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時間國旗下講話稿(精選3篇)
合理安排時間國旗下講話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積極投入到復習中來”。。
時間過得真快,再過三個星期,我們就將迎來這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期末考試是我們一個學期學習成果的展示,是我們所有同學摘取果實的時候,是收獲的季節。而期末復習安排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自己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質量的高低。所以,期末復習也要有條不紊進行。我找來一些復習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首先,同學們要上好每一節復習課。在復習課上要認真參與,開動腦筋與老師一起總結歸納知識規律,進行有目的的練習。
其次,同學們要攻克薄弱環節。在復習時,我們應該要總結平時做作業、考試經驗和技巧,進行查漏補缺,排查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易混淆、相近的、容易出問題的進行比較、澄清、加深理解,分析自己掌握知識的薄弱環節。如果感到自己哪方面的知識不過關、有疑問的一定要提出來,問同學、問老師、問家長,弄懂以后還要多練習兩次。
最后還要認真完成作業。復習期間,老師會根據知識的重難點布置作業。按老師要求,認認真真地做好作業,只有這樣復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認真仔細地復習,把一切都復習得無懈可擊,在期末考試中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績吧!
合理安排時間國旗下講話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開學已經兩個月了,我們即將迎來本學期的期中考試。期中考試具體的時間是:初三為11月10、11、12號,從明天開始,為期三天。初一初二為11月11號和12號,也就是本周三和周四。
對于初一的同學來說,這次考試,是進入初中階段的第一次大型測試。可以幫助同學們檢測目前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對自己的學習方法作一些改進。
對于初二的同學來說,這次考試,是一種跨越。初二是三年學習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學習的知識也加深了層次,所以一定要踏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初三的的同學來說,這次考試,是一種演習。作為三年中最為緊張的一年,我想初三的同學們現在所需要做的,只有拼搏。
因此,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同學都必須以認真、嚴肅的態度對待本次期中考試,積極備考,爭取考出好成績。有效安排復習日程表,抓好節點,學習的效果和效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這里,我代表教務處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1、早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把握學習的主動權,提早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早讀早到教室10分鐘,飯后提早安靜10分鐘,晚上多加復習10分鐘,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時間是擠出來的,不管是整塊時間還是零散時間,都要倍加珍惜。所以同學們從現在開始,要杜絕一切影響考試復習的行為,“分秒必爭”。當然也要注意按時作息,勞逸結合。適當的午休,能使同學們有更充沛的精力、最佳的狀態投入到期中復習中去。
2、準落實
期中考試是階段性考試,主要考查基礎知識掌握和運用情況。所以在復習時,要給自己一個正確定位,通讀教材,查漏補缺;其次要牢抓基礎。從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入手,從最簡單的入手,重視錯題,重視總結,爭取不犯同樣的錯誤;最重要的是上好每一節復習課,跟著老師回顧梳理知識,掌握考試技巧,進行鞏固訓練,絕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對于實在不懂得問題,及時記下來,留到課后請教。
3、講紀律
仍然要提醒大家的是嚴格遵守考試紀律,堅持誠信考試。我想同學們都不是第一次參加考試,對考試的紀律都很清楚明白。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對自己的言行和后果負全部責任,一旦發現考試作弊,學科成績一律按零分處理,并給予校紀處分。
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段路往往是最艱苦難行的。學習是苦中寓樂的事情,說其苦,是因為學習需要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說其樂,通過一次考試能證明自己有進步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相信每一位同學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最后,預祝同學們在期中考試中拼出風度,搏出精彩,發揮出最佳水平。謝謝大家。
合理安排時間國旗下講話稿 篇3
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在這八天的假日中,大家玩得愉快嗎?是的,我們都玩得很愉快!在這八天中,我們吃了美食,睡了懶覺,飽覽了大好河山,到處都能見到甜甜的笑容……但是,在這八天假日中,也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畫面,其中,留給我深刻印象的是——滿滿的垃圾。
10月1日早晨,中秋夜過后,海南三亞大東海景區遍布50噸生活垃圾,這些垃圾是9月30日晚上市民及游客賞月留下的,嚴重地污染了海洋環境。大東海景區海岸線長達2.8公里,三亞600多人對沙灘垃圾進行清理,用了2個多小時,運走了50多噸垃圾。國慶日,天安門廣場人如潮水,隨人潮而來的還有數噸的垃圾,被人們隨手丟在廣場的空水瓶、食品包裝袋、煙頭等,最后,北京天安門共收運垃圾7.9噸。此外,長沙市烈士公園里游客亂扔垃圾隨處可見;高速公路擁堵過程中,隨手扔的垃圾滿天飛;這幾天還是觀賞錢塘江大潮的黃金時間,錢江潮雖然好看,只可惜來去匆匆也就一瞬間,但人們要目睹它的壯觀卻要等上好幾個小時,如此一來,當潮去人散后,江堤上留下了滿目的垃圾,苦了清潔工和志愿者們……
說到這兒,我還想起了這樣的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數是用英語書寫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用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聰明的同學們一定知道這是為什么了吧?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來的游客。”同學們,你們看:不文明行為真是國恥啊!
所以,今天,我要對大家說——文明禮儀,一定要從我們自己做起!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該做怎樣的人呢,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后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我希望以后在社會中,我們能做到:跟家人們出去旅游的時候,務必提醒家人們帶好垃圾袋,不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在需要排隊的時候,安靜、有序;在需要的場合,真誠地道聲:謝謝、對不起、再見。我們在學校中要做到:不亂扔廢紙、不踐踏花草,不亂刻亂畫,不破壞公共財物,還能主動撿起地上的雜物;上下樓梯靠右行,不要朝樓下沖;不大聲叫嚷;同學之間,不要斤斤計較,要寬容友愛……同學們,你們能做到嗎?
同學們,改變一種不良行為,就養成一種好習慣;養成一種好習慣,就形成一個好品格。荀子也曾說道:“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確實,文明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把文明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為了讓我們的校園和社會更加寧靜、有序、和諧、美麗而努力吧!
謝謝大家!