達。
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的,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才會越累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反之,鋪張浪費,則社會衰敗。正如李商隱所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部分同學節儉意識也有所降低,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的學校里也屢見不鮮,例如:寫過幾行字就扔掉的紙片,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里人去燈不熄,食堂里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校外小店用起錢來大手大腳,吃穿上面過度追求名牌。還有的同學每逢節假日、生日或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凡能找到一個“理由”,也總會大肆揮霍一番,花費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殊不知,如果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做作為支撐,那么我們就難以自立自強。
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恒的話題。勤儉節約是大事,也是小事。中國的問題就是“一個乘法,一個除法”。我們每一個人消費一點、浪費一點、排放一點,拿13億一乘,就是一個不得了的數字;中國不管有多少耕地、多少水、多少資源,拿13億一除,一個人還剩多少?所以,人人節約一點,集腋成裘,積沙成塔。節約一粒糧食,就是節約一片富饒的土地;節約一滴水,就是節約一畔清澈的湖澤;節約一度電,就是節約一座充盈的礦山;節約一張紙,就是節約一片美麗的森林。
做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夷陵人,我們都應從思想上崇尚簡樸,勤儉節約。要從我做起,擔起一份責任,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推動社會前進一大步。
有關勤儉節約的國旗下講話 篇7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大家都知道,這個月是學雷鋒月,而想起雷鋒,大家總能聯想到他的助人為樂。其實,雷鋒叔叔也是個非常節儉的人。他有一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這是雷鋒的座右銘,雷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勤儉節約,努力工作,不怕艱難困苦,嚴格要求自己,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這種勤儉節約的精神曾影響了幾代人。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雷鋒的這種勤儉節約精神在我們的意識中逐漸淡薄了,生活上互相攀比,大手大腳,不珍惜環境,浪費資源等不良行為屢見不鮮。遠的不說,就說中午吃飯的時候,許多同學都只把葷菜吃了,卻毫無顧忌地將蔬菜倒入剩菜桶。有時大家都去上音樂課的時候,我們教室的日光燈卻始終亮著。我們身邊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不都是浪費嗎?
節約是種美德、是種智慧;節約體現了高的品質、高的涵養;節約也是人人應盡的責任。因此我向大家倡議:節約資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節約用水,適量使用,減少水龍頭的跑冒滴漏;
(2)節約用電,隨手關燈;科學用電,減少照明設備電耗,及時切斷計算機等設備電源;
(3)節約糧食,合理飲食;適度消費,精打細算;
(4)珍惜紙張,電子辦公;愛護圖書,循環使用;
(5)資源再生,隨手環保;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廢物再利用活動,有效利用各種資源。
我們的舉手之勞,將為我們的校園我們的國家我們地球節約一點資源。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有關勤儉節約的國旗下講話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是美德》。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持家久,詩書濟世長”,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佳句,證明了勤儉節約對國家、家庭的富裕起著決定作用。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一個懂得勤儉節約的人,一定會為未來打算,他在物質生活富有的時候,就一定會為將來可能的不幸做好準備;一個沒有頭腦的人,根本不會為將來著想,他會大手大腳的把全部收入都用光。一旦遇到急難,就會手足無措。
勤儉節約是一種精神。勤儉節約不僅關系到對錢物的科學支配,而且也關系到精神層面上節約意識的樹立,勤儉節約與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息息相關。一個人要理智地使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要養成嚴謹細心的生活習慣。勤儉節約就意味著科學地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與金錢,意味著最明智合理地利用我們一生所擁有的資源。
勤儉節約是一種責任。我們提倡勤儉節約,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應當是我們的自覺行為。試想,我們每個人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分錢、一張紙,我們學校兩千多人可以節約多少資源?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年輕的心就不會躁動,才能理解“父母養育辛苦,報恩唯有讀書”的全部內涵。
在此,我提倡:培養良好的道德,構建節約型校園,從我做起,
有關勤儉節約的國旗下講話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選手:
大家好!
春意萌動、百花爭艷,轉眼間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隨著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資源消耗隨之增加,資源緊缺已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節能是硬道理,是一項基本國策。
在教育孩子時,我們會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生活中,我們會以感恩的心態對自己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當思物力維艱。”然而,食堂里大碗大碗的剩飯,我們卻熟視無睹;水龍頭里滴答滴答的漏水,我們也見慣不怪;敞亮的房間里燈火通明,我們卻渾然不覺……鋪張浪費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這是多么可怕的現象啊!
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呢?只因我們覺得自己花錢買的飯,吃不完倒掉理所當然;公司里的水和電不是自家的,就無須擔心水費、電價的高漲。在人們心中,僅僅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才懂得節約、才會節約;節約在公司里只不過是空喊的口號,不能落到實處。在這里,我呼吁大家,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
現在,我們正面臨著一項嚴峻的考驗;供電量指標節節攀升的同時,煤炭價格也隨之上漲。依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看,水價勢必也要增長。而一個企業離不開水、電、煤等生產成本。節能是每個企業不可忽視的'問題。勤儉節約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命題重又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
俗話說,“有了大家,才有小家”。節約不僅是企業管理層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企業每個員工應該思考的問題。
有人會問:“我能做些什么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然而,這又是不簡單的,這需要耐心和恒心。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先生說過:“不簡單,就是把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我們一個簡單的關燈動作解決了長期以來的長明燈問題;一個簡單的想法彌補了管理層中長期存在的管理漏洞,在簡單中創造出不簡單的效益。不能因為事小而不為,更要因為小事而無所不為,請大家記住,“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滴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也請大家不要忘了,“勤勤儉儉糧滿倉,大手大腳倉底光”。
讓我們回顧一下身邊的事吧!在你們洗碗洗盤、洗臉刷牙、洗發洗澡時,你可曾想過要節約每一滴水?在你使用電燈、電腦、電爐、取暖器時,可曾想過要節約每一度電?當你使用工具、領取勞保、甚至是使用一張小小的紙張時,你可曾想過要節約了嗎?浪費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要節約就得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從我做起,從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克煤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持之以恒,集少成多,為企業的節能工作獻上自己的一分力量,為企業的發展添磚加瓦,為企業的壯大鋪墊出一條節約的康莊大道。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