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從點滴做起國旗下講話4分鐘(精選6篇)
感恩從點滴做起國旗下講話4分鐘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師恩難忘,感恩老師從點滴做起》。
有一位教師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不需要太多的榮譽和贊美,我們只喜歡“老師”這兩個字......這質樸的語言,無意識教師們共同的心聲,是他們內心世界真實的情感流露,我們感謝老師辛勤的教育,感恩于他們的諄諄教誨,然而再多贊美的言語,仰慕的辭藻也不上我們用愛和行動來感恩老師。
我們應該感恩老師,是他們培養我們成為勇敢、自信、不斷超越自我的強者,是他們讓我們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體驗。在我們最狂躁不安的日子里安撫我們,情緒低落的日子里鼓勵我們,茫然不知所措的日子中引導我們......課堂上帶我們走進新世界,課下教我們如何做人,可謂是苦心孤詣。
感恩老師,并不需要我們去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小事亦可。課前恭恭敬敬地起立,道一聲“老師好”,這叫做感恩;在課堂上的認真傾聽,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細心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這便是感恩;下課后,遇到老師,一個溫暖的微笑,一聲禮貌的問好這依然是對老師的感恩。然而我們總是忽略這點滴小事,做好這些小事,其實就是感恩,這背后也透著你對老師的尊重和感激。
但仍然不乏不把老師放在眼里的學生。上課勸不住自己,不住地“磕頭”睡覺,玩手機的人層出不窮;更有甚者,與老師發生爭執以至于大打出手;不寫作業,被批評也不知愧疚;對于老師的善言勸誡左耳進右耳出,或是出言辱罵,臟話不絕于口。對于教我們的師長毫無尊重可言。
人常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想就讀于寶雞中學這樣一所封閉式的學校中,我們的老師在某一程度上就真的像父母一樣對我們悉心照料。一直認為上學以來遇到的所有老師都是上天的恩賜,所以理所應當地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真誠的感謝。
學會感恩是人生當中的必修課,也是作為一個人的道德標準。作為一名學生,最應該感恩的便是教育我們的老師,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小事一樣,感恩老師其實并不困難,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學會感恩,凡是懂得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感恩從點滴做起國旗下講話4分鐘 篇2
“學會感恩,立志成才”這一問題,不是人人都能回答好的。對這一問題我想談談我的粗淺看法。
從我來到這個世上,是爸媽的功勞。他們教我學走路、教我學說話,衣食住行都是和他們分不開的。爸媽給我帶來的溫馨生活,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
從我天真無邪的童年到躊躇滿志的少年,知識的積累,文化水平的提高,多虧老師的辛勞教導,使我從一個年幼無知的孩子成為一名三好學生。老師的恩情我永遠都不會忘懷!
說到學習,我能在優美的校園里無憂無慮地學習,多虧黨的關懷,又給我們減免了學費,使我們受到義務教育,健康成長!黨的恩情,恩重如山,又怎能會使我忘卻呢?
爸媽的哺育,老師的培育,黨的關愛,我該用什么去報答呢?一句話,要學會感恩。立志成才,好好學習,就是對他們最好感恩的報答!那么,如何才能立志成才?
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有志的人,就會用一生的執著和無畏讓生命如花綻放,勃勃生機。立志去奮斗,就會有偉大的成就,奮斗能成才,這是我的信念!相信路就會在自己的腳下。讓我以實際行動,腳踏實地學好本領,立志成才,為報答黨恩、師恩、父母恩而努力奮斗吧!
感恩從點滴做起國旗下講話4分鐘 篇3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
記得曾經有一首風靡中國的歌是這樣唱的:“感恩的心,感謝友誼,把握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回顧這個世界,確實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思考。
感恩父母吧!因為,他們是那個用生命來保護你的人。"5.12"汶川大地震,讓世界所有的人都為之震驚,于是,人們的目光便時時刻刻地縈繞在汶川、北川、映秀......大批大批的救援隊伍,救援物資運往汶川,進行爭分奪秒的生命大營救。在一次救援中,救援部隊官兵發現了一個女人跪在地上,用手支撐著地面,看樣子已經死去。而官兵們覺得非常奇怪:為什么她會有如此奇怪的姿勢呢?便去她的身下探了探,摸出來一個用黃花被子包裹的女嬰,而在被子里,人們發現了一條已寫好的令人潸然淚下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還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父母用他們的生命保護了我們,歷盡心血養育我們,我們怎能不感恩父母呢?
感恩老師吧!因為,他們是那個用知識、用道理教化你靈魂的人。是誰,總是在三尺講臺孜孜不倦,自己卻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永遠站立,成為我們心中的標桿?是誰,總是拿著粉筆滔滔不絕,任憑粉筆灰一天一天侵蝕他們的黑發?是誰,總是像辛勤的園丁,拿著工具幫我們去除身上多余的枝蔓,給我們施肥、澆水,讓我們一天天長大成人?是誰,又總是像勤勤懇懇的老黃牛,在他的事業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老師,讓我們從懵懂無知走向成熟,讓我們看到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廣,是老師,讓我們看到了夢想可以有多大!老師用他們的知識教化了我們,我們怎能不感恩老師呢?
其實,得得我們感恩的人還很多很多。感恩同學吧!因為他們是那個與你寒窗苦讀的人;感恩朋友吧!因為他們是那個與你共患難的人;感恩陌生人吧!因為他們是那個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給你幫助的人......感謝花草吧,他們給與你氧氣;感謝動物,因為給予你歡樂......感恩生命,因為它讓你學會珍惜;感恩挫折,因為,它讓你學會堅強不屈......
學會感恩,學會感恩你身邊一切的一切,你就會發現,世界原來如此美麗......
謝謝大家!
感恩從點滴做起國旗下講話4分鐘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懂得感恩”。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良“感恩”傳統的民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動人詩句,“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的經典詞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對“感恩”的認同和崇尚。有人說,感恩是學會做人的支點。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具有感恩之心,是一個正直人起碼的品德。
今天的我們不僅要有高遠的志向,高超的學習能力,更要具備高尚的品德,懂得感恩就是一種高尚的品德。我認為感恩無所謂大小、遲早、快慢與多少,重要的是從現在和身邊做起,從日常小事和細節做起,把感恩之情說出來,把感恩之事做到位,讓那些該受感謝的人能夠感受到,讓我們感恩的言行能夠感動更多的人。在此,我向同學們提六點倡議:
1、讓我們擁抱親情,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享受著人世間的親情;報答父母,就是要我們處處體諒父母,時時孝敬父母,少讓父母操心,多替父母著想,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捫心自問: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和心血,我們又關心過他們什么?我們又為他們做了多少?我要對所有的同學說:感恩父母,付諸行動,才是最真。
2、讓我們愛校如家,感恩學校。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我們學習、快樂和成長。作為學校的一員,班級的一份子,老師的學生,讓我們為學校、班級和老師多做一點小事吧!愛護學校和班級的公共財物,遵守學校和班級的各項規定,保護校園環境,讓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3、讓我們奮發學習,感恩老師。因為老師讓我們拋卻了愚昧,讓我們嘗到了學習的快樂和成長的幸福;讓我們專心聆聽老師的每一次教誨,說一句感謝的話語,道一聲親切的問候吧!這些點滴小事都可以讓老師們感受到我們的一片真情和心意。
4、讓我們珍惜友情,感謝同學:對同學要心存感恩。因為同學讓我們覺得成長并不孤單,讓我們在無助時可以傾訴和依傍。我們每個人都有接受同學幫助過的經歷,幫助過我們的就不應該忘記。當同學學習和生活遇到困難時,我們應竭盡所能去幫助;當與同學發生沖突時,我們要真誠溝通,化干戈為玉帛,珍惜我們的同窗友情。
5、讓我們愛護環境,感恩自然。感謝大自然的賜予,因為她給予了我們生命的源泉;感謝周圍的花草樹木,因為它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感謝大自然造就了青山綠水,生長了花草樹木,施舍了陽光雨露。同學們!讓我們從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凳做起,珍惜我們的學習環境,保護和善待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
6、讓我們幫助他人,感恩社會。感謝身邊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富有;感謝肯接受我們幫助的人,因為他們讓我們可以把那一份份感恩延續。我們要多說感恩的話,常讀感恩的書,勤做感恩的事,積極宣傳感恩的美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回報他人,回報這個社會,感恩我們這個時代。
如果我們時時處處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我相信:人與人之間會更加和睦,我們的校園會更加和諧。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以感恩的心去學習和生活,積極參與到學校各項感恩活動中來,讓我們的校園在這縷感恩的春風中,變得更加文明、平安、美麗、和諧!
感恩從點滴做起國旗下講話4分鐘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百善孝為先”。孝,是感恩的前提,是至美之性,至善之德。《詩經》曰:“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孝之所以勢微,或許是因為日月忽淹,又或許是因為物欲橫流。然而夏雨冬雪,恒在的是天地;斗轉星移,璀璨的是孝心。
孝,是生命的鏈條,為精神之接力棒。所以,古代有漢文帝親嘗湯藥,王朗臥水求鯉以救母,今天有張恒背癱父求學……繁荗的樹木,扎根于厚實的土壤,浩蕩的江河,溯源于山脈的蘊藏。烏鴉反哺,羔羊跪乳;董永賣身以葬父。鴻蒙自然,乾坤萬物,皆把一種真愛延續傳承,更將真情永恒演繹。
孝敬父母不是要轟轟烈烈,而是要從點點滴滴做起。例如:情緒失落時聆聽聽父母的一句勸告;與父母發生分歧時,不賭氣,多溝通;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經濟條件的東西;節假日不能回家時,給父母一聲電話里的問候等等。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點滴做起,將“孝”作為一種責任,作為一種感恩,作為一種人格的升華,精神的洗禮。在漫漫人生征途中,與長幼共度的日子里,同學們讓我們將之付諸于中華民族偉大和復興中吧!
感恩從點滴做起國旗下講話4分鐘 篇6
尊敬的領導、老師、教官,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五(2)班的---,今天我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予的。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把他們最真摯的愛,無私地奉獻給我們。母親用乳汁把我們喂養,父親用深情把我們照顧。在我們成長的路途中,每一步都飽含著父母的辛勞。寒冷時,父母我們溫暖;困難時,父母給我們支持;生病時,父母給我們照顧。父母對兒女的愛比天還高,比海更深。 三字經中有云:“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這里說的就是黃香孝順父母的事情。黃香出生在一戶貧苦人家,爸爸和媽媽都是農民,他們早出晚歸,常常天沒亮就起床干活,到深夜才回家。因此黃香十分心疼父母,從而更加孝敬父母。有一年的冬天,天異樣寒冷,但黃香的父母為了讓孩子上得起私塾,依然努力耕作。很晚了,父母還沒回來,九歲的黃香為了讓父母回家后多點溫暖,躲進父母冰冷的被褥里,用自己的體溫為父母把被子捂熱,再請父親去睡,這樣父親就可以免去寒冷之苦了。這個故事成就了一個關于孝順父母的千古佳談,黃香這個名字在民間也是婦孺皆知,所以連《三字經》都收錄了這個感人的故事。
古時候小小的黃香尚能如此孝順父母,而現在生在新時代的我們做到了我們該做的事情嗎?現在的父母都很疼愛子女,也不忍心責罵或打罰子女,但是很多子女卻不懂得體貼父母的心意。有的同學被父母責罵的時候,甚至會記恨在心。孝敬父母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一些獨生子女身上很少表現出來。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家庭生活鏡頭:吃過飯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里忙碌著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顧,而父母身體不舒服,孩子卻很少問候一聲。……像這樣的事情還很多,值得我們同學深思一番。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的人品呢?又有誰愿意和他真心做朋友呢?因此,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孝敬父母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熱愛、體貼、關心、尊敬、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其實,我們對父母的孝順不在豪言壯語上,不在給父母買多少貴重的禮品上,而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之中。每天給親愛的爸爸媽媽一句關心的問候,在家里為他們做一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為自己創造的環境之中好好努力學習,在生活中能聽從父母的教導不和他們頂嘴發脾氣等等,這都是孝順父母的表現。
愿我們都能學會感恩,都能成為孝順父母的好孩子。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